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温州_第1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温州_第2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温州_第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温州_第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温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的生物安全,温州医科大学 二一三年五月,内 容,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生物风险评估原则;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图形不同点,向左的 条向右的 条,左宽右窄的 条右宽左窄的 条,图形特点描述,比较大小,图形特点描述,错觉是指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出错是一种本能!,惯常的思维背离理性,例1CD 150元 100元 50元 难接受皮夹克 2250元 2200元 50元 易接受例2兔 蛇鼠 蛇例3 赤壁之战淮海战役,(一)新发传染病,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四分之一,每年至少会造成1100万人死亡;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接踵而来,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自1973年至今,已经发现了约40种新的病原体。,(二)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人口增长与人类行为广泛的全球交流与商业活动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正在逐渐改变生态系统抗生素耐药性,微生物的适应性和不断变化人类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贫困与社会不平等现象战争和饥荒,气候和气候条件,人为或自然灾害新技术与生物恐怖,(三)实验室获得性感染(1),实验室获得性感染(LAIs) 由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引起的实验室人员及相关人员感染。 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布鲁氏杆菌、Q热、肝炎病毒、土拉 、结核、鹦鹉热。,(三)实验室感染事件(2),1930-1978年 4079例LAIs, 168人死亡 10个最主要的病原体:布鲁氏杆菌、立克次氏体、HBV、伤寒杆菌、土拉热杆菌、TB、皮炎芽生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鹦鹉热衣原体、粗球孢子菌1978年-1998年,1267例LAIs, 22人死亡 10个最主要的病原体: 细菌5、病毒4、真菌1 TB、伯纳氏立克次体、汉坦病毒、虫媒病毒、HBV、布鲁氏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杆菌、HCV和隐孢子虫 663例亚临床症状感染,(三)实验室感染事件(3),1999-2011年病毒感染病例报道,(三)实验室感染事件(4),1999-2011年细菌感染病例报道,Cowpox, Laboratory infection. One reported case in USA (Georgia). Promedmail report. 2011. Venter M, et al. Transmission of West Nile virus during horse autopsy letter. Emerg Infect Dis. 2010 Laboratory-Acquired Vaccinia Virus Infection, United States (Virginia), 2008.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uly 31, 2009Venter M,et al. Cytokine induction after laboratory-acquired West Nile virus infection. N Engl J Med 2009; 360 (12): 1260-2.Needle Stick Injury, Ebola virus, one case in Germany. Promedmail - report1 - report2 - report3. 2009. Laboratory-Acquired Vaccinia Exposures and Infections, United States, 2005 - 2007.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8 .Lewis FMT,et al. Ocular Vaccinia Infection in Laboratory Worker, Philadelphia 2004.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12: 134-137 .Lim PL, Kurup A, Gopalakrishna G et al., Laboratory-acquir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N Engl J Med. 2004; 350: 1740-1745. Wlodaver Cg, et al. Laboratory-acquired vaccinia infection. J. Clin. Virol. 2004; 29 (3): 167-170. Ebola virus , Lab Accident Death - Russia (Promedmail - report1 - report2 - report3 - report4): 2004. Mempel M, et al. Laboratory acquired infection with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 containing an immunomodulating construct. J Invest Dermatol. 2003; 120(3):356-358. Laboratory-Acquired vaccinia infection.