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简介PPT课件_第1页
越剧简介PPT课件_第2页
越剧简介PPT课件_第3页
越剧简介PPT课件_第4页
越剧简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戏剧 江南韵味之越剧 越剧 越剧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 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 越剧长于抒情 以唱为主 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 表演真切动人 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多以 才子佳人 题材的戏为主 艺术流派纷呈 主要流行于浙江 上海 江苏 福建等江南地区 鼎盛时期除西藏 广东 广西等少数省 自治区外 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据初步统计 约有280多个 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 不胜统计 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的起源 越剧诞生于1906年 时称 小歌班 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 落地唱书 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 曲调沿用唱书时的 呤哦调 以人声帮腔 无丝弦伴奏 剧目多民间小戏 在浙东乡镇演出 迄今有90多年历史 越剧的发展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 1917年到达上海 1920年起 演出用丝弦伴奏 因板胡定弦1 5两音 称 正宫调 20年代初 剧种被称为 绍兴文戏 1923年7月 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 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 产生了63定弦的 四工调 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 30年代初 女班大批涌现 这时期 除男班 女班外 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越剧的变革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 称 改良文戏 这时期 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 三花一娟 即施银花 赵瑞花 王杏花 姚水娟 小生为竺素娥 屠杏花 李艳芳 青年演员如筱丹桂 马樟花 袁雪芬 尹桂芳 徐玉兰 范瑞娟 傅全香等 都已崭露头角 主要编剧有樊篱 闻钟 胡知非 陶贤 刘涛等 1942年10月 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 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 被称为 新越剧 编导有于吟 韩义 蓝流 白涛 肖章 吕仲 南薇 徐进等 1944年9月起 尹桂芳 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 此后 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山河恋 为了筹款创建越剧实验剧场和越剧学校 袁雪芬 尹桂芳 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 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 演出的剧目是 山河恋 地点在黄金大戏院 首场演出的时间是在1947的8月19日 越剧十大名演员同台演出 盛况空前 轰动了上海 越剧十姐妹 的称呼就是从那个时候传开的 山河恋 越剧十姐妹 1 陈艺 浙江越剧团 2 俞文娟 杭州越剧二团 3 陈晓虹 杭州越剧团 4 黄美菊 嵊州越剧团 5 杨慧月 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6 舒锦霞 浙江越剧团 7 王杭娟 杭州黄龙洞越剧团 8 陈雪萍 杭州越剧团 9 朱晓平 平阳越剧团 10 赵海英 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越剧常见知识 越剧的角色行当 二小 小生 小旦 三小 小生 小旦 小丑 四柱头 六大类越剧的角色地位肩与牌畚斗与百搭 越剧的流派 流派产生的条件 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 尺调腔 时期后 出现了一批勇于改革 积极创新的著名演员 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的条件 博采众长 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程式 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越剧的流派 流派分类的依据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 它包括剧目 唱 念 做等多种艺术因素 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 其中 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 特点最突出 影响也最大 因此 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 越剧的流派 曲调 在曲调的组织上 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 通过旋律 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 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特别是起调 落调 句间 句尾的拖腔 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 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 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 越剧的流派 唱法 在演唱方法上 则大都集中在唱字 唱声 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通过发声 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 形成不同的韵味美 有些细微之处 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 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 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越剧的流派 袁派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 她演出的多是善良 端庄而带悲剧色彩的妇女形象 唱腔旋律淳朴而委婉 袁雪芬的嗓子 音色并不特别亮 音域也不特别宽 她以真情实感取胜 重视以情动人 唱腔的节奏变化多端 唱法上重视润腔 气口运用 力度对比 因而从容自如 韵味很浓 袁派形成后 学袁派戏 唱袁派腔的人愈来愈多 包括有成就的名演员如戚雅仙 张云霞 金采凤 吕瑞英 筱月英 朱东韵等 袁雪芬 越剧的流派 袁派 袁雪芬演过一百多出戏 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时代 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 