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1讲 空气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1讲 空气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1讲 空气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1讲 空气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聚焦 第1讲 空气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空气 山西专用 命题点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 2016山西1题2分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导学号97332000 A N2B CO2C H2D O22 2013山西3题2分 空气中含量较多 且性质稳定的是 导学号97332001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 2015山西5题2分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97332002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 氧气能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D 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A A D 4 2014山西5题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 氧气易溶于水 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 汽车尾气随意排放 与雾霾形成无关 A 命题点2空气污染与防治1 2012山西4题2分 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 CO2和SO2等C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等D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 导学号97332003 B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例1 2016 广安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氧气约占21 B 干冰可作制冷剂C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答案 D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例2 2016 百色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的PM2 5指标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措施 能减少PM2 5污染的是 A 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 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C 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D 多开私家车出行 答案 A 1 实验装置 2 实验原理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消耗掉空气中的O2而生成固体P2O5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 水被压入集气瓶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O2的体积 3 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5 实验成功的关键 1 红磷要足量 2 装置不能漏气 3 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要迅速 并塞紧塞子 4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分析 1 若红磷不足 O2不能耗尽 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测量结果 2 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 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小 测量结果 3 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 导致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偏大 测量结果 4 若过早打开止水夹 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 压强偏大 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测量结果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6 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 1 可燃物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2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与氧气反应 3 可燃物燃烧时产物中不能有气体生成 分析 1 不能选用铁丝代替红磷 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 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 因为镁不仅与氧气反应 也可与二氧化碳 氮气反应 使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不仅包含氧气的体积 也包含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积 3 不能用木炭 硫代替红磷 因为木炭 硫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 7 实验装置的改进及评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无论怎样变化 它依据的原理都是利用物质与氧气反应 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使密闭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 改进 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达到红磷着火点的方式的改进 或将红磷换成白磷 如图1 2 3 二是用压强变化引起活塞推进的程度代替用水测量 如图4 5 评价 图1 2 3通过光 热 电能使其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 既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又保证实验的成功 图4 5将物理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 增强了知识和实验的综合性 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步骤有 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 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 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 并塞上塞子 燃烧完毕后 打开止水夹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 自动熄灭了 你认为原因是 3 待燃烧停止 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 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 若将红磷换成炭粉 该实验能否成功 填 能 或 不能 理由是 炭粉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 导致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 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 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不能 5 某同学进行反思后 提出了改进方法 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装置始终密闭 空气没有逸出 实验结果更准确 6 该实验中 红磷需过量的原因是 7 做如图1所示的实验时 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填序号 A 装置漏气B 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时 没有立即塞紧瓶塞C 红磷燃烧结束后 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解析 7 装置漏气 会使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 结果偏小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 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导致瓶口附近的气体因受热膨胀而逸出集气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