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ppt_第1页
最新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ppt_第2页
最新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ppt_第3页
最新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ppt_第4页
最新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发布2015AHA心肺复苏和基础生命支持 BLS 目录 一 什么是CPR和BLS 二 近代CPR发展历程和普及CPR的重要性三 2015年版心肺复苏和2010年版的区别 更新 四 心肺复苏操作 重点 五 感言 一 什么是CPR和BLS CPR 心肺复苏术 Cardio 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 指临床上针对呼吸心跳骤停所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有效的急救措施 基本生命支持 BLS 又称为现场急救 是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指专业和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 是呼吸 循环骤停的现场急救措施 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重要器官血液灌流和氧供 C A B DCirculation chestcompressionAirway airwaycontrolBreathing artificialventilation Defibrillation AED 基础生命支持 二 近代CPR发展历程和普及CPR的重要性 近代CPR发展历程 1973年至2005年1月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和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 InternationalLiaisonCommitteeonResuscitation ILCOR 先后六次制定了心肺复苏标准 近代CPR发展历程 2000年8月15日 国际心肺复苏 CPR 和心血管病急诊 ECC 指南2000 我国于2002年6月在第九次全国急诊学术会议上制定了 心肺脑复苏标准 试行稿 近代CPR发展历程 2005年1月 美国达拉斯 修订为 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 11月在美国 循环 杂志面世 近代CPR发展历程 2010年1月31日 2月6日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PRandECC 2015年10月 美国心脏学会CPR和ECC指南 近代CPR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2015 2010 CAB ABC 2005 变革优化 2000 非专业人员在行CPR之前不再要求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 按压通气之比例均要求为15 2 2005 强调CPR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 按压通气比为30 2 除颤1次后应该重新进行胸外按压 循环评估应在实施5个周期 约2分钟 CPR后进行 2010 心肺复苏的优先次序 低温治疗 以及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等方面 2015 生存链一分为二 按压深度 频率 摒弃加压素 现状 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的资料 每年因冠心发作死于院前与急诊的人数为30万人 其中死于院外的为25万人 另外一项心博骤停资料统计 美国为40万至46万人 年 欧洲为70万人 年 其中有2 3的病人进行了现场心肺复苏 经院前急救专业人员抢救的存活率为5 10 心博骤停表现为心室颤动的 有15 存活出院 世界范围资料统计 心博骤停院前存活率为6 或更低 现状 我国心肺复苏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显然有不小差距接受CPR培训人数不足千万 城市中院前急救站及救护车数量太少 急救呼叫反应时间太长 一般都超过10分钟 国外约7 8分钟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 心搏骤停15s意识丧失心搏骤停60s瞳孔散大固定心搏骤停4min脑细胞内的糖代谢停止ATP枯竭心搏骤停5min能量代谢完全中止 开始CPR的时间与存活率的关系 4min内开始复苏50 可能救活4 6min内开始复苏10 可能救活开始复苏 6min存活率仅4 开始复苏 10min无存活可能 最主要 最严重的后果是脑缺血 缺氧心肺骤停4 6分钟脑细胞将发生严重的 甚至是不可逆的损害心跳停止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 时间就是生命 2005年复苏指南再次确认了生命链 早识别 呼救 早CPR 早电击 早作高级生命支持的价值 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造成患者生存机会的丧失 三 2015年版心肺复苏和2010年版的区别 更新 救治体系组成 2015 更新 确定了救治体系的通用元素 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 以便其组建一个综合性复苏系统 理由 提供医疗服务需要架构 如人员 器材 教育等 与流程 如政策 协议 程序等 把它们综合起来 就能形成一个系统 如方案 组织 文化等 产生最佳结果 如患者的存活 安全 质量 满意等 一套有效的救治体系 能在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框架中融入所有这些元素 架构 流程 系统和患者预后 救治体系系统最佳结果 患者预后安全 质量 满意 机构 人员 器材 教育 流程 政策 协议 程序等 生存链 2015 更新 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 把在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来 确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 理由 不论骤停在何处发生 所有心脏骤停后患者的治疗护理都会汇集到院内 一般在重症监护室提供心脏骤停后的救治 而在汇集到院内之前 这两种情况所需要的架构和流程两大元素大不相同 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将依赖他们的社区获得救助 非专业救护人员必须识别出心脏骤停 进行呼救 开始心肺复苏并给予除颤 即 公共场所除颤 PAD 直到接受过紧急医疗服务 EMS 培训的专业团队接手后 将患者转移到急诊室和 或心导管室 患者最终会被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后续救治 院内心脏骤停的患者依赖于专门的监控系统 例如快速反应或早期预警系统 来预防心脏骤停 如果发生心脏骤停 患者依赖于医疗机构各个部门和服务间的顺畅沟通 以及由专业医疗人员 包括医生 护士 呼吸治疗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 生存链 24 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 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另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 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生存链环节 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 尽早实施着重于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3 