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例题.doc_第1页
出口退税例题.doc_第2页
出口退税例题.doc_第3页
出口退税例题.doc_第4页
出口退税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享“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及举例(一)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在购进国内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时,应按(93)财会字第83号关于印发企业执行新税收条例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注明的价款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帐款”等科目。(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应退税额和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应根据财会字199521号财政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产品销售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会计处理举例某生产企业2002年13月发生下列业务(该企业出口货物征税率17%,退税率13%)。一月份发生下列业务:、本月购入A材料90万元(增值税税率17%),B材料(增值税税率13%)40万元,已验收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A9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00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1,053,000(2)借:原材料B4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000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452,0002、本月发生内销收入8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936,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8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03、本月发生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格)计8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8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800,0004、上年结转本年留抵进项税额5万元。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8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00,000(17%-13%)32,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32,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2,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136000-(205000-32000)-50000-87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87000元二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购入A材料1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已验收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A1,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1,170,0002、本月发生内销收入5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585,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3、本月委托某外贸公司代理出口货物,取得出口发票,(到岸价格)计65万元,外贸公司垫付了海运费4.5万元,保险费0.5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6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650,000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50,0004、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6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000(17%-13%)24,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24,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4,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85000-(170000-24000)-87000-148,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148,000元5、本月收齐1月份部分出口货物的单证,(离岸价格)计70万元,并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当月免抵退税额70000013%91,000元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48,000当月免抵退税额91,000当月应退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91,000元当月应免抵税额0三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91000元,免抵税额为0。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91,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91,0002、本月购入B材料70万元(增值税税率13%),已验收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B7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1,000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791,0003、本月发生内销收入4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468,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4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4、本月发生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格)计5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5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500,0005、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5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000(17%-13%)20,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2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68000-(91000-20000)-(148000-91000)-60,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60,000元6、本月收齐2月份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货物的单证,扣除海运费、保险费后的出口销售收入为60万元,并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当月免抵退税额60000013%78,000元当月期末留抵税额60,000当月免抵退税额78,000当月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60,000元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78000-60000=18,000元7、4月份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60000元,免抵税额为180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6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8,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78,000以上会计分录涉及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用“丁”字式栏反映如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方贷方一月份:上期留抵50,000本月销项税额136,000本月进项税额(A)153,000进项税额转出32,000本月进项税额(B)52,000二月份:本月进项税额(A)170,000本月销项税额85,000进项税额转出24,000三月份:本月进项税额(B)91,0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91,000本月销项税额68,000进项税额转出20,000四月份: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18,0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78,000累计534,000累计534,000某生产企业2002年6-8月发生下列业务(该企业出口货物征税率17%,退税率15%)。六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95000元,免抵税额为1260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9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26,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21,0002、本月从国外进口甲材料10吨,到岸价格830万元(增值税率17%),海关全额保税,依有关单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甲8,300,000贷:应付帐款8,300,0003、本月从国内购入乙材料400万元,进项税额68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乙4,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00贷:应付帐款4,680,0004、本月发生内销收入30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3,51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3,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5、本月发生出口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离岸价格计15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1,5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1,500,0005、上期留抵税额为95000元。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15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500000(17%-15%)30,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3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510000-(680000-30000)-(95000-95000)-140,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140,000元6、本月收齐24月份部分出口货物的单证,到岸价格110万元,实际支付海运费和保险费8万元,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当月免抵退税额(1100000-80000)15%153,000元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40,000当月免抵退税额153,000当月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40,000元当月应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153000-140000=13,000元七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140000元,免抵税额为130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14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3,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53,0002、本月从国内购入乙材料20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乙2,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贷:应付帐款2,340,0003、本月进料加工货物复出口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64万元,向银行交单后,依有关单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6,64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6,640,0004、本月无内销,上月留抵进项税额140000万元。