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湖北省民政厅福利事务处 二00五年八月目 录导 言第一部分 湖北省老年人生活基本状况第二部分 养老方式的选择第三部分 湖北省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思考导 言2005年7月10日至11日,民政部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会议宣布确定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首批示范单位名单(我省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荆州市沙市区是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并组织参观考察了青岛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网络。为将民政部“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湖北的示范单位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做得更好,也为今后在我省全面推开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省民政厅与武汉大学合作,进行了湖北省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此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摸底,深入了解我省城市老年人生活基本状况,分析研究全省老年人养老面临的实际问题。全面掌握影响老年人养老的制约因素,找出症结所在,研究提出完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的途径和措施,为省政府制定出台加强养老福利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全面推进我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调研时间为2005年7月中旬至8月5日,本次调研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调研涵盖全省城市老年人口生活状况和社会福利机构运行情况。省民政厅组成三个调研小组,由分管厅领导带队;各市州各组成一个调研小组,由分管局领导带队统一开展调研。各调研小组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状况,选23个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重点调研。每个小组抽取了10个左右的社区居委会,对总数至少100户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以入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选取涵盖了“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和困难对象等经济条件不同的老年人群。现对收回的来自武汉、荆州、宜昌三个城市,共计36个社区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1.8,女性占58.2,其中6069岁的老年人占39.4,7079岁的老年人占43.5,8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7.1。样本性别及年龄分布结构比较合理,适于进行分析。图表1:调查对象的性别及年龄分布表所抽取老年人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到总数的81.5,大专及以上占到调查对象的11.5。图表2:调查对象的性别及年龄分布表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本科及以上203.23.43.4大专284.54.78.1高中619.910.318.5初中及以下36158.361.279.7文盲12019.420.3100.0Total59095.3100.0 MissingSystem294.7 Total619100.0 调查中选取的老人在涵盖了“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和困难对象的同时,其退休前职业分布如下表:干部占19.9,职工占50.8,合计70.7,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是有工作的概念,意味着可以领取退休金。退休前从事其他工作的老人占29.3,他们基本上没有享受到退休金。图表3:调查对象退休前职业分布表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干部11819.119.919.9职工30148.650.870.7自由职业152.42.573.2无业15625.226.399.552.3.399.8221.2.2100.0Total59395.8100.0 MissingSystem264.2 Total619100.0 第一部分 湖北省老年人生活基本状况 对生活状况的描述,主要指标有收入水平、住房情况、身体状况、和赡养照料情况四项。一、收入分析1、 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偏低调查显示,30.9的老年人收入低于300元,23.5的老年人收入在300500元,31.2的老年人收入在5001000元,8.2的老年人收入在1000元以上,另外,有5.5的老年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收入。对比湖北省去年人均收入,可以发现,老年人收入偏低,57.8的老年人的月收入不足500元。 图表4:老年人收入水平分布表 FrequencyPercentValid月300元以下19130.9 月300-500元14723.7 月500-1000元19331.2 月1000元以上518.2 53.5 Total58594.5MissingSystem345.5Total619100.02、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和低保在对老年人收入来源分析之后发现,63.2的老年人有退休金,23.7的老年人享受低保,子女给钱的占2.4,有其他收入的占6.0。拥有退休金和享受低保的老人占到样本总数的90.6,数据显示退休金和低保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图表5:老年人收入来源分布表 FrequencyPercentValid有退休金39163.2 享受低保14723.7 子女给钱152.4 其他经济来源376.0 54.6 Total59496.0MissingSystem254.0Total619100.03、 收入来源与收入水平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在下面的两个表中,可以发现,在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中,月收入超过500元的占到了60.3,而依靠其他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月收入大部分低于每月300元。图表6:收入来源与收入水平关联表表一: 收入水平Total月300元以下月300-500元月500-1000元月1000元以上5收入来源有退休金24131189470391享受低保12614022144子女给钱900009其他经济来源282321365301004Total190147193513584表二: 收入水平Total月300元以下月300-500元月500-1000元月1000元以上5收入来源有退休金6.1%33.5%48.3%12.0% 100.0%享受低保87.5%9.7% 1.4%1.4%100.0%子女给钱100.0% 100.0%其他经济来源77.8%5.6%8.3%5.6%2.8%100.0%575.0% 25.0% 100.0%Total32.5%25.2%33.0%8.7%.5%100.0%4、 退休前职业与收入水平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和他们退休前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统计发现,退休前是干部或者正式职业的老年人群,月收入低于300元的只有4.3和13.6,而自由职业或无业者,月收入低于300元的比例则达到了83.3和88.1。