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氏镇心痛汤(袁海波经验方)关键词:袁氏镇心痛汤 袁海波 益气化瘀 祛痰宽胸 理气止痛 胸痹心痛1、方名:袁氏镇心痛汤2、来源:袁海波老中医自拟方。3、组成:党参20g,元胡9g,地龙15g,薤白15g,薄荷12g,炒葶苈子15g,桂枝 6g,石菖蒲10g,炙甘草6g,三七3g(冲)。4、功用:益气化瘀,祛痰宽胸,理气止痛。5、方解: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病症,中医学认为:主要因心肺功能不足,实邪乘虚侵袭所致。其病理实质是“阳虚阴盛”、“本虚标实”,即在心脏阴阳气血亏损和肺脾肝肾功能失调(本虚)的基础上,因血瘀、痰湿、阴寒(标实)等病邪所伤,致使气血运行障碍,心血失养,心脉痹阻,形成本病。本方药就是根据其病机特点而选药组方,拟定了袁氏镇心痛汤。方中党参益心气、补肺气,有助元气,恢复心肺功能,增强帅血运行,畅顺心脉,促进血活瘀消,是为君药。三七、元胡2味为臣药,三七理气分瘀滞,元胡调血中之气,协同活血化瘀,理气而止痛。薤白、北葶苈子、地龙、桂枝4味为佐药,薤白通阳宣痹,化浊祛痰;北葶苈子宽胸利水,豁痰理肺;地龙解痉通络,清肺平喘;桂枝辛温入血分,温通心脉,和营散寒,畅通血运。石菖蒲、薄荷、炙甘草三味为使药,石菖蒲开窍醒脑,祛湿化痰;薄荷、炙甘草3味辛凉升清,舒肝解郁,二药相辅相成,开窍醒神,辟浊祛湿;炙甘草益气养心,调和诸药。诸药共凑益气化瘀,祛痰宽胸,理气止痛之功效。6、主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病,属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证型,用于冠心病各类心绞痛,如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后顽固性心绞痛,症见以胸痛,痛有定处,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为主的治疗。7、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本方主要用于胸痹心痛病,属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证型者。由于心脏阴阳气血亏损和肺脾肝肾功能失调(本虚),因血瘀、痰湿、阴寒(标实)等病邪所伤,致使气血运行障碍,心血失养,心脉痹阻,引起胸痛,痛有定处,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临床常见之冠心病各类心绞痛,如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后顽固性心绞痛等属于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加减化裁:本方君药为党参,临症时可以根据心气虚衰之程度亦可以选择人参或太子参。若肝郁不疏,两胁胀满者,选加柴胡、郁金、制香附、川楝子、佛手、青皮、白蒺藜、元胡、代代花等以疏肝解郁。若痰湿内盛、胸膈满闷者。选加陈皮、云苓、清半夏、厚朴、苍术、白术、藿香、佩兰、枳实、桔梗、黄连等健脾燥湿、宽心导滞。若气滞血瘀、胸痛剧烈者,选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姜黄、檀香、降香、川芎、郁金、元胡、制没药、急性子、甘松等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若阳虚阴寒、畏寒肢冷者,选加制附子、仙灵牌、桂枝、麻黄、干姜、仙灵脾、细辛、徐长卿、荜茇、肉桂、良姜等,以助阳祛寒,温通经络。肝肾阴虚,虚火偏旺者,选加焦生地、元参、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北沙参、龟甲、白芍、当归、何首乌、桑椹,以滋补肝肾、育阴清热。心神不宁,烦躁失眠者,选加炒枣仁、合欢皮、龙眼肉、栀子、莲子心、黄连、百合、生龙牡等以养心安神,清热除烦。脾肾虚弱,纳差便溏者,选加白术、炒扁豆、焦山楂、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砂仁、干姜、炒玉米、炒山药、甘松、煨诃子等,益气健脾,消食和胃。阴血不足,肠燥便秘者加当归、熟地、田大云、金瓜蒌、槐角,炒朴子、郁李仁、草决明、何首乌等,以滋补阴血,润肠通便。肝阳上亢,肝火内盛者,选加石决明、珍珠母、天竺黄、菊花、白蒺藜、天麻、勾丁、龙胆草、苦丁茶、草决明等,以平肝潜阳,清热泻火。8、验案举要:案一,胸痹心痛为气虚血瘀、脾肾阳虚证,治以镇心痛汤加减益气化瘀,温补脾肾。医案编号:054H002 医院病历号:30755 韩某,男,55岁,于1989年1月4日初诊。以间断性心前区疼痛伴心慌胸闷十三年,加重一天入院治疗。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曾服用复方丹参片,活心丹,硝酸甘油片症状好转。本次因劳累过度,情志不畅,复感寒冷,诱发病情加剧。刻下症:心前区疼痛,12次/日,35分/次呈缩窄性痛,放射左肩,心慌胸闷,气短乏力,自汗、神疲、畏寒肢冷,纳差恶心,便溏,失眠。神志倦怠,形体偏胖,声音清晰低微。舌质暗淡,舌体偏大有齿痕,舌苔厚腻,脉象沉细缓涩。心率:52次/分,心律不齐,血压:138/80mmHg。