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HNYLM/ZD-01-2011 现场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版次:B/0综合防尘措施1、巷道冲洗巷道冲洗要遵守下列规定,并确保不出现粉尘积聚或飞扬现象:开拓巷道,包括主要进回风巷道等每月至少冲洗一次,主要皮带机道每周至少冲洗一次,由通风队负责;准备巷道,包括采区进回风巷道、皮带机道等每周至少冲洗一次,由通风队负责;采煤工作面两道出口50m以外,掘进工作面距迎头30m以外每5天至少冲洗一次,由通风队负责。 采煤工作面及两道出口50m范围内,掘进迎头30m范围内,由采掘单位负责,每班至少冲洗一次,由采掘单位负责;综采工作面的开关列车上及开关列车到工作面的巷道部分、液压泵站等设备上及设备所在处的局部巷道每班至少除尘一次,由采煤单位负责;各运煤转载点附近30m范围内每班至少冲洗一次,由管理单位当班司机负责;机电峒室、炸药库、地面皮带走廊等处各使用单位要天天进行清扫除尘,确保这些地点不积尘。2、采煤工作面防尘采煤工作面应有由国家认定机构提供的煤层可注性鉴定报告,并应对可注性煤层采取注水防尘措施;注水过程中应进行流量和压力计算,注水压力表、流量表等注水设施由通风队移交给采煤队负责管理,丢失的照价赔偿。炮采防尘炮采工作面必须执行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冲洗煤壁,放炮时喷雾降尘,出煤时喷雾、洒水、净化风流等防尘措施。必须采取湿式打眼,供水压力为0.2MPa1.0MPa,耗水量为5L/min6 L/min;采用自封式水炮泥封孔,水炮泥的充水容量应为200250Ml;放炮时应采用高压喷雾等高效降尘措施,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MPa;在放炮前后应冲洗煤壁、顶板,并浇湿底板和落煤,在出煤时宜边出煤边洒水。机采防尘采煤机内外喷雾设施及其压力表必须完好并正常使用,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MPa;喷雾系统应与采煤机联动,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必须停机;加压泵站应设两台喷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综采面的液压支架必须安装有自动喷雾降尘系统,降柱、移架时同步喷雾,并保持完好和正常使用,应安设向相邻支架之间进行喷雾的喷嘴;综放面每支架都要安装降柱、移架、放煤时同步喷雾的自动喷雾设施,并保持完好和正常使用,应安设向落煤窗口方向喷雾的喷嘴。采区巷道防尘工作面运输巷的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破碎机处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要使用好转载点喷雾设施、风流净化、放炮喷雾、扒装喷雾等防尘设施。3、掘进工作面防尘机掘作业防尘掘进机内外喷雾设施及其压力表必须完好并正常使用,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压力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或配置防尘加压泵;半煤岩综掘工作面应使用除尘风机,并保证正常使用;距离工作面50米内应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炮掘作业防尘掘进井巷、峒室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使用水炮泥,冲洗井巷壁帮,爆破喷雾,装煤岩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必须采取湿式打眼,供水压力以0.3MPa左右为宜,但应低于风压0.1MPa0.2MPa,耗水量为2L/min3 L/min;采用自封式水炮泥封孔,水炮泥的装填量应在1节及以上;在放炮前应对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洗;放炮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1015m的地点安装高压喷雾降尘系统实行放炮喷雾,雾幕应覆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5 min以上,高压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MPa;放炮后,装煤、矸前必须对距离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煤矸堆洒水,在出煤时宜边出煤边洒水,采用铲斗装煤矸时,必须实行装煤矸喷雾。距离工作面50米内应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4、锚喷支护防尘打锚杆眼采用湿式打眼;喷射机上料口及排气口应配备捕尘除尘装置;距离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两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且喷射混凝土时工作地点应采取除尘器抽尘净化;5、转载及运输防尘转载点防尘各转载点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 5 m,若超过0. 5 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各转载点必须安装转载喷雾装置或除尘器进行除尘;在装煤点下风侧20 m内,必须设置一道净化水幕。运输防尘运输巷内必须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6、其他要求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的闸板必须关闭,并设置引水管;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个体防护用具;采掘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将需要回收的各种防尘设施及时回收。否则,责任单位按价赔偿丢失的防尘设施。三、粉尘检测必须按规定进行矿井粉尘的测定、分析、化验工作。1、对井下每个测尘点的粉尘浓度每个月测定两次;2、采掘工作面每月应进行一次全工作班连续性粉尘测定;3、粉尘分散度粒度分布每半年测定一次;4、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采掘工作面有变动时应及时进行游离SiO2测定;5、矿井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季度综合上报主管部门;6、采掘工作面回风应安设粉尘浓度传感器进行封尘浓度的连续监测;7、煤矿井上下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规定。噪音防护措施一、基本情况煤矿生产性噪音主要来自于井下局扇、地面通风机及井下水泵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二、防护措施1、设备选型在设备选型时,通过技术参数的对比,高效低噪设备。2、设计安装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在转动连接部位尽量采取软橡胶接头、橡胶垫或弹簧减震器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因摩擦、撞击等产生的噪音。地面通风机安装消音器,操控室与通风机相隔一定距离,操控时采用隔音设计等。3、日常维护指定专人对专属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严格按照技术说明进在转动部位添加润滑油、润滑剂等,部件出现松动情况及时紧固,部件出现移位或变形要及时校正或更换。4、个人防护为在产噪场所作业的人员配备合格的耳塞,要求在工作期间佩戴,并对佩戴情况进行监督。