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军 1 ,慕长龙 2 , 3琳 1 ,陈辉 1 ,黎燕琼 2 ,郑绍伟 2 ,刘古(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 625014; 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都 610081 )摘要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避震疏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 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对成都市中心城的影响为例 ,通过计算地震后避难人数和避震疏散所需公园绿地面积 ,从而探讨研究区现有公园绿地面积是否满足避震疏散 需求 。研究结果显示 ,成都市中心城区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长期避难人数为 30. 92 万人 ,所需紧急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总面积 分别为 441. 82hm2 、77. 31 hm2 ,所需紧急 、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 300. 85hm2 、46. 26 hm2 。研究区现有不同规模的公 园绿地表现出景观分布格局差异 。除高新区和武侯区外 ,其余 4个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均不能满足紧急避震疏散需求 ,而 6 个区 可作为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的面积均能满足长期避震需求 。研究结果体现了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合 理性 ,以此作为城市建设和公园绿地规划的参考 ,在提高城市绿地率的同时也满足避震疏散需求 。关键词 : 512汶川大地震 ;避震疏散场所 ;公园绿地 ;面积指标文章编号 : 1000 20933 ( 2008 ) 12 25876 208 中图分类号 : Q143 文献标识码 : AAn ana ly s is on a rea of pa rk an d open lan d for eva cua t ion an d refuge dur in gea r thqua ke in C hen gduGU L in1 , CH EN H u i1 , L I Yan2Q iong2 , ZH EN G Shao2W e i2 , L IU J un1 , MU Chang2Long2 , 31 S chool of Forestry and Ga rden ing, S ichuan A g ricu ltu ra l U n iversity, Ya 2an 625014, Ch ina2 S ichuan A cadem y of Forestry, C hendu 610081, C h inaA c ta E co log ica S in ica, 2008, 28 ( 12 ) : 5876 5883.A b stra ct: A s a vita l componen t of u rban eco system , u rban p a rk and op en land p lays an impo rtan t ro le in evacuation andrefuge du ring ea rthquake. A im ing to unde rstand whethe r the existing p ark s and op en land s can m ee t the dem and of seism ic refuge s fo r evacuation, th is p ap er tak ing the imp ac ts of 512 W enchuan Ea rthquake on the cen tral zone of Chengdu C ity asan examp le, ana lyzed the pop u lation of refuge and the a rea of p ark and op en land needed fo r evacua tion and refuge du ring ea rthquake.The resu lts showed tha t, the to tal pop u la tion of long2te rm refuge suffe red from 512 W enchuan Earthquake wa s 309. 222thou sand s. The to tal area of u rgen t and p erm anen t seism ic refuges fo r evacuation is 441. 82 hm and 77.31 hmre sp ec tively. The a rea of u rban p ark and op en land ava ilab le fo r u rgen t and p erm anen t seism ic refuge s fo r evacua tion 300.85 hm2 and 46. 26 hm2 , re sp ectively, and they are sp atially unhomogeneou s d istribu ted. Excep t Gaoxin and W uhou d istric ts, the u rban p ark op en a rea in o ther fou r d istricts cou ld no t m eet the dem and of evacuation and refuge du ring ea rthquake. W herea s, the a rea fo r p erm anen t refuge in six d istricts cou ld all m ee t the dem and of refuge after earthquake.In a summ a ry, the resu lts infer that it is feasib le and ra tiona le to u se the a rea of u rban p ark and op en land as an基金项目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 2006BAD03A06 )收稿日期 : 2008 209 204; 修订日期 : 2008 211 210作者简介 :古琳 ( 1982 ) ,女 ,四川雅安人 ,硕士生 ,主要从事城市森林研究. E2m a il: gu