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流火”能否用于形容天气炎热.doc_第1页
“七流火”能否用于形容天气炎热.doc_第2页
“七流火”能否用于形容天气炎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月流火”能否用于形容天气炎热摘要:“七月流火”作为一个成语,被广大从事文艺工作的人不断的用来形容天气的炎热,但是,由于其本意并非如此。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一部分认为可以这样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可以。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另外的独到见解。本文对那些观点进行了罗列分类。关键词:七月流火,炎热,诗经豳风“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并在该诗中多次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词被很多人广泛的应用,一般都用来形容天气的炎热。比如: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访问团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访问,新党主席郁慕明发表演讲。纪宝成校长致欢迎词:“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言下之意是,师生们的热情比“七月流火”的天气还要热。殊不知,这一下,纪校长成为众矢的之,引起了网上广大网友的争论。众多学者从该词的本义出发,认为“七月流火”是说“天要凉了”,而不是说“天真热”,所以对纪校长持批评的态度。那么,“七月流火”能否用于形容天气炎热呢?很多的人持否定的态度,他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证明他们的观点:一,从天文的方面。辞源对“流火”的解释:火,星名,或称大火星夏历七月的黄昏,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这说明盖茨不是来形容天气炎热的,而是恰恰相反的意思。曹政在“七月”是夏厉的七月中写道:“我国古代有夏历、商历、周历之分。夏、商、周三历的区别,主要是岁首的不同,又叫“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商历以建丑之月限p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朝时候,同时使用周历和夏历,所以,诗经幽风七月中出现了两种历法并存的现象,“七月流火”之“七月”是指夏历的七月,“一之日”意思是“一月的日子”,其中的“一月少是指周历的一月,也就相当于夏历的“冬月”,即十一月。“二之日”“三之日”可依此类推。夏历的七月,正当“立秋”“处暑”之际,是“暑渐退而秋将至”的时节。现在不少人用“七月流火”来形容酷热,恐怕是把夏历的“七月”当成了天气最热的公历的“7月”了吧。又如,孙焕英在“流火”原本出天凉一文中说道:“有一种说法(见汉语大词典、诗经楚辞鉴赏词典),流火是一星名,即大火星,亦名心宿。七月流火是说,大火这颗星五月的停晚在中天,七月的傍晚已至西天,天气已凉了。此说中说天气已凉了,是对的。”赵建斌在从“斗转星移”说“七月流火”中写道:“七月流火是一种天文现象。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古人早就注意到每年到了春分的那天,当太阳在西方沉落,天色刚开始昏暗时,明亮的大火星就正好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春分以后,白昼越来越长,黄昏时大火星越来越高,两三个月后,即到了夏历六月份,日没不久,就会看到大火星明亮地闪烁在正南方的中天。再以后,大火星西移,越来越低。接近秋分时,大火星就看不到了。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孟秋之月就是夏历七月,黄昏时,斗宿出现在南方中天,心宿已经偏西下沉了很多很多了。这就是七月流火的具体含义了。”诸如此类的论断还有很多。二,从原诗的上下句来证明“七月流火”用来形容天气炎热是错误的。孙焕英在“流火”原本出天凉一文中说道:“诗经中,在七月流火的下一句,是八月崔苇,即八月收割苇子。这时,天气已经冷了。”再如“七月流火”并不火的作者阿邓在文中写道:“夏历五月黄昏时分,大火星在正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逐渐偏西下行,到七月继续向西下垂,表示酷热天气开始消退。七月流火之后的九月授衣是表示要准备缝制冬衣了。”等等如此,都从原诗的角度来说明该词不能用于形容天气炎热。与此相反的,有一些人对“七月流火”用于形容天气炎热持肯定态度。例如,宋桂奇将“七月流火用于形容天气炎热”这一现象称为“美丽的错误”,主要举出了两点理由:“第一,形不变而义变的成语非常多。