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三单元_第12课_我与地坛(节选)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_第12课_我与地坛(节选)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_第12课_我与地坛(节选)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_第12课_我与地坛(节选)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_第12课_我与地坛(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12课 晨读新课启航 识记知识必备 片段背诵 资料助读 探究文本研读 领悟学海览胜 整体把握 文本层析 写法简析 写法借鉴 积累写作点滴 素材档案 佳作欣赏 应用体验之旅 第9课 荷塘月色 第10课 散文两篇 第11课 拣麦穗 第12课 我与地坛 节选 第13课 沙田山居 逆境1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我是上天在你们成功路上设置的一道关卡 是的 我是逆境 无需以你的软弱来哀求我 即使要我仰视什么 要看的也不是你紧锁的愁眉 而是你 山登绝顶我为峰 的豪情 是你纵身烈火痛苦的涅槃 是的 我是困境 但无需以你的伤痕来说服我 即使我聆听什么 要听的也不是你低低的抽泣 而是林涛的喧响 海洋的呐喊 是你从我身上走过时那一阵沉稳而自信的脚步声 2 逆境 常使人痛苦 但也能磨练人的意志 杰出的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 成为人中的强者 逆境是人生这本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段落 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篇文章中 虽然带有一丝苦涩 但苦涩过后仍然会有甘甜 鲁迅曾这样说过 伟大的心胸 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 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 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 身残志坚的精神楷模 史铁生史铁生 1951 2010 当代著名作家 原籍河北涿县 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 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 我与地坛 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 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 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 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 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 特别是精神 伤残 现象的关切 著有长篇小说 务虚笔记 短篇小说 命若琴弦 散文 我与地坛 等 其中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和 奶奶的星星 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老屋小记 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思想家 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帝王祭地之坛 地坛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 方泽坛 是明清皇帝祭地之坛 在北京城区北部 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修葺开放 称 地坛公园 文革 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而荒芜 我与地坛 写于1989年5月 也就是作者残疾后的第15年 作者在 最狂妄的年龄上 残废了双腿 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作者绝望的身影 他在这里 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 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理解 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w tu t np n k h n s ni zh hu n hu n li li s xi xi l i l i l i B b i y y n 阴 荫 蜕 兑 坠 堕 肆 肄 亘 垣 桓 恒 纽 忸 呢 扭 坐 座 沧 苍 炫 眩 舷 撅 獗 蹶 三 用准词语 一 词语辨析1 耽搁耽误 耽搁 耽误 2 天气气候 天气 气候 难免 不免 3 难免不免 二 词语解释1 词义理解 1 死乞白赖 纠缠个没完 2 身临其境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获得某种切身感受 3 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 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4 玉砌雕栏 用玉砌成的石阶 雕刻着花纹的栏杆 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5 急于求成 急着要取得成功 急 急切 6 绞尽脑汁 费尽脑筋 7 成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 一月又一月 形容时间长久 成 整 累 积聚 8 专心致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致 尽 极 志 意志 在这里 急于求成 与 专心致志 在意义 上不能形成对应的关系 可以去掉 专心致志 内容提要 我与地坛 节选 以饱含深情的笔墨 通过描写地坛的景象和与园神对话的过程 表达了作者对地坛给予自己人生滋养的无限感激 抒写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透彻感悟 表现了勇敢面对不幸 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精神 结构概览 一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 4段 回答问题 一 梳理行文脉络 二 解读文本精要1 第1段写园子里的冷落荒芜有什么用意 提示 写园子里的荒凉景象 一方面照应了 废弃的古园 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渲染作者心境的作用 为下文自己的思想奠定基调 对应考点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 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 在作者的心目中 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 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 理解他的情感 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 可以说 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 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对应考点 理解句子的含意 对应考点 理解文意 3 作者为什么形象详尽地描写园子里的小动物的活动 提示 它们虽然卑微 但它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 它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 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 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 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 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促使他与生命抗争 二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5 7段 回答问题 4 第7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 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 都有属于它的欢乐 悲伤及情趣 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 我 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 人也不例外 概括来讲 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 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 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对应考点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 十五年中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作者是如何看待那些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的 提示 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从它们身上 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活力 它们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和挫折 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生活 对应考点 理解句子的含意 三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回答问题 一 梳理行文脉络 二 解读文本精要6 第1 5段 在人称运用上有何特点 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 这几段中 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叙说园神与过去在地坛的 我 的对话 但在对话告一段落时 作者又对此发表评价 所以 你 指的是过去在地坛的 我 这样 既容易把读者带进当时那个环境 又能让读者跟着作者对此作出冷静而理智的评价 对应考点 分析人称的作用 7 作者为什么说 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人质 提示 作者认为写作是为了活着 而要活着就必须拼命写作 不写作了 艺术生命就会终止 甚至人的生命也就完了 没有意义了 所以他认为他活着就像个人质 对应考点 理解句子的含意 8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意 提示 在静想中 