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测GPS静态培训_第1页
华测GPS静态培训_第2页
华测GPS静态培训_第3页
华测GPS静态培训_第4页
华测GPS静态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测静态数据处理 一 GPS基础部分二 静态测量三 华测GPS的使用四 静态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一 GPS基础部分 1 GPS的由来及特点2 GPS的系统组成3 GPS的定位原理4 GPS的信号组成5 GPS的误差来源6 GPS的应用 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批准陆海空三军共同研制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全称为 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NavigationTimingandRanging 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简称为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整个计划耗时20年 投资300亿美元 是继阿波罗登月 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空间工程 一 GPS基础部分 1 GPS的由来及特点 一 GPS基础部分 1 GPS的由来及特点 GPS定位技术有以下特点 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功能多 应用广免费 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 2 GPS的系统组成 一 GPS基础部分 GPS由空间星座部分 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空间星座部分 由24颗卫星组成 其中包括3颗备用卫星 工作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 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 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为55 各轨道平面升交点的赤经相差60 在相邻轨道上 卫星的升交距角相差30 轨道平均高度约为20200km 卫星运行周期为11h58min 现在GPS卫星大约有31颗 2 GPS的系统组成 一 GPS基础部分 地面监控部分 GPS的地面监控部分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5个地面站所组成 其中包括卫星监测站 主控站和注入站 用户部分 用户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 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及观测量 并经数据处理而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 3 GPS的定位原理 一 GPS基础部分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 在GPS观测中 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 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 利用3颗卫星 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 解出观测点的位置 X Y Z 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 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 X Y Z和钟差 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 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 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4 GPS的信号组成 一 GPS基础部分 GPS卫星发射两种频率的载波信号即频率为1575 42MHz的L1载波和频率为1227 60HMz的L2载波 它们的频率分别是基本频率10 23MHz的154倍和120倍 它们的波长分别为19 03cm和24 42cm 在L1和L2上又分别调制着多种信号 这些信号主要有 1 C A码C A码又被称为粗捕获码 它被调制在L1载波上 2 P码 Y码 P码又被称为精码 它被调制在L1和L2载波上 3 导航信息 或称D码 导航信息被调制在L1载波上 其信号频率为50Hz 包含有GPS卫星的轨道参数 卫星钟改正数和其它一些系统参数 5 GPS的误差来源 一 GPS基础部分 误差的分类偶然误差 观测噪声 Noise一般优于波长 码元长度的1 100 系统误差 Bias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卫星星历 轨道 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多路径效应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接收机钟差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和变化接收机不同通道间的信号延迟误差其它软件 模型误差 地球潮汐GPS控制系统 5 GPS的误差来源 与卫星有关的 一 GPS基础部分 卫星星历 轨道 误差广播星历 预报星历 与精密星历 后处理星历 应对方法精密定轨轨道松驰相对定位卫星钟差应对方法钟差多项式 t a0 a1 t t0 a2 