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春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ppt_第1页
儿童春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ppt_第2页
儿童春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ppt_第3页
儿童春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ppt_第4页
儿童春季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及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风疹 水痘等 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 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咳嗽 咳痰等症状 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 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 春季成为成为病好发的六大原因 1 冬天里 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 春天天气转暖 昼夜温差大 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 2 春天主生发 万物皆蠢蠢欲动 细菌 病毒等亦随之活跃 3 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气 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 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 4 初春蔬菜 水果品种较少 容易缺乏营养 5 开春后 人流开始流动 公共场合聚集人员有助于病原菌的相互传播 6 是受国际和周边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局部暴发流行的影响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 传染病的临床分期 按传染病的发生 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 至首发症状时间 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 短至数小时 长至数月乃至数年 同一种传染病 各病人之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 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 短至数小时 狂犬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 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大多3 7天 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 2 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 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 一般1至2天 呈现乏力 头痛 微热 皮疹等表现 多数传染病 看不到前驱期 3 发病期 症状明显期 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 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 症状由轻而重 由少而多 逐渐或迅速达高峰 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 4 恢复期势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 免疫力提高 病变修复 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 多为痊愈而终局 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特点 春季主要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包括甲流 麻疹 风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手足口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可爆发流行 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 呼吸系统以外的感染 少数在动物中流行性流感病毒偶可致人类发病 例如禽流感 人类无免疫力病死率极高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 流感临床特点 1 起病急骤 畏寒 发热 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 甚至更高 伴头痛 全身酸痛 乏力 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较轻 咽干喉痛 干咳 可有腹泻 2 颜面潮红 眼结膜外眦充血 咽部充血 软腭上有滤泡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既往仅在禽间发现 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人类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 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 禽流感病毒中 H5 H7 H9可以传染给人 其中H5为高致病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如发热 咳嗽 少痰 可伴有头痛 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 出现呼吸困难 可伴有咯血痰 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纵隔气肿 脓毒症 休克 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感治疗1 抗病毒药物 达菲 利巴韦林等药物 甲流患者48小时内应用达菲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 体重不足15kg者 予30mgb i d 体重15 23kg者 予45mgb i d 体重23 40kg者 予60mgb i d 体重大于40kg者 予75mgb i d 2 中成药 莲花清温胶囊 清开灵 银翘解毒散 3 中药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杭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 后下 3g生甘草3g4 对症治疗 体温 38 5 可用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 儿童慎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类药物 防止瑞氏综合征的发生 5 儿童注意休息 多喝水 清淡营养饮食流感隔离时间 1 隔离至烧退后三天 2 甲型H1N1 H7N9流感 隔离7天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其传染性很强 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 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临床上以发热 上呼吸道炎症 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我国自1965年 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可通过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控制麻疹流行 传染性极强 具有高度传染性 易感者接触后90 以上发病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空气飞沫 咳嗽 打喷嚏 说话 经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 常爆发于托幼机构 小学校或易感者集中的易感人群 传染期 发病前5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隔离时间 麻疹 1 潜伏期一般为10 14天 2 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 一般为3 4天 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 见于所有病例 多为38 5度以上发热 咳嗽 流涕 流泪 咽部充血等其它症状 以 Koplik斑 在发疹前24 48小时出现 为直径约1 0mm灰白色小点 外有红色晕圈 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 3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 4天出现皮疹 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 40 5 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疹间皮肤正常 始见于耳后 颈部 沿着发际边缘 手心出疹进入恢复期 4 恢复期出疹3 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 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 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 食欲 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 疹退后 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7 10天痊愈 麻疹 潜伏期 7 21天 平均10 14天主要症状 发热出疹咳嗽 结膜炎 卡他症状柯氏斑并发症 肺炎 喉炎 脑炎等麻疹合并肺炎是小年龄麻疹病人主要死因 麻疹 麻疹 麻疹 麻疹疫情处理1 隔离病人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 应立即隔离 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 2 开展应急接种 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可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 实施时间要尽早 应在接触病人的3日内接种 感染3天内接种 接种率 95 以上半个月终止流行 3 做好环境消毒无新发病人14天 4 每天晨检注意及时发现发热 卡他症状 出疹的儿童 水痘 由带状包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 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 疱疹 