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覆盖规划ppt课件.ppt_第1页
无线覆盖规划ppt课件.ppt_第2页
无线覆盖规划ppt课件.ppt_第3页
无线覆盖规划ppt课件.ppt_第4页
无线覆盖规划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F005501无线覆盖规划ISSUE1 4 1 网络运行离不开无线覆盖问题 覆盖问题牵涉面较广 如天馈组合 天线选型 安装质量以及基站选址和规划等 本课程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了介绍 引入 2 掌握射频模块的分类和结构掌握天线的分类和选择原则掌握改善覆盖技术的相关技术掌握网络规划的解决方案 学习完本课程 您将能够 学习目标 3 内容简介 第一章无线覆盖基础知识第二章无线覆盖的产品解决方案第三章无线覆盖的网络规划解决方案 4 无线覆盖基础知识 覆盖距离预测 上下行平衡 传播模型 5 1 1上下行平衡 了解上下行是否平衡的几种途径 利用MA10跟踪ABIS口的测量报告 观察上下行场强差异 利用话统台中的接口跟踪跟踪ABIS口测量报告 登记上下行平衡测量话统 观察差异级别 NOTE 在登记上下行平衡测量话统时 在打开测量报告预处理的小区中一定要将 传送BS MS功率级别 置为 是 否则该统计结果会不准 6 1 1上下行平衡 7 1 1上下行平衡 有效辐射功率EiRP天线的增益 挂高地形 平原 丘陵 山区 常规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 影响下行覆盖的因素 8 1 1上下行平衡 基站静态接收灵敏度与多径接收灵敏度天线分集增益与跳频增益常规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上下行无线传输的一致性塔放对上行的影响 影响上行覆盖的因素 9 1 2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的传播模型Okumura Hata模型 适用于900M宏蜂窝预测 COST231 Hata模型 适用于1800M宏蜂窝预测 COST231WalfishIkegami模型 适用于900M和1800M微蜂窝预测 ASSET软件使用的传播模型 适用于900M和1800M宏蜂窝预测 室内传播模型 Keenan Motley 适用于900和1800 常用的传播模型 10 1 2传播模型 Okumura Hata模型由在日本测得的平均测量数据构成 适用于900M的传播环境 普遍应用于覆盖预测 Lp 69 55 26 16lgf 13 82lghb 44 9 6 55lghb Am其中Am 1 1lgf 0 7 hm 1 56lgf 0 8 Okumura Hata 奥村 模型 11 1 2传播模型 在实际无线传播环境中 还应考虑各种地物地貌的影响 规划软件ASSET考虑到了这一点 对传播模型进行了改进 考虑了现实环境中各种地物地貌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从而更好的保证了覆盖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传播模型修正如下 Lp K1 K2lgd K3 hm K4lghm K5lg Heff K6lg Heff lgd K7diffn Kclutter 在ASSET中使用的传播模型 12 1 3覆盖距离预测 上下行链路平衡预算的结果确定最大允许的链路损耗 然后结合环境分类 给出对应的传播模型 由此预测小区的覆盖距离 实现原理 13 1 3覆盖距离预测 城市定向站覆盖距离预测 14 1 3覆盖距离预测 郊区全向站覆盖距离 郊区定向站覆盖距离 郊区环境覆盖距离预测 15 内容简介 第一章无线覆盖基础知识第二章无线覆盖的产品解决方案第三章无线覆盖的网络规划解决方案 16 第二章无线覆盖的产品解决方案 宏蜂窝的射频模块微蜂窝和微基站天线选型改善覆盖的技术 17 2 1宏蜂窝的射频模块 载频介绍合分路器合分路器的组合方式 18 2 1 1载频介绍 40WTRX 19 2 1 1载频介绍 大功率PBU 20 2 1 2合分路器 损耗列表 21 2 1 2合分路器 CDU ECDU 22 2 1 2合分路器 EDU 23 2 1 2合分路器 SCU 24 2 1 2合分路器 合分路器的组合方式 25 2 2微蜂窝和微基站 微蜂窝BTS22C 26 2 2微蜂窝和微基站 微基站BTS3001C 27 2 3天线选型 双频双极化双工天线8字型全向变形天线心型全向变形天线窄波束高增益天线低增益天线全向天线中高增益定向天线高前后比定向天线 单极化 单极化天线电下倾定向天线各种环境下天线的选择 28 2 3 1双频双极化双工天线 29 2 3 28字型全向变形天线 30 2 3 3心型全向变形天线 31 2 3 4窄波束高增益天线 32 2 3 5低增益天线 33 2 3 6全向天线 34 2 3 7中高等增益定向天线 35 2 3 8高前后比定向天线 36 2 3 9单极化天线 37 2 3 10电下倾定向天线 900M系统西安海天全向天线方向图 9dBd 5 电下倾 38 2 3 11各种环境下天线选择原则 城区环境下的天线选择城郊环境下的天线选择农村环境下的天线选择公路覆盖的天线选择 