lin1123 163. com3 通讯作者 Co rre spond ing au tho r. E2m ail: m uc l2006 yahoo. com. cnFoun da t ion item : The p ro jec t wa s financ ia lly suppo rted by N a tiona l Sc ience & Techno logy Suppo rt P rogramm e ( 2006BAD03A06 )Rece ived da te: 2008 209 204; A ccep ted da te: 2008 211 210B iogra phy: GU L in, M aste r cand ida te, m ain ly engaged in u rban fo re st. E2m a il: gu lin1123 163. comind ica to r fo r asse ssing land ava ilab le fo r evacuation and refuge du ring ea rthquake. Th is p rovided an ind ica to r fo r u rbancon struction and p a rk p lann ing, and it cou ld no t on ly enhance the green ing ra tio, bu t also m eet the dem and of seism ic refuge s fo r evacuation.Key W ord s: 512 W enchuan Earthquake; se ism ic refuges fo r evacua tion; p a rk and op en land; area index地震是迄今人类尚难以抗御的自然灾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里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给城市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较多的国家 ,有 40 %以上地区 属于 7度地震烈度区 ,有 70 %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处于地震区 1 ,潜在的地震灾害一直存在 。目前世界各 国对地震预测的成功率还很低 ,通常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轻地震灾害 ,其中建立避震疏散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之一 。城市公园绿地除了美化城市环境 、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以外 ,在抵御地震灾害发生后引发的二次灾害和避灾 、救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在国内外一些重大破坏性地震灾害中 ,公园绿地 发挥了避难 、救援 、恢复等重要作用 ,在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性得到了确认 25 。近年来 ,我国一些大城市意识 到城市灾后救援避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继建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对于如何规划和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612 。 2003 年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建成 13 ,成为我国防灾公园的示范 性工程 。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 ,为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功能敲响了警钟 ,公园绿地在地震灾害后的疏散 、救援及恢复重建等重要作用再次体现出来 。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所受影响为例 ,将避震疏散场 所和城市公园绿地相结合 ,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城市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进行研究 ,以期为城 市建设和公园绿地规划提供基础 , 在提高城市绿化率的同时也满足避震疏散需求 , 增强城市的防灾 、救灾 能力 。1 研究地点概况研究地点设在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 ,四川盆地西部 ,介于东经 102 54 104 53 和北 纬 30 05 31 26 之间 。研究区包括武候 、青羊 、高新 、成华 、锦江 、金牛 6 个区 ,是成都政治 、文化 、经济的中心枢纽 。 2004年 ,六区建成区面积为 283. 86 km2 ,城市人口 278. 4万人 ,园林绿化面积为 83. 28 km2 ,其中公园绿地为 19. 09 km2 ,绿化覆盖率达到 32. 1 % ,绿地率为 29. 3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 6. 03m2 ,被评为 国家级园 林城市 。成都市地跨龙门山 、龙泉山构造带和成都凹陷 3 个地质构造单元 ,境内地震活动主要受龙门山 、龙 泉山 、蒲江 2新津 2成都 2德阳 、邛崃 2大邑 2彭州四条断裂带影响 ,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 1990年 ) 标定 ,成都市主城区属于 7 度地震烈度区 ,对工程场地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断裂构造有蒲江 2新津断裂 、磨盘山 2新都断裂 、包江桥断裂 、苏码头背斜西翼断裂等 。由此可见 ,成都市中心城 区面临着潜在的地震灾害威胁 。根据中国地震信息网测定 ,四川汶川 8. 0级地震至今共记录到余震 33778 次 (截至 2008年 10月 16日 12: 00 ) , 4级以上余震 269次 ,其中位于成都境内的都江堰市和彭州市发生 4 级以 上余震 36 次 。因此 , 512汶川大地震灾害给成都市带来重大影响 。2 研究方法2. 1 地震灾害中避难人数预测方法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分为紧急避难所和固定避难所 14 ,与之相对应 ,地震灾害中的避难人员可分为临时避 难人员和长期避难人员 。