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韶关市国土资源局农村土地二次调查项目需求一、工作任务逐地块实地调查各辖区内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各辖区基本农田状况。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权属调查。重点是实地调查变化地块的地类和面积,查清项目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2、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项目基本农田状况,并进行登记上证、造册。三、调查依据和技术路线1.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2. 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77号)3.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2007,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 全国土地分类(含过渡期间适用)(2001年,国土资源部)7.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年,国土资源部)8. 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2007,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9.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2007,国土资源部)1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2007,国土资源部)1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13989-1992)12.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120257.2-2006)13.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14.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局籍字第26号)15.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16. 全国及其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四技术路线围绕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我市已完成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农村土地调查按照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调查成果,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1万比例尺,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主要信息源,全市采用省厅统一提供的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基础图件资料,充分利用更新调查等现有资料,在GPS等技术手段引导下,实地对所有变化地块的地类、权属等情况进行外业调查,并详细记录,绘制相应图件,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确定每一地块的地类、权属等现状信息。以外业调绘图件为基础,采用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对每一地块的形状、范围、位置进行数字化,准确获取每一块土地的界线、范围、面积等土地利用信息。统一标准,更新完善全市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在现有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技术规范,系统整理外业调查记录,并逐图斑录入调查记录。通过对土地利用图斑的图形数据和图斑属性的表单数据进行属性联结,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控制点等为一体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五、农村土地调查作业方法及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 57 个。此次作业按照国家规定地类标准进行内、外业工作。做好内外业资料的交接工作,并认真仔细的分析外业提供的所有资料,内业在外业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全面工作。1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的核查开展全面工作之前,各县级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在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已核定的由各县民政部门提供的乡镇行政界线和原详查核定的权属核定书进行再次全面的核实,同时根据更新调查后进行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中遇到的行政村合并分割和权属界线调整等原因造成权属界线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和有关权属界线制作规程要求,制作好权属界线核定书,界线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修改调查工作底图。对以往发生的争议土地,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再次进行协调,能够协调的土地要进行界线调整,通过多方协调,还不能协调的土地仍然保留争议,尽可能不产生新的争议土地。2地类调查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物和地物补测等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我市准备采用综合调绘法,既全电脑调查的工作方法进行调查。对零星地物不进行调查。综合调绘法的步骤: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室内解译前可广泛收集与调查区域有关资料,如土地更新调查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库,自然地理状况,最新的交通图、水利图、河流湖泊分布图、地名图等,作为室内判读的参考资料。 第二步,室内预判解译。在室内对影像进行预判解译,可采用直接目视判读解译,包括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与调查底图(DOM)套合,参考原来更新调查数据进行解译,并在计算机中依据影像将预判解译的界线、图斑、地类等标绘在调查到底图上。通过室内解译,将能够确认的地类和界线、不能够确认的地类或界线,分别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对影像不够清晰或室内无法判读解译的地类或界线,以及线状地物宽度,应由野外补充调查确定。第三步,外业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外业调查应到实地对内业标绘的地类、界线等内容逐一进行核实、修正或补充调查;对内业不确定或无法解译的影像作重点调查;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将核实、补测的内容及属性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其属性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以此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3、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1)线状地物调绘要求a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b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c对大于等于1m的单线线状地物,应予调绘并实地量测宽度,精确到0.1m。线状地物长度可在图上量取。 d单线线状地物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并在调查底图对应实地位置打点标记量测点及其宽度值;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并对应实地变化处,在调查底图相应位置垂直线状地物绘一短实线,分隔宽度不同的线状地物,分段计算面积。e当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确位置上,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用符号表示,地类界省略不表示。