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反应A+BC(H0),XC(HCB.A+BCC.2A+B2C答案:C6.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B7.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B.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表现形式C.化学反应既遵循质量守恒,也遵循能量守恒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解析: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大小关系为gls,A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时还会伴随光能的变化,B错误;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C正确;有许多的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需要先加热才能进行,D错误。答案:C8.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碳酸钙的热分解示意图A.1 mol CO2(g)和1 mol CaO(s)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H0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H0,故A、B项正确;C项,在CaCO3中,Ca2+和CO32-之间存在离子键,CO32-中,C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C项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答案:D9.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填“高”或“低”)。(3)此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释放出来。(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解析:(1)由于发生反应A+BC+D,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根据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由于A+BC+D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高。(3)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4)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答案:(1)放热(2)高(3)热能(4)低10.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kJ。解析:由键能求反应热的公式为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则H=2EHI-436 kJmol-1-151 kJmol-1=11 kJ,则EHI=299 kJmol-1。答案:299二、能力提升1.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能量C.形成2 mol AB键需要放出y kJ的能量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解析:A项,因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项,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错误;C项,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由图可知形成2 mol AB键可放出y kJ能量,正确;D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总能量,错误。答案:C2.如图所示是反应2H2O2(l)2.H2O(l)+O2(g)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是分解反应,所以该反应吸热B.途径b改变了反应的能量变化C.1 mol H2O2(l)的能量高于1 mol H2O(l)的能量D.途径a放出的热量多解析:A项,无法通过分解反应来判断该反应吸热或放热,由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为放热反应,错误;B、D项,途径a、b放出的热量相同,均错误;C项,2H2O2(l)2H2O(l)+O2(g)为放热反应,则1 mol H2O2(l)的能量高于1 mol H2O(l)的能量,正确。答案:C3.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H=-a kJmol-1。已知:(a、b、c均大于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C.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约为(a+b+c) kJ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解析:A项,反应热H=E(生成物)-E(反应物),为放热反应,HE(生成物),正确;B项,从键能角度看,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即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错误;C项,(b+c) kJ-生成物总键能=-a kJ,则生成物总键能=(a+b+c) kJ,正确;D项,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H2和2 mol I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a kJ,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正确。答案:B4.已知形成1 mol HH键,需放出436 kJ的能量;断开1 mol HN键,需吸收391 kJ的能量。1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时,放出92.4 kJ的能量。则要断开1 mol NN键,所需要的能量约为()A.431 kJB.946 kJC.649 kJD.869 kJ解析:设所需要的能量为Q kJ,在生成2 mol NH3时,要断开1 mol 键,3 mol HH键,需吸收(Q+3436)kJ的能量。同时形成6 mol HN键,放出6391 kJ的能量。则有:6391 kJ-(Q+3436 kJ)=92.4 kJ,求得Q=945.6 kJ。答案:B5.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H= kJmol-1。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209 kJmol-1-348 kJmol-1=-139 kJmol-1。答案:-1396.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 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B.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ClB.HBr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1759-2025化学品慢性毒性试验方法
- 2025年合肥庐江县绣溪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公办中小学招聘教师92人(编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永州市零陵区第二批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医疗岗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安全培训教师含义课件
- 2025年后链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Indazol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IID432-生命科学试剂-MCE
- H-PEG6-VH4127-NH2-生命科学试剂-MCE
- 迷彩施工方案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轻资产运营模式下“海澜之家”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 巴基斯坦国家介绍
-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认识大脑课件
-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课件
- 多传感器融合赋能无人驾驶列车的安全感知-洞察及研究
- 2025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及答案及完整答案详解
- 药事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课件
- 2025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