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664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640000(17%-15%)132,8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132,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2,8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0-(340000-132800)-(1400000-140000)-207,2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207,200元5、本月收齐35月部分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单证,离岸价格220万元,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当月免抵退税额220000015%330,000元当月期末留抵税额207,200当月免抵退税额330,000当月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207,200元当月应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330000-207200=122,800元八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207200元,免抵税额为1228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207,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22,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30,0002、本月从国内购入乙材料10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乙1,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贷:应付帐款1,170,0003、本月进料加工货物复出口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30万元,向银行交单后,依有关单据,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3,3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3,300,0004、本月无内销,上月留抵税额207200万元。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33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3,300,000(17%-15%)66,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66,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6,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0-(170000-66000)-(207200-207200)-104,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104,000元5、本月收齐36月部分出口货物单证,离岸价格420万元,其中进料加工出口收齐单证250万元,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1)计算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现行对进料加工贸易的计算方法,采用“实耗计算法”的,首先应根据企业“进口料件登记手册”上的“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确定计划分配率,然后,根据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计算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以本题为例;计划进口总值为910万元,计划出口总值为1300万元,8月份进料加工出口收齐单证离岸价250万元。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91013000.7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25000000.71,750,000元(2)计算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750000(17%-15%)35,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35,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5,000(3)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月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75000015%=262,500元(4)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0-170000-(66000-35000)-(207200-207200)=-139,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139,000元当月免抵退税额=420000015%-262500=367,500元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39000当月免抵退税额367500当月应退税额当月期末留抵税额139000元当月应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应退税额=367500-139000228500元6、9月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应退税额139000元,免抵税额为2285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出口退税139,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28,5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7,500以上会计分录涉及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用“丁”字式栏反映如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方贷方六月份:上期留抵95,0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221,000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126,000本月销项税额510,000本月进项税额680,000进项税额转出30,000七月份: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13,0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153,000本月进项税额340,000进项税额转出132,800八月份: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122,8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330,000本月进项税额170,000进项税额转出66,000进项税额转出-35,000九月份: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228,5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367,500累计1,775,300累计1,775,300某生产企业为2002年新成立企业,6月份发生第一笔出口业务。该企业6-7月发生下列业务(该企业出口货物征税率13%,退税率5%)。六月份发生下列业务:、本月购进C材料200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C2,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000贷:应付帐款(等)2,260,0002、本月发生内销收入5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565,000贷:产品销售收入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0003、本月发生第一笔出口业务,共发生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格)计12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1,2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1,200,0004、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12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000(13%-5%)96,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96,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6,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65000-(260000-96000)-99,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99,000元七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本月购进C材料70万元,已入库,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C7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1,000贷:应付帐款(等)791,0002、本月发生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格)计80万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8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800,0003、本月无内销,上月留抵进项税额为99000元。月末,经预审查询,当月80万元出口销售收入全部有电子信息。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计算和会计分录: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00000(13%-5%)64,00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64,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4,000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0-(91000-64000)-99000=-126,000元,期末留抵税额为126,000元4、本月收齐上月部分出口货物单证,(离岸价格)计80万元,到退税机关进行申报,作如下计算;因该企业为新企业,只计算“免抵”税额,不计算退税数,未计算的退税数可作为留抵进项税额使用。因此,只计算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当月应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800,0005%=40,000元5、八月份收到退税机关审批的上月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确认上月免抵税额为40000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4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0,000以上会计分录涉及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用“丁”字式栏反映如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方贷方六月份:本月进项税额260,000本月销项税额65,000进项税额转出96,000七月份:本月进项税额91,000进项税额转出64,000八月份:审批上月应免抵税额40,000审批上月免抵退税额40,000累计391,000累计265,000“免、抵、退”税会计核算要求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一、有关出口销售收入的处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具体要求如下:1、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帐时间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帐时间是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定的。陆运以取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联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预交货款不通过银行交单的,仅以取得以上提单、运单为依据),作为收入的实现。生产企业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以取得受托方提供的出口发票的日期作为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实现。2、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入帐依据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出口货物的销售收入一律以离岸价(FOB)为入帐基础。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