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孢子虫的初步研究【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水产养殖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孢子虫的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课题,本文主要就孢子虫的寄生、识别、和防治方法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实用指导。【关键词】寄生;孢子虫;识别;防治方法 ;寄生在鱼类的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较微小,在众多的孢子虫中,由于寄生的数量不多,因此危害不大,但有些种类往往寄生数量很大,且孢子虫寄生非常广泛,几乎对每种鱼体的各种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条鱼的同一器官内有数种孢子虫寄生。近几年来爆发的异育银鲫孢子虫病1,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孢子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鳃、头、鳍、躯干上,可引起鱼体发黑、消瘦、皮肤发炎、呼吸困难而死。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苏北地区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1.孢子虫的寄生1.1孢子虫的寄生孢子虫属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均营寄生生活,而且大多数为体内寄生,通常无运动器官和营养器官,依靠胞膜渗透吸取营养2。部分孢子在蚕、蜂、鱼类、牲畜乃至人类,无不为害,例如家蚕微孢子虫、粘孢子虫、肉包子虫、疟原虫等。它们裹在孢子之内,才能潜入自然界,由孢子传至其他生物,这是孢子虫生活史中的一环。孢子虫是一大类致病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关于鱼病孢子虫就有不少,肠系膜、腮、皮肤、脑、脊髓、内脏都可以寄生,粘孢子虫是鲤类的主要病害生物,一般要防治为主,如果出现鱼群感染再去治疗就太晚了。1.2孢子虫的传播孢子虫从鱼体释放到水体中有两条途径:一是被鱼直接吞食或从鱼体的伤口处进入,在鱼体内继续繁殖,周而复始,形成爆发流行;二是孢子释放到水体后被水生寡毛类如水蚯蚓吞食后,在寡毛类的体内繁殖大量的放射孢子,再次释放到水体中被鱼体吞食或从鱼体伤口处进入,在体内繁殖,形成爆发流行,危害鱼类。由于孢子在鱼体内形成的孢囊坚韧的外壳,药物很难进入。任何外用药物在这个阶段都很难有效。特别是在这个阶段往往是药的品种用的越多,药量越大;鱼的死亡越严重,损失越惨重。这些教训屡见不鲜。孢子虫的发病时间从510月都会发生,但暴发时间一般在79月为甚。2、识别下面以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常见孢子虫病为例,分别介绍其识别方法2.1鲢碘泡虫病 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由鲢碘泡虫寄生在白鲢各种器官组织中引起,其中尤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主,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系统等,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孢囊3。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是危害1足龄白鲢,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病鱼的肉味不鲜而腥味重,并且很瘦,所以未死的鱼商品价值也受严重影响。此病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消瘦,头大尾小,尾部上翘,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头长为尾柄高的2.95倍(健康鱼为2.2-2.3倍),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在水中离群独自急游打转,常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而死;死时头常钻入泥中;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称疯狂病4。剖开鱼体,可见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肝脏、脾脏萎缩,腹腔内有腹水,小脑迷走叶显著充血;病鱼严重贫血。2.2饼形碘泡虫病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鱼病。由饼形碘泡虫寄生引起,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尤以前肠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为多;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以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鱼苗下塘后12天即被感染,引起大批死亡;当水温27-30时,该虫在草鱼鱼体内发育一代需12-15天;用老化6-8个月的孢子进行人工感染草鱼鱼苗,100发病。主要危害全长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同池混养的鳙、鲢、青鱼不患病。该病流行于5-7月,尤以5-6月为甚。