5、日常管理作业场所的噪音严格控制在85分贝以内,工作人员每月对产噪场所进行一次噪音检测,发现超标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对有噪声聋迹象的员工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后公司将按照规定给予治疗和补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措施1、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2、矿井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检员现场说了算”等有关规定。3、瓦检员必须持证上岗,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严禁空班、漏检、假检,严禁虚报瓦斯。4、所有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瓦斯检查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5、所有瓦斯检查地点都要有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瓦斯检查要做到:原始记录、井下牌板、瓦斯日报表“三对口”。6、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工作地点做到无瓦斯超限作业,无瓦斯积聚(瓦斯浓度在2%或以上,体积达到0.5m3),瓦斯超限时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处理。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瓦检员必须熟悉通防业务,对现场的通防工作负责全面监督。8、瓦检员到岗、离岗都必须向通风队值班室及井口信息站汇报现场的通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9、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即装药前、放炮前、方炮后检查瓦斯)和“三人联锁放炮”(即: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当班班组长,由班组长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派人警戒、将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检员,瓦检员检查瓦斯和煤尘情况、将放炮许可证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炮口令后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各归原主,升井时三牌统一回交瓦检员)制度。10、瓦斯日报每天送矿长、总工程师审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施工单位负责及时挪移瓦斯断电仪探头。瓦检员每班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对瓦斯监测探头至少校对三次,二者显示值不一致时,以高显示值为准,误差大于0.2%时,必须在8h内进行处理,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停用瓦斯监测装置。12、加强回采工作面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的瓦斯管理。回风隅角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或设置瓦斯监测探头。回风隅角瓦斯浓度达到0.8%时,要立即进行处理。对于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隅角,采煤单位负责及时拆除、回收支护材料(包括锚索锁具、锚杆螺母、钢带、锚网等)、必要时要悬挂并管理好风障,以稀释回风隅角瓦斯,通风队负责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13、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方可恢复掘进巷道正常通风。14、排放瓦斯实行分级管理: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排放瓦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报批,由矿山救护队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15、排放瓦斯必须执行“撤人、断电、限风量”三原则,严禁一风吹。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且乏风流经区域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振动防治措施为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振动防治措施。一、振动产生原因及对身体的影响: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前臂,造成作业人员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疼等现象,长期接触可引起局部振动病。二、振动防治措施:、改革工艺设备和方法,以达到减振的目的,从生产工艺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是振动控制的最根本措施。、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接振。、改进振动设备与工具,降低振动强度,或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以减轻肌肉负荷和静力紧张等。、改革风动工具,改变排风口方向,工具固定。、改革工作制度,专人专机,及时保养和维修。、在地板及设备地基采取隔振措施(橡胶减振动层、软木减振动垫层、玻璃纤维毡减振垫层、复合式隔振装置)。、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控制车间及作业地点温度,保持在16摄氏度以上。、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加强技术训练,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业成分。、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库设备更新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音乐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选煤厂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水库扩建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低品位铁精粉提纯项目技术方案
- 智能叉车自动化控制方案
- 电子薄膜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智算中心能源管理与节能优化方案
- 离婚后子女探望权及费用支付补充合同
- 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辅导与知识产权评估合同
- 2025年中国搬家公司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内标法58课件
- 光存储技术革新-洞察及研究
- 浙江科技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 电影鉴赏教学课件
- 跨境贸易背景下非遗工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 (高清版)DB11∕T 2456-2025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规范
- 胎心监护及并发症处理
- 2025至2030苯基吡唑类杀虫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 老年病贫血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