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颜排毒_第1页
养颜排毒_第2页
养颜排毒_第3页
养颜排毒_第4页
养颜排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养颜排毒 与中药合理使用,20140308北京高校,张 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2,主讲 张 冰 简介,医学硕士、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经验继承人;教育部国家级中药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带头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系统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863项目评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新药、中药保护评审委员会专家;Ann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成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药物警戒杂志编委。,讲座提纲,3,何谓“养颜”?养颜“误区”?合理用药示例,何谓“养颜”?,颜:狭义:颜,眉目之间也。说文。 面容,脸色,脸面,容颜。 开颜。颜面。颜色。笑逐颜开。鹤发童颜。 色彩:颜料。五颜六色。 姓。广义:面色与肤色。,4,皮肤的中西医认识,是覆盖人体表面的最大器官皮肤的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成人的皮肤面积约为1.5-2平方米 屏障保护/感知感觉/交换 (分泌、排泄、吸收、代谢) -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皮肤结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 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表皮epidermis,复层扁平上皮细胞随着角蛋白的逐步合成,细胞渐向表面移动,最终角化死亡并脱落成皮屑,更新周期为3-4周。,表皮角化过程,8,皮肤健康养护 肺之气津、 脾之气、 心之气血、 肝血、肝气 肾之阴阳精气,中医学传统认识,皮肤的纹理和肌腠合称腠理,是汗液排泄的孔道。皮肤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9,健康的肤色: 黄红隐隐,如棉裹纱。 底色、润泽、明亮、光洁,10,养颜“误区”与危害,“毒”是一个中医概念;中医体内湿痰、火热积聚成“毒”;“毒”指各种对健康不利的物质,对身体细胞、组织、器官有损害物质。“毒”来源于通过饮食、饮水、呼吸、皮肤等进入机体的对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如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食物残渣腐败后的产物,均是体内“毒”的主要来源。,影响容貌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气滞血瘀、气血不足、湿热较重等,并不是简单靠排毒就可以。,11,示例:排毒误区,1、跟随广告吃: 排毒、美容、养颜中成药及保健品;2、不了解产品,保健品没有标注不良反应,许多消费者却盲目买进长期服用,存在潜在安全隐患;3、不明体质:4、养颜必定通大便:含有大黄或蒽醌类化合物,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大黄液、通便茶、排毒胶囊等等。5、减肥轻体必利水;6、养颜是女人的专利。,12,肠道发黑的患者以往只是老年人,年轻发病大多与长期服用泻药有关。结肠黑变病极易引起肠粘膜细胞癌变,最终诱发肠癌。国外对大黄类药物的使用要求很严格。德国联邦药物和医疗用品研究所规定,含大黄属(大黄根)等植物药的生药、生药配制品及提取物,只能短期用于便秘不能用来助消化、净血、减轻体重等,连续服用不得超过12 周。,排毒治百病。养生传统习俗与概念模糊;靠药物实现有效养生方式;夸大功效寻找健康的捷径。,13,知识不对等;众病同药;众人同药;补药的混同;,误用的原因,用药剂量过大;无病用药,长期使用以保健为目的的药品,以及不必要的预防用补药;疗程过久;轻症用重药:贵重药;用药分量重。伤害:?,用药过分,三、合理用药示例,15,容颜衰败的因由 生理 病理 物理泻下利水类中药 原则 示例,何谓“合理用药”?WHO概念: (1985)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会议定义:“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合理用药要素与关键点有效性-药物治疗产生预期效果安全性-疗效/风险比适当-体现在用药的各个环节:(个体化方案、药物、剂量、 疗程、给药途径)经济-疗效/费用比(尽可能低费用获得尽可能高疗效),合理用药示例,容颜衰败的因由,自然衰退、物理因素、病理因素失去光泽、失去弹性、色素沉着气血不足、气血瘀滞,17,气血不足,临床表现:容颜暗淡、萎黄,皮肤失去弹性,精力不支,失眠健忘,绝经或月经稀发、量少,便秘、唇舌色淡,脉弱。慢病、消耗、年老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润肤药物:补中益气浓缩丸,人参归睥丸,酸枣仁丸食疗:黑芝麻、山萸肉、蓮、党参、黄精、陈皮、地黄、大枣、砂仁、百合、龙眼肉、当归、郁李仁、柏子仁,18,气血瘀滞,19,临床表现:容颜暗淡、黄褐斑,易激惹,眠不实,眼睑肿重、肢麻手胀,绝经或经乱、血块,舌下青紫,脉弦。情绪、压力、生活不规律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养肤药物: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食疗:红花、益母草、鸡血藤、玫瑰花、陈皮、砂仁、山楂、桃仁、当归、凌霄花、月季花,伴随症状,1、便秘-泻下类中药,20,大黄;芦荟;番泻叶;芒硝;草决明;虎杖,桃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冬瓜仁;当归,21,伴随症状,2、浮肿-利水类中药通利水道,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茯苓;薏米;白茅根;车前草;益母草;玉米须;冬瓜皮,22,泻下药的使用注意,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孕期、产后及月经期当忌用;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控制用量,确保安全。