饼形碘泡虫寄生处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病鱼体色发黑;消瘦,腹部略膨大,鳃呈淡红色,贫血,肠内无食,前肠增粗,肠壁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当大量饼形碘泡虫寄生在脊椎时,可引起鱼体弯曲。饼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鱼苗种的肌肉内,形成白色胞囊,病鱼体表高低不平,生长缓慢,疾病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2.3野鲤碘泡虫病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鲮鱼鱼苗、夏花的皮肤及鳃上,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或点状胞囊5,尤以体表为多,严重时影响病鱼的呼吸、游动和摄食,最后衰竭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等地。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鲤的鳃弓及鳃上,形成大量灰白色瘤状大胞囊,这些大胞囊是由许多小胞囊融合而成,胞囊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2.4鲫碘泡虫病 由鲫碘泡虫及库斑碘泡虫等寄生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引起瘤状突起的疾病,称鲫碘泡虫病。该病在上海、江苏、浙江、东北等地的池塘、湖泊、河流中较为常见;有的地区发病率可高达40,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在缺氧时就很容易死亡;即使不死,病鱼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损失也是很大的。碘泡虫侵入银鲫的骨骼肌后,进行大量繁殖,仅有碘泡虫本身的囊膜形成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微胞囊,宿主不形成任何胞囊壁将其包围6,当碘泡虫成熟后就散在肌纤维中。碘泡虫多数是从肌纤维的外面侵入、繁殖及取代肌纤维;少数是钻入肌纤维内进行繁殖,从肌纤维中间逐步向外取代肌纤维。碘泡虫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中是钻到那里就在那里繁殖,因此,肌纤维和碘泡虫相混杂,只有在瘤状突起中间的肌纤维才全部被碘泡虫所取代;在此同时碘泡虫钻入鱼的背鳍以后及腹部肌肉,形成瘤状突起。当瘤状突起较大时,手摸患处很柔软,好似快要涨破一样;瘤状突起向前可突出头顶骨0.5厘米,高出头顶骨2.1厘米,后面到背鳍第4根鳍条基部,下面到侧线处。2.5圆形碘泡虫病 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鲤、鲫的头部、鳃弓及鳍上,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胞囊,这些胞囊都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且这些肉眼可见的大胞囊都是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该病在全国各地的池塘、湖泊、河流、水库中都有发生,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严重感染时,1条病鱼体上有数百个肉眼可见的大胞囊,病鱼极其丑陋,就失去商品价值。2.6异形碘泡虫病 异形碘泡虫寄生在鳙、鲢的鳃上,形成许多针头大小的白色胞囊。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鱼体瘦弱,背似刀刃,体表失去光泽,鳃盖两侧常充血,鳃丝呈紫红色,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当水中溶氧低时很易死亡7。主要危害鱼苗、鱼种,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市都有发生。2.7尾孢虫病多格里尾孢虫寄生在鳜的鳃丝及鳃弓上,形成白色大胞囊。大胞囊由多个小胞囊融合而成,融合处壁发生纤维素样变,最后消失;胞囊均有宿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其中主要为胶原纤维,并有少量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在大胞囊外面还有宿主增生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覆盖。当孢子成熟后,大胞囊的壁也发生纤维素样变,胞囊破裂,孢子放出,最后整个大胞囊消失。只有当大量寄生时才会引起病鱼死亡,尤其当水中缺氧时。危害乌鳢的主要是中华尾孢虫,主要是危害夏花鱼种、成鱼,在乌鳢的各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主要是侵袭皮肤及鳍,形成淡黄色胞囊,胞囊无一定形状。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在酸性水中容易爆发,尤以华南和长江流域一带为严重8。蟾胡子鲇在苗种饲养阶段也常患尾孢虫病,在皮肤、鳃和鳍上形成很多椭圆形胞囊,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2.8鲢旋缝虫病 鲢旋缝虫寄生在鲢的肌肉、鳃盖、眼眶周围、皮肤、鳍基及肾脏等处,形成淡黄色、大小不一的粒状胞囊,严重时胞囊可连成一片。病鱼瘦弱,比健康鱼的体重轻1/4-1/3,有时眼球突出,病鱼缓慢死亡,不死的病鱼也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主要流行于浙江菱湖地区。2.9脑黏体虫病 又称眩晕病、旋转病、昏眩,是进出口鱼类检疫项目之一。该病主要危害虹鳟、大西洋鲑、河鳟等鲑科鱼类,从鱼开始摄食后的数周内是最主要的感染期,是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我国虽已发现有此病原体,但尚未有病例报道。