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August 1, 2003.Moussatch N,et al. Accidental infection of laboratory worker with vaccinia viru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3; 9(6): 724-726 .Laboratory-Acquired West Nile Virus Infections (USA),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2.,2000-2011年实验室病毒感染病例报道,(三)实验室感染事件HFRS,气溶胶传播HFRS 发生在野外工作人员Hantavirus 经常发生在实验室人员第一例,日本,13个医生和一个兽医1975 -1978年,多国报道 80年代,中国,多个实验室动物感染1983年,陕西16 例HFRS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6-2007年,沈阳,8例实验室感染事件,2010年12月,4只未经检疫的山羊进入了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28名师生在实验后患上了布鲁杆菌病,(三)实验室感染事件布病感染事件,不当进入气溶胶发生器,开放工作台培养8位感染,炭疽感染,未接种疫苗处理炭疽样品处理样本不当(未带手套)剃须割伤,皮肤炭疽,2001年,22名因接触信件中的炭疽杆菌而感染,11名为吸入性感染,其中5名死亡,11名皮肤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风险,From: Baron and Miller, “Bacterial and Fungal Infections Among Diagnostic Laboratory Workers: Evaluating the Risks”,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8 Mar; 60(3):241-6,生物安全培训不充分安全使用生物安全设备安全程序需要改进指导手册,(四)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新发传染病控制的需要病原微生物研究平台的需要生物防恐的需要动物防疫的需要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控制实验室感染的需要,操作对像,环境,(五)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操作者,(六)生物安全原则,生物安全的基础:对潜在有害生物因子的防护防护的目的:减少或消除实验室工作人员、其他人员或外环境对潜在危险因子的暴露。,二、风险评估原则,生物风险评估(1),危险性评估:认识病原微生物的危险性,确定工作人员暴露的危险及导致LAIs的可能性,及感染造成的后果危险性评估信息:选择能阻止LAIs的合适生物安全级别、微生物操作、安全和防护装置的指南。,风险评估方法,确立微生物危险性。鉴定实验操作的危险性。确立安全级别和选择防护措施。评价人员安全操作熟练度和安全设备完整性。专家、IBC检查危险性评估。,生物风险评估内容(2),微生物危险; 实验室操作危险; 实验室人员控制危险的能力 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操作技术的掌握、养成好的习惯,以及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微生物危险性,1、确立微生物危险性,微生物的主要危险特性: 传染性、易感性、致病性、毒力的大小,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实验室感染的可能传播途径、感染剂量、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宿主范围和地方性。,报道的实验室感染事件,注意事项,自然传播途径实验室感染所引起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与自然感染途径不同气溶胶传播的微生物的实验室危害。传染性气溶胶可能不是疾病的公认传播途径。感染剂量和稳定性 考虑动物传染病的危险性 微生物的来源:注意非本土的微生物 基因改造微生物的危险性细胞培养:人类细胞系属于职业性暴露的血源性病原微生物,细胞培养风险,潜伏的疱疹病毒重新被激活HIV、HBV、HCV意外移植人类肿瘤细胞操作感染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裸鼠导致多种LAIs人类细胞系可能会包含血源性病原微生物 近30年有原代培养引起20 LAIsHerpes B (CHV-1), prions 原癌基因的潜伏:HeLa细胞的HPV-18 猴细胞SIV, STLV, SV5 BCBL-1细胞中的 HHV-8,2、鉴定实验室操作的风险,前面的四种传播途径容易检测,仅占所报道LAIs的20%。大多数感染的报导没有足够的信息确定感染的传播途径。调查发现可能的传染源包括动物、体外寄生虫、临床标本、微生物和气溶胶,其中气溶胶大约占50%。,LAIs主要的实验室传播途径:注射针头或锐器刺伤;溢出和飞溅;吸吮;动物叮咬和抓伤;吸入含有传染物质的气溶胶,主要的实验室操作危险 微生物的浓度、悬液的体积、产生小颗粒气溶胶和大颗粒飞沫的仪器和操作程序、锐器的使用动物操作 叮咬和抓伤、暴露于动物传染微生物和接触实验产生的传染性气溶胶复杂的实验操作,3、确立安全级别和防护措施,实验操作、安全设备和防护装置 ;存在操作微生物要求比微生物概述所描述的预防措施更高的情况;评价增加次级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人员对疾病的敏感性,安全仪器和防护装备的潜在风险,工作人员自身是第一线防护措施 防护依赖于 (1)责任 (2)熟练的微生物操作 (3)正确使用安全装置。 减少操作的风险:培训、认识微生物和操作的危险性、好的习惯、谨慎、专注和关心(第二种本能)防护装置和安全设备,4、工作人员和安全设备的评估,实验室人员和公众安全保护依赖工作人员;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已掌握熟练的技术,保证所必需的安全设备以及养成好的习惯;评估人员的能力:培训情况、处理经验、仪器使用、应急反应和责任感。确保安全设备有效和正常工作。,三、实验活动中的生物安全,1、实验活动的形式,标本分装,分离鉴定,核酸提取,PCR,扩增纯化,芯片检测,病理学检测,免疫组化,血凝/血凝抑制,实验技术,2、实验技术,动物实验,中和实验,空斑实验,生物安全,3、实验活动的类型,标本采集处理,移液操作,生物安全柜,锐器的使用,离心,匀浆、超声,消毒,医疗废物,4、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规范,实验室的运行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操作人员正确掌握标准操作规范;熟悉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5、实验室工作人员必备条件,1、避免产生气溶胶;2、适当处理废弃物;3、工作结束清除污染。