这说明“单位制”之下的养老渠道依然对目前我省的老年人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图表7:退休前职业与收入水平关联表表一: 收入水平Total月300元以下月300-500元月500-1000元月1000元以上5退休前职业干部51655410117职工4111613581301自由职业10200012无业13312222151501100222100001Total190147193513584表二:收入水平Total月300元以下月300-500元月500-1000元月1000元以上5退休前职业干部4.3%13.7%47.0%35.0% 100.0%职工13.6%38.5%44.9%2.7%.3%100.0%自由职业83.3%16.7% 100.0%无业88.1%7.9%1.3%1.3%1.3%100.0%5 50.0%50.0% 100.0%22100.0% 100.0%Total32.5%25.2%33.0%8.7%.5%100.0%二、住房状况1、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 住房是生活状况的重要方面,此次调查的数据表明,有住房、住子女或亲戚家的老年人共占到总样本的80.7%,租房住和住邻居家的占11.5%,无房可住的老年人只占到样本的0.2%,另有0.9%的老年人住在福利院里。数字清楚地反映出我省绝大部分老年人是居家养老。图表8:老年人住房状况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无房1.2.2.2住福利院5.8.91.0住亲戚房91.51.52.6租房203.23.46.0住子女家254.04.310.3房屋破旧396.36.717.0住邻居房477.68.125.1有住房43570.374.9100.0Total58193.9100.0 MissingSystem386.1 Total619100.0 住房情况Total 有住房房屋破旧住子女家住亲戚房住邻居房租房住福利院无房 收入水平月300元以下Count10016128341141186 % within 收入水平53.8%8.6%6.5%4.3%18.3%5.9%2.2%.5%100.0% 月300-500元Count111116110600145 % within 收入水平76.6%7.6%4.1%.7%6.9%4.1%.0%.0%100.0% 月500-1000元Count1718502300189 % within 收入水平90.5%4.2%2.6%.0%1.1%1.6%.0%.0%100.0% 月1000元以上Count45410100051 % within 收入水平88.2%7.8%2.0%.0%2.0%.0%.0%.0%100.0%TotalCount43039249472041574 % within 收入水平74.9%6.8%4.2%1.6%8.2%3.5%.7%.2%100.0%2、收入水平与住房情况呈正相关另一方面,收入对住房拥有影响明显。月收入300元以下的老年人有住房的只占该群体的53.8%,月收入在300-500的老年群体中,这一比例占到76.6%,月收入5001000元时,拥有住房的比例达到90.5%,认为房屋破旧的老年人比例是4.2。在月收入1000元以上时,拥有住房的比例是88.2%,但是这些老人认为自己房屋破旧的占到了7.8%。我们推测,收入在这一水平的老年人对于住房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图表9:收入水平与住房情况关联表三、身体状况与医疗保障1、老年人身体状况老年人身体状况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活,在被问及身体状况时,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或者一般的老年人占到总样本的68.5,长年有病的占17.6,正在生病的占11.9,卧床不起的占到了1.8。总的看来,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健康的只占到总样本的26.1。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判断并不是基于医疗机构的结论,而是自身的感觉而已。在回答一般的老年人中,有不少是有病的,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在可以忍耐的范围以内。图表10 老年人身体状况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健康15525.026.126.1一般25240.742.468.4长年生病10517.017.686.1卧床不起111.81.887.9有病7111.511.999.861.2.2100.0Total59596.1100.0 MissingSystem243.9 Total619100.0 2、家庭完整与否会对老人健康产生影响身体状况与自身的身体条件、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有关,此次调查询问了老年人的配偶子女情况和收入情况,希望可以知道这两个方面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构成多大程度上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有配偶有子女的老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占30.5,空巢家庭老人认为自己健康的占29.8,无配偶有子女的老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占20.3,无配偶无子女的老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占20.7,有配偶无子女的8位老人,没有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样本太小,不具有分析价值)。据此可以得出结论,配偶和子女情况会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构成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具有决定性。 图表11:有无配偶子女与身体状况关联表 身体状况Total 健康一般长年生病卧床不起有病6 配偶子女情况有配偶有子女Count94131413381308 % within 配偶子女情况30.5%42.5%13.3%1.0%12.3%.3%100.0% 空巢家庭Count1420715047 % within 配偶子女情况29.8%42.6%14.9%2.1%10.6%.0%100.0% 有配偶无子女Count0311308 % within 配偶子女情况.0%37.5%12.5%12.5%37.5%.0%100.0% 无配偶有子女Count3575414170172 % within 配偶子女情况20.3%43.6%23.8%2.3%9.9%.0%100.0% 无配偶无子女Count12211528058 % within 配偶子女情况20.7%36.2%25.9%3.4%13.8%.0%100.0%TotalCount15525010511711593 % within 配偶子女情况26.1%42.2%17.7%1.9%12.0%.2%100.0% 3、收入水平与老年人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收入水平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呢,数据显示,月收入300元以下和月收入300500元之间的老年人群体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分别占到17.9和17.0;在月收入突破500元之后,这一比例几乎翻了一倍,达到35.2;月收入超过1000元的老年群体中,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达到52.9。