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分类练习.doc_第1页
2019年北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分类练习.doc_第2页
2019年北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分类练习.doc_第3页
2019年北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分类练习.doc_第4页
2019年北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分类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北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分类练习一、将下列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这时候风停了,太阳公公微笑着目送两个小朋友回家。 ()小明说:“天要下雨了,我回学校关窗户去!”小华说:“我也去!” ()一天中午放学了,小明和小华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俩跑回教室,把窗户都关好,才离开教室。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路旁的小树吹得摇摇摆摆,天上一下子布满了乌云。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有一棵含羞草,大约20厘米高。含羞草叶子上长了许多茸毛,像人身上的汗毛一样,茎上长着许多小刺。含羞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由32片小针叶组成。它的叶子很有趣,你用嘴一吹,或者用手一摸,它马上就会合起来,低下头,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含羞草的花是粉红色的,毛茸茸的,非常好看。 1、请给短文加个题目 2、短文共有 句话。 3、文中第2句写含羞草的 ,第3、4句写含羞草的 , 第5句写含羞草毛茸茸的 。 4、人们为什么叫它含羞草?用“”画出有关句子。 5、照样子写词语。 粉红 毛茸茸 分类练习2 一、找朋友。 三百六十行日久见人心 在家千日好后人乘凉 前人栽树出外半朝难 路遥知马力行行出状元 鸟美在羽毛一分辛苦一分才 人不可以貌相人美在勤劳 勤能补拙是良训海水不可以斗量 二、名言警句填空。 1、( )是最好的老师。 2、为( )之崛起而读书。 3、( )不知勤学早,( )方悔读书迟。 4、( )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 5、( )到用时方恨少,( )非经过不知难。 6、抓住( ),才能不丢失( )。 7、聪明靠( ),( )靠积累。 8、冬天已经过去,( )还会远吗? 9、人生无( ),不如( )。 10、( )虽好,也要( )扶持。 11、( )的第一行动是创造的行动。 12、金无足赤,( )。分类练习3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哦,乡下孩子,阳光下, 旷野里。 2、歌声会领您。看到小溪流淌的 。歌声会把您,想起往日 。 3、踮起,走进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 窗前。 4、你听,你听, 沙沙地响,那是我们,帮你 一天的疲倦。 5、人来,侧耳听。林深,但闻。 6、梅兰芳 的决心没有动摇。他 紧盯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 7、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8、丹顶鹤有一身 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 的。 9、水乡有三多, 多、 多、多。 10、太阳已经,收起了。 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披着的余晖,显得十分 。分类练习4 一、把下列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下来。 1、往日 欢乐难忘的想起婆婆 2、粗心 吗宁宁 一个是小画家的 3、候鸟 南方秋天飞往要过冬 二、把杂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我心里甜滋滋的。 ( )爸爸接过茶,笑眯眯地说:“真是乖孩子。” ( )我给爸爸送去一杯茶。 ( )吃过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三、读读,想想,写写。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 紧盯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按课文 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一段有句话。 3、文中有一对近义词,请你找出来。 ( )() 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分类练习5 一、 选词填空。 用心放心 当心 开心 细心 妈妈对我说:“你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要( )。上课时要( )听老师讲课。做作业要( ),( )地玩。这样我就( )了。” 二、请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秋天 2、 多漂亮呀 3、 和是好朋友 4、做完了吗 5、终于 6、小鸟儿在 一、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天上飘着白云。 (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1、小猴子下山来。 ()小猴子()下山来。 2、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升起来了。 二、对对联。 1、春回大地 2、桃李杏春风一家分类练习6 一、 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用“”画出来。 1、蜡梅 翠竹 蟒蛇 苍松 2、骄阳明月 星星 海岛 3、滑雪北风 溜冰 跳绳 4、稻子棉花 高粱 苹果 二、读一读,侃侃哪些句子是完整的,在括号里打“”。 1、高高地挂在天上。 () 2、李小明在家里。 () 3、蜡梅花开了。 () 4、一块儿吃青草。 () 三、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天上的白云像绵羊。 1、弯弯的月儿像 2、小弟弟的脸蛋像 3、稻子熟了,像 4、 像 三、根据提供的句式练习写话。 1、放学后,同学们打扫卫生,有的 ,有的,有的,大家 2、雪地里的孩子很多,有的 ,有的 ,有的 ,每个人都 分类练习7 一、 词语接龙。 秋秋天天空空中中国 遥()()()() 傍()()()() 二、给句子加上标点 1、爸爸在河边种树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呀 3、冬天的景色真美呀 4、上课时我们要认真听讲 5、云房子到哪儿去了 三、你能照样子用括号中的词将句子写具体吗? 1、小丁的家乡有河。(千万条) 小丁的家乡有千万条河。 2、大山前有池塘。 (一个连一个的) 3、乡下孩子会用草叶吹歌曲。(动听的) 一、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填入下列横线上。 声不响 心 意 面 方 颜 色 全 美 上 下 牛 虎 面来风 往无前 分类练习8 一、 照样子,先把字组成词,再写一句话。 例:苗(禾苗)地里的禾苗绿油油。 唱( ) 视( ) 飘( ) 二、选词填空。 喜欢 高兴 1、江小明很()那只小白兔。 2、小猴摘了许多桃子,非常()。 参加 参观 1、我()了学校舞蹈兴趣小组。 2、如果明天不下雨,老师将带我们去()气象台。 决心决定 1、我()放笼子里的小鸟回家去。 2、学校大队部()下周三举行“庆元旦”文娱演出。 