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母亲河—长江.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母亲河—长江.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母亲河—长江.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母亲河—长江.doc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母亲河—长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母亲河长江 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之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教学案例)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中学校 韩明 邮编402285 电QQ信箱2359052320163.com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部分教材蕴含智能培养和国情教育因素,使学生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体现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突破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二、教材分析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概况”。应注意(1).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长江的特点。(2).通过地形、气候、河流等地图的比对,综合分析长江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问题,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关系密切,为学习中国区域地理奠定基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和“治理与开发”。其中“中国第一大河”介绍长江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数据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的重要河流。“水能宝库”分析了长江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并明确了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长江干流上重要的“三峡工程”。“黄金水道”分析了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治理与开发”分析了长江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了解了有关河流的基础知识,我们的学生就生活在长江边,对长江已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能力,为知识迁移,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主要侧重学习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诱发学生探讨治理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动机,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能提出基本的解决方案。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熟悉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流程长度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最大河流。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水文特征。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在介绍长江三峡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五、重点和难点: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水文特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新课的引入,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展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明确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播放长江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长江洪涝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98年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2.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运用多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推理中寻找答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课前准备.预习教学内容,查找长江的相关材料,准备好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其他参考资料。.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仪、长江多媒体课件、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峡工程等景观图片等材料、自制长江的治理与开发CAI的课件。八、课时安排:2课时9、 教学及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多么雄伟的旋律,多么壮丽的赞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今天让我们走进长江,学习她,了解她,更深入地研究她,来领略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之风采。【讲授新课】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源流概况。【展示】课件显示:长江水系图、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的图片、中国地形图。【活动】读长江水系图,找到长江流经的省(区)、发源地和入海口。【板书】一、源流概况【教师引入】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板书】1.源远流长(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展示】长江流经的省(区)课件。【板书】(2).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示图表】 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长度(千米)位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位次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位次水能蕴藏量(万千瓦)位次尼罗河667018405335350004亚马孙河648026930017051279002长江63003950031805268003密西西比河6020458004322449005刚果河437051414023702390001【板书】(3).长江流程6300千米,中国第一长河。年径流量95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0,居我国各河之首。【提问】长江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学生回答、老师小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讲述】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不仅是中国最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提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学生答后老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亚热带和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展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课件。【活动】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长江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板书】(4).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巫山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板书】(5).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温度带: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板书】2.别称众多【提问】你知道长江还有哪些别称呢?(放出CAI的“名称众多”) 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荆江、川江、峡江(即三峡)、长江、 扬子江等【板书】3.支流汇集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等;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等。【活动】在长江水系图上找到主要支流,并请学生注意这支流分别位于长江的哪一河段。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九大支流(或编号19,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洞庭湖、鄱阳湖)【板书】4.河段划分 .上游:各拉丹冬(源头)湖北宜昌 .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下游:江西湖口上海(入海口)【活动】在长江水系图上明确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提问】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主要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提问】外流河的地区差异很大,长江主要位于哪部分地区?【学生回答】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提问】这部分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回答】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较小。【过渡】长江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东海。那么它有哪些主要水文特征? 【板书】5.长江的水文特征【板书】.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引入】:首先我们来分析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对!大家先来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边放CAI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图”边启发学生读图)【活动】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活动】思考: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活动】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断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多峡谷急流)【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活动】阅读虎跳峡、三峡的景观图,在地图上准确找出其位置。(CAI课件上相应放出)【转入】到中游(宜昌湖口)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板书】.