使用AED进行快速出颤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包括快速稳定和转送患者去接受心脏骤停后治疗 5 多学科心脏骤停后治疗 院内成人心脏骤停生存链环节 26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早期预警系统 快速反应小组 RRT 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MET 院内成人心脏骤停生存链环节 1 心脏骤停前疾病的监测 预防和治疗2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3 尽早实施着重于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4 快速除颤5 多学科心脏骤停后治疗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在2015 指南更新 中 针对医务人员的关键问题及重大变更如下 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活 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 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即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经过训练有素的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套精心设计的办法 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而不用如单一施救者那样依次完成 例如由1名施救者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第2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 第3名进行通气或者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 第4名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及心肺复苏质量 医护人员BLS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运用绩效指标 进一步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 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深度进行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控制在10S内 并避免过度通气 按压速率改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按压成人深度改为至少5厘米 而不超过6厘米 儿童按压深度为5厘米 婴儿为4厘米 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的比例确定的 所占比例越高越好 目标比例为至少60 胸外按压速率 100至120次 分钟 2015 更新 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 施救者以每分钟100至120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2010 旧 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按压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胸部按压深度 2015 更新 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 施救者应以至少5厘米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 同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过大 大于6厘米 2010 旧 成人胸骨应至少按下2英寸 5厘米 理由 相比于较浅的按压 大约5厘米的按压深度更有可能取得较好结果 尽管有关按压深度是否有上限的证据较少 但最近一项很小的研究表明 胸部按压深度过深 大于2 4英寸 6厘米 会造成损伤 不危及生命 胸廓回弹 2015 更新 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部 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2010 旧 每次按压后 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理由 胸廓充分回弹即指在心肺复苏的减压阶段 胸骨回到其自然或中间位置 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 促进静脉回流和心肺血流 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 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压力 减少静脉回流 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心肌血流 影响复苏存活率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 重申2010版的建议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 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 2015 更新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成人患者 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提高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 目标比例为至少60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 更新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 但在现实情况中 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或请求支援 2010 旧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 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 鼓励快速 有效 同步的检查和反应 而非缓慢 拘泥 按部就班的做法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5 更新 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 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 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 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 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 而且视患者情况 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但在安放AED电极片的同时可以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直到AED可以分析患者心律后 AED建议电击 它将告诉你务必离开患者时 停止心肺复苏 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基本原则 2015 更新 对于医护人员 2015 指南更新 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及后续处理更加灵活 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 