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 其传染力强 接触或空气飞沫均可传染 感染水痘后 恢复后病毒会长期潜伏在神经根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会重新感染 称之为带状疱疹 水痘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 衣服 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 10岁的儿童 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水痘 临床特点 大多见于1 10岁的儿童 潜伏期2 3周 起病较急 可有发热 头痛 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 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 为3 5mm的斑疹 约12 24小时左右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 约经2 3天水疱干涸结痂 痂脱而愈 不留疤痕 皮损呈向心性分布 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 次于颜面 头部 四肢较少 掌跖更少 粘膜亦常受侵 见于口腔 咽部 眼结膜 外阴 肛门等处 皮疹经2 3天后干燥结痂 痂脱而愈 不留疤痕 在发病3 5天内 皮疹陆续分批发生 故同时可见丘疹 水疱 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 本病呈自限性 病程约2 3周 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 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 如肺炎 水痘脑炎 水痘肝炎等 隔离期 结痂完全脱完 或者病后21天 水痘 水痘 带状疱疹 水痘 预防措施1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 2 加强病人的隔离 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中医学称 痄腮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以5 15岁发病最多 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18日内可以发病 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 感染后可获得免疫 大多预后良好 病毒的感染性可被乙醚 氯仿 福尔马林 56 20分钟及紫外线所灭活 在 70 可以存活数年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8 30天 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较急 发病初可有发热 畏寒 头痛 食欲减退 全身不适等症状 1 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 体温可达39 以上 儿童患者症状较轻 可无明显前驱症状 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 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 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 颊黏膜处的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 有些病例1 4日后又可累及对侧 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 舌下腺 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 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 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颁下肿胀 并出现吞咽困难 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 舌下腺 除腮腺肿大外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 引起脑膜炎 脑膜脑炎 睾丸炎 卵巢炎 胰腺炎 乳腺炎等 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 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也有单独出现者 隔离期 21天 或腮腺完全消肿后 方可解除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1 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 2 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 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 病人用过的食具 衣物 手帕 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 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 不面对他人咳嗽 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自动免疫 用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 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4 药物预防 流行期间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 每日1剂 连续6天 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化脓性脑脊膜炎症简称 流脑 好发于冬春季节 2 4月份是高发期 其他季节有散发性病例 6个月 2岁的宝宝是高发人群 由呼吸道传染 可由喷嚏 咳嗽等经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密切接触 经呼吸道传染 带菌者以及发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 常以上呼吸感染起病 继而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及体征 确诊需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以及脑脊液检验的改变 病情可轻可重 大部分病人经积极治疗可获痊愈 不留后遗症 部分虽经治疗 仍可留有后遗症 部分病情严重者 短期内可发生死亡 轻型和普通型患者 经及时 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爆发型者死亡率高 病情严重 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的 可引起脑室膜炎 硬脑膜下积液或积脓等并发症 病程持久 并发症多 预后较差 流脑 临床表现普通型 表现为骤起发热 头疼 呕吐 嗜睡 部分病人可发生惊厥 甚至昏迷 全身皮肤出现淤点 淤斑 医师检查时 发现患儿颈项强直 有脑膜刺激征象 爆发型 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大量皮肤淤点 淤斑 甚至在淤斑中央呈黑色皮肤坏死 患儿抽搐不止 或昏迷 全程休克状态 流脑 预防措施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 居室内要开窗通风 按时预防接种 有可疑症状表现时 应立即就医 经医生检查怀疑为本病时 应遵医嘱进行腰椎穿刺 检查脑脊液 以明确判断 一旦明确诊断 应按医嘱足量而全程用药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型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 4 5 9 10型 B组的2 5型 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 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A16 和肠道病毒71型 EV71 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不是罕见病手足口病其实像普通感冒一样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该病隐性感染率高 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 主要通过粪 口途径传播 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 咽痛 口腔内疼痛和皮疹 在手 足 臀 膝部出现丘疹 疱疹 可自愈 不留痂 一般仅需对症治疗 预后良好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 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急性起病 发病早期像感冒 发热 一般为38 左右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流涕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头疼等症状 同时或1 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 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壁厚 疱内液体较少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 常常流口水 不能吃东西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流涕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头疼等状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 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 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皮疹的特点 三个四 四部曲 主要侵犯手 足 口 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 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 不痛 不痒 不结痂 不结疤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大多数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可防 可治 不可怕 手足口病 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但也无需过分担心 如无合并症 预后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左右痊愈 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曾经感染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