可以看出,月收入的上升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身体的状况,月收入达到或者超过500元,会明显地促进老年人身体的健康(如果考虑到文中健康是自我的评价的话,那么收入对老年人精神状态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图表12:收入水平与身体状况关联表 身体状况Total 健康一般长年生病卧床不起有病6 收入水平月300元以下Count3468604240190 % within 收入水平17.9%35.8%31.6%2.1%12.6%.0%100.0% 月300-500元Count2575235190147 % within 收入水平17.0%51.0%15.6%3.4%12.9%.0%100.0% 月500-1000元Count6882192211193 % within 收入水平35.2%42.5%9.8%1.0%10.9%.5%100.0% 月1000元以上Count2718303051 % within 收入水平52.9%35.3%5.9%.0%5.9%.0%100.0% 5Count0300003 % within 收入水平.0%100.0%.0%.0%.0%.0%100.0%TotalCount15424610511671584 % within 收入水平26.4%42.1%18.0%1.9%11.5%.2%100.0%4、收入水平影响医疗保障的获得收入与健康的关系,是有着一定背景的,如收入水平对于医疗保障的影响,在图表10中,可以看到公费医疗的比例是随收入水平而明显上升的,在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群中,医保的获得也和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月收入300元以下者,无医疗保障的老年占85.1,月收入300500元的老年人群有29.0没有医疗保障,5001000元者15.3无医疗保障,7.8的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医疗保障。图标13 收入水平与医疗保障关联表 医疗保障Total 公费医疗医保无医疗保障院里负担 收入水平月300元以下Count5201603188 % within 收入水平2.7%10.6%85.1%1.6%100.0% 月300-500元Count2578420145 % within 收入水平17.2%53.8%29.0%.0%100.0% 月500-1000元Count37123290189 % within 收入水平19.6%65.1%15.3%.0%100.0% 月1000元以上Count27194151 % within 收入水平52.9%37.3%7.8%2.0%100.0% 5Count10203 % within 收入水平33.3%.0%66.7%.0%100.0%TotalCount952402374576 % within 收入水平16.5%41.7%41.1%.7%100.0%四、赡养照料1、年龄增长,自给能力下降随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活动能力不断下降,自理能力肯定是不断下降的,这是正常的自然规律。但此次调查数据反映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给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6069岁老年人群中,不能自给的占到11.8,7079岁老年人群中,不能自给的占到12.2,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不能自给的占到32.9。图表14:年龄与赡养照料状况关联表 赡养照料状况Total 能自己自理不能自给能自理不能自给不能自理能自给不能自理5 年龄60-69Count19519862230 % within 年龄84.8%8.3%3.5%2.6%.9%100.0% 70-79Count21825660255 % within 年龄85.5%9.8%2.4%2.4%.0%100.0% 80以上Count5321119397 % within 年龄54.6%21.6%11.3%9.3%3.1%100.0%TotalCount4666525215582 % within 年龄80.1%11.2%4.3%3.6%.9%100.0% 2、年龄增长,家庭照料减少数据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无配偶老人比例显著上升,6069岁老年人群中,无配偶者比例是25.1,7079岁老年人群中,无配偶者比例是38.6,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无配偶者比例是71。无子女的比例, 606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7.7,707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6.1,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32。在80岁以上,无子女数据出现了不正常的增长。如果加上空巢家庭,没有子女在身边的老年人群比例为:606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在身边者比例是13.2,707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在身边者比例是16.5,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39。图表15:年龄与配偶子女情况关联表 配偶子女情况Total有配偶有子女空巢家庭有配偶无子女无配偶有子女无配偶无子女年龄60-69Count1601334415235% within 年龄68.1%5.5%1.3%18.7%6.4%100.0%70-79Count1282748812259% within 年龄49.4%10.4%1.5%34.0%4.6%100.0%80以上Count21714031100% within 年龄21.0%7.0%1.0%40.0%31.0%100.0%TotalCount30947817258594% within 年龄52.0%7.9%1.3%29.0%9.8%100.0%第二部分 养老方式的选择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自理自给能力都会随之降低,如何才能安度晚年,这是每一个进入老年的人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许多条件不错的养老院被建立起来,和之前相比,老年人养老方式便多了一种选择,那就是机构养老。但是,现在还不是把机构养老铺的时机。原因是现在很多老年人并不认机构可养,甚至在居家养老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在家里待着,而不愿意去养老院。在传统居家养老的文化氛围中,结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我省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平台,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一、居家养老为主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养儿防老”,也就是家庭养老,对于孤老或者子女没有能力赡养的,会以宗族的力量来介入和弥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居家养老还是养老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空巢家庭的出现,以及计划生育推行后独身子女所产生的养老困难,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对于机构一部分老人在慢慢接受,但是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可以居家养老。