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 基于主因子分析长武县劳动 力转移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张琳 学号 1109014069 所在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数应1101班 指导教师 田京京 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学院 2015 年 6 月 4 日基于主因子分析长武县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作者:张琳(陕西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类专业11级1班,陕西 汉中 723000)指导老师:田京京【摘要】长武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小县城,第一产业(主指农业)对于农民的吸引力逐渐变弱,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基于长武县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发展特点,利用20042013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本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提供建议。【关键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法;第一产业;长武县1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就开始了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形成了一股劳动力流动的大潮。如今在我国,已知有将近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多人。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剩余数量高达1.7亿之众。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着重就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做系列相关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的合理建议,以供参考。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可知,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占50.32%,剩余劳动力达到1.7亿多,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及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主要从劳动力户口所在地角度来进行定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时,农村劳动力中大于必需的那部分劳动力,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富余和闲置,既制约了农民增加收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减缓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又造成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不优化配置,因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投入工业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浪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加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使其成为带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推进器,又好又快地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2013年末,长武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35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0.73亿元,同比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7.9亿元,同比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88%、72.48%和10.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066元,增长17.4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3:55.8:15.9调整为26.5:58.4:15.1,可见第二产业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2选题的研究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8%提高到37.3%,但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落后了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遏制了城市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最终将制约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当前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增加农民收入,用农村的消费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长武县作为一个西部大省陕西省的小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长武县农村劳动力问题转移的研究,对于提高咸阳市乃至陕西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城乡统筹发展以及陕西省的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就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即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更明显地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为推动城乡结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注: 1、外出农村劳动力是指离开本乡到外地从业的所有农村劳动力,其时间定义为一个月以上。2、农村转移劳动力包括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所有劳动力,同时还包括离开本乡到外地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并且时间严格定义为半年以上者。转移与就业不是一个概念,就业包括从事农业劳动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基本分析2.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基础及理论借鉴(1)推力一拉力学说这种学说是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斯坦等人提出来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其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内部的推力。决定农村内部推力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农村偏低的收人水平、农产品交易的不利条件和农民较低的物质条件。另一个是来自城市的拉力。决定城市拉力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2)舒尔茨的人口迁移学说舒尔茨认为,人口迁移由劳动力转移来带动。只有当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大于转移成本时,劳动力在产业间或地区间的转移才会发生。劳动力转移在经济上表现为一种投资。(3)刘易斯模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类不同性质的部门构成,一个是用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采用现代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工业部门。刘易斯把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称为“二元经济”,我们习惯上叫做“城乡二元经济”。 (4)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模型这是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的修正和扩展而产生的一种理论。刘易斯只是把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理解为被动地输送劳动力,而忽视了农业部门自身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基础作用。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这一不足,强调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他们在二元结构论的演变中强调,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中,农业部门逐渐出现生产剩余,可以满足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 (5)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对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的理论提出了批评意见,创建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认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乡间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原因。所谓预期收人,是预期收入水平与就业概率的乘积。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主要通过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以及推力拉力学说为基础,进行分析。2.2农村劳动力转移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指标选取 根据研究分析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指标: 经济方面,用“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四个指标,第一个指标主要指如果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报酬高于或等于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报仇水平,农村劳动力就没有转移的必要,“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反映了工业化发展程度,比重越大,城市对劳动力需求越多,越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后面两个指标反映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值越大,说明城镇对农村劳动力越有需求,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在需求上,有两个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反映的是这个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水平,比重越大说明其城市化率越高,能接受的农村转移人口也多。“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该指标是说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就业人数越多,说明工作岗位的需求就越多,就越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即越能吸纳农村劳动力流入。 在劳动力供求方面,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选取“年末常用耕地面积”这个指标。“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反映可耕土地利用率的情况。最后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为了体现城市建设的完整性,这对农村居民转移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根据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相关文献和论文等进行的指标统计及理论分析,运用频度统计分析方法、数据的可得性原则以及分析的有效性原则,对农村劳动力和经济发展及其相关性方面的研究选取了8个指标,如下所示: x1-农村居民家庭实际人均收入(元),x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顷),x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5-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人),x6-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公顷),x7-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x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 数据来源所有指标数据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长武县统计年鉴、长武县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3年年度统计公报等,整理数据数据见附录:表一、表二。3基本分析长武县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 根据表一(见附录)做出趋势图如下图所示。可知,从1978年开始,陕西省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产值均呈增长趋势(见图1)。图1 长武县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以不变价格计算) 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3.2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52.58亿元(以不变价格考虑,下同),增长了49.3亿元,达到2004年的15.03倍,尤其在2000年后,实现快速增长。第一产业产值虽然也在增长,但不及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由2004年的0.7亿元增长到2013年5.1亿元,增长了4.4亿元,达到2004年7.29倍。同时,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由2004年21.34%下降到2013年的9.70%。