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往事依依【教学目标】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回忆的四件往事。2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培养学生想像和联想的能力。3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领悟作者对少时观画、读书、听课、登楼所倾注的情感。2体会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借助工具书和自学辅助资料,读通读懂课文。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3概括文中回忆的往事,学习概括的方法。4通过反复诵读,领悟作者对少时观画、读书、听课、登楼所倾注的情感。5掌握文中引用诗句的基本意思。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领略作者的文采,并做好摘录。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学1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出对往事回忆。(2)这节课,于漪老师用她曾经跋涉过的脚印,指引我们拥抱文学,用她曾经渡过雾海的小船载我们去遨游五彩斑斓的文学海洋。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于漪老师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就是2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3自主阅读(1)根据预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找出自己最喜欢句子,(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几件往事,体味作者的感情。【参考答案】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心,一生受用。4小组合作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各组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用书面的形式对问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5全班交流6完成达标检测1、2、3第二课时二、导1精讲点拨。(1)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剖析真切感人的原因,强调读书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往事依依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散文。文章着重回忆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国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教导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全文语言优美,文采斐然。这与作者从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分不开,更与于漪老师的两位国文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分不开。课文中描写看画、读千家诗、听老师讲课的感受真切感人。如: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作者“竟百看不厌”,“仿佛进入画中”,“徜徉在山水之间”。再如文中写读千家诗的感受,“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又如:描写国文老师大声朗诵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代课的国文教师教田汉的南归诗,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些感受是作者借助想像和联想产生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味,重点培养学生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引导学生读感受的句子,仿照作者的写法,发挥联想和想像,写自己老师讲课的情态和自己听课的感受,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学语文方法的点拨)(2)文章前后多次照应,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文题照应:首段扣题是为了引起下文,末段点题是为了深化主题。同时,在文章的第2至第5段每段都有相应的词语扣住“依依”;首尾照应:第一段“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和第六段结尾的“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相互照应,这样使文章贯脉相通,结构完整,也更好地突出主题;前后照应:第三段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第五段进一步讲“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已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进一步强调了读好书能启迪心智、指点做人。2深度探究。探究题: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你能体会这种感情吗?你能从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迪?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点拨方法】探究此题要从综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入手,从而实现对文章整体和主旨的深层理解。阅读课文,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从中感到了作者的“激情”“深情”上,而应细加领悟。看山水画,写神情专注、徜徉画中之乐,表现了热爱大自然之情;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写浮想联翩、如历其境之乐,表现了好读书、善品味之趣;读千家诗,写吟诵诗句、沉浸诗境之乐,表现了爱国、爱美、爱生活之情;听国文老师上课,写朗诵诗词、深受感染之乐,表现酷爱文学、关注时代的情思。所以,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就是: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参考答案】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启迪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尤其是显示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效果。整个学习过程不但使学生在认识成果和认识方式方面有较大收获,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会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坚持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和认识。】3教者小结本课的学习。三、练1涵咏积累。(1)当堂熟背课本中优美诗句。(2)熟读、熟背往事给我带来影响的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招聘教师真题
- 大模型相关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大棚花卉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山东净水器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养生知识培训课件
- 明星文化设计互易协议
- 2025年薄膜包衣粉合作协议书
- 建设工程陪审协议
- 绩效考核标准化协议
- 敦煌洞窟暂停开放应急预案(3篇)
- 多媒体教室使用的课件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工程机械驾驶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水声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25年小学教研室教学计划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 手术室护理业务学习
- 贩卖人口罪与强迫劳动罪
- 新员工入职职业道德培训
- 宽带宣传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