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休眠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休眠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休眠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休眠教案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休眠教案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休眠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 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9个;能积累“成团成簇、蠕动、三五成群、寒气逼人”等词语;能根据媒体演示理解“成团成簇、蠕动”等词语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能了解课文的层次;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动物休眠的特点,并用流畅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静心阅读,边默读边思考,了解课文的主要层次,及蝙蝠和海参休眠的特点。教学难点: 在学文的基础上能用流畅的语言作介绍。教学准备:预习要求:1、 通读课文,读准字音。2、 思考“阅读芳草地1”课文哪部份写蝙蝠,哪部份写海参。3、 查找蝙蝠和海参的有关资料4、 根据“语言直播厅”,自由查找冬眠或夏眠动物的资料。准备蝙蝠休眠的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1. 导语导入: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看看。板书:动物2. 补齐课题: 课前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两种动物?板书:蝙蝠、海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参”是多音字)3、这两种动物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习性?(都需要睡眠,理解此处的“睡眠”不同于平时所说的“睡觉”,是某些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动不吃)。蝙蝠在冬天睡觉。板书:冬眠。读准“眠”说说眠是什么意思。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冬眠?5、 引发兴趣:还有的动物要夏眠。板书:夏眠。6、 课文既介绍了蝙蝠的冬眠又介绍了海参的夏眠因此课文题目为“动物的休眠”。补全课题。干抓住。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1、 指名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板书读错的字词,纠正;读生字。2、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蝙蝠?哪些部分写海参?用“/”将课文分成两部分。3、齐读课文,交流三、深入研读课文,积累语言。1、 根据自学要求,分组学习。(1) 认真自读课文,根据课后格表,了解两种动物休眠的具体情况;然后小组交流。(2) 讨论:两种动物的休眠有什么不同?它们睡眠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 交流:(1) 交流写蝙蝠休眠的部分。l 蝙蝠冬眠的地方:山洞、屋檐这些地方用文中概括的语言表达就是(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注意“僻”与“避”字形)这里“”还可以是哪些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l 蝙蝠怎样冬眠: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通过媒体理解“成团成簇”,也即前文的“集体”一词的具体表现;抓住:“挂”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蝙蝠的资料)l 朗读13节(2) 交流写海参休眠的部分l 海参怎样冬眠:睡觉(自问自答句子分别师生问读。知道:自己问自己回答;感受:一问一答,读来顺畅。“蠕”读音是卷舌音,抓住“蠕动”简要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海参的资料)l 朗读46节(3) 读读课文,参照表格,说说两种动物的休眠有什么不同?(4) 读全文交流两种动物睡眠的共同原因。l 通过朗读和句子比较,体会句子:“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 “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吃的没有了。”l 出示:“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燕子那样千里跋涉,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文中找到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句子, 体会第2 个设问句:为什么会想到大雁和燕子?这个问答说明什么?(蝙蝠也会飞行;和其他会飞的动物比较,它对付绝粮的办法很特别。) 指导朗读,抓住“不”、“都”。l 通过比较,体会句子“夏天,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完成“词句活动室”2。朗读句子,读出语气语调。3、总结:动物休眠是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吃的东西,为了保持体能,便要休眠。4、有感情朗读全文。四、课外延伸: 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你知道哪些动物也要“冬眠”(或者“夏眠”)?它们是怎样“冬眠”(或者“夏眠”)的?完成“语言直播厅”五、布置作业:1、辨形组词:拔( ) 避( ) 跋( ) 僻( )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shn( ) jio( )海 参 睡 觉 cn( ) ju ( )3、 造句:再也4、 照样子写成语:例:三五成群 关于训练材料鱼类的睡眠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鱼类没有眼睑,不会闭上眼睛,大概是不会睡觉的。其实不然,如果在夜间打开灯光,你就会发现水族箱里的鱼儿,都呈现种种静止状态。这就是鱼类的睡眠行为,专家称其为特有的“不闭眼多态睡眠”。 白天鲻鱼成群游泳,一到晚上就自行分散,各就各位地进入海底睡眠。平时爱侧卧在海底的比目鱼,当它们需要睡眠时就浮起来,悬浮在水中睡觉。睡鲨或许是鱼类中的贪睡者,他们喜欢在海底洞穴里酣睡。黄昏时,小鳎鱼游至水表面不动,鱼体弯曲,鱼鳍盘绕在身体边缘,呈现茶托状的睡眠美姿。金鱼喜欢展鳍伏在缸底酣睡,而隆头鱼则是侧着身体躺在水底睡觉。在鱼类的睡眠姿势中,最奇特的可能要算珊瑚礁里的鹦嘴鱼了,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进入水下洞穴内安睡,入睡之前,它们的皮肤分泌出大量粘液,把全身包裹起来,仿佛穿上一件轻而薄的睡衣。粘液制成的“睡衣”,前后端都打开个孔,让水流通过,所以鱼儿仍能继续呼吸而不会闷死。鹦嘴鱼早上醒来,立即脱下“睡衣”,恢复正常活动。除了上述鱼类睡眠外,有的鱼处在游泳时的位置睡觉,有的鱼喜欢头下尾上倒竖垂直睡觉.真是形形色色,美不胜收!注释:1、眼睑:眼皮。2、 鳍:鱼类的运动器官,有调节速度、变换方向等作用。3、 茶托:垫在茶碗或茶杯底下的器皿。1、 借助字典和注释读懂全文。2、 扩词: 睡( )( )( )( ) 绕( )( )( )( )3、 从文中找出词语:笔直 反义词 ( ) 显现 近义词 ( ) 4、 照样子用带点的词造句:例:每当夜幕降临,鹦嘴鱼就进入水下洞穴内安睡。 5、 回答问题: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鹦嘴鱼睡觉的姿势奇特在哪里?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的远游 1教案 鄂教版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动物具有一种超越人类的本领分辨方向,认路回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认识12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动物远游的本领。教学难点:了解不同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动物远游的资料。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读顺文章,认识生字,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1 板书课题:动物的远游知道“远游”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那些动物要远游,它们为什要远游?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1 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认读生词:分辨规律逆流欧洲伦敦附近障碍佩服痕迹例如同类曾经较强程度陌生饲养训练伦敦迁徙案例2 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A 读课文,疏通语句。B 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动物的远游?填空:课文主要介绍了昆虫类、( )和( )三类,( )( )( )( )( )和( )六种动物远游的本领。C 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3 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第二课时学习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动物远游的本领,激发学生了解动物,探究自然的兴趣。学习过程:一、回顾课文。说说课文记叙了哪些动物的远游?二、细读课文,读懂文章内容。1 语句体会。*很多鱼远游的能力比蜜蜂还强。*鸟类远游的本领更加惊人。思考:A 从这两句话,我们能推算出很多鱼、蜜蜂、鸟类本领的大小,它们一次是:(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