我 终于明白了 人生就是这样矛盾重重 既有苦难 也有快乐 应坦然面对这并行而来的考验 因为这些罪孽与福祉都是人们必须去面对的 对应考点 理解句子的含意 1 情景交融幽静的景物与真挚的情感相交融 如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和作者的思绪 十五年来 作者在园中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景物描写本身 实际上也是对 生命 对 世界 的解读 如 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 我 的失魂落魄 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 作者体察到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由此得到启示 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 也应该勇敢顽强 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 也应该勇敢顽强 第7段的六个 譬如 鲜明 生动 浸透了浓浓的生命的味道 充满了新的希望 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 顽强 坦然的态度 2 语言精辟 蕴涵哲理如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 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 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 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 又如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 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 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 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 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把人生当做舞台 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 形象易懂 又让人回味无穷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 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 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 给人以警策 3 使用了拟人 移用和变换词序等方法 让语言富有特色本文中不少语句新鲜奇崛 突破常规 如 一般的语言习惯说 门壁上的朱红淡褪了 作者突破常规 写成 淡褪了门壁上的朱红 朱红 前又用拟人手法着 炫耀 二字 成为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这样的句子有一连串 四百多年里 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 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样描写地坛的沧桑变化 描写地坛的破败相 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出了 突出了剥蚀状 淡褪状 坍圮状 散落状 而荒园的破败又烘托了落魄者的精神状态 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达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技法指导 如何运用拟人手法把人以外的物当做人来描写 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 这就叫拟人 拟人是指把物 包括物体 动物 思想或抽象概念 拟作人 使其具有人的外表 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 运用拟人 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 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拟人化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所谓拟人化 就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的 无生命的 有形的 无形的一切事物人格化 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情感 行为举止 言语表现 使用拟人这种表现手法写作 可另辟蹊径 推陈出新 不宜直言的 可委婉曲折表达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篇拟人 物我交融 会使文章妙趣横生 1 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艺术构思时 要敢于跨越时空 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2 要合情合理 富有启发性创造故事 设置环境 塑造形象 表达情感等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 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所写内容要有启发性 让读者有所感悟 3 要抓住事物的特质运用拟人手法的关键在于所写的事物与人之间 在性格 情态 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近或相似之处 让其既具有物的特质 又拥有人的属性 4 心理刻画要真实细腻拟人类作文主要使用第一人称 通过 我 的见闻感受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或思想 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力争让文章富有文采 尝试运用 以 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 为开头 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片段 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 参考答案 简直像一位活泼的少女 唱着 跳着 拨动着老树伸来的根须 拍打着黄褐色的山崖 踏着河滩上那些石子 无忧无虑地奔跑着 河中不时跳出一条鱼儿 使河水显得更富有情趣 更天真可爱了 课内素材 史铁生双腿瘫痪 身患重疾 在经历过苦闷与彷徨之后 他开始发奋创作 发表了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我与地坛 等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 1985年以来 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 并认识到 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 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史铁生虽然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 但他的思想却 走 得很远 萧伯纳说 生命的道路在于把地狱变为天堂 把人变为上帝 在于 在那 苦难的山谷 里点起一盏万年灯 普照大千世界 无论怎样的灾祸 怎样的无助 怎样的看不见光明和希望 只要如史铁生那样 拂去挡在心间的阴影迷雾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 地坛 点亮心灯 让思想从灾难中解脱 让灵魂在一次次的回望和思索中释放 就能抛却心中的苦闷与惆怅 守住心中的追求和希望 永不言败地一程一程奋力前行 应用角度 战胜自我 直面人生的挑战 逆境与成才 等 鲜活素材 唯有良心最 坚强 前段日子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 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 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 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 岿然不动 被网民热捧为 桥坚强 网友发帖问 茅以升修的这座桥 设计寿命50年 已经超期24年 就是不倒 连大修都没修过 这是什么道理 据 环球慈善 一篇文章追忆 茅老在建造钱塘江大桥时曾与时任铁道部次长的曾养甫共誓 告诉你 大桥造不好咱俩都得跳钱塘江 你先跳 我跟着你 以身家性命身系大桥 才是最有硬度的钢筋水泥 修桥是个技术活 更是良心活 钱塘江大桥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 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 都肃然起敬 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热评 修桥是 良心活 说得好 正是因为良心 才有了屹立了70多年而依然 坚强 的钱塘江大桥 其实 属于 良心活 的 又何止是造桥 很多事情 只要良心是真实的 扎实的 是触手可及的 事情就会办好 中国正处在高速城市化和高速现代化的过程之中 这个过程将决定我们的子孙后代未来的生活质量 我们这一代 决定者 必须是最有良心的一代中国人 这世界需要你 寄给行走在天堂路上的史铁生的一封信2011年山东考生史铁生先生 可能这封信有些迟了 但我依旧忍不住提笔 这世界需要你 因为你告诉世人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因为你的文字让陷入绝望的人们感到振奋 死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它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当我第一次在 我与地坛 之中读到这句话时 干涸的 心灵瞬间便被哲思的雨水打湿 你是否知道 你的这一份死亡之托使多少人再次反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活着 你是否知道你这一份不经意的豁达使多少人再次与自己的灵魂相遇 死亡永远不是人生的目的 你是否知道 你那一句 微笑着 去唱生活的歌谣 激励了多少人微笑着去迎接生活 你自然不知道 因为你总不去想自己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你只是在心灵地坛之中默默为人们点亮一盏明灯 这世界需要你 需要你用笔点亮当代人心灵的红烛 这世界需要你 因为你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 当我在 命若琴弦 中读到你借老瞎子之口抒发的人生感慨时 那一座座心灵的古钟 再次迸发出了金石之声 人生就是一根琴弦 抚紧了弹好了就行 不必去管那无字的白纸 是啊 如果大海失去了巨浪的翻滚 也就失去了雄浑 如果沙漠失去了飞沙的狂舞 也就失去了壮美 人生如果只求得两点一线的安宁 就会失去魅力 就如同你自己一般 在 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坐在了轮椅上 人生于世 活着必然会有缺憾 这一分生活的诗意 虽不像余华的 活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