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专家教你防震“小”知识.docx_第1页
地震专家教你防震“小”知识.docx_第2页
地震专家教你防震“小”知识.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专家教你防震“小”知识 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防灾避险技能是全社会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研究员接受记者专访,从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三个方面向公众传授地震“小”知识。知识虽“小”,却在应对地震灾害时有可能发挥出“大”作用。预防是关键“防”字当先。那么,抗震设防应注意哪些关键环节呢?王兰民解释,建设过程中要慎重选择建设场地,正确确定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要求及目标,强化抗震概念设计,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严格抗震设防审批。尤其在农村,盖房子前要选好场地、处理好地基、确定设防要求、搞好抗震设计、采取抗震措施,还要把好施工质量关。不要在活断层上及附近建房,也不要在河道、河滩、山脚边坡等危险地段盖房。与此同时,每个家庭都应树立“即使百年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预防观念,并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制定防震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互救创造条件。例如,对自家住房的防震能力,所处的地震环境,周边的环境,室内水、电、煤气、通讯等设施的状况,疏散通道是否通畅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还应准备自救必备的物品。避震有方法地震来临时,身处不同环境的人们该如何避震?王兰民介绍,家住楼房,地震发生时,要尽快躲到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有剪力墙的墙角,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或窗户边、不要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在主震过后,通过楼梯迅速有序撤离。在办公室,应就近找牢固的桌子、柜子或报纸堆“蹲下、掩护、抓牢”,注意避开空调、电扇和吊灯。办公室、楼道里的柱子大多材质好,承重力强,可就近选择这些地方的墙角避震。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阀门、切断电源。如果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只要抓紧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然后简单地滚下床即可,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正在开车,要避开十字路口将汽车在路边停下;如果在交通拥堵路段行驶,要马上下车伏地于两车间的间隙;如果行驶在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应小心迅速驶离。自救互救要科学调查显示,地震后科学的自救和互救,将大大降低伤亡率。如果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要树立生存的信心。同时为了避遭余震带来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首先保持呼吸通畅,挪开头、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等,用湿衣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要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