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麻疹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疹患者的护理 2018年3月15日 说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简述麻疹的护理评估要点和预防措施 学会对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 学习目标 一 概述 定义 麻疹 Measles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有 发烧 咳嗽 流涕 眼结膜充血 麻疹粘膜斑 又称柯氏斑 和全身斑丘疹 麻疹黏膜斑 麻疹病毒 副粘液RNA病毒 无亚型1 在体外生存力弱a 在流通空气中或在阳光下半小时既失去活力 b 能被紫外线杀灭 c 对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2 耐寒耐干燥 在低温下能保持较久 3 病毒存在于患者前驱期及出疹期 可在患儿的眼结膜 鼻 咽 气管分泌物 血和尿中检出 4 感染后可产生三种抗体 即补体结合抗体 血液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二 病原学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 单股负链RNA病毒 直径150 200nm 1 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此病的唯一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的2 3天到出疹后的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有合并症者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的10天 2 传播途径 1 直接传播 通过打喷嚏 咳嗽 说话时借飞沫传播 常见 2 间接传播 通过衣物 被褥 玩具等传播 少见 三 流行病学 3 易感性1 90 的易感者接触麻疹病毒后即可发病 2 接种过疫苗的人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3 患过麻疹的人可获得终身免疫 4 人群中有5 的人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5 婴幼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生后6个月内具有被动免疫力 6 有人可患两次以上的麻疹 见于患有免疫缺陷病的人 三 流行病学 病毒感染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上皮细胞 局部增殖 初次病毒血症 2 3d 局部和远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增殖 3 5d 第二次病毒血症 5 7d 靶器官 皮肤 肺 繁殖 变态反应各种症状 7 14d 特异性免疫病毒血症消退 脏器内病毒消 15 17d 终身免疫 发病机制 五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为10天 6 18天 接受过被动免疫的病人可延至21 28天 此期末可有轻微症状 1 典型麻疹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 1 前驱期 2 出疹期 3 恢复期 1 前驱期从发病到出疹一般持续3 5天 但体弱 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 8天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 起病2 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 灰白色小点 微隆起 周围红晕称科氏斑早期诊断价值出疹后1 2天完全消失 五 临床表现 五 临床表现 2 出疹期于第3 4病日开始出疹时间 一般持续3 5天 顺序 耳后发际 前额面颈 躯干 四肢 手脚心 3d出齐疹型 稀疏淡红色斑丘疹 直径2 4mm 增多融合 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出透后转为暗棕色 病情严重时 皮疹可突然隐退 五 临床表现 3 恢复期出疹3 5天后皮疹出齐后缓解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 1 2周消失 有后期诊断意义全身表现减轻典型麻疹全程10 14天 六 分型 轻型麻疹见于1岁内婴儿 接触麻疹后被动免疫者或曾接种 第二次得麻疹者特点潜伏期长 可达21 28天 症状轻 低热2 4天 或伴少许皮疹 2 3天消退 无色素沉着 无麻疹粘膜斑或不典型重型麻诊由于病毒毒力较强或机体抵抗力低 或因严重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中毒性 休克性 出血性 疱疹性 1 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原发性肺炎细菌感染2 心肌炎3 喉炎 窒息4 麻疹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5 营养障碍6 结核病恶化 七 并发症 3 必要时采用辅助检查 1 流行病学史 2 临床表现 八 诊断 是否到过疫区是否接种过疫苗是否接触麻疹病人 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一 早期辅助检查方法1 多核巨细胞检查2 病毒抗原检查3 检测尿中包涵体细胞 二 其他手段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相对较多 2 病毒分离3 抗体检测 IgM 有早期诊断价值 九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对症治疗 忌用强退热剂及冰水 酒精等擦浴 以免影响皮疹透发中毒症状重者 可予氢化考地松静脉滴注2 并发症治疗 1 支气管肺炎 2 心肌炎 3 喉炎 蒸气或雾化吸入 十 治疗 