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1诗歌二首教案(1)长春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1诗歌二首教案(1)长春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1诗歌二首教案(1)长春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二首归园田居教学内容一、诗歌二首归园田居序号No.1教学时间2017年 月 日教具多媒体教 内学 容目 要标 求1、情感价值观:正确理解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所寄寓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2、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重、 难 点1、朗读、背诵、默写全诗。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流程教 学 内 容教法学法设计导入预习展示一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那么当生活和个人理想和追求发生冲突时,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一、作者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二、解题:“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却给我们留下了如下疑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三、朗读:1、学生自读,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2、全班齐读。3、自由朗读:思考: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官场;官场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为独善其身;田园;过着宁静、闲适的生活,心情轻松、平和、喜悦。)设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简要介绍。小组探究、交流,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及题目与文本的联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教学流程教 学 内 容教法学法设计预习展示二小 结反 馈四、整体感知:1、“种豆”,代劳作之事;“南山下”,点劳作之地;“草盛”,杂草丛生;“豆苗稀”,“草”、“苗”对举,形不善经营之状,更显乐此不疲之心。 2、“晨兴”,早起;“理荒秽”,整刈野草;“带月”,披着月光;“荷锄归”,扛着锄头回家。 3、“道狭”,道路狭窄;“草木长”,草木牵衣,归途难行;“夕露”,晚间露水;“沾我衣”,沾湿衣服。从五六两句我们可以感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 4、“不足惜”,不值得为“沾衣”懊恼;“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归园田的心愿。5、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失意,那么今天的我们是否要像陶渊明那样面对生活呢?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将劳动的清新感受和山村月夜的静谧景致融为惬意出俗的意境,记录着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和感受,抒写了诗人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闲适喜悦的心情。默写全诗。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 草盛苗稀 早起晚归 忙碌耕耘 归田躬耕 山路难走 露湿衣裳 志向淳朴 不辞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