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前侧壁,下壁心肌缺血T低平,Tavf1.5mm,TV3V6低平,TV40.5mm。诊断为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脾肾阳虚证,治以益气化瘀,温补脾肾,以袁氏镇心痛汤加减:党参20g,黄芪20g,丹参20g,檀香10g,元胡12g,焦白术15g,干姜10g,制附子6g,桂枝6g,炙甘草6g,三七粉(冲服)3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服上药7剂后心前区疼痛发作2次,程度轻微,1-2分钟自行缓解,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神疲自汗明显好转,体力有所恢复,夜寐改善,纳差恶心、便溏、畏寒肢冷有所改善。无舌质暗淡微红,舌体正常,舌苔厚腻,脉象沉细缓。BP:130/75mmhg,HR:55次/分。心电图缺血有所改善。此所谓心气渐复,脾肾阳回,血脉自畅,心血有养之理。本方益气温阳,偏于辛燥,有伤阴之弊,遵“衰其大半,中病即止”之旨,对方药进行加减,上方去制附子加麦冬15g五味子10g以生津敛阴。取7剂。三诊(1989.1.18):诸症明显好转,为巩固疗效,上方黄芪加量为30g以增补气之力。继服7剂。四诊(1989.1.25):患者面色红润,谈笑风生,体力增加,心前区疼痛未作,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神疲出汗基本痊愈,心电图:前侧壁下壁心肌缺血改善。心气得复,心有所养,脾肾得温,故诸症基痊,接近恢复常态,但脉虽沉细缓和,尚欠有力,还需要进一步调治,以益气化瘀,以温助脾肾,巩固治疗。根据病情转机良好,已近临床治愈,可暂停中草药汤剂,给予生黄芪10g,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仙灵脾6g。每日一剂,水煎代茶饮用,以补心气,敛心阴,助肾阳,巩固疗效。医嘱:要戒烟酒,畅情志,勿劳累,低糖盐,限肥甘,忌辛辣,适运动,以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情复发。案二,胸痹心痛,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治以袁氏镇心痛汤加减益气养阴,宽胸化瘀。医案编号:054H001 医院病历号:22392李某,女,70岁,于1987年2月18日初诊。以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三年余,加重三天入院治疗。刻下:心前区疼痛,每天发作一至二次,每次五至七分钟,轻微活动诱发胸痛难忍,并向左肩放射,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伴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燥。面色紫暗,鼻尖耳尖紫,神疲倦怠,体较瘦,声音清晰。舌质暗淡,舌体正常,舌苔薄白乏津,脉象沉细无力。心率:64次/分,心律齐,血压:90/58mmHg。心电图:T波v3-v5高尖,较既往心电图T波增加4mm。患者年过七旬,身体消瘦,宿疾三年,复加劳累受寒,诱发本病发作。患者为阴虚体质,阴虚则血少,劳则伤心气,复加受寒,致使血行迟滞,血瘀内阻心脉,而成心脏气阴两虚兼血瘀之证。诊断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治以益气养阴,宽胸化瘀为法,方用袁氏镇心痛汤加减:党参15g,麦冬20g,五味子10g,全瓜蒌15g,薤白15g,炒葶苈子15g,桂枝6g,石菖蒲10g,元胡12g,薄荷12g,炙甘草6g,三七粉3g(冲服)。七剂。二诊(1987.2.25):药后心前区疼痛明显减轻,由每天1-2次减少至每周2-3次,持续时间2-3分/次。胸闷、气短、头晕、乏力明显改善。大便干燥好转。脉象较前有力。面色晦暗,神志清楚,声音清晰,舌质暗淡,舌体正常,舌苔薄白,脉象沉细。心电图:T波v3-v5高尖下降2mm。血压回升至108/60mmHg,心率:68次/分。此为心气渐复,心脉渐通。唯大便仍干燥,是为血虚失于润燥。故上方去石菖蒲避其辛温伤阴,加当归15g补养心血,润肠通便。服上药21剂后,面色红润,神志清楚,声音清晰,舌质淡红舌体正常,舌苔薄白,脉象沉细缓和。精神体力基本恢复正常,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症状消失,大便畅通不干。血压:110/70mmHg,心率:70次/分。病情向愈,据“中病即止”原则,可停服中草药汤剂,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2片,每日3次,以活血化瘀,畅通心脉,治其标;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以养心健脾,补血安神,治其本。嘱其避风寒、畅情志、勿劳累、通二便、适运动。案三:胸痹心痛,气虚血瘀,痰湿阻滞证,以袁氏镇心痛汤加减益气化瘀,平肝祛湿。医案编号:054H003 医院病历号:2237邢某,女,56岁。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已8年,因心慌胸闷,胸痛头晕加重,于1989年5月30日住院治疗。