十二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 三早 早发现 早隔离 早治疗 隔离至出疹后5天 有并发症者10天 流行期间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 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 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1 麻疹病人2 接触过的物品3 易感者 十二 预防 3 保护易感人群 1 主动免疫 麻疹活疫苗 最有效有发热 传染病者应暂缓接种 对孕妇 过敏体质 免疫功能低下者 活动性肺结核均应禁忌接种 十二 预防 3 保护易感人群 2 被动免疫 体弱多病和婴幼儿 未接受过麻疹预防接种者 在接触麻疹后 5天内给予丙球可暂时避免患麻疹 5天后注射只能减轻症状 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 8周 护理评估 1 流行病学资料询问近期小儿所在托儿所 幼儿园有无麻疹流行 家人 邻居等密切接触者中有无麻疹病人 询问是否进行过麻疹疫苗接种 询问以往是否患过麻疹 2 身心状况 症状评估最近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有无高热 眼结膜有无充血 畏光 流泪 有无脓性痰 气促 烦躁 声音嘶哑 犬吠样咳嗽等并发症表现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护理体检有无麻疹黏膜斑 皮疹形态 出疹时间 顺序及分布特点 有无结膜充血 鼻翼扇动 口唇发绀 肺部罗音 心率 心音情况 3 辅助检查资料可查出麻疹病毒抗原及血清特异性抗体 多核巨细胞的检查比麻疹黏膜斑出现早 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看周围血白细胞的高低 必要时看胸片了解肺部及心脏情况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和肺部感染有关 2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疹有关 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 出疹 不思饮食有关 4 潜在并发症支气管肺炎 喉炎与抵抗力下降 并发细菌感染有关 5 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 病例讨论 李某 男 20岁 放假游玩回来后出现头痛 发热 咳嗽 全身不适等 上感 症状 护理体检 急性病容 T38 眼结膜充血 咽部潮红 两肺呼吸音粗糙 未闻湿性罗音 心律齐90次 分 入院3天后全身出现典型皮疹 始于耳后 发际 渐延及躯干 四肢 最后达手掌足底 初为淡红色斑丘疹 后变成暗红色 体温升至39 5 临床诊断为麻疹 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 问题 1 说出本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2 在护理体检上遗漏了哪一项重要的检查3 请做出该病人的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1 体温正常 一般情况良好 2 皮肤无破溃 无继发感染发生 皮疹消退 3 营养状况改善 体重不下降 4 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 1 实施呼吸道隔离2 饮食护理3 保持皮肤 口腔 鼻腔及眼的清洁4 体温过高的护理5 并发症的观察6 预防和健康教育 1 实施呼吸道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 隔离期中护士接触病人后应在通风处停留20分钟左右 在家治疗的病人 须将其安置在单人房间 婴幼儿可由家长陪伴 室内应开窗通风 限制外人 尤其易感儿童进屋探视 病人用物如毛巾 衣被等应勤洗勤晒 护理措施 2 饮食护理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多喂温开水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不可忌嘴 恢复期尚应加餐 3 保持皮肤 口腔 鼻腔及眼的清洁发疹期应清洁皮肤 勤翻身和更换内衣 眼分泌物多时 可用生理盐水或2 硼酸水清洗 护理措施 4 体温过高的护理出疹期一般不用退热 禁用冷敷 忌用酒精擦浴 以免妨碍出疹 体温在39 5 以上时 可酌情给小剂量退热药 如安乃近滴鼻 以防惊厥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5 并发症的观察如出疹时高热骤退或疹出齐后高热不退 病人出现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等症状则提示有并发症发生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做好相应处理 严重并发症的观察应重点放在婴幼儿 6 预防和健康教育做好麻疹的预防宣传 要大力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作用 对麻疹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 4周 以便早期进行隔离和治疗 流行期间易感儿不要去公共场所 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年幼体弱者接触麻疹病人后 应争取在5日内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做被动免疫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 病人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2 皮肤黏膜是否完好 未发生继发感染 3 病人是否营养供应充足 体重增加 精神良好 4 病人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小结 麻疹是由麻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