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ppt_第1页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ppt_第2页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ppt_第3页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ppt_第4页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知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知觉 看看她是什么人 少女与老妇 戴项链的少女可怜的老妇人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联系 知觉与感觉一样 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区别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 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知觉的作用 觉擦 分辨 确认 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一般说来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 非感觉信息越多 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 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相反 非感觉信息越少 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 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二 知觉中的加工 三 知觉的生理机制 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 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 它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作出反应 在进行特征觉察的同时 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实现着对刺激性质的整合和综合 四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 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 听知觉 触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等等 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的大小 形状 方位和距离 时间知觉反映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反映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 知觉还有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一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 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例如 在课堂上 教师的声音为知觉的对象 而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景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还可以互相依赖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 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 看下图所示 可见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 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二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知觉活动中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 互相依存的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 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例如 图4一3中的点子图 我们的知觉系统把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结构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对个别成分 或部分 的知觉 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实验 运动员 姑娘 狮子 一些研究说明 在知觉活动中 人们对整体的知觉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例如 一辆急驶的汽车 最先看到的是汽车的整体 然后才是它的各种细节 内温的实验 整体优先 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可见 在提取事物的细节信息之前 我们对事物的整体可能已经有了粗略的了解 3 知觉的理解性 人的知觉与记忆 思维等高级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在知觉过程中 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 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 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 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这一特性可以用某些隐匿图形来说明 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例如 用速示器快速呈现一个熟悉的汉字或组成这个汉字的个别笔划 那么辨认整体汉字的时间几乎和辨认个别笔划的时间相同 另方面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社会知觉过程中 人们往往依赖于印象或刻板来认识知觉对象 四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恒常性的种类 1 形状恒常性 2 大小恒常性 3 明度 或视亮度 恒常性 4 颜色恒常性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视觉线索所谓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 它们给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 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有重要的意义 P138 139 图4 9 图4 10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建立了大小和距离 形状与观察角度 明度与物体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 当观察条件改变时 人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这种联系 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 第三节空间知觉 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 它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 1 形状知觉特征分析图4 11轮廓与图形图4 12主观轮廓图4 15图形的组成原则 邻近 相似 对称 良好连续 线条方向 简单性图形识别注意在知觉中的作用 整合 眼动与形状知觉 图4 21 许多心理学家相信 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 它们包括点 线条 角度 朝向等 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 无须意识的努力 举例 视觉搜索 visualsearch 实验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 它是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的 因此 在图形中 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 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轮廓与图形 但若将一个图形镶嵌在另一些更复杂的图形中 使前者的轮廓消失 这样就会破坏对体形状的知觉 例如 在图4一13中 由于图形 a 的轮廓隐匿在图形 b 中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 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如图 有人认为 主观轮廓表现了视觉系统的一个特点 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因素时 视觉系统就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 变成比较简单 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也有人认为 主观轮廓是由于明度对比产生的 图形的组成 图形组织的原则 1 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部分 容易组成整体 图 a 2 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图 b 3 对称性在视野中 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图 c 4 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 容易组成图形 图 d 5 共同命运 在图 e 中 是一些随机排列的小圆圈 当其中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 就会把它们看成一个英文字母 M 6 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易组成图形 图 f 7 线条朝向 见图4一17 8 简单性原则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 容易组成图形 图4一18 图4一16 图形的组织原则 图形识别 1 定义 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和当前获得的信息 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 叫做图形识别 这是形状知觉中比特征分析更高的一个阶段 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复合特征进行加工 这种加工具有序列搜索的特点 例如 在绿色 O 和红色 V 中要求被试搜索红色 O 目标 人对图形的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输入的信息 而且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当人们期待某种图形时 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 注意在图形知觉中的作用 在形状知觉的研究中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 就是特征捆绑问题 眼动与形状知觉微动 一开始对感知事物形状没有作用 但对其后维持物体形状知觉的稳定性是有作用的 跳动 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移动 眼跳的模式受到观察任务的影响 图4 21 2 大小知觉 我们是如何知觉物体的大小 或者说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小知觉呢 一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我们知道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 而与距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 a A Da指网象的大小 A指物体的大小 D指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由于网像的大小与知觉距离有关 因此 人们不能仅仅根据网像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大小 在距离相等时 网像大 说明物体大 网像小 说明物体小 在网像恒定时 距离大 说明物体大 距离小 说明物体小 这样 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 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即物体大小 网膜大小 距离 这就是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设 根据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说 