刻下:心前区疼痛、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浮肿。面色晦暗,神疲,形体肥胖,声音清晰。舌质淡红偏暗,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象沉弦滑。心率:88次/分,律齐,血压:150/95mmHg。心电图:下壁心肌缺血,TII,TIII倒置2-3ms,TavF低平,左室高电压(RV5+V1=44mm)。诊断:1.胸痹心痛2.眩晕,气虚血瘀,痰湿阻滞型,治以益气化瘀,平肝祛湿为法,方用袁氏镇心痛汤加减:太子参15g,生黄芪20g,丹参20g,郁金12g,元胡12g,全瓜蒌12g,枳实15g,薤白15g,陈皮15g,云苓20g,清半夏9g,夏枯草20g,白蒺藜15g,炙甘草6g,三七粉3g(分两次冲服)。原降压药继服。二诊(1989年6月6日):服上药7剂后,心前区疼痛明显好转,1周来发作2次,1-3分/次,心慌、胸闷、气短、头晕明显改善,面部浮肿消失,下肢浮肿减轻。面色晦暗,神志清楚,声音清晰。舌质淡红偏暗,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象弦滑。Bp:140/90mmhg,HR:80次/分。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TII,TIII倒置1-2ms,TavF平坦。心气渐复,痰湿渐消,胸气得展。下肢浮肿虽减仍有,为脾虚水湿失运,气机尚不畅顺。面色晦暗,舌质偏暗,苔薄腻为血瘀痰阻之象。上方去全瓜蒌、炙甘草加炒葶苈子15g、生麦芽20g、制香附15g以宽胸行水,疏肝利尿,理气通络。三诊(1989年6月13日):服上药7剂后,心前区疼痛未发作,心情舒畅,体力增加,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浮肿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血压平稳,心电图改善。病情继续稳定显著好转,诸症基本控制,但下肢尚有轻度浮肿,仍需巩固治疗。上方去郁金、清半夏,加车前草30g、赤小豆20g以化瘀利水,以消浮肿。四诊(1989年6月20日):服药共21剂,患者面色转红润,精神体力较前明显恢复,心前区疼痛未发作,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未发作,下肢浮肿消失,舌质转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转为缓和。140/90mmhg,HR:70次/分。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血压稳定。心气得复,血瘀得活,脾健湿化,病情转机良好,诸症基本临床治愈。上方继服,以巩固疗效。案四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湿热阻滞,以袁氏镇心痛汤加减益气化瘀,祛湿清热。医案编号:054H005 医院病历号:35730付某,男,55岁。1990年3月3日以“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紧缩压闷6个月余,加重4天”入院治疗。刻下症:心前区疼痛伴闷压紧缩感,2-3次/日,10分/次,疼痛难忍,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神疲乏力,纳差腹胀。四诊见:面色晦黄,神疲倦怠,体肥胖,身高1.78m,体重85kg。声音低沉无力。舌质暗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黄厚腻。脉象沉弦滑。心率:90次/分,心律齐,血压:170/110mmHg。心电图: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T,avf,V4-V6倒置1-2mm,S-T段:V1,II,III,avf,V4-V6:0.5-1mm。患者形体肥胖,大量吸烟、饮酒,加之劳累过度,情绪郁闷为本病病因;肥人多湿少气,前人有云:“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热之最”,以致生湿聚痰,壅滞血脉,加之劳伤心脾,情绪郁闷,致使心脾气虚,气机不畅,气血运行障碍,而为气虚血瘀,湿热内阻;病发失治,病情日益加剧。诊断:1.胸痹心痛,2.眩晕;气虚血瘀,湿热内阻。治以益气化瘀,祛湿清热为法,方用袁氏镇心痛汤加减:太子参15g,生黄芪20g,元胡12g,全瓜蒌15g,薤白15g,清半夏9g,天麻12g,黄连9g,桂枝6g,制香附20g,炙甘草6g,三七粉3g(冲服)。自备降压药:硝苯地平,10mg/次,3次/日;心得安,5mg/次,3次/日。二诊(1990年3月10日):服上药7剂后,心前区疼痛明显减轻,上周发作2次;心慌、胸闷、气短、头晕明显好转,神疲乏力有所好转,饮食有增,腹胀减轻。面色晦黄,神志倦怠。声音无力。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舌苔薄黄腻。脉象沉弦滑。Bp:150/95mmhg,HR:80次/分。心电图有所改善。此证气虚为本,瘀、湿、热为标。在治本的基础上,重视清热化湿是关键,此为“急则治其标”。上方去桂枝以防辛温助热,加苦丁茶20g以泄肝胆郁火,清头明目。三诊(1990年3月17日):服上药7剂,心前区疼痛未作;心慌、胸闷、气短、头晕明显好转;体力增加,精神振作;饮食增加,仍有腹胀,但较前好转。