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品质检测方法标准.doc_第1页
面料品质检测方法标准.doc_第2页
面料品质检测方法标准.doc_第3页
面料品质检测方法标准.doc_第4页
面料品质检测方法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料品质检测方法标准涤 纶一、检测内容耐洗牢度 耐磨擦牢度 日晒牢度 扭曲率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起毛起球 二、检测方法 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4、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5、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6、 车缝拉力: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7、 布面外观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 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 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 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 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 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 幅宽:1cm; 8. 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 克重:平方重量5%; 10. 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 起毛起球: 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 成份含量:100%涤纶四、 布料对色:a. 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b. 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c. 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五、 面料特性:a、 高温熨烫易产生热缩,熨烫时间越长缩率越大;b、 经磨擦后,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c、 干/湿磨色牢度、日晒色牢度、冷缩及布面效果均较天然纤维理想。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涤纶4-54-543-443%2%2%4%3%4-5七、标准判定依据1、 变色、沾色、干磨、湿磨、对色、扭曲率、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网 眼 布一、 检测内容耐洗色牢度 耐磨擦色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扭曲率 起毛起球二、 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8、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4、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5、 外观布面检验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 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 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 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 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 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 幅宽:1cm; 8. 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 克重:平方重量5%; 10. 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起毛起球: 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 常用类型纯棉 为纯涤四、 布料对色:d. 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e. 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f. 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五、 成份含量100%棉 100%涤纶六、 面料特性1、 100%棉:网孔大小、冷缩缩率较大、变色牢度较差、布面飞花、布面纬斜;2、 100%涤:网孔大小、热缩缩率较大。七、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网眼布4-54-543-443%2%2%4%3%4-5八、 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提 花 面 料一、 检测内容耐洗色牢度 耐磨擦色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起毛起球 扭曲率二、 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4、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5、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6、 车缝拉力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7、 外观布面检验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 、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 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 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 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 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 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 幅宽:1cm; 8. 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 克重:平方重量5%; 10. 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起毛起球: 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布料对色:a.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b.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c. 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四、常用类型网眼提花、面料提花、棉纯、混纺、交织五、 面料特性1、 为网状提花,花网易出现大小,易缩水,清洗后立体感较强;2、 提花面料,成份含量45%棉55%涤纶,属混纺工艺。此类提花面料经纬浮线较长,面料拉力强度及耐磨性能较差,易产生起毛起球,易热缩,使用时易产生勾纱。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提花布4-54-543-443%2%2%4%3%4-5七、 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氨纶布一、检测内容耐洗牢度 耐磨擦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起毛起球 扭曲率二、 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4、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5、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6、 车缝拉力: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7、 布面外观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幅宽:1cm; 8.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克重:平方重量5%; 10.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起毛起球: 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 布料对色:a、 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b、 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c、 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四、 成份含量:8%氨纶92%的棉五、 面料特性:1、 经磨擦后,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2、 干/湿磨色牢度(不含麂皮类)、日晒色牢度、冷缩及布面效果均较天然纤维理想。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氨纶布4-54-543-443%2%2%4%3%4-5七、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汗布一、检测内容耐洗牢度 耐磨擦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起毛起球 扭曲率二、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4、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5、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6、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7、 车缝拉力: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8、 布面外观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幅宽:1cm; 8.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克重:平方重量5%; 10.