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B(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B(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B(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B(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B(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 分封制 宗法制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战国 各国掀起自上而下变法运动 秦的统一 诸侯势力强大 两制 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 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又称东周时期 西周时期 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 平王东迁以后 东周开始 周室开始衰微 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 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因此 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 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简称春秋 指前770年 前476年 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 诸侯群雄纷争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相继称霸 史称春秋五霸 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 指公元前475年 前221年 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 秦统一中原前 各国混战不休 故被后世称之为 战国 战国 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 战国策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前221年定都咸阳 秦 东海 南海 陇西 长城一带 咸阳 秦王扫六合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 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雄 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 象郡 百越之君 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 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 过秦论 秦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 社会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 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人民渴望统一 长期的争霸战争已形成局部统一局面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秦国实力最强秦王雄才大略 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战略 将领的英勇善战 秦国条件 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北至长城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如此庞大的帝国该如何统治呢 来之不易的统一该如何巩固呢 东到大海 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 首创皇帝制度 皇帝 称号的确立 你知道 皇帝 称号的来历吗 秦始皇为什么自称 始皇帝 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 首创皇帝制度 皇帝 称号的确立 皇帝制度的内涵 材料一 秦始皇 说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根据材料一 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阅读与思考 皇位世袭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 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至秦代 则是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从材料二 玺 的规定中 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皇帝独尊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办于上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皇权至上 综合以上信息 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材料一 秦始皇 说 朕为始皇帝 后世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 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至秦代 则是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 倚办于上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 首创皇帝制度 皇帝 称号的确立 皇帝制度的内涵2 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皇帝 三公 九卿 2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根据教材三段材料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材料1 教材P10学思之窗故事 材料2 教材P10第1自然段第1句话 材料3 教材P10第1自然段第2句话 参考答案 第一 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 职 权 位相互配合 彼此牵制 第三 臣议君决 减少失误 第四 充分体现出 家天下 的特点 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 地方该如何去管理 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丞相王绾 诸侯初破 燕 齐 荆地远 不为置王 毋以填 镇 之 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置诸侯不便 分封制 郡县制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赖宗庙 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 郡县制的形成 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2 地方官僚机构的设置 1 郡县制的形成 里 秦朝的地方机构 评价 1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巩固了全国的统治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 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 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思考讨论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哪种制度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统治 为什么 思考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 第一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第二 都是为了巩固最高统治权 第三 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不同点 第一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的 第二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第三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第四 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地方权力的大小不同 评价 1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巩固了全国的统治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 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 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中央集权制 小结 中央集权制 中央与地方 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基本内容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御使大夫 丞相 太尉 郡 郡守 县 县令 基本特点 皇权至上 地方集权于中央 中央集权于皇帝 第三步 知识整合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二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的决策方式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 行政 司法权 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即皇权至上 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服从中央 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 发展过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秦朝正式建立 西汉巩固 隋唐完善 北宋加强 元朝新发展 明清达到顶峰 中国之教 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 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 得汉武而后定 钱穆 两对基本矛盾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亡 中央权力越来越大 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根本原因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 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 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维护其政治 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 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措施 统一货币 车同轨 统一文字 通行 秦律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 书 百家语者 悉诣守 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