1、 大部分老人愿意居家养老下表清晰地反映出这种趋势,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愿意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到总数的77.2,愿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22.8。年龄不同做出选择的比例也有不同,6069岁年龄段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70.4,7079岁年龄段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82.9,上升了12.5,80岁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是78.0,又下降了4。在选择居家养老时,传统观念的影响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从6069岁年龄段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会更低一些。等到80岁之后,由于家庭照顾水平的降低,以及本人自理能力的下降(见图表14、15),有些老人不得不选择机构养老,所以在80岁以后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比例又回升了4.9个百分点。 图表16:年龄与养老方式选择 养老Total居家机构年龄60-69Count14360203% within 年龄70.4%29.6%100.0%70-79Count18939228% within 年龄82.9%17.1%100.0%80以上Count712091% within 年龄78.0%22.0%100.0%TotalCount403119522% within 年龄77.2%22.8%100.0%2、文化程度高并不会更认同机构养老文化程度会不会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构成明显的影响呢?我们把文化程度和养老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下:本科及以上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2.2,大专选择机构养老的占15.4,高中以上选择机构养老的占31.6,初中及以下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3.8,文盲选择机构养老的占18.3。分析结果并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就一定会更多地选择机构养老。图表17:文化程度与养老方式选择关联表 养老Total居家机构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Count14418% within 文化程度77.8%22.2%100.0%大专Count22426% within 文化程度84.6%15.4%100.0%高中Count391857% within 文化程度68.4%31.6%100.0%初中及以下Count23473307% within 文化程度76.2%23.8%100.0%文盲Count8920109% within 文化程度81.7%18.3%100.0%TotalCount398119517% within 文化程度77.0%23.0%100.0%二、以社区养老为平台调出数据显示,老年人的自给自理的状况和他们被赡养照料情况并不对等(参照表10、11、14、15),很多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时遭遇到不少困难,如经济条件窘迫、缺乏人手料理家务、没有人聊天生活烦闷等等,在遇到这些困难时,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愿意留在家中养老,为什么还会有很多老人拒绝机构养老呢?对老年人拒绝机构养老的原因的分析如下:无力支付养老院费用分占46.9,受舆论观念影响占18.9,区位、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占2.1,其他原因占32.2(其他原因主要包括:1、觉得养老院没有居家养老自由;2、因对养老院不了解所产生的害怕很多老人认为只有将死的人才去养老院;3、子女不同意;4服务不满意。)图表18:居家养老不方便,但又不愿意机构养老原因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无力支付费用6710.846.946.9观念舆论影响274.418.965.7区位环境、基础条件较差3.52.167.8其他原因467.432.2100.0Total14323.1100.0 MissingSystem47676.9 Total619100.0 老年人居家养老是中国人的习惯,另外,就我国目前的国力来看,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将很大比例的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养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质量?社区的力量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介入了。日托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日托的比例为3.7。在需要日托的老年人群中,年龄增大日托的需求量会逐步上升,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日托人员的36.1,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日托人员的34.8,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日托人员的39.1。图表19:居家养老日托需求比例图表20: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日托的总人数的比例2、钟点服务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钟点服务的比例为8.7。在需要钟点服务的老年人群中, 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钟点人员的33.9,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钟点人员的44.6,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钟点服务人员的17.9。图表21:居家养老钟点服务需求比例 图表22: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钟点服务的总人数的比例3、医疗服务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医疗服务的比例为17.8。在需要医疗服务的老年人群中, 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医疗服务人员的33.3,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医疗服务人员的43.2,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医疗服务人员的22.5。图表23: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需求比例图表24: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医疗服务的总人数的比例3、谈心服务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谈心服务的比例为4.2。