面色晦黄,神志清楚。声音清晰有力。舌质暗红,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象沉细弦。Bp:148/90mmhg,HR:70次/分。心电图明显改善。唯食后腹胀,为腑气欠通之象。本病虚实夹杂,虚不受补,补则壅滞,影响气机畅顺,故上方减黄芪用量为15g,加萝卜种30g,理中焦之气,宽膈下气,消食散痞,解除胀满。四诊(1990年3月24日):服上药14剂,患者精神好,体力增,声音清晰有力,心前区疼痛未作,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纳食均明显好转,腹胀已消。面色晦黄,神志清楚。声音清晰。舌质暗红,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象沉细弦。Bp:145/90mmhg,HR:70次/分。心电图:心肌缺血明显改善,ST段恢复基线,TII轻度直立。此为心气得复,血瘀渐化,血脉得畅,湿热渐除,气机畅顺,故诸症均基本痊愈。效不更方,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医嘱:戒烟酒、畅情志、勿劳累、低糖盐、限肥甘、少辛辣。9、注意事项:本方之主旨,一是补益心气以治其本;二是化瘀祛痰以治其标。但在化瘀祛痰的同时,勿忘理气,因气行血行,气滞则血止,气行则血和瘀化;气行则滞消,滞消则痰化。此属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之理。故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症情变化随时加减。在病情明显好转时,应嘱咐病人坚持治疗,以巩固疗效。可适当减量或间日一剂,或减中药汤剂为代茶饮。胸痹心痛常易复发,必须注意平时调养。做到避风寒、戒烟酒、畅情志、勿劳累、通二便、限肥甘、少辛辣、适运动以获七分调养之效。10、参考资料:袁氏镇心痛汤已成为院内心血管内科常用基本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袁氏镇心痛“7.5”期间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重点攻关项目:“袁氏心复康方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中系列药物的一种。药理实验表明: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可降低血压、左室内压及最大上升速率,减少左室作功,表现出明显负性变时性、变力性效应,因而降低心肌耗氧耗能量,有利于调节和维持心肌在缺血状态下氧代谢及能量的供需平衡,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临床观察心绞痛患者235例,总有效率达98.72%,其中显效率为92.3%,缺血心电图有效率达87.75%,其中显效率为92.3%。袁氏镇心痛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经过剂型改革,成为院内制剂,定名为袁氏镇心痛口服液(1993年,获新药证书,编号:(93)卫药证字Z-57号,成为国家级新药),用于冠心病各类心绞痛,如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后顽固性心绞痛,症见胸痛,痛有定处,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为主的防治。袁氏镇心痛是国家7.5重点科研项目,是冠心病病人的基础用药。应用于临床已二十余年,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高而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同。为防治冠心病做出了巨大贡献。袁氏镇心痛有明显的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3课 上下结构(四)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人美版六年级上册-人美版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 2025合同终止协议(含补偿)
- 2025劳动合同法对退休年龄的规定
- 第三方担保借款合同范本7篇
- 2025地板代理合同范本
- 爱心义卖大行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浙科技版
- 机械厂废渣检测管理细则
- 泰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人邮版(2010)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汽车制造与维修类66 装备制造大类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客诉客退产品处理流程
- 自来水厂操作规程手册范本
- 中职实用美术设计基础 2基础教学课件
-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