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双U型通风和单U型通风的对比.docx_第1页
煤矿双U型通风和单U型通风的对比.docx_第2页
煤矿双U型通风和单U型通风的对比.docx_第3页
煤矿双U型通风和单U型通风的对比.docx_第4页
煤矿双U型通风和单U型通风的对比.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取消“双U型”通风系统后通风瓦斯管理和采煤工艺的可操作方案根据柳煤字2015183号文件关于7月份煤矿通风瓦斯和防治水管理自查及自评情况的通报,对8份工作要求中第三条“讨论取消双U和U+L后通风瓦斯管理和采煤工艺的可操作方案” 我矿制定了以下方案。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以及通风瓦斯管理和现阶段的采煤工艺来分析,工作面在取消”双U型”通风系统后可以选用“U”型通风系统和“W”型通风系统。一、矿井概况: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年产量为90万吨/年,批准开采3#-8#煤层,井田面积为7.2538km2,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矿井采用“三进一回”的通风系统即主斜井、副斜井和进风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矿井总进风量为9420m3/min,总回风量为9560m3/min,目前我矿井下共布置有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采用“双U型”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采用双巷掘进的方式,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矿井安装有高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高负压和低负压抽放系统共有4台2BEC72型水环式真空泵,其中2台为高负压,2台为低负压,一用一备,主管路、干管路均采用630mm无缝钢管,支管路采用273mm直缝电焊钢管,回采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邻近层、采空区综合抽放的方法,掘进工作面采用边掘边抽的方式。二、“U”型通风系统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在使用U型通风系统后对通风瓦斯管理最大的威胁就是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容易超限,造成瓦斯积聚,给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针对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瓦斯抽放、引射器通风和加设挡风帘的方法使用抽放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工作面回风顺槽打邻近层抽放钻孔和现采空区上隅角抽放两种抽放方法共同使用。采用抽放时往往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抽放效果,采空区残余瓦斯量依然较大,上隅角依然有瓦斯超限的危险。使用引射器通风:由于引射器需要高压水流和气流作为动力源,因为采用高压水时需要经常清理工作面的积水,而且不利于工作面的生产,所以只能采用高压气流,但是采用引射器时风量小,效率低,也不能很好的解决上隅角的瓦斯。加设挡风帘:使用挡风帘方法处理上隅角瓦斯时,随工作面推进需逐步移动,加上采煤机割煤,上隅角附近支、回柱,上出口行人、运料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出现上隅角风帘被破坏而失去作用的现象,导致上隅角瓦斯超限,所以不能长期使用。综上所述当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系统时,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瓦斯抽放、引射器通风综合使用的方法,同时在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出现异常临时加设挡风帘处理上隅角的瓦斯,预计仍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采煤工艺方面采用U型通风系统后采煤工艺没有发生变化,与双U通风系统相比U型通风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管理,巷道施工维修量小,工作面漏风小、风流稳定、有利于矿井的防灭火管理,巷道掘进工程量小,采区的采出率提高等优点,但是工作面机轨合一容易出现运输事故,上隅角瓦斯容易超限。三、“W”型通风系统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当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系统时,工作面上隅角相较U型通风系统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但是由于采用是“两进一回”的通风方式,工作面回风巷风速高,容易造成煤尘飞扬。只有一条回风巷限制了工作面的用风量。2.采煤工艺方面采用W型通风系统后采煤工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胶带巷和轨道巷均为进风巷道,而且避免了机轨合一发生运输事故的可能性,但是工作面中间巷道的支护较为困难,尤其是工作面周期来压时,中间巷道容易发生变形,给矿井通风带来危害,而且在工作面进行本煤层、邻近层抽放钻场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量比较大等缺点。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不利于矿井通风瓦斯管理工作,W型通风系统中间巷道的支护管理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巷道变形阻塞风道,目前矿井采用的双“U”型通风系统较为成熟、瓦斯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