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目标导航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学习视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课前预习一、纸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以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改进了造纸术。3外传:公元8世纪,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4意义:使得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1)战国时期出现了“_”。(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的技术。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2使用: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创造了条件。四、印刷术的进步1概况(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活字印刷术:宋代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的倾向。答案:一、1.竹木简牍2.蔡伦3.阿拉伯人4.信息二、1.(1)司南(2)指南针2.欧洲3.方向测定三、1.葛洪2.唐末宋初4.骑士阶层四、1.(1)金刚经(2)毕升3.文艺复兴五、1.人和自然实践经验2.抽象科学课堂作业一、选择题知识点一纸的发明1太平御览载:“古无纸,故用筒,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以纸代简得到普遍推广最早是在()A西汉 B东汉C三国 D北宋答案:B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使纸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故纸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开始于东汉时期,答案为B。2(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的复兴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知识普及”“书籍的开端”等信息,可知造纸术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点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3在韩非子有度篇和鬼谷子(注:战国时期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磁体的指极性”的记载,其中鬼谷子中记载说,郑国人在深山密林中采集玉石时,为了不迷失方向,带着“司南”;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描述过司南,说它像只水勺;而到宋朝指南针才普遍地应用于航海。这说明()A战国时期我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B战国时期司南开始广泛地运用于生产领域C战国时期我国已发明指南针D指南针是历史积淀发展的产物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关于司南应用于生产领域的记载,但这不足以说明此时我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也不足以说明此时司南开始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A、B两项排除;指南针发明于宋朝,C项错误。D项符合材料之意。4人的大脑拥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指南针系统,它能够在你移动时追踪你所面对的方向,可以记住如何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正是这个“指南针”指引着人们发明了现实生活中的指南针,进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A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B唐代农耕文明的繁盛C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D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答案:C解析: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出现于北宋时期,故A、B两项可以从时间上排除;指南针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C项正确;西欧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战胜封建贵族与火药的传入有关,故D排除。知识点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5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A印刷术 B造纸术C指南针 D火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这里培根所说的改变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主要是指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方面的影响。四大发明中对战争影响最大的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6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B“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跟中国古代游戏象棋的发展相关的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火炮最早出现在唐末;丞相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措施而非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而“楚河、汉界”源于秦朝末年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的历史。知识点四印刷术的进步7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B造纸术的发明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D印刷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因此出现“藏书数量最多者”现象。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在汉朝,不符合题意。小说在社会上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8某学习小组在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将印刷术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印刷史上的革命。”中的文字是()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C转轮排字盘 D铜活字印刷术答案:B解析: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大大提高了印制效率。雕版印刷术是早期的传统的印刷技术,是被“革命”的,应该属于第一个阶段;C项和D项是对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答案为B。知识点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9据一些学者统计,论语中有关于自然知识的资料共计三十五则,其中天文资料六则、理论资料八则、动植物资料二十一则。这说明论语()A是一部科技色彩浓厚的著作B是我国古代科技记载的开山之作C虽是人文著作但渗透科技因子D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论语为儒家经典,是一部人文著作,故A、B、D排除;由材料可知,论语中涉及许多科技方面的资料,但论语毕竟是一部人文著作,据此可得出答案。10下图为利码窦和徐光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科学家徐光启等曾合译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传入。这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A善于吸收外来先进科技B对外来科技有一定的吸收C对西方宗教的包容D侧重吸收意大利的先进科技答案:B解析:根据“合译几何原本促进了西方科技的传入”等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方科技有一定的吸收。A说法夸大,C、D脱离材料的主旨。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广泛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了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4)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案:(1)造纸术产生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总之,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题,材料一说明了造纸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第(2)题,注意题目要求并进行归纳。第(3)题,注意中西方对比的意图。第(4)题,四大发明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遭遇说明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课 后 作 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术B纸、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纸D活字印刷术、司南、纸、火药答案:A解析:调动所学知识可知,司南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 中国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纸,火药正式出现于唐朝,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据此得出答案为A。2宋人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中有如下记载:“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而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对上述材料解读最精确的是()A概述了由结绳记事到蔡伦造纸B造纸术随时代的发展而演进C造纸术有利于稳固统治D造纸术带来信息传播的便利答案:D解析:抓住“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等信息加以提炼,可以得出材料的主旨为造纸术的发明使阅读更方便、信息传播亦更加便利,据此得出答案为D。材料中无蔡伦的相关信息,故A排除;B曲解材料信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造纸术发明于汉代,8世纪开始西传,13世纪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6世纪传至莫斯科。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西方国家统治者排斥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答案:A解析:首先解读材料:从汉代到16世纪,造纸术的外传经历了一千多年,说明传播速度之缓慢。其次注意本题考查的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传播缓慢,其根源在于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B项属于具体原因。C、D两项与史实不符。4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入到阿拉伯,与材料叙述的史实相符。活字印刷术于14、15世纪经波斯传到西方,排除B项;指南针、火药与火器都是在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的,排除C、D两项。5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了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科学取士人数的增加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时代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技术条件”。为教育普及提供的技术条件,从选项中看,只有活字印刷术。B、C为政策条件,D为经济方面的内容,均不符合设问。6鲁迅先生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有一段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先生所说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文化的封闭性B中西不同的社会环境C中西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D中国古代应用技术落后于西方答案:B解析:笼统地说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是错误的,汉唐等许多朝代的中国是开放的,据此排除A、C;中国古代应用技术很发达,远超西方,故D亦排除。科技发明是否能够得到推广和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火药等发明时中国处于稳定的农耕文明时期,而传入西方时,西方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对科技发明有着相当大的渴求,由此得出答案。7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弓、火箭、火炮、干柴等物望山下势放。”这说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明朝时期在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答案:D解析:文学作品是对时代的反映,封神演义中多次出现对火器的描述,表明明代在军事上已广泛应用火器,C错误,D正确。我国在唐末才开始使用火药武器,B错误。A不能由材料得出。8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炫目的烟花。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答案:C解析:甲、乙两人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甲看到了四大发明给中国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乙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的,看到了问题的实质。9培根曾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注意材料强调的是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故A项符合题意。10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C统治阶级的鼓励提倡D民族融合的不断进行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11如图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科技发明数量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A BC D答案:C解析:解题时,首先要结合图示明确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逐渐衰落,其次要明确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伍的原因,注意结合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的时代背景分析。12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视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穷尽的答案:C解析: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只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而不重视对科技的研究与推广。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调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最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