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起毛起球: 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 布料对色:1、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2、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3、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四、 成份含量:100%纯棉五、 面料特性:1、 经磨擦后,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2、 干/湿磨色牢度、日晒色牢度、冷缩及布面效果均较天然纤维理想。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汗布4-54-543-443%2%2%4%3%4-5七、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罗纹布一、检测内容耐洗牢度 耐磨擦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起毛起球 扭曲率二、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4、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5、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6、 车缝拉力: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7、 布面外观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幅宽:1cm; 8.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克重:平方重量5%; 10.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起毛起球: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 布料对色:2、 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3、 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4、 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四、 成份含量:100%纯棉五、 面料特性:1. 经磨擦后,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2. 干/湿磨色牢度、日晒色牢度、冷缩及布面效果均较天然纤维理想。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罗纹布4-54-543-443%2%2%4%3%4-5七、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蜂巢布一、检测内容耐洗牢度 耐磨擦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 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起毛起球 扭曲率二、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4.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5.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6.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7. 车缝拉力: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8. 布面外观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i. 疵点尺寸(英寸)b、 扣分标准(分)c、 小于3英寸d、 1e、 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f、 2g、 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h、 3i、 大于等于9英寸j、 4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幅宽:1cm; 8.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克重:平方重量5%; 10.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f、 起毛起球: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三、 布料对色:a、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b、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c、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四、 成份含量:5%氨纶95%棉五、 面料特性:a) 经磨擦后,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蜂巢布4-54-543-443%2%2%4%3%4-5七、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剪绒布一、 检测内容耐洗色牢度 耐磨擦色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毛绒牢度 扭曲率二、 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4、 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5、 缩水率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6、 车缝拉力 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7、 外观布面检验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扩痕、染色不均、色纱、污渍、绒毛整齐、凹边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则,轻微的,不易觉察的疵点不予扣分;2.码内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超过的必须开剪;3.对挂有假开剪的,同样也按以上标准进行扣分;4.任何形式的破洞,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一律扣4分; 5.检验数量一般为面料总量的10%; 6.组织结构:(布镜)1英寸内经纬纱的根数。(厚度、紧密度、重量); 7.幅宽:1cm; 8.布长:面料的布长不能小于标示长度; 9.克重:平方重量5%; 10.100平方码疵点评分的计算公式:疵点扣分累计面料克重(g/码2) 被检布匹的重量(g) 针织布:K=100 一般情况下,K值应小于25方可接受,对面料生产难度较大的品种, K 值应在2530之内。E、起毛起球:将需测试的面料平放、固定,用白色粗颗粒或中颗粒纯棉面料(约20cmX20cm),在测试面料上来回磨擦40次,查白色面料上是否有球状、颗粒状,另查测试面料上是否有起球或颗粒状,若有较明显迹象,则表示此面料存在使用后会产生起毛起球的问题。F、 毛绒牢度用手轻拔毛绒,查毛绒是否易脱落。三、 常用类型纯涤长毛绒、摇粒绒四、 布料对色: a、按每缸编号剪1米布,做缸差表; b、 按每缸每匹剪5cmX5cm, 做匹差表; c、以上两项做好后,在对色灯箱用D65光源对照;五、 面料特性1、 不可刷洗,不可直接熨烫,需垫布整烫;2、 毛向有顺、逆之分。六、 标准级别成份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热缩冷缩换片率扭曲率纬斜布面色差剪绒布4-54-543-443%2%2%4%3%4-5七、 标准判定依据变色、沾色、干磨、湿磨、日晒牢度等标准的判定,均依据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匹布印花一、 检测内容耐洗色牢度 耐磨擦色牢度 日晒牢度 缩水率车缝拉力 外观布面检验 扭曲率二、 检测方法1、 耐洗色牢度a、 取15cm x 15cm面料,正面四周折边,车缝在纯棉白色里布上;b、 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用毛刷均匀用力刷洗20次,四个方向各涮洗10次,清洗干净后晾干。2、 耐磨擦色牢度a、 取面料经向10cm,纬向25cm;b、 干磨:把剪好的面料平放在干、湿磨机上固定,磨擦次数调整在20次,取白色平纹里布(常用棉织09里布,较薄)5cmX5cm左右大小布块,套在被磨擦的圆柱模具上,要求外圈模具略高于里布磨擦处,若外圈模具低于里布磨擦处,将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 湿磨:把白色平纹里布浸湿,在磨擦机右侧两根圆管间(专门用于布料挤水)把水份挤出, 其它程序同干磨。3、 日晒牢度a、 取面料30cm X 30cm,用双层较厚的面料对半车缝;b、 强太阳光直晒810小时。5、扭曲率取面料60cm X 6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两片缝合,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扭曲率;(以3次的扭曲率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A扭后端点的距离(横CM) B缝线处垂直量至底边缝线处(直CM)计算公式:F= 1005、 缩水率a、 热缩:面料延经纬向垂直剪成30cm X 30cm,用蒸汽闷烫三分钟,冷却后测量其缩率;b、 冷缩:取面料80cm X 80cm,正中经纬向垂直,画明线50cm X 50cm后车缝,以常温40C、50:1机洗15分钟后,清洗干净且烫平后,测量其缩水率;c、 测量公式:洗后尺寸50cm=缩率。6、 车缝拉力 机台调整到12针/3cm,双层面料暗线车缝,用力拉开目测是否会断纱。7、 外观布面检验a、 色差:检验布面时,从前段剪取10cmX10cm布块,每检验10-20M面料时进行前后、左中右色差比较;b、 疵点:布面易出现紧纱、断纱、断氨纶、扩痕、染色不均、结头、色纱、交织纱、污渍、飞花、凹边、磨痕、错纱等,均属允收范围之外、需换片类。c、 纬斜:检验布面时目测经、纬向是否垂直,纬斜检测方法为:以经向垂直,用“T”形尺与纬向垂直,以一根纬向纱开始延伸,从左至右用画粉作标识,完成后标识与纬向尺子之间的距离便是纬斜值。d、 纬斜率计算公式:纬斜值幅宽=纬斜率。e、 疵点:对面料进行检验时,采用四分制判定扣分标准。 疵点尺寸(英寸)扣分标准(分)小于3英寸1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2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3大于等于9英寸4 在应用四分制进行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疵点扣分以看得见为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