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其他现代文体文本阅读第一节现代诗歌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其他现代文体文本阅读第一节现代诗歌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其他现代文体文本阅读第一节现代诗歌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其他现代文体文本阅读第一节现代诗歌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其他现代文体文本阅读第一节现代诗歌阅读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现代诗歌阅读对应学生用书p303一、现代诗歌相关知识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能最凝练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富有音乐性。现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现代诗歌的鉴赏包括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思考探究三个能力层级。命题点主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1鉴赏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象。(1)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此诗共有四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2)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3)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形象美。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偶等等。如余光中的诗乡愁便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给人形象生动之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川江号子蔡其矫你碎裂人心的呼号,来自万丈断崖下,来自飞箭般的船上。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从悬岩到悬岩,从漩涡到漩涡。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向我流来,流来。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一支桨四个人;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歌声远去了,我从沉痛中苏醒,那新时代诞生的巨鸟,我心爱的钻探机,正在山上和江上用深沉的歌声,回答你的呼吁。1958年举例说明本诗中复沓与对仗的使用情况。答:_答案开头三行中的两个“来自”,接着三行中的两个“从”,以及后面四个“我看见”,都以词语的复沓造成了某种语气急切的效果;而“一阵吆喝,一声长啸”“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则借助于对仗形成了铿锵的节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一九四二年二月这首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答:_答案词语具厚度和力度。这主要体现在对春天的颜色和形体的描绘上,例如写“绿色”,诗人用“火焰”状“绿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摇曳”写出了“绿色”具有动感的形态。写花朵的生机蓬勃,用了“反抗”和“伸”,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而“泥土做成的鸟的歌”,巧妙地展现了“歌”所负载的轻盈与浑沉的双重力量。通过“矛盾”的语言组织来形成艺术感染力。例如“紧闭的肉体”与青春期蓬勃的活力、“泥土”的滞重与“鸟的歌”的轻盈以及“点燃”与“无处归依”等,均构成了矛盾,增强了诗句的张力与密度,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某些句式的欧化。如诗歌里“当”句式、“如果”这一关联词、“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的倒置用法,都有西诗影响的痕迹。诗歌语言具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鉴赏诗歌语言,一要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二要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句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意;三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2鉴赏意境赏析现代诗歌的意境美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综合美感,即它的情理交融的思想内容之美,形神结合的艺术表现之美。(1)抓住意象,发挥想象,由形象悟情感。阅读现代诗歌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领悟和品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我们只要抓住诗中意象深入玩味,并调动联想和想象,就会进入诗人为我们营造的韵味浓厚、意蕴深广的境界,心中的美感就会与诗人的思想脉搏一起跃动。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中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结合诗中对这些意象所加的修饰语,发挥联想和想象,便不难感受到诗歌这样的意境:大地在遭受着苦难,人民悲愤、激怒及向往和希冀光明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2)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物)相契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意境要求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发掘具体的形神中蕴涵的抽象的情理,就能品味出这首诗深邃而绵远、空灵而新颖的意境美。(3)品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意境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她)的喜怒哀乐诸种感情,注入了他(她)的思想及其对“境”的褒贬态度,正像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鉴赏现代诗歌就不仅要品味其情境,更要观照诗人的情感,在客体的形象中体察诗人的主观世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秋歌给暖暖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写他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残踏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一九五七年一月九日这首诗中富有意味的意象组成了怎样的境界?答:_答案这首诗中的意象“落叶”“荻花”“砧声”“落花”“雁子”等意象,显示出秋天荒芜伤感的意境。把握现代诗歌的意境,重点是要抓住诗歌的意象。意象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并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鉴赏形象高尔基说得好:“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1)调动积累,发挥想象。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造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如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诗的开头是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个开头以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我们读到这样的艺术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就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沁人心脾,美好的少女形象隐约如在眼前。接着诗中写一遍又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读者通过想象,与诗人感同身受那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2)体察物象,剖析寓意。中国历代的诗人总是在大自然中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事物形象。欣赏者要学会联想,由表及里地剖析,在体察外在形象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形象的寓意,从而领会形象的意蕴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天狗郭沫若一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二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四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天狗”这一形象有几重含义?答:_答案“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和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我是一条小河冯志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了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如何理解“我”“你”“大海”的形象?答:_答案“我”指多情的男子,即柔波微漾的“小河”;“你”指的是被“我”爱上的姑娘;“大海”指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鉴赏现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就要把握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4鉴赏情感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现代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欣赏就是盲目的。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便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首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2)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阅读鉴赏时,就得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3)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阅读和鉴赏现代诗歌时,要学会品读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探测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如郑敏的诗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首诗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金黄的稻束”这一艺术形象。“金黄”指稻束的成熟,那么,“金黄的稻束”就是指劳动的成果和结晶了。