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叠誊jD08年第8期6H/N.4让教学究满A文关慊鲁守荣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关怀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一52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披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G酲瑶s匮ED2008以动态露维探囊教学学习撼律韩东英初等数学中的一些运算定律,性质属于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虽然是死的.但是思维能赋予它们灵魂.尤其是在中职校的数学学习中,更需要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来解题.如果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将结论呈现给学生,侧重于对规律的应用,就掩盖回避了知识形成阶段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的现代教学要求,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来学习这类规律性的知识.一,问题的提出: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数学中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往往被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上.教学中不注重”过程”,而仅仅满足于记住这些”结论”.那么.这些结论就会是一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母及各种符号的堆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猜想,举例一验证,归纳概括等方法,使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f举例一】在数列的讲课中,本利和的计算是非常典型的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题.有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此类问题.有兴趣却无实践经验.如果只让他们套用公式,遗忘会很快.我是先通过具体例子:“例1,某厂今年生产轿车10万辆.预计今后平均每年增长10%.求5年后轿车产量达到多少?”“例2,某种三年期债券复利率为3.2%.某人购入10000元该种债券,问到期可兑现多少?”“你们觉得这两道题的等式中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吗?”老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通过课文中理论文章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说谦虚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谈骨气教育学生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人生的境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青春,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师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尝试.“这两题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呢?”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得出它们都是关于增长率的问题,最终得到的表达式又都是指数形式.“这种现象是不是一种巧合呢?对于其他的数学问题也适用吗?”学生们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使得他们有意识地要研究下去.老师给出同样现象的题目:“例3,某集团公司今年产值30亿元:(1)计划今后几年内,平均每年增长率8%.问5年后产值可达多少亿元?(2)如果该公司计划5年后要达到年产量5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应是多少?(3)如果平均年增长率8%,多少年后能够达到年产值50亿元?”“例4,某家庭为供其孩子上大学.在他出生后的每年生日到银行存入数目相同的一笔钱.设孩子出生时大学四年学费为4万元.考虑到学费将以每年a%的速度递增,银行储蓄存款年利率为b%.如当孩子满18周岁上大学前他们已存足了四年的学费,且不计利息税,那么他们在每周岁生日时应存入银行多少钱?”这些由浅入深的题来源于生活,学生比较熟悉,很感兴趣.解题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着总结出这种规律:原来存款,贷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相同的数学模型,其原理是一样的.这样,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后,使学习任务本身就成了诱发学生较高思维水平的潜力的数学游戏.激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看法和态度.同时,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工程师专业资格认证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宿迁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夏季2025年交通安全工作总结
- 2025年老年人及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识培训考题及答案(课前)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相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功就业手册各行业通-用招聘笔试技巧与预测试题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道德与法制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校科研岗位招聘面试题解析
- 眼科质量与安全工作制度
- 《油井工程课件:钻井技术培训》
- 2024年秋新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1~6单元高频率常用常考动词100个
- 气道管理技术
- 电脑和打印机维保服务投标文件、方案
- GB/T 5483-2024天然石膏
- 第四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磨矿分级工)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50MW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箱式变压器安装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 2024至2030年中国军工压缩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反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86题)
- 2024年新农村雨污分流建设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