由于在遭遇地震灾害时 ,人们几乎都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区暂时避难 ,此时研究区 的总人口可视为临时避难人数 。住宅房屋受到中等以上破坏的人群则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回 ,成为长期避难 人员 ,需要较长时间居住在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或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通过对避难人数的计算 ,可以得出本地 区发生地震灾害时需要的避难空间 ,对救灾和采取应急措施很重要 。根据震后避难人数的预测方法 15 ,一次地震造成长期避难人员的数量 ,与建筑物被破坏的数量有关 ,可生 态 学 报28卷5878用式 ( 1 )估计 := 1 ( 2A + A + 7 A( 1 )M)- N1 23da310式中 , M 为地震后长期避难人数 (人 ) , a 为人均居住面积 (m2 ) , A 为地震时倒塌的住宅建筑面积 (m2 ) ,122A2 为严重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 (m ) , A3 为中等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 (m ) , N d 为地震时的死亡人员 。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 ,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房屋所遭遇地震烈度在设防烈度范围内 ,仅少数建筑物受到破 坏而成为危房 ,没出现因地震直接死亡或致重伤的人员 。谢礼立认为 16 ,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时 ,已经采取抗震措施的工程结构绝大多数 ( 85 % ) 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 , 只有少数 ( 15 % ) 受中等以上破坏 。以成都市2004年的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 17 ,根据公式 ( 1 )和谢礼立提出的结构易损性估算方法 ,由公式 ( 2 )计算成都 市中心城区的长期避难人数 : A j 7 7M = 0. 15 - N d = 0. 15 B - N d( 2 )a10102式中 , M 为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长期避难人数 (人 ) , A j 为研究区住宅建筑总面积 (m ) , a 为每人平均居住面积 (m2 ) , B 为研究区人口数量 (人 ) , N 为地震时的死亡人员 (N = 0 ) 。dd2. 2 避震疏散所需公园绿地面积的研究方法根据国内外规划建设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和防灾公园的实践 1822 ,结合我国国情 ,将避震疏散公园绿地的 类型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规模和服务半径等各项指标归纳于表 1。表 1 避震疏散场所各项指标Ta b le 1 The in d ica tor of se ism ic refuge s for eva cua t ion类型Typ e s人均有效避难面积A va ilab le a rea fo r refuge p e r p e rson (m2 )规模Sca le ( hm2 )服务半径Se rving rad iu s (m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 U rgen t refuge固定避震疏散场所 Pe rm anen t refuge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Cen tral refuge1. 52. 53110505002000 30002000 3000根据避震疏散场所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的计算方法 23 ,在收集研究区背景资料和平面图的基础上 ,通过实地踏查 ,确定可作为避震疏散场所的广场 、操场 、体育场 、停车场和空旷场地等 ,再由公式 ( 3 )和公式 ( 4 )计算 成都中心城 6 区所需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面积和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 ,其中避震疏散场所类型的划分依据见表 1。( 3 )Ab = NAn2式中 , Ab 为研究区所需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面积 (m ) , N 为地震灾害中的避难人数 (人 ) , An 为各种避震疏散场所要求的最小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m2 ) 。地震发生后 3m in 至 5 h 内 ,人们都聚集在紧急避震疏 散场所成为临时避难人员 。住宅房屋受到中等以上破坏的人群则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回 ,需要较长时间居住 在固定或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因此本文灵活使用公式 ( 3 ) ,计算所需紧急避震疏散场所面积时 , N 取值为临 时避难人数 (研究区总人数 ) ;计算所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面积时 , N 取值为长期避难人数 (M ) 。A = Ab - ( 1 - 0. 3 ) (A t + Agc + Acc ) - A tc -( 4 )Akc这里 0. 3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 30 % , A 为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所需公园绿地面积 (m2 ) , A 为t可作为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的体育场面积 (m2 ) , A 为可作为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的广场面积gc(m2 ) , A 为可作为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的操场面积 (m2 ) , A 为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的大型停cctc 建设部. 