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多重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来进行感知;尤其重视了对学生估重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班有学生64人,是大实验班,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增加了难度。但由于平时学生小组活动开展得多,这就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就质量知识而言,学生平时虽然听得多,但普遍缺乏亲身体验,仅停留于物体间轻重的比较层面上,对具体质量没有感觉。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交流。(1)汇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信息,说说你的调查信息。(教师解释:购物的时候,商品的好坏叫做质量;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也叫做质量。板书:质量)(2)启发:你有什么发现呢?(3)互补: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还有用公斤、斤作为单位的;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2揭题千克和克是国际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自然激发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还注意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引入“质量”这一名词。)(二)自主求知1交流自学收获,获取基础知识。(1)出示:自学引导题(实物展台)。你能找到重1千克和1克的物体吗?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知道怎样用字母表示千克和克吗?(2)互学。通过观察包装袋,我知道了1袋盐重500克,2袋盐正好重1千克。通过询问父母,我知道了1枚2分硬币正好重1克。(选择学生的调查结果适当板书)通过看书,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质疑:1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克?多少个1克才相当于1个1千克?)通过看书,我知道了千克可以记作“kg”,克可以记作“g”。(教师教读学生练写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评析以自学引导题为主线,通过对课前自学的反馈,使学生对千克和克的基本知识点初步了解,为下面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奠定了基础。这三个问题,指向明确,便于学生利用课本进行自学,克服了学生预习时的盲目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独立实践体验,初步建立概念。(1)掂一掂:掂两袋盐,感受1千克的实际质量;掂1枚2分硬币,感受1克的实际质量。(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约重1千克?哪些物体约重1克?(3)评一评:其他物体是否约重1千克或1克?(对应板书)3小组实践体验,明晰质量概念。(1)质疑: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2)(实物展台)出示各种秤的图片:台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3)询问:你们用过天平和台秤吗?(4)互补。天平称较轻物体,台秤称较重物体。天平: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指针指中间,两边才平衡。台秤:1大格表示1千克,1小格表示100克。(说明:均为8千克台秤)(5)(实物展台)出示活动报告单:估一估、称一称()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一枝铅笔一本字典50颗花生一个土豆我的估计称量结果教师说明活动要求:先请同学们估一估每种物品的质量,再称一称,称量时大家要互相帮助,小组长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有称的机会,称完后及时做好记录。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请1组学生上台,(实物展台)展示4人活动报告;组织学生互评。(a?贝蠹叶晕颐堑谋嬗惺裁纯捶?b?蹦奈煌?学估计得比较接近?c?彼?们的称量结果准确吗?d?蔽?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评析从个体体验到小组活动,活动组织颇具匠心,先悉心体会1千克和1克,再进行小组间的操作与交流。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议一议”的活动中自主获得对质量的理解和感悟。这看似繁多的活动内容,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调控下进行得有条不紊,体现了质量概念建立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这是一个成功的活动组织案例。)(三)总结回顾1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看书。2交流: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3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的吗?4评价:哪些同学表现得最好?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呢?(评析总结过程不仅注重了对知识的整合,也注重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提醒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树立对待学习的正确情感与态度。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均能克服数学教学中的非数学活动倾向,有效地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了监控,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引导到数学活动中去,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性的发展。)(四)运用拓展1第20页第1题:(1)独立尝试填写;(2)反馈。(这两个台秤有什么不同?)2第20页第2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实物展台)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图片)(1)一个乒乓球重1();(2)一袋洗衣粉重1();(3)1管牙膏重100();(4)一个小朋友重23()。4(机动)想一想: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1)独立思考。(2)请持不同答案的若干学生上台,分组开展互辩。(3)达成共识:物体的大小决定不了物体的质量。5布置作业:完成第20页实践活动。(评析相信学生的能力,在练习时,总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再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产生共鸣。构建在“自悟”基础上的交流更利于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也便于学生进行自我考查、自我校正习惯的培养。)板书设计:质量质量单位千克kg1千克1000克约重1千克的物体克g约重1克的物体教学反思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量概念?这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着力思考的两个问题。本课,我为学生准备了称量工具,让学生带来了食盐、硬币、花生、苹果等很多实物,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使之落到了实处。在设计本课时,没有将操作活动按传统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前,以自学引导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1千克1000克”以及用字母表示千克和克这样的基本知识,这样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大课堂和课本的工具作用。开始,先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学,再独立掂两袋盐、一枚硬币,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过渡;接着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估一估、称一称的操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量,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由于在设计时,删减了一些称量食盐、硬币和关系推导等环节,给学生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活动开展相对集中。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的确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值得改进的是:在天平和台秤的使用上,讲解略显仓促,学生一时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如果课前教师能拿出时间进行专门、细致的讲解、操作,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编者点评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交流,使后面的学习成为已有知识经验的升华。注重在活动中理解1克和1千克有多重,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以往的教学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单位的换算上,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酒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红酒定制知识培训课程表课件
- 红色基因代代传课件
- 企业年度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协议
-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课件
-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课件
- 红楼梦第九回课件
- 健康咨询与管理协议
- 诗经中齐风鸡鸣课件
- 诗经中的植物课件
- 人美版《书法练习与指导》四年级上册整册教案
- 汉字形旁分类及其组字表
- NY-T 4251-2022 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 代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0191226
- YS/T 690-2009天花吊顶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6463-2011羰基合成脂肪醇
-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 连铸坯质量控制与缺陷控制课件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
- 雕塑基础教学课件
-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