t t0 2参数物理同步误差与数学同步误差相对论效应狭义相对论效应 与钟的运动速度有关 使星钟变慢广义相对论效应 与钟所处位置的重力位有关 使星钟变快应对方法 事先调整钟速 根据卫星轨道进行修正 5 GPS的误差来源 与传播路径有关的 一 GPS基础部分 电离层延迟电离层 自由电子与信号的频率有关 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反比 色散效应 与信号传播途径上的电子密度有关 而电子密度又与高度 时间 季节 地理位置 太阳活动等有关电离层对载波和测距码的影响 大小相等 符号相反应对方法模型改正 单层电离层模型双频改正相对定位对流层延迟对流层对流层延迟的干分量与湿分量相对于GPS信号 与信号的频率无关 非色散 应对方法相对定位模型改正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应对方法 观测地点的选择 接收设备的性能 长时间观测 数据处理方法 5 GPS的误差来源 与接收机硬件有关的 一 GPS基础部分 接收机钟差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与变化天线的几何中心 平均相位中心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应对方法天线定向 相对定位 模型改正接收机通道间的延迟误差 6 GPS的应用 一 GPS基础部分 1 军事用途GPS本身就是军事竞赛的产物 精码保密 主要提供给本国和盟国的军事用户使用 粗码提供给本国民用和全世界使用 2 民用导航占据了民用领域的绝大部分 一般精度要求不高 5 15米 飞机 轮船 车载定位等领域 3 测绘要求精度高 早期主要在石油部门使用 现在已在测绘相关行业中广泛普及 成为一种新的测绘方式 4 GIS现在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数字地球 数字中国的进程 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 6 GPS的应用 一 GPS基础部分 军事测绘林业农业地质电力水利交通环保气象地震石油通讯海洋城建科研院所院校医疗消防国土 GPS的应用是受到人的想象力的限制 GPS无所不在 二 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的含义GPS的精度等级静态控制网的布设 二 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采用两台 或两台以上 GPS接收机 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 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 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相应的时间 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十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 1 静态测量含义 常规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 二 静态测量 2 GPS的精度等级 1 国家测绘局1992年制定的我国第一部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将GPS的测量精度分为A B C D E五级 其中A B两级一般是国家GPS控制网 我国的国家GPS网就是按照这一精度标准设计的 C D E三级是针对局部性GPS网规定的 GPS网相邻点的平均边长km 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 3 1 2 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一3倍 二 静态测量 2 GPS的精度等级 2 为了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 有关部门制定了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按城市或工程GPS网中相邻点的平均距离和精度划分为二 三 四等和一 二级 在布网时可以逐级布网 越级布网或布设同级全面网 二 静态测量 2 GPS的精度等级 3 根据公路及桥梁 隧道等构造的特点及不同要求 GPS控制网分为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共四个等级 静态控制测量主要工作过程 第一测前工作 项目的提出 技术设计 网的布设 资料整理仪器的检验 踏勘 选点埋石第二实施测量 实地观测第三数据处理第四测后工作 二 静态测量 3 静态控制网的布设 1 一 GPS基础部分 3 静态控制网的布设 2 静态测量网的布设方式 1点连式2边连式混连式星形网导线网环形网 其中 点连式 星形网 导线网附合条件少 精度低 边连式附合条件多 精度高 但工作量大 边点混合连接式和环形网形式灵活 附合条件多 精度较高 是常用的布设方案 1 2 3 4 5 6 一 GPS基础部分 选点的基本要求 A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各和操作 视野开阔 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B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 如电视台 电台 微波站等 其距离不小干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 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C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 如大型建筑物等 D交通方便 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E地面基础稳定 易于点的保存 FAA