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边放CAI 边启发)【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多曲流“九曲回肠”。【提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后,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河段的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江汉平原上的荆江河段呈现“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险情,对两岸的威胁可想而知。【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学生答后老师总结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提问】支流的特点又如何呢?(多支流,多湖泊)用雨带的推移分析,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调节作用?【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谁还记得雨带是怎样推移的?南北支流进入汛期的时间同不同?洪峰会不会挤在一起? 一般年份,南北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错开,从而削减洪峰,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特别是川江、汉江洪水一起袭来,中游的防汛、抗洪任务就十分艰巨。长江中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稻米产区。素有:“鱼米之乡”、“两湖熟,天下足”之说。因此治理好长江中游的水患相当重要。【提问】下游的河道也越来越怎样?下游的特点?【板书】.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老师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轮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受海潮的顶托而倒流,泥沙堆积,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我国第三大岛。第二课时【板书】二、长江的治理和开发 【转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那么,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长江不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还有“黄金水道”的美誉。【老师总结】长江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供水等。【板书】1.“精华区域”和“鱼米之乡”(放出下列CAI内容及景观图简单扼要讲解)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1/5.人口1/3.耕地1/4.稻谷70.棉花1/3.淡水鱼60. 轻工业产品1/2.工农业生产总值2/3。【提问】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那两项?所以有什么之称?【学生回答老师强调】长江流域面积仅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所以说是我国的“精华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板书】2.“黄金水道”【转入】在东西航运的航运价值上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提问】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因为,干支流水量大,中下游江阔水深;而且本区是全国的精华地区)课本P46页查图,通航里程达多少万千米?【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但是目前的航运能力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还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因此还大有潜力可挖。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抵重庆,运力可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量提高,使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板书】3.“水能宝库”【提问】主要那河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2。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学生活动】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在课本P45页图2.34“长江流域水系”上找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的位置。【老师边放CAI边讲解】葛洲坝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发电能力271.5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的全国发电量的3倍。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提问】想了解它的作用吗?【展示】“三峡工程示意图”、“三峡工程简介”【议一议】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提问】那么,母亲河长江是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呢?【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老师引入洪灾】1998年的中华儿女在长江两岸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抗洪抢险的壮丽凯歌!可为什么母亲河向它的子孙咆哮了?这样的洪灾为什么会发生?可否在什么时候停止呢?请想一想: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高?【学生发言后老师补充】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1998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长达两个多月。【提问】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重要原因。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圩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造成灾害频繁。据统计,仅长江流域湖泊的受水量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公元1300年1950年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上世纪80年代,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以前的长江三次特大洪水使江汉人民余悸难消:1931年的洪水淹没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4000多万,淹死14.5万人;1935年洪水淹地2264万亩,淹死14.2万人;1954年又发生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水量超过前两次,持续达三个月,虽然大力抢救,损失减少,但还是淹地4755万亩,300多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88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万人。【提问】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那末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提问】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板书】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的措施:.工程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河段,疏浚长江航道,加强港口建设;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生物措施: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探究活动】1.“长江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讨论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2.“长江三峡工程的利弊分析”辩证会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并说出理由。【结束语】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长江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我们不仅要开发利用好它,还要注意保护它,爱护它。长江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千万年以来,以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袤的红土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长江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让我们用热情、用智慧、用汗水、用坚强去创造一个个秀美山川,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十、【教学板书设计】1、 长江概况中国第一大河:长江1.源远流长 2.别称众多 3.分段地点 4.支流汇集。二、上、中、下游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三、利用和保护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2、“黄金水道”(1).干支流通航里程八万千米。(2).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3、“水能宝库”(1).水能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源头到宜昌河段。(2).长江三峡的位置:湖北省宜昌三斗坪。4、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5、长江综合治理的措施.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搞好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和保持水土工作;修建水库。.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和水利工程;疏浚长江航道,提高泄洪能力。.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下载: 十一、【教学及活动评价】一、教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地理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二、学法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十二、【教学反思】1.教师的教学设计能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思路清晰,条块分明,易于操作,便于学习。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在教学过程中,将较容易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辅助,重点突出地理位置与示意图的结合,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十三、【学效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自西向东较大的支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等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并能江海联运2、长江在我国河流中居首位的是( A )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 B.流量和含沙量 C.灌溉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