在需要谈心服务的老年人群中, 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谈心服务人员的38.5,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谈心服务人员的34.6,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谈心服务人员的26.9。图表25:居家养老谈心服务需求比例图表26: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谈心服务的总人数的比例4、法律援助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法律援助的比例为3.9。在需要法律援助的老年人群中, 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法律援助人员的45.8,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法律援助人员的50.0,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法律援助人员的4.2。图表27:居家养老法律援助需求比例图表28: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谈心服务的总人数的比例5、“星光之家”活动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去“星光之家”活动的比例为11.5。在需要去“星光之家”活动的老年人群中, 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去“星光之家”活动人员的43.7,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去“星光之家”活动人员的43.7,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去“星光之家”活动人员的12.7。图表29:居家养老去“星光之家”活动需求比例图表30: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去“星光之家”活动的总人数的比例6、夜间照料需求在居家养老人群中,需要夜间照料的比例为1.5。在需要夜间照料的老年人群中, 6069岁老年人占需要夜间照料人员的9.1,7079岁老年人占需要夜间照料人员的9.1,80岁以上老年人占需要夜间照料人员的63.6。图表31:居家养老夜间照料需求比例图表32:各年龄段人数占需要夜间照料的总人数的比例由于收入的原因,老年人居家养老遇到困难时,他们并没有购买服务的习惯。统计数据所显示的老年人对于各种服务需求的比例并不高,只有对于医疗服务和“星光之家”服务的要求量超过了10。需要强调的是,这两项服务恰恰是社区在大力推行的,因此我们不能说老人们不需要如日托、夜间照料这样的服务,恰恰相反的是,社区需要去推进这些服务在社区内的发展,让老人们习惯于接受这些服务,要让居家养老的不足得以补充,使老人们在家中也可以得到必要的服务,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三、以机构养老为补充虽然居家养老是很多老人的首选,但现在可以接受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也已经达到了22.8。在西方国家,一般养老院的床位都绝对不会超过老年人口的10,由此看来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了。 图表33:养老方式选择分布表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居家40365.177.277.2机构11919.222.8100.0Total52284.3100.0MissingSystem9715.7Total619100.0调查数据显示,经济条件的窘迫是老年人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居家不便而又不愿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46.9是因为无力支付费用。那么什么价位的养老机构才可以为老年人所接受呢,调查数据表明,认可月费用500元以下的老人占到了86.3,只有9.2的老人能够接受每月超过500元的费用。图表34:愿机构养老,愿承担月费用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300元以下538.640.540.5 300-500元609.745.886.3 500-1000元121.99.295.4 561.04.6100.0 Total13121.2100.0 MissingSystem48878.8 Total619100.0 第三部分 湖北省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思考对于养老问题对策的提出,必须要在对我省老年人生活状况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达到了这个目的,对于回收问卷的统计和分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省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状况,以及他们自己所希望的养老方式的选择,这些对我们思考有关老年人养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一、 老年人养老状况综述(一)老年人生活状况大部分老人收入偏低(54.4的老年人月收入低于500元)。在老年群体中,退休前是干部或者具有正式工作者,大多数可以领取退休金,这部分老人的月收入普遍高于500元;退休前无业或自由职业者,月收入偏低,一般会低于500元。数据显示,老人月收入低于500元,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住房情况和健康状况。无房可住的老年人很少(0.2的老人无房可住),自有住房的老人占74.9。但是住房条件不容乐观,在月收入过千元的老人中,有7.8认为住房破旧。老年人身体状况一般。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或者一般的老年人占到总样本的68.5。总的看来,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健康的只占到总样本的26.1。在回答一般的老年人中,有不少是有病的,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在可以忍耐的范围以内。月收入水平与医保相关度很大,月收入300元以下者,无医疗保障的老年占85.1, 7.8的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医疗保障。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自理能力随之减弱,但相关的支持没有到位,出现了老年人年龄增长,自理能力下降,自给能力也下降的现象。6069岁老年人群中,不能自理的占到11.8,7079岁老年人群中,不能自给的占到12.2,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不能自给的占到32.9。另外,随着年龄增长,无配偶老人比例显著上升。无子女的比例, 606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7.7,707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6.1,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32。在80岁以上,无子女数据出现了不正常的增长。,分析原因如下:(1)80岁以上老年人群子女自然死亡;(2)80岁以上老年人群觉得子女未对自给尽到赡养义务,气氛之余,回答没有子女。如果加上空巢家庭,没有子女在身边的老年人群比例为:606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在身边者比例是13.2,7079岁老年人群中,无子女在身边者比例是16.5,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无子女者比例是39。