全诗由“金黄的稻束”这一中心形象引发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了探寻劳动的意义,表现了诗人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主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祖国土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沙砾,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简要概括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在平凡地对待土地的背后,是对祖国土地十分亲切、热爱的感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我和你加在一起白连春一只蝴蝶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花朵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成了春天的最爱一棵草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马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成了大地的最爱一粒尘埃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在田里插秧的父亲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成了我的最爱一滴水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在河边洗衣的母亲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同样成了我的最爱一个我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你加在一起就成了岁月的最爱(原作有删改)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简单的意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_答案“蝴蝶”与“花朵”组成花团锦簇、蝴蝶翻飞的“春天”;“草”与“马”组成生机勃勃、广袤无垠的“大地”。“尘埃”与“父亲”,“一滴水”与“母亲”组成温暖有爱的亲情。“我”与“你”组成浓厚绵长的“岁月”。随着意象变化,诗歌情感越来越浓,由爱自然,到爱亲人、家园,最终到爱岁月人生。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且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另外,准确地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也很必要。5鉴赏手法在现代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1)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渲染、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细节描写、白描工笔、观察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以小见大等。(2)篇章结构: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浑然天成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头望望前面。一九三二年四月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反语等表现手法。对老马,采用实的写法,用白描的手法正面勾勒出老马的形象特点;对车主,采用虚的写法,这就留有空白,让读者去想象。还恰到好处地运用反语,如:“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阳光,是诗人的眼睛你以特有的温情眼眸掌控喧嚣的世界黑幕,在你来临之前结束奉送海上日出的第一幕诗篇巨演你以独有的博大胸襟包容诡异的世界冷漠,在你来临之前潜逃奉送万丈霞光的第二幕诗篇巨宴你以仅有的炙热激情掩盖虚伪的世界魔鬼,在你来临之前死去奉送春暖花开的第三幕诗篇巨献阳光,是诗人的眼睛能洞穿一切乌云能直击一切噱头能摧毁一切慵懒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答:_答案诗歌中运用多种意象构成鲜明的对比。前三节中,“黑幕”“冷漠”“魔鬼”象征着人类社会中的阴暗面,而“海上日出”“万丈霞光”“春暖花开”则象征着生活中的真善美。两组意象的前后对比,突显出诗人驱逐阴暗带来光明的美好作用。最后一节中,更以“阳光”直面“乌云”“噱头”“慵懒”,将主题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鉴赏现代诗歌的手法,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与艺术技巧。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鉴赏章法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形式上也同样具有美的魅力,而诗歌的章法之美更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1)理清层次,扣住内容,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构思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确定主题、选择素材、提炼诗意、选用诗体,甚至包括形象怎样描写、气氛怎样渲染、情景如何交融、虚实如何转化、显隐怎样结合、起承转合怎样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线索、把握基调,从诗歌的层次、内容切入,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从而领会诗歌的章法美。如纪弦的你的名字“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呵呵,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使用了复沓回环的手段,诗中连用十五个“你的名字”,首尾两端的重复呼应与大回环,二节与三节之间的近距回环,四节与二节之间的远距回环,使回环成为压倒之势,这种结构手法把缠绵的情思传达得淋漓尽致,不着一个“爱”字,痴爱之情却溢满字里行间。(2)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把握风格的独特之处。一个诗人在艺术上成熟与否往往以其有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标志。在鉴赏诗歌时,要学会整体观照全诗,通过对比阅读等方式,把握诗歌风格的独特之处,从而品出诗歌的章法美。在诗歌的鉴赏品评中,还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对诗歌风格的理解,将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或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等等,在比较异同之中诗歌风格自然呈现。怎样看待这首诗的自由诗体?(文本见p515天狗)答:_答案这首诗的自由诗体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天狗”的狂放不羁,与诗歌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相得益彰。自由不拘中有协调。诗句长短不一,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没有统一的韵脚,但在这种自由不拘的形式中自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即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形成的韵律,体现着一种协调性。试赏析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文本见p516我和你加在一起)答:_答案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寓变化于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诗歌每一节的结构相似,均衡对称,“是小的,轻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的最爱”这些词句,在每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旋律。同时,每一节的内容各有不同,起笔于“春天”的时间内容,着笔于“大地”的空间内容,落笔亲情、家园的情感内容,最终收笔于“岁月”的情怀内容。回复跌宕,深情动人。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对应学生用书p309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莲灯林徽因如果我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算作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1932年7月(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语言清新精致,哲思隽永,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诗。B诗歌开篇即点明了主要抒情对象,“我心”,即以自己的人生为主题吟咏。C“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是本诗的中心句,也可视作林徽因一生的写照。D“这飘忽的旅程也就是个美丽的梦”,林徽因为人生短暂而感到无可奈何,这是她悲观、虚无主义情绪的流露。解析诗歌末句表达的是:即使旅途飘忽,人生如梦,也要让它“美丽”,体现了诗人信念的坚定和对人生的热爱。答案D(2)你认为本诗所描写的“莲灯”具有怎样的特性?答:_答案莲灯发出光亮,是信念的象征,能照亮前行的道路;莲灯有明暗变化,是“心”的象征,能感知外部环境而或喜或悲;莲灯美丽,使生命崎岖的旅途显得美丽。(3)“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成了它内心的秘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_答案“人海的浪涛”,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明暗”则指内心的起伏。这两句与后文“命运的波涌”相照应,从外部环境与内在心态两方面,写出了生命历程的波折,表现了诗人信念的坚定。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在苏格兰高原(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家”,点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解析“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理解错误。答案D(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解析“静与动”错,“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都为“动”。答案B(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答:_答案“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_答案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诗人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诗歌中的“我”。所以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诗歌情景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对应学生用书p310一、鉴赏现代诗歌的技巧1抓意象,绘意境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只有抓住诗歌意象的特征,才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考生捕捉住现代诗歌的主要意象,挖掘意象本身的特点。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鉴赏现代诗歌的意境时,首先要对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其次要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逐渐感悟到诗歌的意韵之美。现代诗歌意象和意境解题技巧:抓住诗中主要景物,概括景物营造出的氛围;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明手法,析作用在诗歌鉴赏中,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考生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1)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