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先秦文论 文化背景 先秦 指的是中国秦王朝 前221 前206 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古代贵族社会的解体 文化话语权力由贵族社会转移到庶民社会新兴的士人阶层的社会境遇 基本焦虑与主体意识诸子百家之学的勃兴 先秦 指的是中国秦王朝 前221 前206 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 由于当时先民们的 文学 观念并不是很清楚 还和历史 哲学 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 笼统地称为 文 因此论述文学 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 诗 的资料 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 那时的人们对于 诗 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 所谓先秦文论 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一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及意义 先秦文论是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学思想的源头 奠定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基础 确立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 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文艺思想 尤其是儒 道两家的文艺观念 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论的意义 二 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 尚书 尧典 选读2 儒家文论以 论语 选读和 孟子 选读为代表3 道家文论以 庄子 选读为代表 帝曰 夔 命女典樂 教冑子 直而溫 寬而栗 剛而無虐 簡而無傲 詩言志 歌永言 聲依永 律和聲 八音克諧 無相奪倫 神人以和 夔曰 於 予擊石拊石 百獸率舞 三 尚書 尧典 选读 主要观点 1 重视乐教2 中和之美3 诗言志 重点 4 神人以和 詩言志 詩言志 是先秦時代對文藝本質的一個基本認識 詩是人的思想 意願 情感的表現 是人的心靈世界的呈現 先秦人對 志 的理解比較狹隘 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負 賦詩言志 先秦 詩言志 的內容是有發展變化的 戰國中期後 志 的含義逐漸擴大 志 作為人的思想 意願 感情的一般意義開始受到重視 詩言志 說的實質 是把文藝看作是人的心靈的表現 由此基本確立了中國文藝的民族特點 與西方古代把文藝看作是對現實的摹仿和再現迥然不同 四 儒家文论 1 孔子文论 儒家文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 前551 479 孔子文论主要体现在 论语 一书中 其重点 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 政治教化的关系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 诗教 为核心 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 认为文学是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 文艺观 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 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1 论文之用 1 用于道德修养 成德 子曰 興于詩 立于禮 成于樂 論語 泰伯 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 A 兴于诗 由诗歌兴起好恶之心 朱熹 兴 起也 诗本性情 有邪有正 其为言既易知 而吟咏之间 抑扬反复 其感人又易入 故学者之初 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 而不能自已者 必于此而得之 论语集注 B 立于礼 通过礼仪规范的学习 使自己得以立身处事 朱熹 礼以恭敬辞逊为本 而有节文度数之详 可以固人肌肤之会 筋骸之束 故学者之中 所以能卓然自立 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 必于此而得之 论语集注 C 成于乐 通过音乐的陶冶实现人格修养的完善和成就 朱熹 乐有五声十二律 更唱迭和 以为歌舞八音之节 可以养人之性情 而荡涤其邪秽 消融其渣滓 故学者之终 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 必于此而得之 是学之成也 2 用于政治活动 达政 子曰 小子何莫學夫詩 詩可以興 可以觀 可以群 可以怨 邇之事父 遠之事君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論語 陽貨 子曰 誦 詩三百 授之以政 不達 使于四方 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爲 論語 子路 興觀群怨 說 兴 感发志意观 观风俗之盛衰 考见得失群 群居相切磋怨 怨刺上政 2 论文之美 A 尽善尽美的艺术理想子謂 韶 盡美矣 又盡善也 謂 武 盡美矣 未盡善也 論語 八佾 B 中和之美的价值尺度子曰 關雎 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 論語 八佾 C 思无邪的评判标准子曰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無邪 論語 爲政 D 文质彬彬的审美风范子曰 質勝文則野 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論語 雍也 五 儒家文论 2 孟子文论 儒家文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孟子 公元前372 289 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 是提出了文学鉴赏 文学批评的两个原则和方法 这就是著名的 以意逆志 说和 知人论世 说以及 知言养气 说 1 知言养气 说 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公孙丑上 说明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 培养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孟子 万章上 说明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 思想意志去体验 理解作者的作品 而不要死抠字眼 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 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2 以意逆志 说 3 知人论世 说 孟子谓万章曰 一乡之善士 斯友一乡之善士 一国之善士 斯友一国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 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孟子 万章下 说明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必须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 也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六 道家文论 道家文论包括老子的文艺思想和庄子的文艺思想 以庄子为代表 老 庄著作中直接谈论文艺特别是文学之处很少 但他们的文艺美学思想是确乎存在的 而且相当深刻 精辟 对后世中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启迪甚巨 道家文论的主要内容是关注文艺的美学特征 文艺的审美标准 文艺创作的主体心态和思维规律等等有关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 1 大美 天籁 天乐 说 庄子认为最高最美的艺术 是完全不依赖于人力的 天然的艺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 知北遊 樸素 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莊子 天道 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 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地籟則衆竅是已 人籟則比竹是已 敢問天籟 夫 天籟者 吹萬不同 而使其自已也 鹹其自取 怒者其誰邪 莊子 齊物論 與人和者 謂之人樂 與天和者 謂之天樂 莊子 天道 2 虚静 物化 说 要想达到 天籁 天乐 的艺术至境 庄子认为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 虚静 的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达到 物化 的状态 虚静是万物之本致虛極 守靜篤 萬物並作 吾以觀複 老子 十六章 夫虛靜 恬淡 寂寞 無爲者 萬物之本也 莊子 天道 虚静是人认识的最高阶段 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利害关系 不受欲念干扰 抛弃一切知识 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 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才能自由地审美观照 唯道集虚 虚者 心斋也 庄子 人间世 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 庄子 大宗师 臣将为鐻 未尝敢以耗气也 必斋以静心 斋三日 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斋五日 不敢怀非誉巧拙 斋七日 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 当是时也 无公朝 其巧专而外骨消 然后入山林 观天性 形躯至矣 然后成见鐻 然后加手焉 不然则已 则以天合天 器之所疑神者 其是与 庄子 达生 物化 是指主体与客体完美的默契合一 不知是我还是物 物我不分 方能创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 孔子观于吕梁 县水三十仞 流沫四十里 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见一丈夫游之 以为有苦而欲死也 使弟子并流而拯之 数百步而出 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孔子从而问焉 曰 吾以子为鬼 察子则人也 请问 蹈水有道乎 曰 亡 吾无道 吾始乎故 长乎性 成乎命 与齐俱入 与汩偕出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 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 何谓始乎故 长乎性 成乎命 曰 吾生于陵而安于陵 故也 长于水而安于水 性也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命也 达生 昔者莊周夢爲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適志與 不知周也 俄然覺 則遽遽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 蝴蝶之夢周與 周與蝴蝶則必有分也 此之爲物化 莊子 齊物論 2 得意忘言 说 庄子对言意关系 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看法 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影响巨大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指出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 他提出要用 得意忘言 来解决 言不尽意 的问题 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又不拘泥于语言 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 借助比喻 象征 暗示等方面 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以获得 言外之意 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 意在言外 的传统 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 書不過語 語有貴也 語之所貴者意也 意有所隨 意之所隨者 不可以言傳也 而世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知识培训课件
- 合作赋能:探究中学生合作学习对问题解决水平的提升效应
- 合作学习: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 国际交流项目大学生就业实习合作备忘录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题型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任务一 常用拆装工具及机具的使用讲解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市场研究报告-蝉妈妈
- 2024年贵州水城能投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内分泌科制度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
- 二年级奥数(从课本到奥数-第一学期B版)
- 山西省洪洞西区块勘查实施方案
- 信贷欺诈与反欺诈技术
- 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样本
-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政治试卷(原卷+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