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ppt_第1页
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ppt_第2页
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ppt_第3页
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ppt_第4页
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inChildrenandAdolescents 陈莲俊姚莉萍贺利中2005年12月 人格障碍的概述定义流行率人格障碍的分类人格障碍的诊断工具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小结 定义的争论 人格障碍是轻症精神病表现 病态人格是边缘状态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 人格障碍不是精神病 是人格的异常 定义 DSM IV TR人格障碍 关于内在经历和行为的某种持久模式 它明显违背了个体所处文化的预期 是弥散 不容易改变的 开始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在长时间内是稳定的 会引起忧虑或障碍 美国精神病学会 2000 p685 流行率 美国 成年人口中10 11 Weissman 1993 10 15 至少有一种人格障碍 DavidBienenfeld 2005 接受治疗的只占50 Merikangas Weissman 1986 英格兰 威尔斯和爱尔兰 人格障碍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中所占的比率为7 6 1985 1986 南京 神经精神病防治院1947 1991年期间住院43530名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中人格障碍271人 占0 6 国内部分地区 人格障碍患病率为千分之0 1 张维熙等 1982 1993 北京 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2 5 刘秀芬 1999 6 3 刘秀芬等 2000 哈尔滨 25 3 单一人格障碍倾向 杨艳杰等 2004 注意 儿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的提法 至今仍颇受争议 一般学术界不认同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人格障碍的定性判断 1 根据人格发展理论 在25岁之前 个体的人格尚处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尚未稳定 因此无法构成人格障碍定义中所说的 根深蒂固 稳定 顽固 的行为模式 2 从对儿童及青少年的保护及从个体发展的长远眼光看 不易对儿童及青少年作人格障碍的判定 分类 CCMD 3IDC 10DSM IV 分类 分类 分类 A型古怪性 怪癖性人格障碍 B型戏剧性 情绪性人格障碍 C型焦虑性 恐惧性人格障碍 A类 共同特征行为古怪奇异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猜疑偏执持久不信任社会隔离过分警惕排除症状 妄想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患病率 美国 普通人群中0 4 5 心理障碍人群中2 20 APA 2000 Widiger Sanderson 1997 Torgersen Kringlen Cramer 2001 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 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 8 1988 临床发现男性占87 女性占13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生物学原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较多心理分析偏执来自无意识中强烈的仇恨和敌意的向外投射认知观点与歪曲的认知或想法有关文化因素特殊人群 如罪犯 难民 有听力障碍的人等易形成这种人格障碍 PPD症状的认知学分析 核心症状 对其他人怀有恶意目的的个体归因第二假设 别人是危险的和怀有恶意自我效能强调了上述观念 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认知提高交友训练自我疗法敌意纠正训练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社会隔绝情感疏远孤单 冷淡的沉默不交际 不介入日常事务 不关心他人精力投注于非人类的事物 如数学 患病率 成人中0 7 3 1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4 0 美国 男性占78 女性占22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生物学可能有与自闭症类似的生理机能缺陷心理动力学基本的接触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认知治疗不能有效的关注周围的情况来获得准确的感知社会心理在早期学习 人际交往中形成问题 治疗 心理治疗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 认识社会关系的价值社交技能训练 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PD 研究历史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研究历史 与精神分裂症为同一疾病 程度较轻 Kolb 1977 早年罹患未被注意的精神分裂症所遗留的缺陷 Kraepelin 1913 Berz等 1929 一种独立的状态 即素质性人格障碍症 Ewald 1922 MayerGross 1954 Ey 1955 Schneider 1958 临床表现 社会隔绝情感疏远行为古怪 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及古怪行为 多疑 患病率 成人中3 美国 人格障碍中占7 8 Millon 1986 男性55 女性45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生物学解释精神分裂症亲属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心理动力学依恋不足 焦虑退缩 治疗 心理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其与人交往 减少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兴趣培养法药物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可使其症状有中等程度的改善 B类 共同特征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 戏剧性人格障碍Histrionic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需要情爱和注意依赖性有作弄他人的倾向 