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30讲近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练.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30讲近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练.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30讲近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练.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30讲近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 近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影响1孙中山学习苏俄的侧重点2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3毛泽东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4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5综合6一、选择题1.(2017湖南永州模拟)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解析:B“民道”指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天道”指君主专制制度。变法维新主张保留清政府及皇帝制度,未能让民“顶天立地”,A项错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明确指出主权在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B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更侧重于思想文化领域,C项错误;社会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时,清政府已经灭亡,D项错误。2.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推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C题干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基础上,判断正确选项。孙中山的联俄,有明显的政治策略倾向。他“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争取苏俄的援助与同情,但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三民主义理想,而不是共产主义,故不同意在中国采用苏维埃制度。根据上述分析,C项为正确选项。A、B、D三项陈述的事实与孙中山的主张不完全吻合,故均为错误项。3.(2017辽宁沈阳二诊)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解析:C题干中“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说明其最终目标为建立宪政民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不符,排除。4.(2017宁夏银川模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解析:B“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观点,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故B项正确;“人民是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是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观点,故C项错误;“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中的观点,故D项错误。5.(2017湖北荆门月考)2017年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5周年。25年前,八十八岁的邓小平,迈着蹒跚的步伐,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列“网友评论”符合史实的是()A.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顺利推进B.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C.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动力的典范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解析:C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僵持阶段,故A项错误;“南方谈话”主要针对经济方面的问题,不是政治体制改革,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邓小平视察深圳之后,提出“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说明从深圳的发展中得到启示,主张深化改革,故C项正确;“南方谈话”之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并在同年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材料二(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孙中山孙中山全集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 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来总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知识分子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归纳为排满兴汉,根据“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归纳为五族共和,根据“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中华民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二“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归纳为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根据材料二“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归纳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第(3)问,根据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归纳为促进国共合作;根据材料三“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归纳为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根据材料三“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归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三“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为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答案:(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