建城 1993 784 号.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 1993Con struc tion D ep a rtm en t. C ity con struc ting 1993 No. 784. The p re sc rip t of p ann ing con struc tion index in c ity vire scence, 1993车场面积 (m2 ) , A 为可作为紧急 (或固定 )避震疏散场所的空旷场地面积 (不包括空旷绿地 ) (m2 ) 。kc2. 3 现有公园绿地面积是否满足避震疏散需求的判定在收集成都市中心城土地利用综合现状图和成都市主城区 2004 年城市园林绿地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通 过实地踏查 ,根据表 1 所示避震疏散场所的指标 ,初步将研究区内现有公园绿地划分出 4 种规模类型 ( 面积 小于 1 hm2 ; 面积在 1 10 hm2 之间 ; 面积在 1050 hm2 之间 ; 面积大于 50 hm2 ) ,并统计各类规模公园的面积和数量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研究区公园绿地内建筑物的高度 、周长等信息 ,根据现有的可作为避震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面积 ,由公式 ( 5 )计算成都市避震疏散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 23 := Axd - HL + H1 B 1 + H2 B 2( 5 )Ayx22式中 , Ayx为真正能作为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面积 (m ) , Axd为选定的作为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 (m ) , H为建筑物平均高度 (m ) , L 为疏散场地内建筑物周长 (m ) ,为跟建筑物高度有关的系数 (根据清华大学瓦砾 堆积软件确定其值 ,表 2 ) , B i为疏散场地内连体房屋宽度 (m ) , H i为疏散场地内连体房屋高度 (m ) 。如果 Ay x大于或等于 A ,结论就是公园绿地满足避震疏散的要求 ,反之则不能满足要求 。表 2 系数 的取值Ta b le 2 The ta ked va lue s of m odu lu s高度H e igh t6 层以下B elow 6 floo r6 10 层B e tween 6 to 10 floo r10 30 层B e tween 10 to 30 floo r30 层以上A bove 30 floo r2 /31 /22 /51 /33 结果与分析3. 1 地震灾害中避难人数的计算从成都市中心城区在 512地震中避难人数的计算结果看 (表 3 ) , 6 个区的长期避难人数总共为 29. 23 万 人 。其中以金牛区最多 ,占总数的 23. 88 % ,高新区最少 。由表 3 可见 , 6 个区的长期避难人数多少与各区的 总人数密切相关 。临时避难人数即各个市辖区的人口数 。表 3 成都市中心城区 512汶川地震中避难人数结果Ta b le 3 The am oun t of peop le ta k in g refuge dur in g 512 W en chuan Ea rthqua k in the cen tra l zon e of C hen gdu行政区域D istric t总人数 ( 104 人 )To ta l长期避难人数 ( 104 人 )Pop u la tion of tak ing long2te rm refuge成华区 Chenghua锦江区 J in jiang 青羊区 Q ingyang 武侯区 W uhou 金牛区 J inn iu 高新区 Gaoxin59. 4439. 2747. 8049. 5666. 4915. 846. 244. 125. 025. 206. 981. 663. 2 成都市不同行政区避震疏散所需公园绿地面积分析根据研究区不同行政区的避难人数计算结果 (表 3 )和公式 ( 3 ) 、公式 ( 4 ) ,得到成都中心城 6 区所需避震 疏散场所和公园绿地指标的量化值 (表 4 ) 。研究区所需紧急和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总面积分别为 417. 6、73. 08 hm2 ,所需紧急和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总面积分别为 276. 64、42. 03 hm2 。成都市不同行政区之间所需避震疏散场所和公园绿地面积有较大差异 (表 4 ) 。可作为紧急疏散场所的 广场 、体育场等面积最大的是金牛区 ,这与金牛区具有金牛体育中心等几个大型体育公园有关 ,此外还有西南交通大学 、石室中学等 20多所学校 ,各学校占地面积均在 1 hm2 以上 ;面积最小的为锦江区 ,其余 4 个区差异不大 。可作为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广场 、体育场等面积最大的是青羊区 ,主要由于占地 11. 14 hm2 的市体育 中心位于该区 ;高新区面积最小 。所需紧急和固定避震疏散场所面积最大的是金牛区 ,其余 5 区由大到小依生 态 学 报28卷5880次为成华区 、武侯区 、青羊区 、锦江区 、高新区 ,表现出各区所需避震疏散场所面积与其人口数密切相关 。研究区所需紧急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除了高新区极小外 ( 9. 56 hm2 ) ,其余 5个区所需紧急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 积均在 46. 9261. 13 hm2 之间 。所需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以成华区最大 ( 12. 63 hm2 ) ,其次是金牛区( 12. 41 hm2 ) ,其余 4个区差异不大 ( 2. 13 6. 23 hm2 之间 ) 。