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柏拉图的“洞穴喻”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喻”的哲学寓言。它使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在“两个世界”中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之先河。关键词:洞穴寓意 可感世界 可知世界 至善理念柏拉图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他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洞穴喻”寓言的核心,是被西方本体理论形而上学传统视为前提却一直未思未究的“光源隐喻”。一、 洞穴喻简述洞穴喻出现在理想国第七卷,有一批人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犹如囚徒,洞穴有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他们从一出生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脖子和脚被锁住,一点也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他们之间有一睹墙。有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木偶和雕像从墙后走过,火光把木偶和雕像的影子投在石壁上,形成各种变幻的影像。他们把墙壁上活动的影像看成真实的物体,从不怀疑。这些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认识。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他无法再看清那些他原来看见其影像的实物。经过一阵眩目,适应一段时间后,他才分清影像和实物,终于明白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物体本身。他继续努力,顺着通道一直向前走,直到洞穴门口见到外面的阳光,一开始眼睛受阳光刺激十分难受,眼前金星乱蹦,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先看事物的阴影,再看在水中的映像,进而看到事物本身,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以及星辰,最后直接观视太阳,才知道太阳是季节交替的原因,主宰着世间万物。他逐渐变得适应,并庆幸自己看到了真相,不愿回到洞中再过囚徒生活,并为其他人感到悲哀。但是,最终为了让当时与他在一起的洞穴里的被囚禁者不再以那样令人遗憾的方式生活,这个解放了的囚徒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洞穴里。然而,没有人相信他在外面看到的东西,他为此而争论,试图唤醒其他囚徒,反而因此被囚徒们杀死。柏拉图在讨论囚徒的处境和被解放囚徒所经历的变化时,有着很深的寓意,“这是一个关于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的神话。”二、洞穴喻意象对意象的理解与把握是体察洞喻深刻内涵的关键,柏拉图用“洞穴比喻”来诠释“两个世界”,这个比喻的意象有洞壁上的影像、木偶、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它们分别意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这样洞穴就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前者喻指可感世界即现象世界,后者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在可感世界中对应人的幻想和信念,分别被分做了影响和自然物;在可知世界中对应人的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是数学型相和各种理念。可感世界的“光”和可知世界的“太阳”是理解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至关重要的意象。前者喻指习惯或经验或传统风尚中的善而后者是指构成整个宇宙基本秩序和价值体系的至善。至善理念被看作是照亮一切而自身却不被照亮。影子比喻的是现象世界里变化的各种理念对象,而洞穴外面的事物则代表理智认识的各种理念对象。认识这些至关重要。三、两个世界: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柏拉图的知识论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同时也可以说理念论是通过对知识论的探讨而建立的。为了阐明真正知识的实质,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和可知两个世界。洞穴内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可感世界(影子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可知世界(阳光世界)。可感世界由物体本身及其影像构成。它们是直接可感的,但却是不断变化流动、短暂、现象、欺骗、和非真实性的。可知世界是更高层次的世界。这个世界由“形式”构成,这种形式或理念尽管不可见、可听、可触,却是理性、普遍、永恒、绝对、必然、真实和值得信赖的。可感世界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影子”而已。因此。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所得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是值得获取并且绝对正确的。从洞穴里走向洞穴外的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也是理念被追寻和被确立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洞外世界的理念,而认识的结果就是知识。因此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理念的认识过程,或者说知识就是对理念的认识。由于认识对象有两个世界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形成的知识也相应的分为两个部分:知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而可感世界又分为影像世界和自然物世界,可知世界又分为数学对象和理念世界。因此,按照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的程度,知识也可以划分为四种等级:理性是最高级别,其次是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象。可知世界的两类知识,即理性和理智,尤其理性是真正的知识,而可见世界不过是可知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只能形成为意见。四、最高“形式”:至善的理念在“洞穴喻”中,柏拉图形象地表达了其哲学理想:至善的理念是照亮一切而自身不被照亮者。他认为,在可知世界中,最高“形式”是至善的理念,它是知识的终极目标,它规定着可知世界的原则和秩序。如果说可感世界中太阳是照亮万物的光源,可知世界中善就是照亮其余理念的太阳,它是其余理念存在和被人认识的根据,是其它“形式”的根源,使人们理解知觉世界变得可能。“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1(P260) “没有一个人在知道善之前能足够地知道公正和美。”1(P262) “永恒光源”就喻指“至善” 。它作为使一切存在得以照亮的根本原因,是理念论终极的价值目标。“综观柏拉图的理念论实际上是以价值为取向的知识论(认识论),即从求真出发最终实现求善的目的。”2 而要达到这一理念的知识,心灵必须经过从影子,一些物,火光,接着洞外之物,到太阳的这样一个转向。灵魂的转向与个人从臆见、现象之中获得解放的道路是同一条道路。这个比喻形成了柏拉图哲学中最基本的理性主义原则:世界的终极存在被看作是照亮万物的终极之普。所有的“理念”并不是同等存在的,在“理念世界”里,有一种“理念”是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善的理念”。如果说“理念”是现象世界存在原因,那么“善的理念”就是理念世界存在的根据。“善的理念被称为理念之理念,是理念世界最高的存在而君临一切。”柏拉图的另外一个比喻“太阳喻”中:善和太阳分别统治着可知世界和可见世界。太阳统治着可见世界,万物之所以可见,乃是因为太阳的给予;同理,善主宰着可知世界,人的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乃是由于善的给予,善是一切知识和真理的源泉。善还不仅仅是知识,它还是实在的基础,一切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还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善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于实在,它是世界的最根本的原因。他以“太阳之喻”说明了“善的理念”成为各种理念存在与被认识的原因,万物之所以分有理念,以理念为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完美,而要追求完美必须“模仿”典型。众多的典型之所在成为典型,因为它是存在的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完全来自于“善”之赋予,“善”即最佳或者典范的终极。光源的意象在这里成了我们领会柏拉图伦理思想实质的关键:没有光一切皆不可见而没有“善的理念”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理念是可知的。对理念的认识只能通过理性或知识。囚徒走向洞穴外的过程既是一个求知,即认识理念的过程,也是一个求善的伦理过程。理念论不仅是一个理性形而上学体系,而且是一个追求至善的伦理学体系。对于最高的理念“善”来说,它也是可知的,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必须经过长期的理智的训练。对善的认识是最高的知识,拥有这些知识的人不仅是最有智慧的,柏拉图进一步认为他们理应成为统治者,凭借这种知识来管理国家、公民和他们自己,建立理想的王国。在理想国接下来的部分柏拉图阐述了“哲学王”应当担任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思想。“没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被允许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都是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的最高的知识看见了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1(P260)柏拉图主张让接受过教育能全面理解善的理念的哲学王担当最高统治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重视和对至善价值的高度肯定。五、总结“洞穴比喻”包含了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本体论上,揭示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对立;认识论上,提出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价值观上,“至善”是永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安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德阳广汉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编外聘用人员44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法律硕士经典例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浦发银行合肥市包河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广发银行西安市未央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乐昌市白石镇招聘上黄村基层公共服务站系统操作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齐齐哈尔富裕县机关事务保障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民生银行济宁市任城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4公务员考试《常识》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检测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血压病基层诊疗指南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门诊护士课件教学课件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课件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中式烹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幼儿园礼仪小天使《借物品》教学课件
- 年产四万吨聚脂长丝工厂设计说明书
- 四年级教材《劳动》课件
-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