这便使居家养老出现了年龄越大越缺乏家庭照料的问题。(二)养老模式的选择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愿意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到总数的77.2,愿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22.8。年龄不同做出选择的比例也有不同,6069岁年龄段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70.4,7079岁年龄段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82.9,上升了12.5,80岁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回落至78.0。 在是否选择居家养老时,年龄段的差异,反映出传统观念对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由于家庭照顾水平的降低,以及本人自理能力的下降(见图表14、15),而不得不选择机构养老,使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比例又回升了4.9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分析结果并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能够得出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就一定会更多地选择机构养老的结论。居家养老是中国人的习惯,另外,就我国目前的国力来看,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将很大比例的老年人安置在养老院中养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质量?社区的力量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介入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也希望可以从社区获得一些需要的服务。由于收入的原因,老年人居家养老遇到困难时,他们并没有购买服务的习惯。统计数据所显示的老年人对于各种服务需求的比例并不高,只有对于医疗服务和“星光之家”服务的要求量超过了10。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两项服务恰恰是社区在大力推行的,因此我们不能说老人们不需要如日托、夜间照料这样的服务,恰恰相反的是,社区需要去推进这些服务在社区内的发展,让老人们习惯于接受这些服务,要让居家养老的不足得以补充,使老人们在家中也可以得到必要的服务,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可以得到保障。很多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时遭遇到不少困难,如经济条件窘迫、缺乏人手料理家务、没有人聊天生活烦闷等等(参照表10、11、14、15),在遇到这些困难时,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愿意留在家中养老,为什么还会有很多老人拒绝机构养老呢?对老年人拒绝机构养老的原因的分析如下:无力支付养老院费用分占46.9,受舆论观念影响占18.9,区位、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占2.1,其他原因占32.2(其他原因主要包括:1、觉得养老院没有居家养老自由;2、因对养老院不了解所产生的害怕很多老人认为只有将死的人才去养老院;3、子女不同意;4、服务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经济条件的窘迫是老年人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居家不便而又不愿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46.9是因为无力支付费用。那么什么价位的养老机构才可以为老年人所接受呢,调查数据表明,认可月费用500元以下的老人占到了86.3,只有9.2的老人能够接受每月超过500元的费用。二、湖北省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思考(一) 提倡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是两个概念。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是由自己或家庭其他成员来承担, 而不是由社会承担, 即讲的是由谁承担问题; 居家养老则是指老年人养老的居住方式是在自己的家庭, 而不是集中居住在各养老机构, 即讲的是居住方式问题。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家中度过的养老形式。自有家庭以来,就形成了这种养老的形式。事实证明,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是符合我国民族传统和现实国情的。现代社会中,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如果全部依靠自己家庭其他成员来承担,是有不小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中心下移。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家庭向着小型化、核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伦理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现在,家庭伦理的轴心,一是由纵转向横,重视夫妻的关系;二是纵向上重心下移,转到孩子这个中心上来。2. 老年人的凝聚力减小。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技术、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可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旺盛的精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讲,已是既力不足而心也无余。老年人的智者形象削弱,黯然甚至不再。快速变化的社会,使得上一代的经验很快失去对年轻人文化传授的意义。3. 家庭成员趋老化,老年人的独尊优势分化,过去,由于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家庭中是少数,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受到众星拱月般的照顾。然而,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是事实。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几代老人共居家庭,已经大量存在,这就使得老年人不但得不到特别的照顾和优待,相反要互相照顾,甚至去照顾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完全进行家庭养老,由家庭来负担老年人的生活显然是有困难。,特别是对施行计划生育后的这一代年轻人,一对夫妇可能要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况。居家养老,无疑就成了更好的选择,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我国目前有老年人(60 岁以上) 1. 25 亿,并且以每年3. 2 %的速度增加。如此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