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李白诗歌为例 分析 盛唐气象 的内涵及其意义 分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诗的主旨 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 1 关心国事 希望为国立功 不满黑暗现实 古风 59首是其代表作品 其中第一首开宗明义 以继承 诗经 风雅 的传统自任 鲜明地显示了关心现实的创作精神 远别离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等篇 表现了他对权奸当道 国运濒危的忧虑 安史乱起 他参与李璘幕府 企图杀敌报国 收复两京 誓欲斩鲸鲵 澄清洛阳水 赠张相镐 南风一扫胡尘静 西入长安到日边 永王东巡歌 其十一 这种热烈的爱国感情至老不衰 在流放回来后 他还因安史之乱未平而 中夜四五叹 常为大国忧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在 临终歌 中 他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到非常遗憾 把自己比作 中天摧折 的大鹏鸟 2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李白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另外一些诗篇 像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独坐敬亭山 清溪行 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象 清新隽永 风格接近王维 孟浩然一派 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朴素优美的语言 李白诗歌艺术特点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具有飘逸风格的李白 由于性格上不受拘束 艺术上崇尚 清水出芙蓉 天然自雕饰 的审美 因此 很少写格律谨严的律诗 体裁 格律诗 然而 天才毕竟是天才 尽管李白很少写作律诗 但他的 登金陵凤凰台 却脍炙人口 并且还被尊为七律中的极品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为李白奉命 赐金还山 南游金陵时所作 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创作时代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渴望惊天动地的政治功名 独立的人格 自由的精神 十五好剑术 三十成文章 虽身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 王公大人 许与气义 府县尽为门下客 王侯皆是平交人 不屈己 不干人 两个自我 一个是精神的自我 一个是实在的自我 两个自我的重合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张良未逐赤松去 桥边黄石知我心 全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 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 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主旨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 故址在今南京市城南花露岗 旧名凤凰山 1 首联 写凤凰台的传说 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 却不嫌重复 回环往复 音节流转明快 极其优美 2 自 独自 孤独的意思 凤凰台 在金陵凤凰山上 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 乃筑台 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在封建时代 凤凰是一种祥瑞 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 如今凤去台空 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 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 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吴宫 三国时吴国的宫殿 衣冠 指当时名门世族 成古丘 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2 颔联 怀古三四句就 凤去台空 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 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 诗人感慨万分地说 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 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那一时的烜赫 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 在今江宁县西南 江滨有三峰并峙 二水 当指因白鹭洲而分开的江水 白鹭洲 在南京市西南江中 当即今江心洲 3 颈联 写景 诗人由历史的凭吊 转向大自然的描写 将目光投向那不尽的江水 陆游 入蜀记 云 三山 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 杳杳有无中耳 及过其下 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陆游所说的 杳杳有无中 正好注释 半落青天外 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 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 白鹭洲 在金陵西长江中 把长江分割成两道 所以说 一水中分白鹭洲 颈联两句是难得的佳句 景物描写的特点 若隐若现 半隐半现 气象万千 雄伟壮美 意在揭示人世无常 江山永恒的主题 景中含情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 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4 尾联 寄寓忧国伤时的怀抱 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 长安是朝廷的所在 日是帝王的象征 陆贾 新语 慎微篇 曰 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 而自己报国无门 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不见长安 暗点诗题的 登 字 触景生愁 意寓言外 饶有余味 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 意旨尤为深远 古代诗人 忧时爱国 却无可如何 有些人便变成了厌世派 有些人到了没想的时候 只好自推自解 以为天命如此 无可如何 只好知足安命 有些人抱了厌世主义 看着时事不可为了 不如遇酒时须饮酒 高歌初且高歌 胡适 人性上最软弱的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根性 其一是属于一般人所共有的求生存安全的本能 其二是属于一些才智之士所特有的不甘于寂寞而希求表现的欲望 时空意识 登幽洲台歌 凤去台空江自流 是慨叹时间的流逝 六朝繁华一去不返 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吴王的富丽宫苑如今被荒径埋没 东晋的名门贵族留下的只是荒冢 威风不再 烜赫难久 诗人在感慨时间的无情 叹息人世的无常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写远景意在揭示人世无常 江山永恒的主题 孤独感 个人的存在在悠远广袤的时空中本是多么短暂 多么渺小 然而 在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们看来 珍惜生命的最好方式不是抓紧挥霍 及时行乐 而是建万世之功业 扬千秋之美名 这才是对时空的超越 对生命的延续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的魏晋时代过去了 代之而起的是 忘身辞凤阙 报国取龙廷 的盛唐时尚 然而 现实又是多么黑暗 多么无情 朝廷奸臣当道 多少德才兼备的志士被排斥在外 远离政治中心 偏居一隅 此时的李白被奸相李林甫排挤出京满腔悲愤便化为一声长叹 总为浮云能敝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仿佛诗人仰面苍天 悲愤陈词 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 非常欣赏 当时有人要李白题诗 出于对崔颢的尊重 李白谦虚地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于是 无作而去 为巨匠敛手 文坛因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他 至金陵 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 也就是过后不久 李白在游览金陵凤凰台时 步崔颢原韵 作 登金陵凤凰台 此诗一出 马上博得了 与崔颢黄鹤楼相似 格律气势未易甲乙 的赞许 确实 崔颢的 黄鹤楼 与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黄鹤楼 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 正如方回 瀛奎律髓 所说 格律气势 未易甲乙 1 从韵律上看 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诗是步崔诗原韵 都是意到其间 天然成韵 2 从诗的开头看 崔诗一开头就点明题意 三次出现 黄鹤 李诗也是一开头就点明题意 三次出现 凤凰 3 从内容上看 崔诗用传说 李诗也用传说 4 从写作手法上看 都是先写景 后抒情 结尾都抒发一种愁思 5 从语言上看 也都是流畅自然 不事雕饰 潇洒清丽 作为登临吊古之作 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 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把历史的典故 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 交织在一起 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 意旨尤为深远 李诗的概括力和意境都比崔颢高 李诗前两句概括了崔诗前四句的意境 腾出第二联怀古 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崔颢怀古为 思乡 而李白怀古却是 忧国 两者相比 李白的思想境界也要比崔颢的高 一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诗的主旨 二 结合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登金陵凤凰台 等诗歌谈谈李白的个性及其诗歌特点 三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长安不见 暗点诗中的哪个字 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