脑黏体虫寄生在鱼的头骨及脊椎骨的软骨组织,破坏听觉平衡器及交感神经,使鱼追逐自身尾部而旋转运动,尾部发黑,鱼极度瘦弱而死;残存的鱼随着鱼体长大,黑色逐渐消失,停止旋转运动,留下脊椎弯曲,眼后部凹陷,下颌不能闭合或折弯等后遗症。3.防治方法3.1消毒清塘时孢子虫主要寄生在水生寡毛类的身上。如水蚯蚓。此时杀灭水生寡毛类非常容易,加之没有养殖对象,加大用药量不会产生药害,另加之水层较浅,所以用药安全,经济,高效。用敌百虫或强氯精,漂白粉都行,用量按平时用量的十倍,效果较好。用药三天后,进水肥水,当水质达到肥活嫩爽时,放养鱼苗。3.2进水要严格过滤在进水时用40网目过滤。目前绝大多数养殖户没有使用这一措施,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孢子虫的发生规律。实际上这个措施在养殖期间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它可以防止水生寡毛类进入池塘,传染孢子虫。3.3选用品牌饲料投喂孢子虫的传染和饲料有关。听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关系密切。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饲料颗粒的硬度和大小选择不当,都有可能对鱼类造成机械损伤,从而增加孢子虫感染的机率。饲料颗粒太硬,投喂鱼会造成咽喉表皮破损。因为鲫鱼没有牙齿。饲料主要靠咽喉压碎,后进入肠道消化吸收。这也是为什么有牙齿的鱼类不会发生孢子虫的主要原因之一。鱼的咽喉表皮破损后,咽喉的防御系统被破坏,孢子虫的放射孢子在伤口处乘虚而入,在伤口处繁殖,形成病害。这种情况造成鱼的死亡比例大,损失惨重。所以选用合适大小的优质颗粒饲料也是防治孢子虫的措施之一。3.4掌握好定期杀虫的时间根据爆发流行的规律,水体杀虫时间在四月初和八月底。这期间是孢子虫繁殖最佳温度。所以这期间用药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药以0.7PPM敌百虫为宜,这个药量对放射孢子完全有效。而加大用量或者用药品种太杂,如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阿维菌素即所谓的“四合汤”,对已经发生孢子虫的鲫鱼只能造成更大的死亡,损失更大。3.5选好内服药用好内服药培育鱼种每个月用敌孢散3kg/t。加工药饵,连服五天,成鱼养殖在六月初、八月底用敌孢散3kg/t,连服五天。可有效杀灭体内已感染的孢子虫。敌孢散是国家专利,它不但可以杀灭体内感染的孢子而且可激发鱼的对孢子虫的免疫力、增加抗体,通过以上措施,可较好的防治孢子虫的发生。3.6孢子虫的治疗由于有的养殖户预防措施不力,或者用药不当,难免会出现孢子虫病害的发生。发病后并不可怕,只要用药对路,不要乱用药和随意加大用药量,也不会造成爆发。一但发现孢子虫发生后,一定要早用药,早治疗。具体措施是外用敌百虫0.7PPM,隔天一次连泼两次,杀灭水中放射孢子,防止重复感染。外用药不可加大用量,用量大会造用水质恶化,鱼的免疫力下降,病情进一步恶化。内服药用地克珠利,在预防用药时不可使用氯苯胍,因为使用氯苯胍会产生抗药性。当鱼再发生孢子虫病时用药治疗效果会很差,只要鱼病情不是严重到不吃食的地步,是完全可以治疗控制病情的。因为不吃食,药饵就不能进入鱼的体内,对这种的病鱼就没有治疗效果,不吃食的鱼死亡一段时间后池塘内就会停止死亡。只要鱼吃食这种方法疗效效果显著。孢子虫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面很广,本文就几个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在放苗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后期加强检测,只要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池塘养殖中的病害就会有效的得到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效益。 参 考 文 献1 俞豪祥,姜祖蓓,翟子玉.鲫鱼养殖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4.2 张根玉,薛镇.淡水养鱼高产新技术M.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谢在库管员授课课件
- 2025年度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诉讼担保书样本
- 2025常年知识产权纠纷预防与应对顾问合同
- 2025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合同
- 2025版全新水钻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离婚夫妻债务明确划分及财产分割协议
- 2025年度高层建筑外墙抹灰施工与维护一体化合同范本
- 2025年汽车租赁与二手车交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国外工作合同协议书
- 2025劳动局劳动合同模板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图形动画毕业设计
- 工会劳动竞赛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建筑工程-安全员C证-安全员(C证·上海)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光伏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
- 仪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考试题库(附答案)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工程设计图纸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