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空间经济现象第二节空间经济学的地位第三节空间经济学理论渊源 2 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 集聚 空间的尺度 1 城市2 大都市区3 城市群4 国家内部区域5 国家6 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区域组织 如欧盟 北美 东亚等7 全世界 3 GDPgrowthinEU15 NAFTA andEastAsia GDPofEastAsia NAFTA EU15 billions EU15 NAFTA EastAsia10 Note EastAsiaincludesChina Indonesia Japan HongKong theRepublicofKorea Malaysia thePhilippines Singapore Thailand andTaiwan Source AlanHeston RobertSummersandBettinaAten PennWorldTableVersion6 1 CenterforInternationalComparisonsatth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CICUP October2002 theworldshare 2000 EU1525 NAFTA35 EastAsia23 83 theworldshare 1980 EU1529 NAFTA27 EastAsia14 70 25 35 23 4 Nagoya Kyushu Shanghai Guangzhou Beijing Tianjin Manila KualaLumpur Jakarta Bangkok Rayong China ASEAN India Delhi Mumbai Bombay Korea AutomobileClusterinAsia Globalproductionshareintermsofunits Source WhitePaperon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2007 EastAsia NAFTA EU Source WhitePaperon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2007 JapanandNIES US andtheROW ChinaASEAN finalgoodsintermediategoods finalgoods parts ThetriangulartradepatterninAsia Pacific intermediategoodscapitalgoods consumptiongoods finalgoods parts 世界的工厂 东部 52 34 中部 31 21 西部 16 45 东部 58 82 中部 27 35 西部 13 84 中国三大地带 东 中 西 长三角 16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上由上海 江苏南部 浙江东北部组成 包括16个地级以上的城市 上海江苏8市 南京 镇江 苏州 无锡 常州 扬州 泰州 南通浙江7市 杭州 宁波 湖州 嘉兴 舟山 绍兴 台州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 的土地和不到1 10的人口 创造了1 5的生产总值和1 3的外贸出口 吸引了全国2 5的外资 成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引擎 长期以来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 两省一市 2008年9月16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公布 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 正在报请审批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对长三角的定位是 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并提出 1 长三角区域范围由目前的16市扩大为上海 江浙两省一市 2 成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苏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组成的长三角规划协调委员会 3 设立区域发展促进基金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长三角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经济总量规模最大 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008年度统计数据表明 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2 2 人口占全国11 1 创造了21 8 的国内生产总值 全国21 6 的财政收入和39 3 的外贸出口 第一节空间经济现象第二节空间经济学的地位第三节空间经济学理论渊源 一 空间经济思想的演化 从经济学方法论探讨空间经济学长期未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 1 空间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忽视的事实和原因空间经济学长期被忽视的事实 长期以来 空间 或区位 未进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 经济学对空间和区位是视而不见 不闻不问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主流经济学中几乎没有任何空间分析 例如 看看最新的经济学原理教材 约瑟夫 斯蒂格里茨 JosephStiglitz 的 经济学 这是一本受到广泛好评的教材 要是有点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它无所不包 全书有1100多页 然而索引中根本没有出现 区位 或 空间经济学 这样的词 仅仅在一处提到 城市 那是在讨论欠发达国家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时出现的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35 36 对此现象的一个解释是 马克 布劳格 MarkBlaug 用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来加以说明 因为古典区位论的几个早期创始人都是德国人 所以空间分析的传统未能在最终居于统治地位的盎格鲁 萨克森 英美 学派中站住脚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36 但这个解释过于简单 不能令人信服 因为 1 20世纪晚期 人们的学术兴趣非常广泛 没有什么领域 尤其是像区位经济学这样的课题 会被人们无故的忽视的 2 尽管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忽略了空间经济学 但他们之后 在学术界试图将区位问题纳入研究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 