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尔基母亲研究综述吴立(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本综述主要从主题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研究三个方面总结出关于国内学者过去对于高尔基母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对于宗教与革命、新浪漫主义者的心灵批判、人物形象,以及语言特色和艺术特色方面都已经有所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关键词:高尔基 母亲 艺术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宗教革命对于高尔基母亲的研究最近几年比较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多,那个时候. ,高尔基在社会主义世界各国的声誉持续高涨。我国的高尔基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也都有了新的拓展和长足进步。过去的国内的研究学者研究母亲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比较多,由于母亲这部小说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人物个性不鲜明,理想色彩过浓;情节环境诗意化,关键性的细节缺乏生活基础;语言概念化,具有说教性。与其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不如说它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文学杰作。所以二十一世纪研究母亲主要是偏向浪漫主义特色。一、关于母亲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文化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母亲的思想内容的研究有一种是对高尔基乌托邦意识的思想的研究。刘径华的心灵的乌托邦重读高尔基的(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28)一文就是从高尔基的“第三种现实论出发,从理论上证明了高尔基的母亲中存在着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并参照俄罗斯乌托邦的“三位一体”:社会、宗教、爱欲的分类结构,对作品进行了细读。找寻高尔基在这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中呈现的乌托邦色彩。乌托邦思想与俄罗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心理模式异常契合,甚至具有强烈“弥赛亚意识:的俄罗斯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重要的一部分。俄罗斯民族对历史和显示的思考遵循了乌托邦极化的思维模式,正如别尔加耶夫所见:俄罗斯民族在历史学上的思考,:渗透着对于俄罗斯的过去,特别是现在的浓重的悲观主义氛围;也”贯穿着对于未来的乐观主义信念和期望。“( 俄高尔基(续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他们忍受当下的痛苦,而把希望寄托在了将来,尤其是一个宗教的天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性的”乌托邦“意识。此外,学术界还认真探讨了母亲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研究。高尔基同时代的评论界曾根据他在19世纪90年代的作品的倾向,认为他是“流浪汉的歌手”,是“新浪漫主义者”。(苏联文学史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年9月,第133页。)高尔基一直称自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创作后期,他强烈地呼吁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表现“第三种现实”,即与过去的现实和现在的现实都不同的“未来的现实”。同时,他也承认,“这是浪漫主义的宣传。”(高尔基:论剧本,文学论文选,第254页。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1月,第111页)。可是,一论及被列宁称之为“非常及时的书”母亲时,特别是有人认为小说人物是浪漫主义的文学形象时,他就极力强调小说及其人物的丰厚的现实生活基础。(高尔基:给尼伊伊奥尔丹斯基,文学书简,第365366页。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第11页)。评论界也就逐渐隐去高尔基自己认为母亲“写得太仓促”的看法和列宁“立即就谈起了母亲一书的缺点”这一史实,以列宁的“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的评语为评价母亲的最高准则,形成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研究母亲只谈现实主义不谈浪漫主义,只能写优点成绩禁写缺陷不足的局面。母亲具有不容忽视的美学贡献,实践证明,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确实是第一次比较正确地表现了列宁所领导的俄罗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一次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士的理想形象,第一个实现了列宁所提出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地承认母亲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美学贡献,同时也不回避它的艺术缺陷。对母亲的传统的评价是除了小说的美学贡献之外,还认为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做到了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反映现实,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成功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我们以为,与其说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还不如说它是浪漫主义的文学杰作。我国的评论界历来把母亲称为高尔基“创作的高峰”,是他“最重要”、“最优秀的代表作”;创作母亲以及散文海燕之歌、剧本在底层是高尔基“一生创作中的黄金时代”。(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34所院校编:外国文学简明教程,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南昌。)其实,任何一个有机会和有耐心的读者,在广泛阅读了高尔基的作品后都会发现,在写完母亲之后,高尔基还走过了整整30年的创作历程,还创作了大量有着深刻思想文化内涵和重要美学价值的作品。