如果有两个物体 它们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 而环境中的距离线索告诉我们 一个物体的知觉距离大于另一个物体的知觉距离 那么 距离大的物体看去显大 而距离小的看去显小 如果两个物体的知觉距离相等 而网膜投影一大 一小 那么 投影大的物体看去大 投影小的物体看去小 总之 人们在进行大小知觉时 同时考虑了网膜投影的大小和知觉距离 环境中的距离线索和网膜投影的大小 都给人们提供了物体大小的信息 人们能保持大小恒常性 原因也在这里 二 物体的熟悉性对大小知觉的作用日常生活中 许多物体的大小是人们所熟悉的 当物体距离改变时 虽然网膜投影的大小改变了 但熟悉的大小使人们能较准确地知觉到物体的实际大小 三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有两个实际大小相等的物体 一个物体处在细小物体的包围中 一个物体处在较大物体的包围中时 知觉到的物体大小是不相同的 这种情况下 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相等 观察的距离也一样 它们在大小上的差别 是由于网膜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比例造成的 邻近物体大小对大小知觉的影响 四 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身体姿势和环境间的正常关系是维持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观察者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时 大小知觉恒常性会受到影响 3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1 肌肉线索 生理线索 调节 指水晶体的形状 曲度 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辐合 辐合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物体近 辐合角大 物体远 辐合角小 根据辐合角的大小 人们也能获得距离的信息 2 单眼线索 1 对象的重迭 遮挡 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 被掩盖物体知觉的远些 2 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 就是线条透视 3 空气透视 远处物体显得模糊 细节不如近物清晰 人们根据这种线索也能推知物体的距离 4 相对高度 在其它条件相等时 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 就显得远些 5 纹理梯度 结构级差 这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例如 当你看沙滩上的石头 根据视网膜上纹理梯度的变化 把小而密的事物看成是比较远的 大而疏的物体看成是比较近的 6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 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造成的 图4一29来解释 对象的重迭 单眼线索之线条透视 空气透视 单眼线索之纹理梯度 图4一29 运动视差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 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 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 远处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这种现象叫运动透视 根据景物流动的不同速度可以判断物体的远近 3 双眼线索一两眼视差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 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 叫两眼视差 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 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 两眼视轴平行 双眼视差为零 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 4 方向定位 一 视觉方向定位 二 听觉方向定位 一 时间知觉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的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人的兴趣和情绪 二 运动知觉内涵概念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认知 就是 它对于有机体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 真正运动的知觉 似动概念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 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 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称为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叫 运动后效 在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 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 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五节错觉 一 概念 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比如 太阳在天边和天顶时 谁大谁小 研究错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2 研究错觉还有实践的意义 从消极方面讲 它有助于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从积极方面讲 人们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 错觉艺术作品 二 错觉的种类 1 大小错觉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 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 叫大小错觉 1 缪勒一莱耶错觉 也叫箭形错觉 图4 35a 2 潘佐错觉 也叫铁轨错觉 图4 35b 3 垂直一水平错觉 图4一35c 4 贾斯特罗 Jastrow 错觉 两条等长的曲线 下面一条比上面一条看去长些 图4一35d 5 多尔波也夫 Dolboef 错觉 图4一35e 6 月亮错觉 月亮在天边 刚升起 时显大 而在天顶时显小 长短错觉 缪勒一莱耶错觉 月亮错觉 2 形状和方向错觉 形状错觉 1 佐尔拉 Zollner 错觉 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不平行 图4一37a 2 冯特 WundA 错觉 两条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 使中间变而两端加宽 直线好象是弯曲的 图4一37b 3 爱因斯坦 Ehrnstein 错觉 在许多环形曲线中 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 图4一37c 4 波根多夫 Poggendoff 错觉 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 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图4一37d 5 弗莱赛尔螺旋错觉 冯特错觉 弗莱赛尔螺旋错觉 方向错觉 运动错觉 三 错觉理论 1 眼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 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 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 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 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 造成取样的误差 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 根椐这种理论 垂直一水平错觉是由于眼睛作上下运动比作水平运动困难一些 人们看垂直线比看水平线费力 因而垂直线看起来长一些 2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 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 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 结果 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 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 如波根多夫错觉 3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 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 总把距离估计在内 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 自觉 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 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 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 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深度知觉实验 知觉恒常性与错觉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 socialperception 就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对人的知觉 他人和自我 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1 认知对象具有独特性 2 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 社会知觉加工过程具有特殊性 二 社会认知的过程 1 信息的搜集和选择2 信息的整合过程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当时的情境认知者本身的经验认知者的需要关系 是交织在一起起作用的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 primacyeffect 第一印象 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鲁钦斯的实验 A 吉姆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 旁边跟着两个伙伴 他们一路说笑 来到了一家商店 店里人比较多 他一边跟店员打招呼 等着店员收款 一边与碰到的一个熟人交谈起来 从店铺出来 迎面走来了一个昨天刚结识的女孩 他走上前去同她打了个招呼 交谈了一会 之后又跟伙伴一起向家的方向走去 B 吉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 尽管天不是很热 但他却始终走在树阴下 一路低着头 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 他来到一家商店 店里人比较多 他也不打招呼 就在柜台旁边静静地等着 这时 店里来了两个他认识的人 他也没有同他们打招呼 直到店员发现了他 他才结帐买到了他要的饮品 端到了店里的一个角落一个人喝 从店铺出来 迎面走来了一个昨天刚结识的女孩 他一转身 走进了一家文具店 直到女孩走过去了 他才出来 向家的方向的走去 意义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活动中 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对于有效开展工作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印象也具有局限性 也会有消极意义 如第一印象比较片面 形成被认知对象的固定看法 造成 先入效应 给管理人员带来认识上的片面性 作为管理者 既不能是第一印象的积极作用 也要克服第一印象的消极影响 要全面 客观和以变化发展的眼光考察被知觉对象 最终获得正确的人际知觉 近因效应 recentlyeffect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 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 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 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 形成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haloeffect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提出来的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这种晕轮会使得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