,决明子,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药性与功效: 本品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用药宜忌1.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2.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不良反应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过敏样反应;不规则阴道出血。气虚便溏者不宜用。低血压、胃溃疡、不宜大量长期应用。结肠肠炎(便干与便溏交替)、孕妇及先兆流产者慎用(兴奋子宫平滑肌)注意:恶大麻子。大量中毒:呕吐、发烧、腹泻等,含有蒽醌类物质,大黄酚、大黄素等,药物警戒,1、正确的用法用量内服:915g,入汤剂,常规煎煮;用于润肠通便可碾粉服,用于清肝明目、降脂可泡茶饮。外用:适量,水煎熏洗。2、使用注意(1)孕妇、先兆流产者、经期慎服;气虚便溏者慎服;(2)不宜长期服用;(3)顾护脾胃。,利水药使用注意,利水渗湿药忌用于阴亏津少的病证,对脾虚水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1、阴虚津亏者慎用。2、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3、性滑利之品如薏苡仁、冬葵子,孕妇慎用或忌用。4、药性味以甘淡或苦为主,性多寒凉或平,主归肾、膀胱、脾、小肠、肝经。药性沉降下泄、渗利。,26,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功效主治】1利水渗湿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眩晕等证。(+白术,五苓散、苓桂术甘汤)2健脾止泻脾虚食少便溏 (四君子汤)3宁心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 心悸(+黄芪、当归等,归脾汤); 水气凌心悸动(+桂枝,茯苓甘草汤),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生用或炒用。,薏苡仁:,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曰:“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入脾经、肺经、肾经。具有健脾化湿、清热补肺、消痈排脓、生肌润肤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腹泻、尿少浮肿、脚气病、尿路感染、青春痘、扁平疣、皮肤痈疮等症。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薏苡仁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营养价值在禾本科植物中排列第一位。常吃薏苡仁可强筋骨、益气、和中。想要利湿热时,一般用生薏苡仁;想要健脾止泻时,用炒薏苡仁;治疗阑尾炎、关节炎、脚气病乃至肿瘤时,可煮粥作为病后调养。薏苡仁的药性比较缓和,用量可大一些,特别适合长期服用。服用注意:孕妇忌用,阴亏津少者忌用。,薏苡仁的提取液有促进肌肤新陈代谢功效,能使皮肤白皙,增加皮肤的透明度,还可除疣、祛斑、保湿,防止肌肤粗糙,尤其对多发性疣患者极为有效。青囊琐探中有治疣神方:“用薏苡仁二钱,甘草一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四五日,疣脱如扫。”用薏苡仁和粳米熬粥,可治扁平疣,效果甚好。用这种食疗法,还可去掉扁平疣脱落后的色素沉淀,同时美白润肤,一举数得。将薏苡仁研粉,瓶装储藏,每次饭前半小时,取10克薏苡仁粉煎成茶饮,加蜂蜜适量服用,连服6个月,能使皮肤细腻,容颜娇嫩。取薏苡仁、淮山药各30克、大枣12枚、小米100克,熬煮薏苡仁大枣山药粥。此粥有健脾和胃、益气悦肤、清热利湿功效,适用于面糙多皱纹者。,临床应用,扁平疣;坐骨结节滑囊炎,车前子,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生用或盐水炙用。,【性味归经】 甘,微寒。肝、肾、肺、小肠经。【性效特征】甘寒滑利,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 兼清肝明目,止咳化痰。适用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尿闭、泄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及痰热咳嗽等。,【功效主治】1利尿通淋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不利、水肿(+木通、滑石等,八正散)。 2渗湿止泻 暑湿水泻(单用研末,米饮送服 )。 3清肝明目虚实目赤目昏。 4清肺化痰 痰热咳嗽,【用法用量】 煎服,510g。 入煎剂宜包煎。,大剂量服用车前草汁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出现尿少、浮肿、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国药典用法用量:930g。病例:患者,女,65岁,因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用新鲜的车前草榨汁服,用量约100 g,连服5 d后出现心悸、胸闷、恶心、呕吐,浮肿加重,尿少。诊断:“车前草中毒并急性肾衰竭0,经4次血液透析及甲基强的松龙0.5 g加入5%葡萄糖250 ml,连用4 d,病情明显好转。【钟良宝. 大剂量车前草致肾功能损害附4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