艾萨德 Isard 1956 亨德森 Henderson 1974 1980 1988 阿朗索 Alonso 1964 等 空间经济研究为何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角之外 经济学家决定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论证有力 既符合史实又有趣闻轶事支持的思想 为什么就比不上其他的思想呢 Krugman提出两个猜想 1 政治偏见 2 行会思想答案也是否定的 政治偏见 例如 你可能会以为象詹姆斯 托宾 JamesTobin 这样的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至少会对受到马克思 Marx 启发的激进经济学家的观点 或加尔布雷斯这样的异端经济思想家的观点抱有温和的同情态度 但是你不会看到发生下面的事情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几乎与他们保守的同行一样异口同声地谴责异端左派思想是愚蠢的 正是自由主义者罗伯特 索罗 RobertSolow 而非米尔顿 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 在与英国激进主义者进行的艰苦的 资本之争 中为正统思想辩护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5 同样 你可能会认为保守经济学家们会替供应学派中他们的政治同盟说说好话 或许还会任命几位供应学派的忠实信徒在他们的系里任职 但实际上即使在明尼苏达或卡内基 梅隆这样相当保守的经济学系 他们也没有这样做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5 行会思想 获得博士学位 甚至拥有卓著的学术声誉 并不能保证你的经济学观点会收到尊敬 约翰 加尔布雷斯 JohnkennethGalbraith 和莱斯特 索罗 LesterThurow 他们都是优秀的经济学家 都受过非常正式的训练 却都被主流学术界置之不理 罗伯特 蒙代尔 RobertMundell 他在国际货币理论方面的贡献仍然受到人们的尊重 但他后来成为供应学派之父这一点也同样被忘记了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5 6 另一方面 在某些情况下 非学术人士的观点却有可能受到尊重 近几年里 一个异端的城市观察家简 雅各布 JaneJacobs 已成为新增长理论的守护神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6 2 认识的发展规律与空间经济学认识的规律 对准确性和逻辑性的要求提高后 人们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会大有改观 但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使人们不愿意研究那些信息质量达不到新技术要求的领域 一些以前有许多人研究的领域因而很少有人涉足 只有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后 才能逐渐有人重新研究这些被遗忘的领域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3 为什么有的思想被人们接受 而有的却被拒之门外呢 答案对于局外人也许有些神秘 但对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而言却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只有可以模型化的思想才会得到垂青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6 说明 1 国内经济学界关于模型化争论 2 经济学发展与中国的科学精神 为什么空间问题仍然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盲点呢 克鲁格曼的解释 由于空间经济学本身的某些特征 使得它从本质上就成为主流经济学家掌握的建模技术无法处理的领域 某些特征就是存在收益递增时的市场结构问题 这个问题在经济地理学中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加棘手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37 主流经济学是如何对待空间问题的呢 置之不理 经济学家们也因为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 而不去研究经济的空间方面的问题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37 二 空间经济研究回归主流的努力1 第一次回归努力 50年代由艾萨德领导 失败 第一次将空间纳入经济学的重大努力发生在50年代 由著名的沃尔特 艾萨德领导 他在他的巨著 区位和空间经济学 中给自己下的目标 把空间问题带入经济理论的核心 却从未实现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58 区域经济学在解释区位问题时大多借用了物理学 几何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 结果便在客观上限制了它们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力 严格地说 韦伯的理论与经济学理论没有多大关联 Krugman 1995 克里斯泰勒和勒施的 中心地理论 提供的是某种纲要 一种可以把你对城市系统的思想和数据结合起来的方法 而没有提供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来解释观察到的结构的经济模型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58 2 第二次回归努力 60 70年代的 新城市经济学 失败 第二次把空间纳入经济学的重大努力有一个更为谨慎的目标 因而相应的它在迈入经济学领域时也更为成功 不过最终它还是失败了 我指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曾风光一时的 新城市经济学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58 新城市经济学 主要研究的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问题 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包括 Beckmann 1957 Wingo 1961 Alonso 1964 Mills 1967 等等 3 第三次回归努力 90年代初期的 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革命的第四次浪潮 待评估 基本成功 1977年 迪克西特 AvinashDixit 和斯蒂格利茨 JosephStiglitz 在 美国经济评论 AER 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 建立了一个非常精巧和独特的Distit 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 这个模型为很多经济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工具 扫除了前进路上的技术障碍 从此 