A B级GPS点 应选在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G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H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 地形 地貌 植被等 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 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为了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控制网或者作业 C D E级GPS网点应有1 2方向通视 3 静态控制网的布设 2 三 华测GPS的使用 X20接收机的使用X60接收机的使用X90 X91接收机的使用数据的下载 三 华测GPS的使用 1 X20接收机的使用 卫星指示灯 每隔5秒连闪几次 表示有几颗卫星 电池指示灯 长亮表示有电 如果不停的闪烁 表示电量不足 X20开机便可记录静态数据 无需切换 无需设置 简单方便 1 单电池供电可达18个小时2 坚固耐用 防水抗摔3 内存大 可持续作业 数据采集灯 每隔几秒闪一次 表示在纪录数据 闪烁的间隔即是采样间隔 电源健 按一秒即可开机 长按三秒即可关机 三 华测GPS的使用 2 X60接收机的使用 数据采集灯 每隔几秒闪一次 表示在纪录数据 闪烁的间隔即是采样间隔电源健 按一秒即可开机 长按三秒即可关机卫星指示灯 每隔5秒连闪几次 表示有几颗卫星AB电池指示灯 长亮表示有电 如果不停的闪烁 表示电量不足 若A电池电量用完 将自动切换到B电池切换健 刚开机时 主机默认为RTK模式 如果做静态就要通过切换健进行切换 常按住切换健 此时电台灯长亮 等电台灯不亮 即可松开表明已切换到静态电台指示灯 做RTK时 电台指示灯会一秒闪烁一次 三 华测GPS的使用 3 X90 X91接收机的使用 电源健 按一秒即可开机 长按三秒即可关机 切换健 刚开机时 主机默认为RTK模式 如果做静态就要通过切换健进行切换 常按住切换健 此时电台灯长亮 等电台灯不亮 即可松开表明已切换到静态 电池指示灯 长亮表示有电 如果不停的闪烁 表示电量不足 卫星指示灯 每隔5秒连闪几次 表示有几颗卫星 电台指示灯 做RTK时 电台指示灯会一秒闪烁一次 数据采集灯 每隔几秒闪一次 表示在纪录数据 闪烁的间隔即是采样间隔 三 华测GPS的使用 4 数据的下载 X20 X60 X90的用华测 下载软件 通过USB或者串口把数据下载下来 放在指定的文件夹下 下载时 先 输入测站信息 对于点名不超过四个字符 最好为数字或字母 并输入相应的时段名 然后 数据导出 注 在连接或下载数据时 主机的数据灯会长亮 此时尽量不要进行其他操作 直到数据灯不亮时再进行 四 静态数据处理 专业版标准版 四 静态数据处理 专业版 特点 需带软件狗可直接导入以下数据 四 静态数据处理 标准版 特点 不需要软件狗 安装后即可使用 可处理华测的 hcn数据 接收机经过注册的 也可以处理标准格式 但必须同时有 hcn的数据 四 静态数据处理 1 任务的建立2 坐标系统的建立3 数据的导入4 数据检查5 基线的处理6 网平差7 成果检查8 成果提交 四 静态数据处理 1 任务的建立2 坐标系统的建立3 数据的导入4 数据检查5 基线的处理6 网平差7 成果检查8 成果提交 四 静态数据处理 1 任务的建立 打开电脑 开始 程序 华测静态处理 静态处理软件 或者直接打开桌面上的快捷方式 注 首先把下载下来的数据统一放到一个文件夹下面 新建任务时直接选择此文件夹 并注意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 四 静态数据处理 2 坐标系统的建立 新建任务时 虽然坐标系统已经选定 但可以对于中央子午线或者是投影高等可能需要相应的改动或新建 点击 工具 坐标系管理 如下图操作 投影高 中央子午线 七参数 一般默认不输 椭球参数 名称长半轴扁率Bj546378245298 3西安806378140298 257 四 静态数据处理 3 数据的导入 项目建完后 开始加载GPS数据观测文件 选择 文件 导入 compass可以导入下图多种格式的数据 四 静态数据处理 4 数据检查 1 数据导入后 检查相应点的点名 仪器高 天线类型等等 对于有问题的数据要及时更改 注 如果用不同的GPS接收机进行联测 就要单独修改天线类型 对于没有的天线类型 在GPS天线管理器里 添加相应的天线类型 并输入相应的天线参数 如相位中心高 天线半径等 四 静态数据处理 4 数据检查 2 然后通过 检查 观测文件检查 对于里面 个别点 点名命错等就可以查出来 重新命名 然后再反复查看 观测文件检查 直到没有为止 四 静态数据处理 5 基线的处理 数据检查没有问题之后 点击 静态基线 处理全部基线 等基线全部处理完后 对于 Radio 值比较小的进行单独处理 至少保证Radio值大于3以上 当然处理的越大约好 最大为99 9 对于Radio值后面带 是由于中误差过大 可以酌情对其处理 四 静态数据处理 5 基线的处理 方法一 通过 基线处理设置 增大或减小数据采样间隔或卫星的截止角 其他为默认 当采集的数据时间较长时 不如两个小时以上的可以把采样间隔加大 对于卫星数据较多 可以适当增大截止角 然后再单独处理一下这条基线 四 静态数据处理 5 基线的处理 方法二 删除不好的数据 右击基线 出现 属性 在 观测数据图 里删除不好的数据或者时间比较短的数据 确定后 然后再单独处理这条基线 四 静态数据处理 5 基线的处理 方法三 对于各别基线如果怎么处理都不能大于3时 可以不让其参与基线处理及网平差 具体操作是 右击基线 属性 把 参与基线处理及网平差 的复选框勾掉 四 静态数据处理 6 网平差 已知点的输入 在观测站点里 右击 属性 点击 已知点坐标 选择 固定方式 如XY XY 四 静态数据处理 6 网平差 网平差设置 如上图 在 网平差 网平差设置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三维平差 二维平差 水准高程拟合 如果中央子午线需要改 就在 重置中央子午线 重新输入改正后的中央子午线 注意度分秒要用 分开 比如106度30分就输成106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