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二资料.ppt_第1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二资料.ppt_第2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二资料.ppt_第3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二资料.ppt_第4页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二资料.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 1赠从弟 其二 魏晋 刘桢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诗文注释 刘桢有 赠从弟 诗三首 都用比兴 从弟 堂弟 亭亭 高貌 瑟瑟 风声 罹 遭受 凝寒 严寒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 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 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 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 不 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关于作者 刘桢 217 字公干 存诗二十馀首 他同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禹 应扬并称 建安七子 他在当时甚有诗名 曹丕即称其 五言诗之善者 妙绝时人 他性格豪迈 狂放不羁 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 动多振绝 贞骨凌霜 高风跨俗 文章品析 刘桢的赠答诗中 最著名的是 赠人弟 三首 这三首诗分别用苹藻 松树 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 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 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其中第二首最佳 写得豪迈凌厉 颇有 挺立自持 高风跨俗 的气概 面对动乱的社会 遭遇坎坷的人生 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 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 正如他自己所说 风霜逼迫愈严 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 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文章特色 这是一首咏物诗 好句品析 1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的这种思想 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 越是风声凄惨 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 实际上是一种 比德 之说 所谓 比德 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 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 竹 梅 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 刘桢以松柏为喻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 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千古名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导读 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 诗人作此诗相赠 全诗先收后放 先说同是宦游之人 同有惜别之意 然后陡然一转 说哪里没有朋友呢 男儿分别 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儿态呢 气势豪迈 意境开阔 尤其是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更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诗应当说是送别诗的精品 词语解释 少府 官名 之 到 往 蜀州 现在四川崇州 城阙 长安 辅 护卫 三秦 泛指秦岭以北 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项羽灭秦后 曾把关中地分为雍 塞 翟三个王国 史称三秦 五津 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 万里津 江首津 涉头津 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 合称五津 此则泛指四川 宦游 出外做官 海内 全国各地 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 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 近邻 无为 无须 不必 歧路 告别的地方 沾巾 挥泪告别 作者介绍 王勃 649 676 字子安 绛州龙门 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 人 初唐四杰之一 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 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 有 神童 之称 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 他做过几任小官 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 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 留传下来的 王子安集 里 文比较多 诗不足百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要算是他的代表作 这首诗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长安 他曾几次到过长安 这首诗有少年进取的精神 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 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 少府 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 一作 蜀州 在今四川省崇庆县 本文题目应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686年才改为 蜀州 当时王勃已故10年 蜀川 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带 翻译 译文一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 你要奔赴的蜀地 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 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 你我都是远离故土 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即使远在天涯 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 像多情的儿女一样 任泪水打湿衣裳 译文二 即将告别 由三秦环绕护卫着的都城长安 透过迷漫的 风烟 似乎能 望见 巴蜀的 五大渡口 我 同您 此时 都怀有惜别的心情 因为我们 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 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 即使 远隔万里 也 如近在咫 zh 尺 3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注释 1 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 696 由于契丹反叛 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之 陈子昂随军参谋 武攸宜出身亲贵 不晓军事 使前军陷没 陈子昂进献奇计 却未被采纳 他不忍见危不救 几天后再次进谏 结果激怒了武攸宜 被贬为军曹 他满怀悲愤地登上蓟北楼 写下了这首震惊千古的 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 即蓟北楼 又称燕台 黄金台 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为雪国耻 采纳郭隗建议 在燕都蓟城筑高台 置黄金于其上 招揽天下贤才 终于得到乐毅等人 致使国家臻于富强 2 陈子昂 661 702 初唐著名诗人 字伯玉 梓州射洪 今四川省射洪县 人 唐睿宗文明元年 684 进士 官至右拾遗 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 反对齐梁绮靡文风 所作诗歌以三十八首 感遇诗 最为杰出 诗风质朴浑厚 受到杜甫 韩愈 元好问等后代诗人的高度评价 3 一般把 古人 来者 解释为像燕昭王一样礼贤下士 任用贤才的君主 从诗的整体意思来看 将其解释为 英雄 包括被燕昭王及被重用的乐毅等人 似更为确切 4 怆 chu ng创 然 凄伤的样子 念 思念 想 悠悠 这里指遥远 怆然 伤悲的样子 涕 眼泪 导读 陈子昂素以安邦经国之才自负 仕途失意时往往有抒怀感遇之作 三十八首 感遇 和这首 登幽州台歌 都是广为传诵的作品 此诗虽因怀才不遇而发 却能超越个人得失 以傲岸孤竣的人格反观宇宙 既有明主难期 知音难求的强烈孤独感 又充满强烈的自信 豪迈之情 意蕴相当丰富 从艺术上看 虽然四句都是虚笔抒情 却纵览今古 横扫天地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傲而富有英雄气魄的诗人形象 这一英雄形象昭示着 盛唐之音 即将到来 在千百年后仍然能够令读者感动不已 这一首登临感怀诗是作者的代表作 也是唐诗中千古传诵的名篇 短短小诗 深刻表现了作者因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寂与悲哀 幽州台 又名蓟北楼 遗址在今北京市 古人 这里指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明君 后面的 来者 有类似意义 4终南别业唐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赏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 随遇而安之情 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第三联写心境闲适 随意而行 自由自在 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 偶然 遇 林叟 便 谈笑 无还期 了 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对句既纯属自然 又含隐哲理 凝炼至此 实乃不易 名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译文一 自己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 信奉佛教 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 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 不知不觉 竟走到流水的尽头 看是无路可走了 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 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 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 相与留连 忘了回去的时间 译文二 韵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文苑英华 题作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则所别者一为李云 一为李华 李白另有五言诗 饯校书叔云 作于某春季 且无登楼事 与此诗无涉 诸家注本多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秋 然于 叔华 叔云 均含糊其辞 待考 新唐书 李华传 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 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 二上 赵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云 左司员外郎 叔云 监察御史 宣州 今安徽宣城县一带 谢朓楼 又名北楼 谢公楼 在陵阳山上 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李白于天宝十二载 753 由梁园 今开封 南行 秋至宣城 李白另有五言诗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校书 官名 即校书郎 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 李白的叔叔李云 个别字的读音 朓 ti o 饯 ji n 校 ji o 酣 h n 高楼 畅饮于高楼 蓬莱 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 卷二三 窦融列传 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 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 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 海中神山 为仙府 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建安骨 汉末建安年间 三曹 和 七子 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 后人称之为 建安风骨 七子 分别是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建安骨 建安风骨 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 建安七子 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 建安 为汉献帝 196 220 的年号 小谢 指谢朓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 称为大谢 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 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 秀发 诗文俊逸 逸兴 x ng 飘逸豪放的兴致 多指山水游兴 王勃 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多 览 通 揽 摘取的意思 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 称 ch n 意 称心如意 朝 zh o 散发 不束冠 意谓不做官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束发戴冠 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 乘小舟归隐江湖 参考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注25 弄扁 pi n 舟 指隐逸于江湖之中 扁舟 小船 作者简介 浪漫主义诗人 在我国历史上 其诗风豪放飘逸 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 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被称为 诗仙 又与杜甫并称 大李杜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代表作有 七言古诗 