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1页
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2页
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3页
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4页
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油辽宁销售公司企业技术标准发行版本:A版油库变电所火灾应急预案油库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 修改次数: QJ/PCLX-LNXS-FS-045 (2005A)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计划制定油库配电间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总指挥: 副总指挥:警戒应急通讯联络抢险救援后勤保障抢险组后勤组通讯组应 急组2.2职责2.2.1应急组长:负责制定应急方案并报上级审批。发生紧急情况组织和指挥各应急小组投入抢险,并及时向上级汇报。2.2.2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各环节联系,及时向应急组长汇报情况传达指示。2.2.3专职消防队:负责变电所火灾的扑救任务。2.2.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人员的人身防护工作,迅速保护受伤人员撤离现场及作简单包扎,需要医治的要立即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3 应急联络、报警、现场指挥程序3.1应急联络3.1.1应急联络图应急组长现场指挥消防间 发现者总值班市公安消防队医院急救中心 3.2联络方式:3.2.1内部方式:遇险情通过内线电话或防爆对讲机向总值班报告通知企业消防队自救。3.2.2外部方式:遇险情外线电话120急救中心、119市公安消防队同时通知公司领导(情况严重时报省公司)出警抢救,进入库区后用防爆对讲机联络。3.3报警3.3.1发生伤害应立即向值班干部报告,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质。3.3.2值班干部向总经理报告,并组织抢救。3.3.3值班干部或通讯联络员,根据情况向相关部门报警(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向附近联防单位报警,向医院急救中心报警请求援助)。报警时要讲清楚着火部位,发生地点、时间、着火性质(火灾或爆炸)、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及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到油库交叉路口处迎接救援车辆。3.4现场指挥程序指挥程序包括现场指挥程序、油库应急指挥程序和公司应急指挥程序三种。现场指挥程序由值班干部直接下令给班员将应急计划付诸实施;油库指挥程序由经理通过安全监督或直接指令将应急计划付诸实施;公司指挥程序由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通过安全监督部门指令将应急计划付诸实施。4 应急事件及其具体应急措施4.1变电所可能发生火灾的原因4.1.1电容器室起火。4.1.1.1电容器绝劣化被击穿,引起短路起火;4.1.1.2并联电容器组,合闸涌流使导线过热起火。4.1.2多油开关爆炸起火。4.1.3电缆燃烧起火。4.1.4电力变压器起火。4.1.4.1电力变压器引出套管过热起火;4.1.4.2电力变压器长时间通过短路电流爆炸起火;4.1.4.3电力变压器渗漏油,引起油池子着火。4.1.5导线过热起火。4.1.5.1导线截面过小,严重过载,引起导线着火;4.1.5.2导线接头过热起火;4.1.5.3导线绝缘漏电起火。4.1.6误操作引起火灾。4.2电气防火、灭火基本原理4.2.1电气防火基本原理要防止电气火灾发生,必须根据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杜绝各种火险例如加强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避免电气设备和导线过热,防止出现短路故障等,一旦发生绝缘击穿短路时,继电保护应迅速动作,通过开关切断短路电流,不使事故蔓延。因此必须使继电保护动作灵敏,跳闸可靠。为防止发生火灾,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4.2.1.1控制可燃物;4.2.1.2隔绝空气或采用不可燃介质;4.2.1.3清除着火源。4.2.2电气灭火基本原理电气灭火和其他建筑灭火一样,主要采用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抑制法。4.3灭火人员的安全技术当发生电气火灾时,灭火人员应奋力扑救火灾,但也要注意人身、设备的安全。既要防止人身触电和人身中毒,又要注意减少电气设备损坏,以利减轻事故损失。因此扑救电气火灾时,必须尽快将离故障部位最近的电源开关切断。即应使故障设备退出运行,同时又尽量减少停电范围。救火人员要防止本人被火烧伤;并防止本人受到窒息的威胁,避免灭火用的化学物质受热后分解出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而造成中毒。有条件的应头戴防毒面具,并应站在上风位置进行灭火。为了避免电气设备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不招致损坏,对于旋转电器不准使用泡沫灭火器和砂土灭火,以防对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造成损坏。对于变压器套管和互感器、高压开关等瓷质绝缘,要注意防止瓷绝缘崩裂。当这些设备着火时,不要用冷水浇,以免受高温烘烤的次瓷绝缘被冷水一浇引起爆炸。当室内发生电气火灾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以防止空气流通而加大火势。只有在作好充分准备之后,才能有选择地打开门窗。4.4应急原则4.4.1做好受伤人员人身安全防护工作。4.4.2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现场不能慌乱。以免造成在抢救中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和烧毁设备的更大损失。4.4.3抢救的重心是受伤人员。4.5应急措施4.5.1着火目击者首先向油库专职消防队电话报警,讲清火灾性质、发生火灾具体地点位置。4.5.2值班电工立即切断变电气电源,库内立即停止一切收发油作业环节。4.5.3在库专职消防队到来前,现场人员使用该处配置的3公斤CO2灭火器进行自救。4.5.4视火情大小通讯组负责给市公安消防队打电话(讲明着火单位、具体部位、火灾性质、火情大小、着火物质、留下报警人姓名,在主要公路口处迎接消防车辆)。