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A.氯化铵B.氯酸钾C.高锰酸钾D.氧化汞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5 g硫与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A.B.C.D.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 g,完全反应后得到b g氧气和c g水,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gB.(a-b-c)gC.(a+b+c)gD.(a-c)g5.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来在玻璃上雕刻各种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7.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2.00.20反应后的质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8.(2017浙江宁波中考)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1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学生天平9.如图所示,将蜡烛和装有碱石灰(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玻璃管固定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往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使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1)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的(填“左”或“右”)盘逐渐下沉。(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1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探究创新11.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提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一定有元素;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1)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2)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的烧杯,观察现象。【证据与结论】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则猜想成立。【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元素,因为。答案:1.A氯酸钾、高锰酸钾、氧化汞都含氧元素,受热分解时会产生氧气。氯化铵不含氧元素,故受热分解时一定不会产生氧气。2.C质量守恒定律是用来解释化学变化的,铁和铜混合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A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但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B错误;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时,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C正确;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和镁的质量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3.A从宏观方面来说,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物质的种类是一定变化的;从微观来说,原子的数目、种类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变。4.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之和,则过氧化氢的质量为b g+c g,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故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 g-(b g+c g)=(a-b-c) g。5.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Si、O、H、F四种元素,而生成物H2O中只有H、O两种元素,所以X中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C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反应物中有4个氢原子,生成物中也有4个氢原子,所以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A错误;反应物中有2个氧原子,而生成物中也有2个氧原子,所以X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X是SiF4,所以X不可能是氧化物,D错误。6.C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A项,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项错误;B项,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B项错误;C项,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故C项正确;D项,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故D项错误。7.Bx=7.6+2.0+0.2-3.2-5.8-0.4=0.4,A正确;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B错误,C正确;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D正确。8.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4O。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正确;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丙属化合物,乙属单质,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错误;D.1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9.解析 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是一种隐含的反应物,将氧气的质量遗漏会得出质量“不守恒”的错误结论。答案 (1)左(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是蜡烛和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而原来的平衡左边是蜡烛和碱石灰,不包含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左盘会下沉10.解析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从图示看出,6.2 g表示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红磷的质量,14.2 g表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14.2 g-6.2 g=8 g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为SO2与O2,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2025航运公司年终总结和航线发展计划
- IT技术支持工作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七年级英语语法教学重点计划
- 节日商场的热闹场景
- (2025年标准)股东债务抵偿协议书
- 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措施
- (2025年标准)购物和解协议书
- 2026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购买电线协议书
- 回收黄金合同协议书(2篇)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人教版8年级英语下册单词默写表
- 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
- 2024年度-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课件
- 《DFMEA完整教程》课件
- (完整版)万科物业服务合同2024
- 孩子抵抗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
- 教学副校长给教师培训课件
-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高分复习资料
- 关于股权性质与货币市场的思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