蜀道难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梁甫吟 等 五言古诗 古风 59首 有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 长干行 子夜吴歌 等 七言绝句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 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作者简介 韩愈 768 824 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河南河阳 今孟县 人 祖籍昌黎 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 又称韩吏部 谥号 文 又称韩文公 倡导古文运动 其散文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其诗力求新奇 有时流于险怪 对宋诗影响颇大 有 昌黎先生集 北魏贵族后裔 父仲卿 为小官僚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 润如酥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 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 青霭入看无 山色有无中 相媲美 三 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意思是说 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 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 在唐诗中 多取明媚的晚春 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 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 别出新意 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 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 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 小雨 和 草色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刻画细腻 造句优美 构思新颖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 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7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 无题 唐代以来 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 常用 无题 作诗的标题 2 丝方尽 丝 与 思 是谐音字 丝方尽 意思是除非死了 思念才会结束 3 泪始干 泪 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这里取双关义 指相思的眼泪 4 晓镜 早晨梳妆照镜子 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 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 蓬山 蓬莱山 传说中海上仙山 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 青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 分别时也难舍难分 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 百花残谢 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 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 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 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 却无路可通 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来往传递消息 赏析一这是诗人以 无题 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 尤其是 别亦难 三字展开 东风 句点了时节 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 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 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 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 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 怨虑 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 八两句中的设想 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赏析二这是一首感情深挚 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 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两个 难 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 前一个 难 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 有过多少思念追求 后一个 难 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 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 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 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 而春风力竭 则群芳凋逝 花尚如此 人又能怎样呢 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 表达自己情丝 思 之缠绵不尽 到死方休 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 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第三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 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 晓妆对镜 抚鬓自伤 的形象 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下句则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 深夜沉吟 孤寂无伴 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 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 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 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诗人运用了 蓬山 青鸟 的神话传说 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 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 相爱的人相距遥远 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 青鸟 一样 为他们传递讯息 使他们情意绵延 永无尽期 8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一个人默默无语 独自登上西楼 天边月形如钩 在这清寒的秋夜 院子里深锁着梧桐 也锁住了寂寞 心中的思绪 想要剪断 却怎样也剪不断 想好好梳理 却更加的杂乱 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 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赏析 此阙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 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 内心的苦楚与怅惘 时时刻刻如影随形 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 作者开头一句 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 手法上与诗雷同 第二句勾出月 以月如勾的意象 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 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 月如勾 人独悴 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 第三句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 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 梧桐也寂寞 深院也寂寞 是寂寞锁住了秋 亦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 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 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 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 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 剪不断 理还乱 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 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 想要好好的梳理 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 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 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 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朝 也让整个情绪高张 让读者随之心情起舞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 作弄著人 如今却更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 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 利用淡淡的口吻 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 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 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 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 在离愁的煎熬下 痛极而无泪的感觉 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 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 至於是怎样的一种滋味 就须读者慢慢的去品味了 9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 听到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注释 1 飞来山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 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 飞来 故名 2 千寻 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 形容高耸 3 不畏 反用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句意 4 浮云 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 新语 邪臣蔽贤 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5 缘 因为 6 眼 视线 7 塔 铁塔 8 最高层 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作者简介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晚号半山 小字獾郎 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宋临川人 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 字损之 曾为临江军判官 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 记忆力特强 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1042年 庆历二年 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 先后任淮南判官 鄞县知县 舒州通判 常州知州 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 1067年 治平四年 神宗初即位 诏安石知江宁府 旋召为翰林学士 1069年 熙宁二年 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 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 隐居 病死于江宁 今江苏南京市 钟山 赠太傅 谥号 文 又称王文公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 被列宁誉为是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今存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临川先生歌曲 等 作品鉴赏 登飞来峰 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1050年 皇祐二年 夏 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 途经杭州 写下该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那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 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 寄托壮怀 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 实行新法的前奏 这首诗的第一句 诗人用 千寻 这一夸张的词语 借写峰上古塔之高 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 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 胸怀改革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 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 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 邪臣蔽贤的忧虑 而诗人却加上 不畏 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 蕴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