并做好指引车辆到达火场进行扑救的准备。同时给公司上级领导打电话报告火情。4.5.5在市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以前,库抢险组在5分钟内到达火场,根据起火的具体情况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自救。4.5.6后勤组立即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4.5.7应急组尽可能对变电所内的物资进行往外抢运(抢运出的物资可放在油库宿舍前的空地上)。4.5.8通讯组人员视火情事态发展变化做好与联防单位及医院等单位的联系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领导指令和汇报火场情况等。4.5.9抢救中各组人员要做好相互保护工作。4.5.10市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油库移交指挥权力,听从统一指挥。4.6后果及情况变电所发生火灾后可以造成油库各生产环节发生断电现象,将会间接造成重大财产损失。4.7隔离疏散4.7.1在抢救时应注意防止火势蔓延,做好对付油棚和东侧罐区的隔断。4.7.2指挥提油车量有序离开油库。4.7.3总指挥在判断出险情可能导致事故扩展到对现场抢险人员的生命构成危险时,要立即用喊话筒下令所有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同时现场人员当听到这个口令后必须迅速全部撤离至安全区(油库大门外)。5 附件5.1应急设备设施状况5.1.1配电间配有4kgCO2灭火器2具。配电间周围还设有报警器一处及在变电所周边设有消火栓。5.2常用救护知识5.2.1现场急救人工呼吸法5.2.1.1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果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5.2.1.2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5.2.1.3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5.2.2胸外按压法5.2.2.1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a)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b)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5.2.2.2正确的按压姿势a)使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应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b)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c)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5.2.2.3操作频率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b)胸外按压与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5.2.2.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a)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的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b)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末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c)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末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5.2.3人身着火扑救法5.2.3.1如果人身着火,衣服能撕开脱下时,应尽可能迅速地脱下,浸入水中或踩灭。5.2.3.2若来不及脱衣服,可就地打滚,把火窒息或者可就近跳入浅水中。但人身体烧伤过大则不能跳水,以防止细菌感染。5.2.3.3若附近有人在场,未着火的人需要镇定、沉着,立即用覆盖物,如石棉被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浇水或帮他撕下衣服,将火扑灭。5.2.4灭火器使用方法5.2.4.1二氧化碳器使用方法使用时只要拨去保险帽,扭动起闭阀即可。但应注意安全,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在还原中吸收大量的热,会造成各喷射组件的低温可能将手冻伤,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10%在右,能使人昏迷、窒息,故操作时要站在上风方向或侧面。5.2.4.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a)手提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到达火场,并上下颠倒数下;b)在上风向距离火点34米,拆下铅封,拔出保险销;c)一手紧握胶管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另一手按下压把;d)扑灭油火时,要平射,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5.2.5空气呼吸器的佩戴和使用5.2.5.1背戴装具:将气瓶阀向下背上气瓶,通过拉肩带上的自由端调节气瓶的上下位置和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5.2.5.2扣紧腰带:将腰带插头插入腰带插座内,然后将腰带左右两侧的伸出端同时向后拉紧,收紧腰带。5.2.5.3佩带面罩:放松面罩下的二根颈带,拉开面罩置于脸上,使下巴进入面罩下面凹形内,然后将头网从头部的上前方往后下方拉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整面罩位置,先收紧下端的二根颈带,然后收紧上端的二根头带,如感觉不适可调节头带松紧。5.2.5.4检查面罩密封:用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处,通过吸气直到产生负压,检查面罩与脸部密封是否良好,是否再收紧头带或重新配戴面罩。5.2.5.5安装供气阀:将供气阀上的红色旋钮置于12点钟的位置,确认其接口与面罩接口啮合,然后沿顺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