如出尔反尔,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此中反同返,本意是从你那儿出来的,还要回到你那儿去。后人将反解释作反对违反,意思就变为说出口的是你,不算数的也是你,即言行前后不一,反复无常。类似的还有浑浑噩班文质彬彬亡命之徒等。故此,我们不必拒绝七月流火的变化。第二,变化后的七月流火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要用对七月流火的本义,就得读懂诗经七月,但这显然是困难的,因为通用工具书如现汉辞海等都没收这一词条。而望文生义则能开启读者的想象之门,从字面就能感受到那烈日当空、热浪如火的酷热。老舍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六月十五日(指夏历)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这可谓七月流火的一种形象化阐释。”而朱彦民则对“七月流火”的解释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豳风七月是一首反映周时周地周人农事的诗篇,所以七月并非夏历七月,而是周历七月,相当于夏历五月。这个季节正是天气炎热,不当转凉。”“而七月流火中既有七月明确表示时间,流火就不可能再是表时间的星象。查诗经中所用之火均不作星宿解,流火并非星象,而是指天气。况且七月一诗中,月份后所属者皆是农事、物候、节令和天气,没有属星象者,七月流火自不能例外。正如九月肃霜指凉爽的天气一样,七月流火应视为炎热天气为宜。”等等观点都说明了,“七月流火”是可以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又如何训华在“七月流火”词义嬗变杂识中说道:“一,七月流火中七月,指阳历七月,已成共识。(现在通常说“阳历”系指国际通用的公历。)流,理解为流动、流播似可理解。而将阳光比作火或热流比作火,古今可寻。水浒传第16回白胜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即是通俗的例子。鲁迅在彷徨示众里写到: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徐志摩在其日记里(1934年7月6日)记杭州:自前两星期起,杭州日在火炎酷热之中。床椅桌席,尽如热水壶二,七月流火并非新词,只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而赋予了它新意。七月流火在诗经豳风中之本意已不大为今人所识。正因为如此,现代汉语中“七月流火”,并未出现歧义或晦涩难解,而是易于接受,且生动形象,表现力极强。不应因为今义与原义不符而批评(前些年曾见批评这种用法的文章)。另外,生活中亦多有引用。比如有部电影名字叫七月流火。” 个人认为,该词也是可以用来表示天气炎热的。虽然说它的本义并非如此,但社会的发展使这个词的用途逐渐的广泛起来。各大媒体,报社等,都在用这个词来形容天气的炎热。比如,中国保安杂志2000年第7期上有一篇文章七月流火搞军训,文中说:“七月流火,全体队员的训练热情也像这火热的天气一样一天天地升温。”;2000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里的“生活空间”栏目以“七月流火”为题报道了北京市一位年轻的交警在炎热的七月执勤的情景。2000年7月23日,长沙广播电视报第8版发表了长沙长郡中学高级教师刘建琼的七月流火话作文,也同样用“七月流火”来形容阳历七月这炎热的天气;2005年6月28日,成都晚报发表记者刘杜鹃的报道说:2005首届国际诗歌节7月将在成都举行,届时将有32位中外诗人齐聚蓉城,把盏吟诗,为七月流火的蓉城添上一抹诗意的清凉;1998年6月的人民文学载的魏光焰的街衢巷陌,其中写到:“夏至已过,七月流火。”;刘成章在七月的雷雨中说道:“这时候是七月, 七月流火,太阳像一个喝酒猜拳的莽汉,他喊出的每一声酒令,都使高原滚着烈焰。”;上海少年文艺1998年4月版的,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李有干的今夜有梦,其中写到:“七月流火,整个考场就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眉毛都快着火了。”;载于嘉兴教育报的一篇文章盆地的夏夜,其中也有一句:“四川盆地,七月流火,哗啦啦的山风把热浪分成了若干股,但却飞不过田野里茂盛的玉米高梁。”.这一切都说明了,“七月流火”正在逐步被人们用来表示形容天气的炎热,虽然它的本义并非如此,但这一用法很明显就是一种趋势,而且是势不可挡的,就如“美轮美奂”等词用法的变迁。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七月流火”用于形容天气炎热这一用法,最终必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人们所接受。参考文献1何训华.“七月流火”词义嬗变杂识J.语文学刊.1999年01期.2曹政.“七月”是夏厉的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