表 4 成都市避震疏散所需公园绿地面积Ta b le 4 The a rea of pa rk an d open lan d n eeded for eva cua t ion an d refuge dur in g ea r thqua ke in C hen gdu计算所需避震疏散可避震疏散的广场 、体育场 、操场面积 ( hm2 )A rea of square、gymnasium andp layground as seism ic refuge可避震疏散的停车场 、空旷场地面积 ( hm2 )A rea of p a rk ing lo ts and op en ground a s se ism ic refuge计算所需避震疏散场所面积 ( hm2 )A rea of se ism ic refuges fo r evacua tion by ca lcu lating2 )公园绿地面积 ( hmA rea of p a rk and op en land needed fo r evacuation and refuge du ring ea rthquake by calcu la ting行政区域D istric ts紧急U rgency固定Perm anence紧急U rgency固定Pe rm anence紧急U rgency固定Pe rm anence紧急U rgency固定Perm anence成华区 Chenghua锦江区 J in jiang 青羊区 Q ingyang 武侯区 W uhou 金牛区 J inn iu 高新区 Gaoxin24. 418. 3132. 5928. 244. 9920. 294. 256. 1914. 149. 687. 202. 9012. 601. 121. 307. 687. 12000000089. 1658. 9171. 7074. 3499. 7423. 7615. 6010. 3112. 5513. 0117. 454. 1659. 4751. 9747. 5946. 9261. 139. 5612. 635. 982. 656. 2312. 412. 133. 3 现有公园绿地面积是否满足避震疏散的需求分析3. 3. 1 成都市中心城现有公园绿地情况由表 5可知 ,成都市中心城公园绿地总面积为 1909. 61 hm2 ,总数为 377 个 ,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公园绿地 面积和数量有较大差异 。公园绿地面积最大的是成华区 ,为 763. 36 hm2 ,占总数的 39. 97 % ,其次为金牛区 ( 461. 08 hm2 ) ,其余 4个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均在 128. 87227. 54 hm2 之间 。武侯区的公园绿地数量最多 ,达 到 172个 ,占总数的 45. 62 % ,其它 5个区的公园绿地数量差异不大 。表 5 成都市不同面积规模的公园绿地现状The ex ist in g situa t ion of pa rk s an d open lan d s in C hen gduTa b le 5 50 hm2小计 Sum行政区域D istricts面积( hm2 ) A rea面积( hm2 ) A rea面积( hm2 ) A rea面积( hm2 ) A rea面积( hm2 ) A rea数量(个 )Amoun t数量(个 )Amoun t数量(个 )Amoun t数量(个 )Amoun t数量(个 )Amoun t成华区 Chenghua锦江区 J in jiang 青羊区 Q ingyang 武侯区 W uhou 金牛区 J inn iu 高新区 Gaoxin 合计 To ta l10. 306. 096. 3733. 104. 617. 1067. 5735142613992124434. 2321. 8274. 5480. 4583. 5155. 31349. 861271830221610589. 84100. 96146. 6358. 53162. 1294. 25652. 3353635325629. 00000210. 850839. 852000103763. 36128. 87227. 54172. 08461. 08156. 681909. 615424501723740377不同规模公园绿地的面积和数量在中心城 6区表现出景观分布格局的极大差异 (图 1 ) 。面积小于 1 hm2的公园绿地以居住区绿地 、小游园 、小广场等为主 ,在各区不同规模的公园绿地中数量最多 (金牛区除外 ) ,分 布极为不均 ,其中武侯区的面积和数量均显著大于其它 5 个区 。面积在 110 hm2 的公园绿地主要是滨河公园 、社区公园 、小广场和远离建筑物的街旁绿地 ,可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 ,多数分布在居民区 、商业区等人员 聚集区附近 ,以金牛区面积最大 ,武侯区数量最多 ,而锦江区的数量和面积都最小 。面积为 10 50 hm2 的公园绿地在中心城 6区的数量分布较均衡 ,但面积分布差异较大 ,其中以金牛区最大 ,武侯区最小 。将面积大于10 hm2 的公园绿地作为固定避震疏散场所 ,以大型市区级公园 、专类园 、绿化隔离带等为主 ,可用作震灾时人们较长时间避难和集中救援 ,主要分布在二环路和绕城高速路 (四环路 )之间 ,三环内多以大型公园形式出 现 ,三环和绕城高速路之间主要为风景林 。其中面积大于 50 hm2 的沙河公园和两河公园可经改造作为中心 避震疏散场所 。图 1 成都中心城 6 区不同规模公园绿地面积和数量的对比F ig. 1 Comp a rison of a rea and amoun t of d iffe ren t sca le p a rk among six d istricts of Chengdu C ity3. 3. 2 现有公园绿地面积是否满足避震疏散的需求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区所需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 (表 4 )和现有的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 (表 6 )可知 ,研究区 只有高新区和武侯区的公园绿地面积能满足紧急避震疏散需求 ,其余 4个区均不能满足 。其中以成华区的差 距最大 ,主要由于成华区人数较多 ,占 6 区总数的 20. 9 % ,但该区规模在 1 10 hm2 的公园绿地面积仅占 6区 总面积的 9. 78 % ,因此其公园绿地面积远不能满足紧急避震疏散需求 。由于高新区建成至今仅几年 ,人口规模小 、密度小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较大 ,加上新建道路而不断增加的街旁绿地和游园 ,使高新区可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面积能够满足其所需 。研究区中 ,规模小于 10 hm2 的公园绿地以武侯区的面积 最大 ,数量最多 ,可作为紧急避震疏散的公园绿地面积能够满足需求 。由于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 ,成都中心城区遭受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后 ,仅少数房屋受到破坏成为危房 ,因此 长期避难人数少 ,所需较长时期进行避难居住的公园绿地面积也少 ,由表 4 可知仅为 42. 