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育科研的几点感受和认识.doc_第1页
我对教育科研的几点感受和认识.doc_第2页
我对教育科研的几点感受和认识.doc_第3页
我对教育科研的几点感受和认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对教育科研的几点感受和认识(发言稿) 来源:教研处 时间: 2009-2-11 16:11:59 董旭午一、在教科研方面学校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很宽的平台。1、校长是专家学者型校长(1)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每人订阅一份泰州教育,身边的往往是最贴近实际的,也是对我们的教科研及发展最有利的,对我们的教学参考是最有效的。每学期为每位教师发送一本读物,如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反思的方法等。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贴近新课程,对每位教师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难得校长的一份知心的理解,一份真诚的关怀,一份热切的希望!(2)更多的支持和条件及时宣传报道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并真心诚意地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正在勾画更美好的发展蓝图,还将创造更有力的条件、更宽广的平台,还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让每一位有特色、有进步、有贡献的老师都有成就感。教科研是我们分内的事,是每一位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责任,是每一位心里装着学生未来的教师应尽的义务。要想受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我们义不容辞,就应该尽心尽力地搞好教学和教研。没有领导理解、关怀和支持我们要搞教育科研,有领导理解、关怀和支持我们更应该把它搞好!2、学校有较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1)专家、特教、学科带头人奖励机制(2)教科研先进个人奖励机制(3)论文获奖及发表奖励机制3、学校有很宽的教科研平台(1)论坛交流平台(2)校报和网络交流平台(3)专家进校园交流平台(4)科研课题支撑平台在我们学校,搞教育科研不是灰不出溜的,不是孤独无援的,更不是令人心寒的,不会有事没事就遭到冷嘲热讽地洗耳朵甚至洗脑壳,更不会遭到什么来自领导的不理解的压力。我们应该除了珍惜还是珍惜,珍惜这样的好条件好平台和好环境,尽心尽力地去做好一些。二、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没有科研的教育教学是盲目的、误人子弟的。1、教学即科研(1)教学需要科研教学即科研,科研即教学,两者几乎是一个概念,科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和环节之中。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盲目的甚至是反动的。“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的确突出了教科研的的重要性。教科研没有什么神秘的,更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维度之中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要经常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驾驭等等。既然教学对象是学生,既然学生是一个个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个体,既然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自尊、学会感恩、能够发展事关每个学生一辈子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那我们就应该与时俱进地、毫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用生命和智慧来为这一主题服务,就应该悉心关注和研究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就应该努力地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更适合于学生的求知和发展,让我们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科学有效。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一茬一茬地发生着新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进行研究,不断发展和进步。一句话,要想不落伍,要想做一名永远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想让自己成为一棵教坛上的常青树,要想做一个无愧于学生、自己和时代需要的教师,那就只有不断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时代背景等等。最适合于我们自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只有首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业,才有可能使我们自己的事业成为教育事业的共同财富。我们可以很忙,但不可以瞎忙;我们可以很累,但不可以低层次的累;我们可以追求平淡,但不可以满足于庸庸碌碌的平淡;我们可以放弃成功,但不可以拒绝成长;我们可以淡泊名利,但不可以不要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尊重;我们可以做人低调一些,但不可以做事业也很低调;我们可以求取健康的体格,但不可以抛弃健康的心态和人格!(2)科研指导教学教学活动为科研提供了案例和平台,科研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反过来再指导、矫正、提高我们的教学。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良性循环。有了科研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更科学有效,才会对学生健康成长更有益,才会更人性化地为学生的学习、成人和成才服务,才会更无愧于家长、社会和我们自己的良知。我们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不是为写论文而研究,不是为了考核和评职称而研究,更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研究,而是为了自己的不断进步和学生根本利益而研究,最终还是为了自己品、价值、尊严、使命及教书育人的质量而研究。 2、问题即课题课题并没有那么神秘、高深,只是教学中的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已,可大可小,可长期的也可短期的。学生听不懂了,我们要研究;学生不愿意学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学习效率低了,我们要研究;学生讨厌我们了,我们要研究;学生负担重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学呆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心理畸形了,我们要研究;学生缺乏人文情怀了,我们要研究;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我们要研究总之,我们要为学生成人成才和未来发展尽心尽力,要为学生会学习、有智慧、能发展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而不是为自己便于灌输、操作,目中无人地来设计教学。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研究就成功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我们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我们要总结出原因和教训,要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比如,如何在高考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高中阶段,我们搞教育科研,只求教的更合理一些,更明白一些,更人性一些,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更无愧于学生、家长、社会和自己的良知一些。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一种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方法,更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改变现状。每天学习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研究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天长日久,谁也挡不住我们的大提升,大进步!3、成果即成长教育科研成果可大可小,但不可以胡编乱造,不可以不来自我们的教学实践,不可以不是我们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结果,不可以只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点缀,更不可以只是我们用来炫耀、攫取名利的资本!教育科研成果应该是我们成熟和成长的一个个标志,应该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和成长的一只只路标。三、教育工作魂是爱,教育科研的灵魂也是爱。1、教育科研要靠爱来支撑教育工作的灵魂是真爱,教育科研的灵魂也是真爱。一个不真爱教育工作、不真爱自己的学生、不真爱自己的事业的教师,是不会总是真心实意地、不断进取地搞教育科研的,更不会不计个人荣辱和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地甘于寂寞,辛勤钻研,倾心付出。说到家,不图名不图利,只求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无需自吹自擂,也不求那个领导或权威抬举,只求学生认可,家长满意,社会放心,良心无愧!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可以、也不能够民灭掉良心的,要学着或坚持着讲点清白的良心,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温柔的枕头。咱们抛开教育神圣的一面,就从事教育工作本身而言,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力争做到问心无愧,整个教育的面貌也许就会好了许多。2、教育活动就是用爱心塑造爱心教师有了一颗爱心,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爱事业,并兢兢业业地去工作、去奉献,用心灵去呵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就不愁走不进学生的心灵,就不愁得不到学生真心爱戴,就不愁用自己的爱心去塑造学生的爱心。教师除教给学生知识以及如何获取知识的金钥匙之外,更重要是用自己的爱心去塑造千千万万颗学生的爱心!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知识的人,也不缺少会获取知识的人,这个世界最缺少的是人的爱心和良知!我们不要一天只是高考高考,不要一天只指导让学生做题做题,我们更不要以为只要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就功德圆满了,更不要以为我们的工作仅仅等于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如果我们真的仅仅是这么想的,并千方百计地、不择手段地去为之,那么我们无疑是在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都是在犯罪!因为,一个没有爱心和良知的人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且知识水平越高其危害性、破坏力越大!我们也不要认为自己越俎代庖、抱着学生跳龙门就是对学生的真爱,这恰恰是害了学生,恰恰是以爱为名剥夺学生所有自主思考、自主做事的机会,结果培养了一些只会做题、背书的废材!教师决不能穷的只剩下教书了,学生也不能穷的只剩下做题了!总得有人去/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他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八哥、海鸥和老鹰/都埋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引自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我们就都来做那擦星星的人吧,即使不能擦亮星星,也会把自己擦得亮一些,更亮一些!3、教师的爱心是温暖世界的火种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