例如 祝英台 崔莺莺 祥林嫂 花木兰 梁红玉 秋瑾等等 红楼梦 选段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找不到袁雪芬版的 这是颜佳 玉蜻蜓 选段 认子 戚雅仙毕春芳 名段欣赏 越剧的流派 尹派 尹派由尹桂芳创立 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 文雅温柔的书生 朴实而不呆板 聪颖而不轻佻 潇洒而不飘浮 尹桂芳音域不宽 唱腔多在中音区运行 很少用高音 她的鼻音较重 演唱时按 字重腔轻以情带声 的原则把字音吐清而别具风味 又善于运用重音和音色 速度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的起伏 尹派特色是深沉隽永 流畅舒展 缠绵柔和 尹派传人有尹小芳 筱桂芳 宋普南 赵志刚 茅威涛等等 袁雪芬尹桂芬 越剧的流派 尹派 代表作有 盘妻索妻 的 洞房 沙漠王子 的 算命 浪荡子 的 叹钟点 等 盘妻索妻 选段 洞房 王君安版 沙漠王子 选段 算命 赵志刚 名段欣赏 越剧的流派 范派 范派由范瑞娟创立 作为 弦下腔 的创始人之一 她的唱腔中的 弦下腔 规范 又独标一格 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范派的特点是朴素大方 稳健轩昂 咬字坚实 旋律起伏多变 带男性气质 有阳刚之美 她的嗓音实 声宏亮 中气足 音域宽 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 范派弟子在观众中较有影响的有丁赛君 陈琦 邵文娟 史济华 张志明 方雪雯 章瑞虹等 范瑞娟 越剧的流派 范派 范瑞娟戏路较宽 善演梁山伯 焦仲卿 郑元和 贾宝玉这类正直 厚道 儒雅的古代书生 也善演文天祥 韩世忠 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 还善演贺老六 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 梁山伯与祝英台 选段 十八相送 方雪雯版 孔雀东南飞 选段 兰芝妻你慢走 章瑞虹饰焦仲卿 名段欣赏 越剧的流派 傅派 傅派由傅全香创立 其主要特点是 唱腔俏丽多变 跌宕婉转 富有表现力 表演激情充沛 细腻有神 有感人以形 动力以情的魅力 傅全香的嗓音条件很好 而且真假嗓结合 曲调波澜起伏 重视收放开合与花腔的润色 唱腔美若呖呖莺声 被誉为 金嗓子 越剧花腔女高音 是越剧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 傅派传人有 薛莺 徐涵英 陆梅英 张蓉华 胡佩娣 洪芬飞 张腊娇 张金月 何英 陈颖 颜恝 陈岚 陈飞等 其中何英 陈颖这两位傅派新秀 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 傅全香 越剧的流派 傅派 傅派代表作有 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祝英台 劈山救母 的华山圣母 情探 的敫桂英 杜十娘 的杜十娘 孔雀东南飞 的刘兰芝 李娃传 的李亚仙 人比黄花瘦 的李清照等 五女拜寿 选段 上寿堂 何英饰三春方雪雯饰邹应龙 白蛇传 情探 陈颖 名段欣赏 越剧的流派 徐派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 她演出的多是倜傥热情 豪爽多才的人物 徐玉兰嗓音条件好 音哉宽 在曲调方面吸收了绍剧粗犷悲壮的特点 京剧刚健 坚实的技巧 又融合了越剧早期男玉唱腔中朴实 淳厚的因素 在气息控制 共鸣运用 板式转换等方面 都有别出心裁的创造 徐派的特点是华采俊逸 洒脱流畅 奔放高亢 感情炽热 曲调大起大落 跌宕明显 徐派的传人有金美芳 徐小兰 刘丽华 汪秀月 翁荔英 刘觉 徐持平 钱惠丽等 徐玉兰 越剧的流派 徐派 代表作有 北地王 的刘谌 西厢记 的张生 春香传 的李梦龙 红楼梦 的贾宝玉 追鱼 的张珍 西园记 的张继华等 红楼梦 选段 金玉良缘 钱惠丽 西厢记 选段 钱惠丽 名段欣赏 越剧的流派 戚派 戚派由戚雅仙创立 戚派是从袁派中衍化出来的 戚雅仙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 音域不宽 旋律多在中 低音区迂回 戚派的特点是感情真挚浓厚 曲调朴实 花腔不多 用音范围不广 但组织严密 节奏鲜明 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 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音调 易学易记 主要传人有周雅琴 朱祝芬 金静 徐洁和 周美姣等 戚雅仙 越剧的流派 戚派 戚派的代表作有 血手印 中的王千金 玉堂春 中的苏三 琵琶记 中的赵五娘 白蛇传 中的白素贞 王老虎抢亲 中的王秀英等 百花公主 歼奸 周雅琴 白蛇传 选段 金静 名段欣赏 越剧的其他流派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陆派由陆锦花创立毕派由毕春芳创立张派由张云霞创立 何赛飞 吕派由吕瑞英创立金派由金采风创立 越剧的传播途径 纵向 越剧艺术的传承 流派师傅传徒弟 横向 越剧艺术的推广 剧团 主要是通过剧团经典剧目的巡回演出 使越剧成为大众熟悉的艺术形式设置奖项 梅花奖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把舞台剧 现场直播 转制成VCD等 江浙沪专业越剧团 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南京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上海越剧院 上海越剧院作为影响卓著的国家剧院 创建于1955年11月 剧院合作 改编 整理的古装戏 历史戏和现代戏300多台 涌现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 西厢记 红楼梦 祥林嫂 等一批优秀代表作 梁祝 作为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影片 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荣膺音乐片奖 红楼梦 被朝鲜国立艺术剧院移植改编成唱剧还有不少剧目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上海戏剧节的剧目 导演 演出 音乐作曲和舞台美术等奖项 近年创作演出的 舞台姐妹 获得 98上海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为上海大剧院度身定制的新版 红楼梦 被称为 展示上海文化风采的标志之作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 虽然历史不长 但却以它整齐的阵容从亮相依始就确立了它在越剧界甚至是整个戏剧界不可替代的位置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 开拓创新 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江南气息的优美 抒情 清新 细腻的艺术特色 为国内外观众所瞩目 女子专业表演团体之一 东方奇葩 10多年来 剧团从初创时期的 五女拜寿 汉宫怨 到成熟时期的 西厢记 积累了一批优秀剧目 西厢记 荣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 中国戏曲学会奖和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陆游与唐琬 荣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 通俗喜剧 红丝错 荣获文化部第五届文华新剧目奖 琵琶记 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南京越剧团 竺小招 是越剧 十姐妹 之一竺水招的女儿陶琪 李清照 品牌戏 新编大型神话越剧 柳毅传书 陶琪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是一个在改革年代里孕育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