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_第1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_第2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_第3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_第4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 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一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 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 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 8 时 人就会昏迷 窒息 甚至死亡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 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 70000平方米 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 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 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 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氧循环 指由于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气温普遍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 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 通过叶的气孔 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探究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吗 作出假设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材料 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 透明塑料袋 线 探究活动 实验 请同学们按照探究的目标及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图甲 图乙 分析 以上两种方案 哪一种较为科学 为什么 分析讨论 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 预测或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问题 若要探究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茎还是叶散失水分 在甲实验的基础上还应加一什么实验装置 更能说明问题 甲 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 散失水分 1 丙装置在实验起什么作用 2 请你预测下 丙装置15分钟后有何实验现象 丙 3 由实验现象 可得出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甲 对照作用 塑料袋内壁没有水珠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小资料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 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 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质疑 202106g 1 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 的水到哪里去了 2 植物吸收的水分来自哪里 蒸腾消耗的水 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 只有1 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 而99 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 提示分析 1 俗话说 水往低处流 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呢 动力是什么 2 强烈阳光照射下的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为什么不高呢 1 促进植物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 促进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3 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 避免因强烈的阳光照射而灼烧叶片 蒸腾作用的意义 陆地水 水蒸气 海洋 水蒸气 降雨 降雨 蒸发蒸腾 蒸发 水流向海洋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还稳定了水循环 讨论 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 将对生物圈产生什么影响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 沙丘埋没的果园 反馈练习 1 下列可称为生物圈的是 A 地球 一个小池塘C 太平洋D 一片森林2 引起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数量的增加B 植物数量的增加C 工业生产D 土壤中细菌的增加3 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B 植物茂盛的地方 人感觉凉快 这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C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其它生物要少D 一般情况下 气温越高 蒸腾作用越强 A B C 4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试说出判断的理由 1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氧含量的稳定 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 不利于水循环 3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越多 植物生长会越好 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有利的 4 大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超过或低于0 03 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平衡 光合作用 有利于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植物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