三、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分类练习9 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盛开)的花朵( )的枫叶( )的夕阳 ( )的稻田( )的童年( )的歌曲 ( )的霞光( )的老狼( )的家乡 ( )的蓝天( )的楼房( )的太阳 2、美丽的(丹顶鹤 ) 鲜红的() 洁白的( ) 高大的()金色的( )浓绿的() 蓝蓝的() 明亮的( )连绵起伏的()3、温和地() 认真地( ) 深情地() 拼命地() 沙沙地( ) 飞快地() 轻轻地()渐渐地( ) 无忧无虑地() 二、读一读,把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毛泽东治水英雄 大禹京剧大师 梅兰芳援藏干部 孔繁森国家主席 一、填空。 1、人不学, 2、别的花儿怕,只有开得旺。分类练习10 一、 选字填空。 吹写投跑游跳看唱 放学了,同学们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小红在()书,小兵在()字,小华在()步,小林在()泳,小明在()篮球,小芳在()歌,小军在()气球,小刚和小非在()绳。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庄稼:、 2、水果:、 3、动物:、 4、天气:、 四、添一笔或去一笔,变个字,写在括号里。 个( )大( )从( )今( ) 灭( )万( )木( )十( ) 旦( )目( )古( )日( ) 分类练习11 一、 读下面的词,把意思相近的词连起来。 同意 非常 终于 开心 十分 答应 闻名 美丽 注视 家乡 漂亮 最终 故乡 紧盯 高兴 出名 二、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早( )动( ) 浅( ) 歪( ) 淡( )老( ) 旧( ) 松( ) 危险( )困难()马虎() 寒冷( )马虎()漂亮() 三、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1、您唱的歌真动听。() 2、小明经常去公园玩。() 3、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 四、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再写下来。 1、妈妈进去好长时间了,还没有出来。( )( ) 2、小羊很善良,狼却很凶恶。( )( ) 3、好孩子不惹妈妈生气,总是叫妈妈开心。( )( ) 4、有的昆虫是人类的朋友,有的是人类的敌人。 ( )( )分类练习12 一、 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一(杯)水一()马 一( )雨 一()古诗一()事情 一( )铅笔 一()野菊一()白兔 一( )歌曲 一()翅膀一()白帆 一( )蜡梅 一()高山一()房子 一( )蓝天 一()楼房一()白纸 一( )水渠 ( 闹 )花灯( )古诗 ( )牛奶 ()大字( )笛子 ( )电脑 ()游戏( )故事 ( )蝴蝶 ()黄山( )尾巴 ( )夕阳 ()外衣( )清波 ( )泡泡 二、照样子,写词语。 乐呵呵 又香又甜 看了一眼 高高兴兴 分类练习13 一、 开动小脑筋,想想该采哪个苹果。 他她它 1、我妹妹上幼儿园,()真可爱。 2、小猫用()那尖利的爪子扑住老鼠。 3、哥哥上六年级了,()学习非常认真。 二、填字成词。 ()风送爽( )阴似箭 ( )过留声天朗气( ) 寒来暑( )( )( )如梭星移( )换( )到渠成 ( )过天晴风吹( )动 一往无( ) 不( )不( ) 滴水成( )( )无止境 地( )天寒鹅( )大雪 无( )可归 勤( )补拙人一( )百 笨鸟先( ) 义( )词严大义凛( ) 威( )不屈 ( )树银( ) 数不( )数( )火通明 ( )者如堵 ( )回大地 三、猜字谜,写汉字。 1、日月一同放光。 ( ) 2、本人。 ( ) 3、人和牛交朋友。 ( ) 4、多一人,可以吃。 ( ) 附送:2019年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课标表述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等活动,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3、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4、感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5、会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和数位顺序,并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目标细化及教材呈现、第一单元“加与减(一)”: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1、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2、3页)2、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4、5页)3、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6、7页)4、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10、11、12页)5、比较两个量的多少意义下的减法。(812页)6、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3、14页)、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初步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从而初步发展数感,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1、100以内数的数法。(2225页)2、100以内数的读、写。(26、27页)3、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数的大小(28、29页);数的相对大小关系。(30、31页)4、100以内数的顺序。(32、33页)、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49、50页)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51、52页)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53、54页)4、两位数加两位数。(55、56页)5、两位数减两位数。(57、58页)6、解决问题。(59、60页)、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两位数加一位数。(6870页)2、两位数加两位数。(71、72页)3、两位数减一位数。(7577页)4、两位数减两位数。(7880页)策略设计在“数与代数”这个学习领域内,应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数感。发展学生数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到本册教材中的“数与代数”版块分为了以下两点:(一) 百以内数的认识策略设计:1、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2、引导学生经历运用适当的方法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P28“数豆子” 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再建立位值,这么抽象的东西,还需要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建构起来,所以“数豆子”活动后,还设计了“怎么拨?怎么写?”,也就是把刚才数豆子的数怎样记录下来呢?例如数出28粒,可以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教材中有一个提示“有2个十,在十位上拨.”,这是一种记录方法。那么在记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境,个位和十位上都是2个珠子。这两个“2”一样吗?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会引发思考,去辨析个位和十位,它们的位值到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去经历这样一种数的过程,拨珠的过程,去体会位值制,而不是老师讲的过程。