这说明,我们之前的研究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与高尔基的全部创作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偏离。国内学者还深入探讨了在宗教与革命之间高尔基母亲中的“造神“(常江虹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的“召回派”一度宣传“造神论”,受到列宁的严肃批判。文章从文本形象和细节的析读入手,指出所谓“造神”是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经典之作的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思想探索;继而从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着眼,试图揭示其进行社会宗教思考的作品后世评价迥异的某些深层原委。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中的两位,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提出的“土壤论”与“勿以暴力抗恶”主义,都与俄罗斯民族的宗教有关。高尔基的出身尤其是经历,令他对俄国下层民众文化心理的了解洞悉,比前两位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托尔斯泰的话来说,他是“一位真正来自民间的人”。他在母亲一书中的革命宣传要让人信服,就不能不充分虑及俄国人对强调忍耐顺从的东正教的笃诚信仰。小说中母亲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探讨了这个不容回避和忽略的民族精神问题。母亲是以信奉一生的宗教道德精神去理解和判断儿子们为正义和真理而奋斗、为人民幸福而献身的政治信念的;由此给上帝和基督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原本止于精神慰藉的旧信仰变为从事现实政治运动的巨大热情和勇气。明言之,母亲实际上是怀着宗教情怀和信仰目标成为革命的同路人的。二、关于人物方面的研究对于母亲里面人物形象的研究是一个研究得比较多的一个领域。之前也已有好多国内学者研究过,并在国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是围绕小说里母亲和其儿子巴威尔的形象来研究的。在韦建国的五谈高尔基再认识论新解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0卷第1期1998年1月)一文中分析了巴威尔的性格发展好象运动场上的三级跳:“沼地的戈比”事件 “五一劳动节游行”“法庭斗争”。读者在每一跳之间看不出性格发展上继承脉络和逻辑关系,原因就在于巴威尔个性的衰退。巴威尔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像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刚刚读了几本革命书籍的青年,而像是一个身负阶级解放重任的革命领袖。他教导霍霍尔说:“那么你们两个结了婚于是生了孩子,那时候,你只得一个人做工而且,要做很多的工。你们的生活,就变成了为了一块面包、为了孩子、为了住宅而生活;在事业上再没有你们的份了,两个一起都完了!这些念头,你最好全部放弃,安德列。”不但是对待爱情,对待亲情巴威尔的态度也达到了理想的领袖的层次。 对于母亲的人物形象,侯春成的试论的人物形象(丝路学刊1995年第2期)论述了高尔基十分重视妇女的社会作用,他赞美母亲,认为文学作品“需要创造妇女的形象,因为妇女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母亲”,“人的身上一切可爱的东西都是她所赐予的。”3母亲中尼洛失娜形象的塑造,便充分说明了作家对母亲的崇敬。尼洛夫娜由一个普通妇女,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全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个转变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工人妇女应该走的光辉道路。母亲的形象是具有真实性的,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感人的妇女形象之一。有人对母亲这一形象产生怀疑,这是没有必要的。试想,在1905年俄国大革命前期,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大革命的形势已经逐渐形成,农民已开始团结在革命者周围,这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革命完全不同:这个时期,无数个“尼洛夫娜”式的母亲走上了革命道路,那决不是只有尼洛夫娜一个人。除作家所描绘的形象的原型安娜基利洛夫娜(1902年索尔莫夫事件的领导者彼得安德烈耶维奇扎洛莫夫即巴威尔的原型的母亲)之外,苏联作家们曾提出过许多与此相仿的母亲的形象。巴甫连科就说过:“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相信,这部作品(按:指母亲)是从巴库和第比利斯的一位著名的布尔什维克彼德茅青的母亲那里抄来的。叼高尔基自己也曾说过:“我可以叫出十个左右跟孩子一齐受审的母亲的名字,其中的几个是我自己知道的.峋当然在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尼洛夫娜的形象并不十分普遍,正如作品中雷宾所称赞母亲的一句话:“代替儿子做这样的事,她大概是第一个吧第一个的。”母亲这一形象是成功的,具有无比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她不仅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母亲的形象,而且已成了世界上一切进步人类的母亲的伟大象征。尽管小说是以母亲的被捕作为结尾的,但这种革命斗争的暂时失败和挫折,既预示了更大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又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光辉前景。这一切都证明了高尔基在母亲的创作中实现了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并成功地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除此之外,还有国外学者研究了母亲在银幕上的形象。苏联的H乌拉基米尔契娃A别列涅兹的高尔基的母亲在银幕上剖析的就是在无声电影时期,长篇小说“母亲“曾两次搬上银幕。而且,1926年由导演B普多夫金所做的第二次尝试,更加突出了无比的光辉和意义。影片中最吸引人的是由女演员B瑞列茨卡娅所扮演的尼洛夫娜的富有魅力的形象。跟文学原著来比较,尽管女演员和影片作者不可能像高尔基那样细致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每一个新的进展,每一次内心的变化,但是尼洛夫娜的形象仍然并不逊于原著。在影片中,她同样经历了一段复杂而艰巨的道路,从一个受压迫的、不幸的妇女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充满信念的革命者。