掀起了经济学研究中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革命 藤田 克鲁格曼 维纳布尔斯 空间经济学 城市 区域与国际贸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中文版代译者序P6 梁琦 说明 经济学发展的迷茫期 战后至70年代末 经济学家发现他们的理论面对经济现实不能自圆其说 这场革命有四波 第一波是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波是新贸易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末 一些理论家开始把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工具应用到国际贸易中 新贸易理论出现在1984年左右 标志性文献 Helpman E andP Krugman MarketStructureandForeignTrade Cambridge MITPress 1985 第三波是新增长理论 同期 同样的分析工具又被应用到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中 新增长理论出现在1990年左右 标志性文献 Grossman G andE Helpman InnovationandGrowthintheWorldEconomy Cambridge MITPress 1991 第四波则是空间经济理论 保罗 克鲁格曼是这场革命的弄潮儿 藤田 克鲁格曼 维纳布尔斯 空间经济学 城市 区域与国际贸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中文版代译者序P6 梁琦 以迪克希特 斯蒂格利茨 A DixitandJ Stiglitz 1977 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 克鲁格曼 P Krugman 1991 将空间概念引入其中 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 NewEconomicGeography 的开山之作 提出 核心 边缘 core periphery 模型 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 随着藤田 克鲁格曼 维纳布尔斯等 M Fujita P Krugman A J Venables 1999 鲍德温等 R Baldwin R Forslid P Martin G Ottaviano F Robert Nicoud 2003 亨德森和蒂斯 J VernonHendersonandJacques FrancoisThisse 2005 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经济研究范式 并导致空间经济研究的快速发展 说明 科学研究的范式 新经济地理学 模型 Krugman 1991 Krugman 1995 1996 Fujita Krugman 1995 FujitaandThisse 2002等 的主要优点是 1 它处理了空间异质性 空间集聚与分散等关键的空间经济学核心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此以前的模型中均没有很好地解决 2 它运用了非常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假设 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之上 合理地解决了报酬递增 垄断竞争与空间外部性之间的古老难题 3 该模型的主要结论 更高的交通成本和产品更低程度的差别化与分散对应 而更低的交通成本和产品更高程度的差别化与集聚对应 这些结论大多已得到实践和现实的检验 三 经济学研究中模型的重要 对模型的强调是正确的 即使有时这样做会使我们不公正地忽视一些出色的思想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72 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模型 我们一直都在借助简化的模型来考虑问题 认为避开一个特定的模型就可以得到最佳结果的想法其实很危险 一个正式的模型也许看起来像是对现实荒唐的 程式化的概述 却会时常告诉你一些否则绝想不到的事情 保罗 克鲁格漫 发展 地理学与经济地理 pp86 第一节空间经济现象第二节空间经济学的地位第三节空间经济学理论渊源 经济地理学的五大传统 1 德国几何学2 社会物理学3 累积因果关系4 当地外部经济5 地租和土地利用 一 德国几何学该传统包含两个部分 1 韦伯 Web 的 工业区位论 单个厂商的选址决策 运输成本最小化 2 勒施 Losch 和克里斯泰勒 Christaller 提出的 中心地方理论 市场服务的区域形态及层级 1 韦伯的区位论 分析一家厂商的定位决策 市场价格给定 达到运费最小 该厂商依靠一个或多个供应商提供投入品 为一个或多个市场提供产品 涉及的相关区位不少于三个 生产一种产品 A地 煤炭2吨 B地矿产 3吨 C地市场 选择B地 当生产使用遍在性资源时 最佳区位指向消费地 当生产使用地方性失重性资源时 最佳区位指向消费地 当生产使用地方性纯资源时 最佳区位不确定 2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等中心的定位和作用 这些中心服务于假设均匀分布的农业人口 生产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城隐私政策和服务协议7篇
- 山西吕梁招用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智能门锁的市场需求与趋势
- 2025广东广州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进入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海洋能源开发储能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挑战报告
- 2025年芜湖市第三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江苏泰州市兴化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招募企业储备人才37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安阳市龙安区人社局招聘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河南洛阳洛龙区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 工人受伤免责协议书
- 航空航天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及流程
- 车库出租放物品合同协议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 2025届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风物志模板范文
-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 TCOSOCC 016-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软件测试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