考虑到我市耕地中线状地物较多,耕地内的线状地物不能作为图斑界使用。(2)线状地物编码注记与要求a线状地物属性主要包括,线状地物的编号、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类型、面积等,这些属性应注记在数据库中。为了读图、用图的方便,在图上只对部分属性进行注记。b线状地物注记采用ab/c的形式,a表示线状地物编号,b表示权属性质(国有土地表示为 “G”,集体土地不标注),c表示地类编号。c编码标注方法,在线状地物宽度量测点上,字头朝北(东北)或西(西北),平行线状地物标注ab/c及宽度;在非宽度量测点上只标注其宽度(主要用于面积计算方便)。当线状地物较长时,为了用图方便,相隔一定距离注记其宽度,但不需打点以示区别。(3)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从河流的横断面看,可分为无堤和有堤两种类型。一般由河流水面、河滩、河堤构成。河流水面调查是按常水位线调绘或量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河流的常水位线与近期影像基本一致,可按影像调绘;特殊情况下,可参照近期地形图等资料标绘常水位线。河流滩涂(内陆滩涂)是河流的常水位线与一般年份的洪水位线之间的区域,调查时,可按实地现状或在当地了解情况或向有关部门咨询调绘或标绘。堤是人工修筑的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调查时,可根据实地现状调绘或量测宽度。 具体调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a.实地宽度小于20m的河流按单线线状地物调绘,实地量测宽度。b.季节性河流应以有水时的水位线按河流水面调绘。c.当滩涂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时,可综合到河流水面中。d.对于人工修建(水泥结构)的主要用于挡水的堤,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时,可综合到内陆滩涂或河流水面中。e.对于主要用于交通的堤,按交通用地调绘。f.对于建在堤上(主要指比较大的堤)的居民点,按居民点要求调绘。g.用于护堤的零星或成行的树木,可综合到堤中,否则按林带或林地调查。.公路、农村道路公路、农村道路类型相似,从横断面结构看,主要为有无路基、有无道沟(主要用于护路的沟)之分。道路用地一般包括路基、道沟、护路行树等。当公路用地已确权,调查时按权属范围进行调绘或量测;没有确权的,按道路定义,参照影像和实地,按现状将道路用地范围调绘在调查底图上或实地量测宽度。具体调绘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a.以图斑调绘的道路用地,应保持道路本身应有的形状。b.道路两测以护路为目的行树(护路林),可综合到道路用地中,否则按林带或林地调绘。c.道路与耕地相邻时,一般调绘到耕地边,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的其他狭长地类,可综合到道路用地中。d.道路与其他地类相邻时,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其他地类,综合到相邻地类中,不调绘到道路用地中。e.道路和建设用地相邻时,道路与建设用地之间的零星空地归到建设用地中,不能调绘到道路中,使道路保持其应有的形状。沟渠沟渠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般在耕地中。沟渠包括渠槽、渠堤和护渠林带,调绘时应根据沟渠的不同分别处理。沟渠量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a.耕地中的沟渠一般调绘到耕地边缘,量测沟渠两边耕地到耕地间的距离。b.当沟渠无堤时量测到渠槽边缘,如果沟渠边有树量测到树外侧耕地边缘;当沟渠有堤时量测到堤外侧坡脚处。c.当沟渠边为非耕地时,按沟渠含义调绘,保持沟渠应有的形状,其他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零星地类归到非耕地中。(4)线状地物的表示线状地物,宽度大于或等于图上2mm时,依据影像按图斑调绘;宽度小于图上2mm时,按规程中相应线状地物的线状符号半依比例尺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交叉时,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从上向下俯视,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下面的断在交叉处。面积计算时,只计算上面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穿过隧道时,线状地物断在隧道两端,隧道内线状地物可用虚线表示,不计算面积。.线状地物与地类界线重合时,只标绘线状地物(耕地内除外)。 .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确位置上,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用符号表示,视下列不同情况标绘:a.以双线(图斑)表示的线状地物中心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标绘在其中心线上,作为图斑界。b.以双线(图斑)表示的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在线状地物图斑界线外侧0.2mm处标绘。 c.以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中心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离线状地物0.2mm,交错标绘在其两侧。 d.以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离线状地物0.2mm,标绘在该侧。 e.线状地物为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时,不得进行取舍,必须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并行,符号化后距离小于图上0.2mm影响表示的,主要线状地物在准确位置表示,次要线状地物偏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表示。线状地物重要性按照河流、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的顺序逐次降低。两条(含)以上线状地物并行时,一般不综合处理,按下列要求调绘和表示:a.均为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并行。均要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上;b.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单线线状地物并行。双线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单线线状地物按准确位置调绘或离双线线状地物边界0.2mm标绘,以双线线状地物为图斑界线;c.均为单线线状地物并行。依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等为主次顺序,主要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作为图斑界线,次要线状地物按准确位置调绘或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标绘。.线状地物与居民点交汇时,线状地物应按下列要求分别情况调绘和表示。a.线状地物穿过城镇时,线状地物一般断在城镇外围界线处。 b.农村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穿过农村居民点时,线状地物可断在居民点外围界线处。 c.河流、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等线状地物穿过农村居民点时,线状地物应连续调绘并计算面积。d.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农村居民点相邻,当间距大于等于图上2mm时,双线线状地物、居民点边线均应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其间的地类按现状调查。e.当间距小于图上2mm时,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其某一边线可作为居民点图斑界线。f.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农村居民点相邻,当间距大于等于图上2mm时,单线线状地物、居民点边线均应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其间的地类按现状调查。g.当间距小于图上2mm时,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并可作为居民点图斑界线。面积计算时,从居民点图斑面积中扣除作为图斑界线的单线线状地物面积的一半。