,- 实验室设施/设备- 个人防护- 技术规范- 消毒,6、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7、标 本 采 集样本类型,Second column not covered in Bloodborne Pathogen Standard, possibly not occupationally related.,可能传染病原微生物感染状态潜伏期检测的范围不充分携带者组织和分泌物血液传播 (HBV, HCV, HIV, HTLV-1)疟疾、梅毒、巴贝虫病、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虫媒病毒感染、克雅病和病毒性出血热,7、标本采集样本感染风险,7、标 本 采 集,1、采集标本者基本素质 经过专门培训。 采集标本前要穿戴好防护装置。2、标本的采集 所有操作均要戴手套; 由受过培训的人员采集标本; 标本应置于适当容器中运至实验室。3、采集标本的包装 螺口塑料管。 A、B类包装、专用标本运输箱;,1、应使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4、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6、刻度对应移液管不需要排出最后一滴液体;7、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适当时间再处理;8、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8、移液器的使用,9、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生物安全柜的分类,一级,二级,三级,所有的生物安全柜级别一定是经NSF认证的,生物安全柜的使用-II级生物安全柜,二级生物安全柜有4种类型:,Contaminated air under positive pressureHEPA-filtered airRoom air,保护实验人员、实验对象和环境 实验区有垂直层流 前窗进风气流平均流速0.38m/s 可向室内排风 循环气流比例为70% 有正压污染区 不能用于挥发性有毒的化学物质和挥发性的放射性物质的实验操作,BSC-II-A1型,保护实验人员、实验对象和环境实验区有垂直层流前窗进风气流平均流速0.50m/s可向室内排风循环气流比例为70%正压污染区被负压区域包围,Contaminated air under negative pressureContaminated air under positive pressureHEPA-filtered airRoom air,无外接风道,有外接风道,BSC-II-A2型,生物安全柜的气流,烟气检测计算机分析曲线,烟气检测,9、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正确启动生物安全柜:排风5分钟之后再开始工作;在操作开始前关闭排水阀。,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不得影响安全柜内部气流物品距产生气溶胶处15cm 外,9、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要摆放过多的物品;不得影响安全柜内部气流,9、生物安全柜的使用,(1)认真练习和仔细操作。应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2)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3)必须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采用锐器安全装置。(4)不要重新给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戴护套。一次性物品应丢弃在防耐穿透的带盖容器中。,10、避 免 刺 伤,11、离心机的使用,按照手册操作;离心机放置的高度合适;离心前检查离心管破损、腐蚀或细微裂痕;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标本容器盖紧;生物安全柜内正确平衡、密封和打开;离心管的液体容积应适当;使用后,清除离心桶、转子和离心机腔的污染。,12、匀浆器、超声处理器等的使用,使用实验室专用仪器; 检查盖子、杯子或瓶子没有裂缝或变形。封盖严密; 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容器。,防止实验室感染;保证试验正常进行;避免污染环境。,13、消毒灭菌化学消毒,及时消毒 ;彻底消毒;有效消毒;,常用消毒剂 甲醛 1次氯酸钠 70酒精,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 ;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90%;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均应间隔以利蒸汽置换空气;难于灭菌的物品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物品放在下层。,压力蒸汽灭菌器是所有灭菌器中历史最久、应用最广、价格最便宜的灭菌设备之一,消毒灭菌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效果的质量控制,人员灭菌设备蒸汽质量灭菌物品与包装物品的码放监测灭菌过程,实时监测化学指示卡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法,14、危险化学品,酒精酒精灯-易燃-烧手乙醚冰箱爆炸、麻醉液氮液氮罐-烫伤DTT 呕吐聚丙烯酰胺神经毒甲醛、EB、叠氮钠、DAB致癌SDS、Triton X-100 、H2O2灼伤酸、碱腐蚀性丙酮肝、肾损伤、神经毒二甲苯肝、肾损伤、神经毒RNAi 别干扰了自己!,生物性废物,菌毒种,血液,锐器,吸管、吸头,培养物,分离物,污染材料,包装材料,15、生物性废物分类,四、个人防护装置,1、PPE选择,防护服装 防护鞋/鞋套 防护手套 呼吸防护装备 眼睛防护(器) 听力防护(器) 溅洒防护罩,(1)PPE外套、罩服,防护服装实验室外套/长袍,罩服围裙/袖套(塑料)长衣和长裤 (棉质)帽子,(2)PPE围裙、袖套,防护服装实验室外套/长袍,罩服围裙/袖套(塑料)长衣和长裤 (棉质)帽子,(3)PPE衣、帽,防护服装实验室外套/长袍,罩服围裙/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