患病率 1 3 3 0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9 3 Millon 1986 男性占15 女性占85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对其原因或治疗的研究较少心理分析理论作为对内心低自尊感的一种反抗 病人总是试图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 治疗 对人际关系治疗奖励与惩罚结合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妄自尊大自我中心夸大 幻想或行为 需要他人赞扬 患病率 成人中0 0 4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5 6 Millon 1986 男性占70 女性占30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心理分析家长对其子女不爱和不接受的行为方式精神分析早期关系模式的危机行为和认知模型过分积极的赞赏或宠爱社会影响因素及时行乐 个人主义 竞争和成功等观念影响 治疗 对治疗的研究非常有限心理治疗主要集中于其被扭曲的自我 自我夸大感 对评价的病态的敏感等方面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ntisocial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经常发生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工作 婚姻不良酒精和药物滥用情感肤浅 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 欺骗 作弄他人冲动性 攻击性法律问题 患病率 成人中0 05 15 Vaillant Perry 1985 人格障碍中占5 3 Millon 1986 男性占82 女性占18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生物学因素遗传 神经生物学的假说社会心理学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缺乏情感和父母粗暴拒绝心理分析超我发展不完善认知心理学在道德原则和推理能力上的发展滞后 反社会人格障碍 Widom 1978 治疗 传统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均无显著的效果行为治疗学习对问题情景作新的反应认知治疗提高其认知能力 改善社会和道德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D 案例研究历史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研究历史 边缘 Stern 1938 逍遥性 游走性精神分裂症 Zilboorg 1941 仿佛人格 Deutsch 1942 性格障碍 Schmideberg 1959 边缘型人格结构 Kernberg 1973 边缘型人格障碍 DSM III 1980 临床特征 人际关系不良常感孤单和空虚 不能忍受孤独情绪不稳定 易抑郁行为具冲动性 易发生自伤 自杀行为存在自我认同障碍 患病率 成人中0 2 4 6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12 Millon 1986 男性占38 女性占62 Millon 1986 与抑郁障碍的共病 87 重性抑郁 51 惊恐障碍 55 焦虑障碍 Hudziak等 1996 57个BPD案例的自伤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B类其他人格障碍 Gunderson Zanarini 1987 形成原因 生物学解释神经系统或脑内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心理动力学解释父母对子女的不接纳社会心理学对被遗弃的恐惧早期创伤 包括身体 性虐待 治疗 治疗非常困难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集体治疗与若干个人形成较亲密的依恋关系药物治疗可减缓其冲动性 减轻抑郁等 C类 共同特征紧张焦虑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长期和全面地脱离社会关系对人回避 退缩过分敏感焦虑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 患病率 成人中0 4 2 4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10 6 Millon 1986 男性女性各占50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生物学解释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 易患病的基因认知行为模型解释习得性恐惧 不安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学解释羞耻感 与童年时期经历有关 治疗 支持和共情非常重要心理动力学治疗揭示其症状的根源 使自我强壮起来认知行为治疗认知重建 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集体治疗结合使用暴露疗法 角色扮演法等药物治疗降低焦虑 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缺乏自信轻微应激即退却寻求帮助 需要保护依附他人往往存在婚姻问题缺乏亲密朋友 患病率 成人中0 3 6 7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13 6 Millon 1986 男性占31 女性占69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社会心理学父母出于爱或独裁的目的过分保护孩子认知理论适应不良信念 治疗 行为和认知疗法认知重建 自信训练人本主义治疗集体治疗 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PD 案例临床表现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临床特征 情绪限制 严肃沉闷秩序性坚持执拗 固执 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 爱整洁犹豫不决完美 患病率 成人中1 7 6 4 美国 德国 人格障碍中占10 8 Millon 1986 男性占54 女性占46 Millon 1986 形成原因 心理动力学对父母的控制加以反抗早期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认知治疗歪曲的思维方式所致 治疗 心理动力学方法清楚地认识 体验和接受真实情感认知行为治疗纠正极端化的想法 完美主义 犹豫不决和做事拖延的问题 诊断工具 IPDE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 SCID II DSM III 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 S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