女演员和导演并没有竭力使母亲的形象英雄化,人为地抬高她的身分。他们突出刻划的是尼洛夫娜身上那种质朴的、充满仁爱的、为许多人所具有的品质淳朴、坦率、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三、关于母亲的艺术的总体研究学术界对高尔基的母亲的艺术研究主要围绕着母亲中所展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语言特色、艺术特色、修饰语的用法等几个方面展开。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母亲在于艺术语言上的特点。研究重点大都在语言特色和修饰语艺术特色上面。主要论文有林树彤的高尔基的语言特色一瞥论述了作品的语言艺术手法是为作品的思想内容服务的。从母亲中十分明确地感受到作家的这种思想内容与语言修辞手法密切吻合,高度统一的特点。高尔基在母亲中所运用的种种修辞手段,确实是“极尽语育文字的可能性”,产生了文情并茂的强烈的艺术效果。傅勉文的修饰语的妙用一一读高尔基的(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3期)分析了母亲的语言用修饰语形容自然的天候,又含蓄地表现了社会的政治气候。用修饰语写人物机警精明性格和人物复杂的思想斗争,赞扬了革命者高尚的情操。用修饰语渲染气氛,描摹人物外貌,表现人物不同的遭遇。用修饰语揭露沙皇统治下社会的尖锐矛盾和阶阶的对立。用修饰语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用修饰语体现人物感情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谭绍凯的高尔基的艺术特色剖析了母亲这样一部无产阶级文学带有典范性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它深刻的思想内容,及其完美的艺术形式十分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它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思想正是通过其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这部无产阶级接触的文学作品虽然已经在读者手中流传了七十多年,但它的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它依然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另外还有国内学者认真研究了母亲中所展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宋寅展在试论中所展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5期(52一57页)还分析了在母亲中,从“母子谈心”、“五一游行”、“法庭斗争”几个爆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美的伟大的母爱。因为爱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爱情也就成了世界文学领心城中被反复推敲、不断挖掘的一个重大题材。也因此人们把爱情的主题,看成是一个最有人情味、最能表现人性美,也最易引起读者共鸣的主题之一。在长篇小说母亲中,作者描写了革命友谊的主题。这个主题,也是最能表现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主题之一。四、小结 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对于高尔基母亲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从思想、主题、文化内容以及小说的人物形象也是研究得比较透彻,还有关于其语言艺术修辞上的用法研究得很深入细致。但是最近几年关于高尔基母亲的研究论文就比较少,主要都是对母亲的新解读,原因是现在人们对于母亲的认识已经不像当时那么热衷了。因为母亲中说教性的东西太多了缺乏生活基础内容比较空,所以现在还是研究其浪漫主义的论文比较多.但是还有些领域没有研究到,比如说关于母亲书籍的翻译和出版情况等。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完善。参考文献:1. 刘径华心灵的乌托邦重读高尔基的(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28)2. 俄高尔基(续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3. 苏联文学史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年9月,第133页4. 高尔基:论剧本,文学论文选,第254页。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1月,第111页)5. 高尔基:给尼伊伊奥尔丹斯基,文学书简,第365366页。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第11页6. 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宠物市场洞察之泰国篇:本土与出口市场双扩张中国品牌布局正启航402mb
- 弥漫性食管痉挛的临床护理
- 2025年门诊部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角弓反张的临床护理
- 暑期招生美术培训方案大纲
- 圆锥曲线公式总结模版
- 高血压防治与管理要点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第二区2025年数学七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护肤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与展望
- 抗菌药物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MT 181-1988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 GB/T 193-200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 因纳特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软件V4.00
-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课件
- 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 2022年保山数字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通用造价35kV~750kV线路(国网)课件
- Unit 1 Lesson 1 Lifestyles 课件 高中英语新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2022-2023学年)
- 村级组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x
- 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