理由 BLS流程中的步骤按照传统以一定顺序的形式呈现 以便帮助单一施救者区分操作的先后顺序 但是 任何复苏过程中都受多项因素 例如骤停类型 地点 附近是否有受过培训的救护人员以及施救者是否需要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等 影响 可能需要调整BLS的顺序 更新的医护人员BLS流程图旨在说明哪些时候 哪些地点可以按顺序灵活处理 四心肺复苏的步骤 单人 成人单名施救者BLS程序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检查患者有无反应 轻拍患者肩膀 并大声呼唤 您还好吗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 大声呼叫附近帮助 根据自身情况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院外拨打120 如果您是单独一个人 应取得AED 除颤器和急救设备 如有其他人在场派其去取 评估呼吸和脉搏 为尽量减少心肺复苏的延迟 您可在检查脉搏的同时评估呼吸 不超过10秒 判断呼吸 扫视患者胸部 观察胸部起伏不超过10秒 以检查呼吸情况 确定颈动脉搏动 使用2或3根手指查找气管 靠近您一侧 将这2或3根手指滑到气管和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 此处可以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 至少感觉脉搏5秒不超过10秒 我们学习的时候老师让默数1001 1002 如果您没有确切感觉到脉搏 从胸外按压开始复苏 心搏骤停的诊断要点 心搏骤停最重要的临床征象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凭此二点可作出心搏骤停的诊断 心肺复苏 C 立即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注意鉴别 2010年版是先开放气道然后人工呼吸 最后才进行胸外按压即ABC2015年版则是CAB 胸外按压步骤 胸外按压步骤 施救者在病人一侧 右侧 确保患者仰卧位 如果患者俯卧 小心将他翻过来 如果怀疑患者有头部或颈部损伤 将患者翻转为仰卧位时应尽量使其头部 颈部和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判断病人有无意识 将病人放置适当体位 胸外按压步骤 正确摆放您的双手和体位来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 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 胸骨下半部上 位置是 胸骨中下1 3 即两乳头连线于胸骨正中交汇处 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您的第一只手上 伸直您的双臂 是您的双肩位于您双手的正上方 胸外按压步骤 以100 120次 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 每次按压至少达到5CM 在每次胸外按压时 确保您垂直按压患者的胸骨 同时按压后确保胸廓充分回弹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领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如为软床 身下应放一木板 以保证按压有效 但不要为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 抢救者体位 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 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 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 55 注意 按压用力点为手掌的掌根部按压过程中掌根部不能离开患者的胸壁每次按压前必须重新确定按压位置肩 肘 掌根部成一条直线 保持肘关节伸直前臂保持与胸骨垂直 利用上身重量进行按压两分钟或5个CPR后轮换 防止因疲劳按压质量下降 56 呼吸停止的判定 自主呼吸消失 胸廓运动消失 用耳朵贴近患者口鼻 无呼声音 无呼出气流冲击感 A畅通呼吸道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 畅通呼吸道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同时尽快清除呼吸道内异物 清除 异物 分泌物 假牙等 开放气道 打开气道有两种方法 仰头提颏法 常用 推举下颌法 怀疑有头颈部外伤患者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口对口口对鼻口对面罩 提倡 球囊通气 提倡 气管插管呼吸机呼吸 62 面罩 使用便携面罩步骤 到患者一侧 右侧 以鼻梁作参照将便携面罩正确放置在患者面部 使用靠近患者头顶的手 将食指和拇指放在面罩的边缘 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面罩的边缘 其余的手指放在下颌骨缘并提起下颌 进行仰头提颏 以开放气道 当您提起下颌时 请用力按住面罩边缘 使面罩边缘密封于面部 施以1S吹气 使患者胸廓隆起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提示 注意 在心肺复苏操作中使用使用便携面罩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 院前急救医师认为 球囊及面罩复苏器 BVM 与气管插管对心脏停搏通气一样安全有效 球面罩通气技术步骤 使头部后仰 将面罩放在患者脸上 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放在面罩的一侧 形成 C 形 剩下的3个手指提起下颌角 形成 E 形 开放气道 使面部紧贴面罩 挤压球囊给予急救呼吸 每次1秒钟 同时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球面罩通气技术步骤 人工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必须保持气道的通畅急救者每次吹气时间1S 应见胸廓起伏吹气 放气的时间相等潮气量500 600ml 频率10次 分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30 2 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连续五个周期完毕后 评估患者的意识脉搏和呼吸 如仍无呼吸脉搏 继续心肺复苏 CPR 建议两人轮换 直到AED的到达或者高级救护的到来 73 除颤 80 90 成人突然 非创伤性CA的最初心律失常常为VF 除颤是对VF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每延迟1min 除颤成功的机会下降7 10 尽早配合CPR行电击除颤可增加心脏自主循环恢复率 ROSC 和出院存活率 AED到达 一旦AED到达 请将其置于患者的一侧 并靠近将进行操作的施救者 该位置应便于随时操作AED和放置AED电极片 该位置还使得另一名施救者在患者另一侧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时不影响AED的操作 AED到达 注意 如果AED分析数据完毕后它将告诉您务必离开患者 然后按下AED电击按钮 完成电击 电击将使患者肌肉产生突然挛缩 电击完成后 请立即进行下一个周期的CAB 大约5个心肺复苏循环或2分钟后 AED会提示你重复操作 直到高级生命支持人员的到来 如果AED不建议电击 请继续做CAB AED电极片放置位置 将一片AED电极片放在右锁骨正下方 另一片放在左乳头外侧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AED电极片遇特殊情况及处理 患者胸部毛发浓密 立即用备用剃刀进行剃掉 或者没有经验的您已经在有毛发的上面贴上了电极片 不要惊慌 立即使用第一套电极片向下按压 使其尽可能粘贴毛发 并快速撕脱 使用备用电极片 如果遇水 请立即插拭胸部再贴 如果患者身上有医疗装置 心脏起搏器 请避免将AED电极片植入在装置上 AED automatedexternaldifibril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