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doc_第1页
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doc_第2页
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doc_第3页
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摘要】目的:分析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方法:抽取100例危重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进行注射治疗,实验组对注射器进行调整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输液治疗情况。结果:对卡槽进行改进之后,误差精度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要好,能够将所有液体全部泵入完。结论:对微量输液泵以及配套注射器行改进后,药物准确性高,误差降低,值得推广。【关键词】危重低出生体重儿;微量输液泵;配套注射器低出生体重儿指体质量小于2500g的新生婴儿,在对此类患儿进行救治时,为确保药液能够匀速注入患儿的体内,需要使用微量输液泵对药液输入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用药安全1。本研究主要分析危重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输液泵与配套注射器的情况,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从我院抽取100例危重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0h至3h,平均年龄为(1.030.05)岁,体重为2300g至2500g,平均体重为(2400.3290.05)g。实验组50例患儿,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0h至3h,平均年龄为(1.010.04)岁,体重为2300g至2500g,平均体重为(2400.1490.11)g。参与研究的患儿均符合危重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标准2,均在出生后的1小时之内进行体质量的测量,体重均在2500g以下;研究排除了先天残障的患儿。经确认,两组危重低出生体重儿在性别比例方面以及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经过t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1.2方法(1) 微量输液泵:来自浙大医学器材有限公司;注射器:来自山东高威医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为20mL的一次性无菌溶药的注射器;实验制剂:浓度为5%的5mL至10mL葡萄糖注射液,来自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2) 对危重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观察;依据患儿具体的每千克体质量、病情情况以及使用的药物类型进行输液速度的选择,主要是指将非脂溶性液体或者是其他药物溶于5%的5mL至10mL葡萄糖注射液,然后依据每千克的体质量进行速度在7mL/kg一下的微量输液泵输入。本次实验使用的微量输液泵、注射器以及连接管均各为同一公司同一型号的产品。对患者进行输液时,每组分别设置5mL/h、6mL/h、10mL/h的速度;5分钟、30分钟、1小时的输液时间。实验组将注射器尾部置于微量输液泵中的卡槽进行调整,然后按照对照组的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时间对患儿进行输液。1.3观察指标观察不同的输液时间以及不同的输液速度影响微量输液泵注入药物准确性的情况。1.4数据处理两组危重低出生体重儿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之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的为计量资料,其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为卡方(2)检验。2.结果2.1观察结果:限定输液的时间,在5mL/h、6mL/h、10mL/h的速度对微量输液泵注入药物准确性情况的影响,其误差精度分别是3.82%、2.34%、1.30%。由此可知使用微量输液泵以及配套的注射器进行注入实验是有误差的。2.2对照组实验结果:限定输液速度,为10mL/h,输液量限定为10mL,在5分钟、30分钟、1分钟的测量时间内对微量输液泵注入药物准确性情况的影响,误差精度为30.10%、3.2%以及无法读出。从上可知,在限定输液速度的情况下,输液的时间越长,那么误差越小。2.3实验组实验结果:对卡槽进行调整之后,实验组按照对照组同样的方法进行输液,输液量为10mL,注射器为20mL一次性无菌溶药的注射器,其对微量输液泵注入药物准确性情况的影响如表1所示:表1 不同输液时间、输液速度对泵入准确性情况的影响输液速度设定的测量值(mL)实际的测量值(mL)误差精度5分钟30分钟1h5分钟30分钟1小时5分钟30分钟1h5mL/h0.402.5050.410.112.510.115.000.1728.564.393.196mL/h0.503.0060.510.113.010.106.000.1524.893.662.3210mL/h0.805.00100.810.155.020.1310.000.1119.272.761.00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对比可知,对卡槽进行改进之后,误差精度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要好,能够将所有液体全部泵入完。3. 讨论我国对微量输液泵以及输液控制器的要求为:在1分钟循环内,允许75%流量误差,在5分钟循环内,允许30%流量误差3。本次实验对注射器尾部置于输液泵中的卡槽做调整之后,增加了输液器的压力,从而实现了将药液完全泵入患儿体内的治疗效果。经过对实验组的误差精度进行比较可知,其误差精度在国家标准之内。实验发现,对危重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注射器泵入治疗时,存在着输液泵显示为注射完毕然而实际有1.5mL以下的液体无法完全泵入至患儿体内的情况,这会对患儿治疗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为解决问题,除了对卡槽进行调整,还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是,要严格按照输液泵使用的要求进行,使用配套的注射器,使用之前,将管内空气排净;此外,注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另外要选择粗大的静脉进行注射,将对药物泵入准确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总之,对微量输液泵以及配套注射器行改进后,药物准确性高,误差降低,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胡静,汤超美,李芳等.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41-43.2曾玉友,韩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