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7最后一课.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7最后一课.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7最后一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记重点字词。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结构特征。 2. 通读小说,把握整体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3. 从小弗郎士的心理感受和对韩麦尔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受人 物形象。 4. 感受语言对于国家和民族存亡的重要性,体会母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特点 和内涵,唤起对汉语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幻灯片显示,老师深情朗诵:最后一课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大成年最后一课是一顿难忘的最后晚餐当国土沦陷,一样的爱国感情,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但其富有的内涵一样能 够拨动每一个爱国者的心弦。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 中,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二、作者、背景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 世纪法国小说家,生于没落的丝绸商人 家庭,15 岁时由于家庭破产,被迫辍学谋生,一生创作了 13 部长篇小说、4 部 短篇小说集和 1 个剧本,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札,长篇小说小东西赢得 声誉。普法战争时入伍,参加自卫战争,丰富了创作题材,写出著名短篇小说集 月曜日故事集,其中一组爱国故事,显示了作家的高尚追求。其中最后一 课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最后一课是作者于 1873 年写的。 此时普法战争刚刚结束两年。2. 介绍时代背景 1870 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 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 割地赔款,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 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 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3. 文体 本文从体裁上来看是小说。 小说是叙事性文学的一种,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1)回忆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最后一课 3 (2)小说三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 发展。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 作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一)老师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把你在预习时没注意到的生字勾画下 来,同时也要感知文意。 1. 检测预习和听读的效果,读一读幻灯片上的词语。 2. 掌握重点词语解释。 惩罚:处罚。 懊恼: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理自恨不该这样。懊:悔恨。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依照你的理由,为这篇小说划分段落。 (提示:结构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可以按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故事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可以,只要是能自圆其说即可)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把每个小组讨论的结果都板书到黑板上。 如: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 排情节。可分为三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 小弗郎士的转变。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 一课”的结束。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提示 1: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是从情节入手分析 人物形象。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节课我们主 要来分析小弗郎士的人物形象。作者是抓住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 (心理描写)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对小弗郎士的描写从 123 段。下面我们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进行研讨: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提示 2: 第一组在上学的路上(16) 第二组上课时(723) 第三组对前两组进行补充,并根据前两组的回答总结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好了,现在请你找出你这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分 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小组进行讨论,老师深入到学生当中,为学生进行疑问解答。 (二)学生展示成果,第三组进行补充,老师适时提出问题并点拨,使小弗 郎士的形象更丰满。 (三)有可能出现的答案: 1. 第一组:在上学的路上(16) (1)“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比 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幼稚、贪玩、不爱学习、怕提问、怕老师 、想逃学。 (2)“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 一定的自控能力。 (3)“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朦胧的爱国心。 2. 第二组:上课时(723) (1)听到韩麦尔先生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希望同学们用心学习,小弗 郎士听了心里万分难过,他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感到懊悔。 (2)“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我忘了他给我的惩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 最后一课 5 罚,忘了我挨得戒尺。” 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在学习法语的痛苦; 对过去逃学的懊悔;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热爱。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 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 对祖国 和祖国语言的热爱;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4)“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升华,化为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与老师的思想感情已经沟通。 (5)“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讽刺,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 的仇恨,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6)“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 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对先生此时的情感有了具 体的理解,他敬爱自己的老师。 3. 总结小弗郎士的变化 明确: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四)是什么促使他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 明确:是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 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 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