39 2 3 11 1城区环境下的天线选择 天线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的选择 通常选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5 的天线 一般不采用90 以上天线 天线的增益选择 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 根据目前天线型号 建议市区天线增益选用15dBi 对于城市边缘的基站 如果要求覆盖距离较远 可选择较高增益的天线 如17dBi 18dBi 在城区设计基站覆盖时 对频率资源紧张或覆盖控制要求高的情况建议选择具有预置倾角天线 下倾角的大小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2 10 在城市内 为了提高频率复用率 减小越区干扰 改善D U值 有用信号与无用信号电平之比 也可以选择上第一副瓣抑制 下第一零点填充的赋形技术天线 但是这种天线通常无固定电下倾角 暂无 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 天线安装空间受限 一般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40 2 3 11 2城郊环境下的天线选择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5 的天线或选择半功率波束宽度为90 的天线 当周围的基站比较少时 应该优先采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90 的天线 若周围基站分布很密 则其天线选择原则参考城区基站的天线选择 考虑到将来的平滑升级 所以一般不建议采用全向站型 是否采用内置下倾角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即使采用下倾角 一般下倾角也比较小 41 2 3 11 3农村环境下的天线选择 如果要求基站覆盖周围的区域 且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基站周围话务分布比较分散 此时建议采用全向基站覆盖 如果运营商对基站的覆盖距离有更远的覆盖要求 则需要用三个定向天线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 应当采用水平面半波束宽度为90 的定向天线 垂直极化的天线比双极化的天线有更大的分集效果 同时抵抗慢衰落的能力更强一些 所以 在农村广覆盖的要求下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两根垂直极化天线 对于山区的高站 天线相对高度超过50米 一般应当选用具有零点填充功能的天线来解决近距离 塔下黑 问题 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42 2 3 11 4公路覆盖的天线选择 对于公路附近有城镇的地形的覆盖方案 较直公路的覆盖方案 43 2 4改善覆盖的技术 同心圆技术 扩展时隙技术 分集技术 44 2 4 1扩展时隙技术 45 2 4 2分集技术 46 2 4 3同心圆技术 在呼叫建立过程中 指配信道时根据立即指配所获取的信息 主要包括TA 路径损耗等 决定分配给该用户小圆或大圆的信道 当用户在同心圆内移动时 如果跨过了大小圆边界 则可以触发切换 使得用户尽量停留在相应的服务层上 当用户向小区类型为同心圆的邻近小区移动时 如果邻近小区满足一定的条件 可以直接切到邻近小区的小圆 从而减少大圆的负荷 也减少了一次不必要的同心圆内部切换 允许大小圆之间负荷分担 即当小圆负荷过高时 允许小圆服务层内的用户切到大圆上 当大圆负荷过高时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 允许大圆服务层上的用户尝试切到小圆上 47 内容简介 第一章无线覆盖基础知识第二章无线覆盖的产品解决方案第三章无线覆盖的网络规划解决方案 48 第三章无线覆盖的网络规划解决方案 新建基站的覆盖规划扩容基站的覆盖规划搬迁基站的覆盖规划 49 3 1新建基站的覆盖规划 自检内容市区新建基站的规划要求郊区新建基站的规划要求多山地区新建基站的规划要求新建微基站的规划要求新建天馈系统的注意事项 50 3 1 1自检内容 51 3 1 2市区新建基站的规划要求 根据移动电话用户分布情况 基站将主要设在用户集中 人口稠密的地区 站址的选择应重点保证政府机关所在地 机场火车站 新闻中心 移动通信企业及员工宿舍所在地 主要酒店 主要商业区 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型厂矿 企业等区域的良好通话 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 邮电局或微波站作为站址 使其机房 电源 铁塔等设施得以充分利用 站型配置要求为定向基站 新建基站的高度不能太高 同时还要考虑到新增基站后要把原有特别高的基站天线降低 市区基站的选址要求 52 3 1 3郊区新建基站的规划要求 郊区新建基站要实现超广覆盖时 必须要说服用户采用定向站 不能采用全向站 