03 hm2 。而成都中心城区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的有效避难面积为 967. 08 hm2 (表 6 ) ,其中以成华区的面积最大 ,达到 445. 68 hm2 ,金牛区次之 ,为 261. 08 hm2 ,其余 4个区的面积在 40. 97 89. 44 hm2 之间 ,因此 , 6 个区中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的有效避难面积均能满足长期避震需求 。表 6 成都市避震疏散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The v ir tua l a rea of pa rk an d open lan d for eva cua t ion an d refuge dur in g ea r thqua ke in C hen gduTa b le 6紧急 U rgency固定 Pe rm anence行政区域D istrict面积 A rea ( hm2 )面积 A rea ( hm2 )数量 (个 ) Amoun t (No. )数量 (个 ) Amoun t (No. )成华区 Chenghua锦江区 J in jiang 青羊区 Q ingyang 武侯区 W uhou 金牛区 J inn iu 高新区 Gaoxin17. 4611. 3544. 7252. 2943. 4335. 9512718302216445. 6868. 6589. 4440. 97261. 0861. 267363634 结论与讨论成都市中心城区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的地震烈度在设防烈度范围内 ,少数建筑物受到破坏 ,长期避 难人数为 30. 92 万人 ,其中以金牛区最多 ,高新区最少 ,表现出长期避难人数与各区的总人数密切相关 。研究生 态 学 报28卷5882区所需紧急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总面积分别为 441. 82、77. 31 hm2 ,其中所需紧急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面积最大的是金牛区 ,最小的是高新区 。所需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取决于所需避震疏散场所面积和现有可作为避震 疏散场所的广场 、体育场等面积 。研究区所需紧急 、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 300. 85 hm2 和 46126 hm2 ;所需紧急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除高新区极小外 ,其余 5 个区差异不大 ;所需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 积以金牛区最大 ,青羊区最小 。不同规模的公园绿地在中心城 6个区表现出景观分布格局的极大差异 。面积 小于 1 hm2 的公园绿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占总数的 64. 72 % )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武候区 ; 面积在 1 10 hm2 的公园绿地可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公园绿地 ,主要分布在三环路以内的居民区和商业区 ,以金牛区面积最 大 ,武侯区数量最多 ,锦江区的数量和面积都最小 ;面积大于 10 hm2 的 28 个公园绿地可作为固定避震场所 , 其 70 %以上的面积分布于成华区和金牛区 。可将面积大于 50 hm2 的沙河公园和两河公园改造成中心防灾公 园 。对成都中心城现有公园绿地面积是否满足避震疏散的需求分析发现 ,除高新区外 ,其余 5 个区的公园绿 地面积均不能满足紧急避震疏散需求 ,其中以成华区的差距最大 。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 ,人们离开建筑 并大量聚集在街道避难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可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中小规模公园绿地不能满足紧 急避震疏散需求 。成都中心城遭受的地震作用在设防烈度内 ,少数房屋成为危房 ,长期避难人数少 ,因此 6 个 区的固定避震疏散公园绿地均能满足长期避震需求 。通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对不同规模公园绿地的避震疏散需求分析 ,探讨了城市避震 疏散公园绿地的面积指标 。该指标体系是以震害预测公式和房屋遭遇地震的破坏情况为基础 ,从人的需求出发 ,根据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结合成都市公园绿地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 遭受了 512汶川大地震影响的成都市中心城区 ,验证了指标的合理性 。目前国内外对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的研究还不多见 ,城市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的定量标准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以期为城市防灾机能的提 高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依据 。近年来 ,成都市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发展 ,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建议在增加 城市森林公园面积和绿地率的同时 ,注意布局合理均衡 ,增加可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中小型公园绿地面 积和数量 ,在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 。在本次研究中 ,因收集资料的条件限制 ,未能获取 2008 年的人口及公园绿地的统计数据 ,故所采用的相 关数据来源于 2004年的统计资料 。由于近 4 a研究区人口数和公园绿地面积的增长速率大致相同 ,本文重在 研究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因此数据来源的年份差异不影响研究结果 。