可能有些孩子在家中,学前班的时候已有数完就把数直接写下来的经验,而不是在计数器上拨,写出45来,未必对4和5的含义理解,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的理解会深一些。这里要求必须在计数器上拨,因为这种记录方法比写数使学生对位值制体验、理解地要好,这块教材重点就是让孩子体会数位的不同。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小小养殖场”:这里学生可能要提许多问题,例如鸭比鸡少多少只?鸡和鹅一共有多少只?等,应该及时进行鼓励,因为学生习惯得出一个精确值,所以会这样问。但在这里学生还不会马上计算出来,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鸡比鹅多得多”“鸡比鸭多一些”等,可以问:“谁能象老师这样说一说,谁能象他那样说一说?”让学生在交流中去把握,到底怎样划分多得多和多一些呢?这里要注意它们是相对来说的,对数的大小的比较,正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 意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情境。教材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估算应用较多,是一种生活需要。长期估计,学生会估计的准确一些。先提出估算的要求,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估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先自己思考,再交流。只有在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才能展示自己,才能在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也让别人在自己的想法中得到启发,得以实现信息共享。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估计的策略丰富起来。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这里会出现多种算法,是否提示哪种方法简便?老师顾虑很多。算法多样化是改革的一个亮点,但很难把握。与一题多解不同。一题多解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算法多样化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算法多种,哪种更好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没有必要告诉学生。适合学生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必要一开始就统一算法。只有在多样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才能真正体验过程,参考别人的做法,反思自己的做法。所以要允许自我做法的存在,哪怕个别学生的方法显得笨一些,也要允许。老师不能强人所难,如果有特别优的方法,可以用“你再看看,能不能理解他的方法,下次做题用他的方法试一试”,这样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切入,而不是一个权威者。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题材具有现实性(教材所提供的可以换一个适合学生的题材); 教材中呈现形式多样化; 提供的有多余信息; 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运算技能。 不管课程如何改革,保证基本运算技能,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先保证正确率,再由慢到快,分阶段进行。(学期结束,68题/分,学段结束,810题/分)淡化技能技巧,把学生过于追求快的目标降下来,保证基本的运算。这是合理下降,只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即可。评价方案1、 单元口算卡2、 综合口算卡3、 单元检测4、 口试图形与几何课标表述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圆在体上”,初步培养空间观念;4、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并能设计美丽图案;5、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目标细化及教材呈现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渗透在整个二单元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体会从前后左右上面几个方向所看到的方向是不同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8页19页看一看(一)20页21页看一看(二)2、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在整个二单元中,本单元教科书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帮组学生发展初步的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一是实物观察,如18页看一看(一)和20页看一看(二)中,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从而获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直接经验;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19页“练一练”的“观察大象”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从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3、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在教科书36页“认识图形”中,精心设计了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进而体会体、面之间的关系。4、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并能设计美丽图案;5、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科书38页动手做(一)、40页动手做(一)、42页动手做(一)中,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线,教科书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通过描、折、剪、拼、欣赏和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出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简单分解和组合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点,感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轴对称和面积等积累经验。渗透在整个二单元和四单元中,通过观察物体和认识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策略设计观察物体的策略设计: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观察和体验的实践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思考,在此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如果个别学生想象有困难,及时让其通过观察相应实物,直接进行判断。有趣的图形的策略设计:1、 出示立体图形,请学生说出他们的名称,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上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面,请学生摸一摸各个面,通过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