在郊区通过采用新建定向基站解决存在覆盖问题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郊区新建基站要实现超广覆盖时 如果站型配置大的如S4 4 4 S3 3 3 S6 6 6 O4等大站型的BCCH为满足超广覆盖的要求 应该通过损耗最小的方式发射出去 郊区定向基站的天线高度要尽可能的高 在50米左右 郊区定向基站方位角根据具体覆盖要求来定 不一定要像市区那么规则 郊区定向基站如果该基站很高 如超过50米 需要有一定的倾角 2度 左右 如果本身基站就不是很高 低于50米 可以不用倾角 倾角为0度 再根据具体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郊区全向基站如果该基站很高 如超过50米 建议使用带下倾角的全向天线 郊区基站的选址要求 53 3 1 4多山地区新建基站的规划要求 54 3 1 5新建微基站规划要求 微基站应用于不同环境下的天线选择 55 3 1 6新建天馈系统的注意事项 天线支架安装平面和天线桅杆应与水平面严格垂直 天线支架伸出铁塔平台时 应确保天线在避雷针保护区域内 同时要注意与铁塔的隔离 避雷针保护区域为避雷针顶点下倾45度角范围内 天线支架与铁塔平台之间的固定应牢固 安全 但不固定死 利于网络优化时天线的调节 天线支架伸出平台时 应考虑支架的承重和抗风性能 天线支架的安装方向应确保不影响定向天线的收发性能和方向调整 如有必要 对天线支架的安装做一些吊装措施 避免日久天线支架的形变 对于铁塔平台的天线安装 需注意 天线支架安装 56 3 1 6新建天馈系统的注意事项 安装时天线馈电点要朝下 安装护套靠近桅杆 护套顶端应与桅杆顶部齐平或略高出桅杆顶部以防止天线辐射体被桅杆阻挡 用天线固定夹将天线护套与桅杆两点固定 松紧程度应确保承重与抗风 且不会松动 也不宜过紧 以免压坏天线护套 注意检查全向天线的垂直度 注意检查全向收发天线的空间分集距离 一般要求大于4米 尽量避免铁塔对全向天线的在覆盖区域的阻挡 对于全向天线安装时需注意 天线安装 1 57 3 1 6新建天馈系统的注意事项 按照工程设计图纸确定天线的安装方向 在用指南针确定天线的方位角时要远离铁塔 避免铁塔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方位角误差不能超过正负5度 要用角度仪调整天线的俯仰角 俯仰角误差不能超过正负0 5度 注意检查收发天线的空间分集距离 有效分集距离要大于4米 对于定向天线安装须注意 天线安装 2 58 3 1 6新建天馈系统的注意事项 馈线弯曲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管直径的20倍 以免影响馈线性能 馈线应该有明显的标识 以免在以后扩容中改造弄错小区和馈线的对应关系 在馈线接头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馈线内残渣的清理和接头的防水处理 以免影响天线的驻波性能 机顶和机柜内各种射频接头要注意拧紧 以免影响天馈系统发射和接收通道的性能 馈线安装 59 3 2扩容基站的覆盖规划 1 为了满足扩容后覆盖距离不变的要求 尽可能通过采用低损耗合路器 全向小区改定向小区 定向小区再分裂手段来实现 当使用上述方法还不能满足要求时 必须面对覆盖距离减少的现实 对于某些情况 使用现在规划的同心圆方案 可以予以解决 2 扩容后维持原有覆盖的核心是要求机顶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要了解原有网络该基站配置方式 如采用SCU CDU 主BCCH的合路方式 3 扩容后由于基站配置的增大 合路损耗的增大会对覆盖产生的影响要和运营商以及市场说明 争取能通过加站的方式来弥补 对于载频扩容后基站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覆盖由于合路损耗而导致覆盖缩小因此在扩容后的覆盖规划中需注意 60 3 2扩容基站的覆盖规划 扩容前自检项目 61 3 2扩容基站的覆盖规划 维持原有覆盖的规划要求 62 3 2扩容基站的覆盖规划 1 扩容基站在扩容安装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定向天线不同小区间不要接反 包含两个内容 1 两个小区的发射天线不要接反 2 两个小区的接收天线不要接反 2 扩容基站在扩容安装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全向天线特别是全向双发天线中 BCCH所在天线在铁塔的哪一侧 要确保扩容前后主BCCH所在的发射天线保持不变 否则即使你采用了双CDU方式 但在扩容后覆盖会变差很多 因为铁塔对发射信号的影响很大 在两边会有10dB的差异 扩容基站工程安装的问题 63 3 2扩容基站的覆盖规划 1 对搬迁前后的基站覆盖情况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架顶输出功率 2 如果天馈不利旧 重新更换天馈 那么要把天馈的因素也考虑进去 如天线增益的增加或者减少都要考虑 3 对于有更高覆盖需求的地方 考虑全向改定向 或者PBU的方案 或者加站的办法 前提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