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专业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1页
保险专业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2页
保险专业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3页
保险专业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4页
保险专业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寿险保费与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的实证分析摘 要:本文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模型检验对广东省1990-2010年寿险保费与人均可分配收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他们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当一个地方的人均可分配收入水平较高时,人们对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一般较高如增加对人寿保险的消费,因此,寿险保费收入应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成正相关关系。而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寿险保费成负相关关系。关键词:寿险保费;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CPI;计量模型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 model, uses co integr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1990-2010 life insurance premium and per capita income distribution, can b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onsumer price index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en a local GDP per capita income level distribution and can be high, people to the necessaries of life needs such as general higher increase the life insurance spending, therefore, life insurance premium income should be and urban per capita can allocate revenu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life insurance premium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Key words:life insurance premium; PCDI; CPI ;econometric model一、引言广东省既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我国保险大省。在近几年广东省经济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的增长人寿保险保费也有着稳步的增长。但是寿险保费同时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成负相关关系,所以由于通货膨胀及经济危机及银行利率上调的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增长放慢,而寿险保费也随之放慢,甚至在2011年末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于是笔者认为人寿保险保费受到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明显。本文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CPI与寿险保费的因果关系,这无论是对提高寿险保费收入还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将以1990-2010的数据为基础,通过eviews5.0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二、相关文献回顾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是对影响寿险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而专门对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对寿险保费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文章并不多。张鑫(2008) 关于影响寿险保费收入的若干因素的分析中认为影响寿险保费收入的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年进口额、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分配收入。但其采用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经济现实,这是因为其分析并没有对数据进行修匀处理,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些影响。张玉凯(2012)通过研究分析得出GDP是寿险保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寿险保费增长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得出经济增长是寿险保费增长的根本原因。总而言之,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分配收入对寿险保费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其研究所采取样本的不同导致了最终的结论也有所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论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不一定是真正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对目标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才能确定最终结论。但是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也是有意义的,对经济预测依然有很大作用,对我省的寿险发展也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价值。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探究影响寿险保费收入的因素只需采用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即可。因为居民人均收入与GDP挂钩,既探究GDP与寿险保费关系,又探究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与寿险保费的关系显得有点多余。并且真正影响到居民投保与否的直接因素应该是可分配收入而不是GDP。同时,寿险保费收入应该与通货膨胀即CPI有关。三、广东省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与说明本文计算中所用数据都出自1990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文中分析的寿险保费在2001年前由于当时未有寿险,是以健康险保费代替,收入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CPI以1983年为100作为基准。(表1)(二)标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在下面的数量指标分析过程中,用I 表示保费收入(亿元),用G表示GDP(亿元),用P表示CPI,用R 表示收入(元)。1.建立回归模型:由变量的线性相关图可知R和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由此建立寿险保费收入R与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I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R = + 1I +2P+ u由表1中样本观察数据,样本的回归模型为R = +1I +2P + 用eviews5运算得: 即样本的回归方程为:R =247.8509+0.0691I -2.0557P (2.5325) (14.3215) (-5.7171) r=0.952.检验2.1理论检验=14.3215/-5.7171都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斜率,表示年人均可分配收入每增加1元,将增加广东省2.5325亿元的寿险保费收入, CPI增加1寿险保费将减少14.3215亿元,=2.5325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截距,表示不受收入影响的保费收入。由于保险是非生活必需品,故只有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才会有寿险保费支出,并且寿险保费收入与可分配收入成正比,与CPI成反比,所以、的符号和大小均符合经济理论和广东省的实际情况。2.2统计检验-t检验r=0.95,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5%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有5%未被解释,因此,该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程度还是较高的;给出显著水平0.05,自由度v=21-2=19的t分布表,得出临界值 t0.0025(19)=2.09,t0=2.53t0.0025(19), t1=14.32 t0.0025(19), t2=-5.7171- t0.0025(19),故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回归模型中应该包含常数项,I、P对R有显著影响。2.3模型检验2.31正态性检验由表可知随机扰动项的伴随概率为0.87大于显著水平0.05,所以随机扰动项是正态分布的假设成立;2.32自相关检验由表可知一阶伴随概率0.013和二阶伴随概率0.021都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不仅存在一阶自相关,还存在二阶自相关;2.33异方差检验由表可知异方差伴随概率为0.044小于0.05,拒绝同方差假设,所以存在异方差。2.33.检验结果与修正由以上检验可知,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存在着异方差,不符合经典假设的所有条件可能会丧失其有效性,所以应对异方差进行修正或者重新建立回归模型。异方差的存在可能出现在截面的样本资料中,时间序列样本资料也可能产生递增型异方差。违反假设条件处理,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异方差,以1/I为权数,则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式为:R/I = /I + 1 +2P/I+ u/I用eviews5运算得:还原变量得:R = 252.7478 + 0.0674I - 2.0234P异方差检验:带交叉乘积异方差伴随概率为0.086大于0.05,接受同方差假设,所以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因而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去异方差后的回归模型为:R = 252.7478 + 0.0674I - 2.0234P3.对模型逐步回归分析3.1建立回归模型考虑到R,GDP 和I自身趋势影响很严重,所以将其取对数。将不显著的变量去除,为了消除建立模型时存在的异方差,文章分别对I、P和R 进行对数处理: Ln I、Ln P、Ln R,所以将模型设定为对数线性,这样考虑后样本修改为:修改回归模型为:LnR = + 1 LnI +2 LnP + u用eviews5运算得:即样本回归模型为:Ln R = -6.0655+ 4.0706Ln I -5.180LnP (-2.9458) (14.1609) (-6.1796) r=0.97r=0.97,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7%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仅有3%未被解释,因此,该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程度还是较高的;给出显著水平0.05,自由度v=21-2=19的t分布表,得出临界值 t0.0025(19)=2.09,t0=-2.9458t0.0025(19), t2=-6.1796-t0.0025(19)故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3.2异方差检验由表可知异方差伴随概率为0.3429大于0.05,接受同方差假设,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3.3对模型的解释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是相同的。首先,人均可分配收入是影响寿险保费收入最重要的原因,并且其每增加1 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则增加4.0706个百分点,其次,通货膨胀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也较大。通货膨胀每增加1个百分点,保费会减少5.180个百分点。最后 ,由于保险是非生活必需品,故只有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才会有寿险保费支出,所以模型截距为-6.0655。三、结论与建议(一)主要结论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是相同的。首先,人均可分配收入是影响寿险保费收入最重要的原因,并且其每变动1 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则变动4.0706个百分点,人均可分配收入是从微观层面影响寿险保费的收入。其次,通货膨胀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也较大,通货膨胀每增加1个百分点,保费会减少5.180个百分点。从单因素分析来看,其对保费会产生负的影响, 即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闲置资金的进一步消费和名义利率的上升,从而使得费率提高,致使寿险需求减少进而保费收入减少。再次,如定性分析所言,由于采用人均可分配收入作为影响因素已经包括了人口因素,所以没必要对人口因素进行单独分析。并且由于保险是非生活必需品,故只有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才会有寿险保费支出,所以加快经济增长,提高人均可分配收入才能提高保费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