4、图斑调查(1)图斑定义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2)图斑划分要求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末级地类划分图斑,以地类界线分割形成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为一个图斑。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划分为图斑。被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线状地物分割的地块形成图斑。不同耕地类型梯田、坡地应单独划分图斑。(3)图斑界线的表示图斑以地类界线表示,当地类界线与线状地物、行政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重合时,可省略不绘。当各种界线重合时,依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的高低顺序,只表示高一级界线。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时不视为图斑界线;作为非符号使用时视为图斑界线。当以单线线状地物为图斑界时,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重合,线状地物表示在准确位置作为图斑界,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在线状地物一侧或两侧跳绘表示。(4)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耕地、园地为6.0mm,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5)图斑编码注记与要求规程规定,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每一个地类图斑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并注记图斑属性。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B”。图斑属性一般包括图斑编号、图斑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地类编号、图斑面积等内容。当图斑为耕地时,还包括基本农田、耕地坡度分级、梯田、坡地、田坎系数等内容。编码采用ab/c形式,a图斑顺序编号(不能重复); b表示权属性质(国有土地标注G、集体土地不标注);c图斑地类编号(末级分类)。当图斑较小时,编码用引线引出,标注在图斑外。(6)梯田、坡地图斑调绘梯田指在山区、丘陵地区沿等高线由人工修筑的比较规整的台阶式农田。梯田分为石坎梯田和土坎梯田。梯田可拦蓄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对农田的高产、稳产有很大作用。坡地指山区、丘陵地区自然坡面上形成的农田,坡地上基本没有或有少量田坎,地块与地块之间由荒草或杂树分开。坡耕地易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一般较差。调查时要对耕地中的梯田、坡地单独划分图斑,并注明耕地类型为梯田或坡地,小于2的耕地为平地。对耕地中梯田、坡地混在一起的,当两者都大于最小上图标准时,须分别调绘,划分图斑;当其中之一小于最小上图标准时,可综合到另一类型中。(7)狭长地类调绘在实际调查中,经常会遇到宽度小于图上2mm,类似于线状地物的,其他狭长地类,如狭长的耕地、园地、草地等。按下列原则处理。狭长地类面积小于最小上图标准面积时,可综合到相邻地类中,不进行单独调查。综合时尽可能不要综合到耕地地类中。当狭长地类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时,尽量按图斑调绘表示。(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图斑调绘规程规定,在农村土地调查中,将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按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个类型进行归并。对符合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含义和认定标准,其封闭区域调绘为单一地类图斑。5、地物补测地物补测是将实地相对DOM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到DOM上。(1)补测精度要求量距丈量精度要求。 用皮尺或钢尺丈量距离时,测量单位为米(m),保留1位小数。往返或单程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2)补测方法补测方法我市采用简易补测法。简易补测法又分为简易直接补测法、简易间接补测法两种。a.简易直接补测法该方法是地物补测的常用方法。一般使用钢尺或皮尺、圆规、三角尺等简单测量工具,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的方法。有比较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延长线截距法等。该方法适用于补测地物较小或较规整,而且四周有较多的实地与影像对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的地块。 b.简易间接补测法该方法是利用收集的与补测地物有关的图件资料,如设计图、竣工图等,将图件资料上的有关调查内容,采用透绘法、转绘法等方法,标绘在调查底图上。主要适用于已有相关资料的地区。 标绘后必须对其标绘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确认,当与实地的位置、界线一致时,予以确认;不一致时,按实地现状进行修改后确认。精度要求。 透绘法:两图套合界线应目视重合,位移不大于图上0.3 mm;转绘法:误差不大于图上1.0mm。 6、调查底图标绘及调查记录手簿填写(1)调查底图标绘外业调查完成后,调查底图应完整标绘全部调查信息,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以及属性、编号和注记等。编号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分别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B”。(2)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应记载图斑地类、权属,以及有关线状地物权属、宽度等信息。地物补测应绘制草图,并在备注栏予以说明。本次调查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分为图斑和线状地物两张表,调查时不要求每个图斑或线状地物必须填表,能在调查底图上表示清楚的可以不填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表只填写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图斑和线状地物,以及补测地物(必需),其他能在调查底图上表示清楚的图斑和线状地物,可视情况填写。 7、面积计算方法(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是对调绘到调查底图上形成的封闭图斑,利用图斑拐点坐标按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整个图斑的面积。图斑地类面积,是指图斑中含有线状地物、零星地类、田坎等不同类型的地类,对非单一地类图斑中的图斑主要地类净面积的计算。用图斑面积减去实测线状地物面积、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和其它应扣除的面积,可计算得到图斑地类面积。(2)线状地物面积是采用图上计算的长度和外业测量的宽度计算得到。将计算的线状地物面积在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分散型生猪保价养殖“保险合同”
- 创新型企业内部讲师选拔与培训服务合同
- 街道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 亲子教育机构租赁与家庭教育服务合同
- 青岛房地产投资合同(含投资退出及风险控制)
- 萤石粉仓库管理办法
- 美团点评团购用户投诉处理及赔偿标准合同
- 集团内部子公司间资金拆借及资金使用监管合同
- 个贷渠道考核管理办法
- 雨水排放口管理办法
- 医学资料品管圈十大步骤的运用
- Q∕SY 05129-2017 输油气站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配置管理规范
- 餐饮空间设计课件ppt
- 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运营方案
-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第二学期全套电子教案(含教学进度计划)(配套教材:高教版中职统编)云天课件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综合解读
- 装饰装修工程培训课件(ppt-162页)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题库全
- 泰山版(2018版)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学计划
- 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