从上面的数据分析来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与总的生产总值都有向上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劳动对象就是第一产业,但是我们从图中可以看的出来,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趋势变化区域平缓,而总的生产总值却快速增长,这说明大部分的劳动力都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了,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很大,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来源于经济因素,这为后面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基础。4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4.1因子分析模型构建(1)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指标化为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 研究多指标(变量)问题是经常遇到的,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不同指标之间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2)主成分分析的原理为: 设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则样本协方差S和样本相关阵R为:,其中,其中 ,当原始变量标准化,则S和R相同,S=R=。因此,一般求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不妨取R=,因为这是的R与只差一个系数,显然与的特征根相差n-1倍,但他们的特征向量不变,并不影响求主成分。我们用样本协方差阵S作为的估计或用R作为总体相关阵的估计,然后,按照求总体主成分的方法,即可获得样本主成分。这里,我们称为样本主成分的贡献率,称为样本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4.2数据处理与分析 运用2004-2013年长武县10年来8项指标构成截面数据,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分析各时间段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主要因素。原始数据见附表2,以下操作均在spss17.0里完成。(1)计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并提取主成分一般以累计贡献率达到85%为标准,提取前k个主成分。由于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是对应主成分的方差,由于方差越大,包含的信息也越多,进而利用包含信息量确定主成分的贡献率, 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当前k各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时,就可以确定该子系统指标的主成分=。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742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97.988df28Sig.000表2 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17.78697.32397.3237.78697.32397.3232.1401.74799.0703.035.43799.5074.016.20299.7105.011.13899.8476.009.10799.9547.003.04099.9948.001.006100.00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表3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成份1x1.126x2-.101x3.125x4.257x5.127x6-.128x7.128x8.128提取方法 :主成份。从表1的结果看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数值分别为:97.988和0.742,检验效果很好,适合进行因子检验。在表2中第一个成分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7.323%,大于85%,所以该模型应该提取一个主成分,它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为此,我们取第一个特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特征向量:第一特征向量a1 0.126 -0.101 0.125 0.257 0.127 -0.128 0.128 0.128显然主成分为: 总结:从主成分的表达式中第二项指标的系数最小,远远低于其他指标的影响,可看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占比例很小,相应的影响也较小。第四、六、七、八项所占比例比较大,这四项项指标起主要作用,我们可以把主成分看成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刻划的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综合指标。5结论及建议5.1结论 1.导致各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很多,在经济欠发达甚至落后的时期会呈现高程度的劳动力转移,这是由于年轻人的大量外流而致,这些人主要就业方向在沿海城市以及我国一线城市就业,属于省外就业。所以,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个方面因素,统筹兼顾。 2.与城市相比,虽然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数量较高,但是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这就导致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类群体的产生。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所以,在进行劳动力转移的时候要考虑这样的社会问题,如何两全其美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3.长武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也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时期,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时期,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4.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世界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左右,两者极不相称。长武县乃至陕西省由于文化影响,大多数人选择在“家门口”工作,不愿意去外面打工,这是一方面原因。其次,在另外一方面,劳务输出的机制不完善,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无法通过一个渠道进行劳务输出。5.2建议 1.长武县经济发展较缓慢且剩余劳动力却又比较高,由于农村人口较多,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不高,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使得很多青壮年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入,导致该地区出现“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局面。所以,政府要加大对老年人就医、养老保障、儿童教育等方面的力度,关心他们的生活经济来源以及社会观念转变等问题。 2.长武县处于经济转型期且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相对较慢的地区,应利用其有效地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更要加大第二产业的建设,为未来将会面临的更高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做好充分的硬件方面的准备。 3.应多依托重大项目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随着落户长武县的大唐马屋电厂、亭南煤矿、胡家河煤矿、煤基二甲醚项目、西平铁路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县领导应积极动员引导农村劳动力到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4.政府应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例如提供政府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创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将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向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安置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倾斜等多种举措。 5.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所以目前来看,要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参考文献1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J.曼彻斯特经济与社会研究学院学报,1954(2)2 劳务交流指导中心,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Z,/html/2012-12-7/160128.html,2012-12.3李仙娥,杨勇.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分析以陕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12):28-30,49.4Lucas RE,2004,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Vol.ll2(l),S29-S59.5秦华.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47-526崔玉玲.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182-61847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8骆方 刘红云 黄崑. 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85.9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10李玖昌 ,曹拴锁, 王永侠.长武县统计年鉴,2014.5.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 of changwu county labor transfer research problemAuthor: zhang Lin(Grade11,Class1,Major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Dep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723001,Shaanxi) Tutor :Tianjingjing Abstract:Changwu county since ancient times is a predominantly agricultural,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of small town, the first industry (the main agriculture) in the attraction of the farmers become weak gradually, causes the countryside surplus labor force formed a large group. Based on changwu county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the latest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04 to 2013, analysis of county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in our province,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 first industry; Changwu附 录 表一 20042013年长武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年 份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比重/(%)20043.280.721.3414634120055.411.0920.1478743120068.71.2514.36781609200710.21.2812.54901961200816.51.911.5151515220099775281201024.92.5710.32128514201134.983.49.71983990920184304933201352.585.19.699505515年份X1X2X3X4X5X6X7X82004176028.57.1133.711387684.7258706.222005198526.98.0534.911412658.4273026.392006225025.78.3236.211462647.9299766.572007286023.68.5438.511497629.8318876.752008304021.58.7740.811501617.5334036.842009358320.88.8643.911523603.2367806.982010440719.729.0348.311578597.33389047.132011564516.99.6554.711598578.62419067.322012662215.89.8756.811620558.2449007.622013755614.7410.0368.411646549.57451097.94表二 20042013年长武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截面数据注:x1-农村居民家庭实际人均收入,x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顷),x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5-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人),x6-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公顷),x7-城镇非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x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练习(统编版必修1)
- 股份有限公司拆分合同6篇
- 6.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结构说课稿 教科版
-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2课《 常用数据类型》说课稿3
- 2025公司员工详细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的技术服务合同将如何塑造未来合同的样貌
- 2025中国员工劳务劳动合同范本
- 化肥厂化肥出口检验细则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梁启超家教家风课件
- 第5课 我们说方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