Referen ce s: 1 2 3 4 L u X M , Xue Z L , Zhao Z G. The p lan re sea rch of d isa ste r2p roof p a rk s. Jou rnal of H ebei In stitu te of Techno logy, 2006 , 28 ( 4 ) : 135 - 138. Boyuan S L , Shangye C, Sen tian X F. Study on se ism ic refuge of B an shenD an lu Ea rthquake. O saka: O saka U n ive rsity P re ss, 1998. 23 - 24. Q ing S Z ( Jap an) . Pa rk green a rea and Ea rthquake in B an shenD an lu. C ity P lann ing R eview, 1999 , 23 ( 10 ) : 56 - 58.Hong J X, Cu i Y J. U rban ga rden vire scence and d isa ste r p reven tion and m itigation. Jou rnal of Ch ine se L and scap e A rch itec tu re, 1999 , 15 ( 3 ) : 57 -58.N ie Y H , L i F D. Po st2ea rthquake seconda ry fire d isaste rs and the func tion of u rban affo re sted land in reducing d isa ste r. Ea rthquake R esistan tEnginee ring, 1999 , 4 ( 12 ) : 38 - 39.Yang W B , H an S W , Zhang J J , et a l. P lann ing con struc tion of ea rthquake em e rgency she lte rs and u rban d isa ste r reduc tion. Jou rna l of N a tu ra lD isaste rs, 2004 , 13 ( 1 ) : 126 - 131.L i Y T, Shu Y P, L iu R X. P lann ing of u rban d isa ste r2p reven tion p ark. C ity P lann ing R eview, 2004 , ( 5 ) : 71 - 73.L i H Y, Yang Y. D istribu tion of u rban affo rested land and its func tion fo r p reven ting d isa ste rs and tak ing refuge. C ity and D isaste r R educ tion,2005 , 2 : 9 - 13.L i J Q , X ia J. Study of u rban d isa ste r p reven tion p a rk p lann ing. Jou rna l of Ch inese L and scap e A rch itec tu re, 2007 , 16 ( 7 ) : 16 - 22.Chu J Y, Shu Y P, L iu R X. The in tegra ted de sign p rincip le of u rban d isa ste r p reven tion p ark s. W o rld Earthquake Enginee ring, 2008 , 24 ( 1 ) : 99 -102.L iu H Y, W u Z D. A study on the p lann ing of u rban ca lam ity p reven tion p a rk ba sed on G IS2take X ian C ity fo r examp le. P lanne rs, 2006 , 10 ( 22 ) :55 - 58. 5 6 7 8 9 10 11 P iao Y H , X ie X Y, L i X Y. P lann ing and study of u rban d isa ste r2p reven tion p a rk s. Science Techno logy and Enginee ring, 2008 , 8 ( 5 ) : 1212 - 1218. L i J P. Em e rgency she lte rs: Op en the um b rella that p ro tec t the p eop les life. Ch inese Con struc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1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与城市拥堵治理
- 2025年海洋能源利用:海水提铀吸附材料技术创新研究
- 2025年海洋能发电技术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报告
- 2025湖北襄阳市枣阳市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0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南省分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春季陕汽控股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招聘劳动合同制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警察学院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北沙市区面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事业岗位人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广东省2025年度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及答案
- 湖南安全员c3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防溺水教案
- 后厨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
- 第十三章泌尿男性疾病
- 我不是完美小孩
- 【超星尔雅学习通】海上丝绸之路网课章节答案
- 有趣的化学启蒙课
- 轻钢龙骨隔断墙施工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