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4_第1页
语文版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4_第2页
语文版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4_第3页
语文版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4_第4页
语文版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4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18分)1. (2分) 下列四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 )。A . 阅读了课外书后,我的知识添加了。B . 在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观赏中外名曲。C . 颐和园里的古代建筑闻名世界。D . 我们一家人都十分关怀伊拉克战争的情况,第一个进家门的人准会马上收看电视新闻。2. (1分)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教 jio _ 降 jing _jio _ xing _圈 jun _ 缝 fng _qun _ fng _便 pin _ 重 zhng _bin _ chng _3. (2分) (2019三下龙岗期末)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 陌生 形壮 蘑菇 湿渡B . 展示 辩认 分芳 扇动C . 影响 飞越 建造 普通4. (2分) 下列词句中加下划线字解释错误的是第( )个。A . 为有暗香来。 为:因为。B . 亡羊补牢 亡:死。C . 适得其反 适:恰好。D . 独怜幽草涧边生。 怜:怜惜,爱护。5. (2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 下句子中下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gn g)-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B .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zhu)中小站娘趟(shng)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C .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i y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D .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to zu)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2)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永远不变的方法。B .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C .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D .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3)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伯牙善(好)鼓琴。B . 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C . 所宝(珍藏)以百数。D . 处士笑而然(认为对)之(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B .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C .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D .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5)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期道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C . 贝多芬,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D . 京剧艺术强调真实,道具不能虚拟。6. (2分) 下列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伊索寓言中的作品 ( )。A . 狼和小羊B . 龟兔赛跑C . 白雪公主D . 农夫和蛇7. (1分) 读一读,选一选Azhng zhng Bp q Cjng j Dkung fi狂吠_ 京剧_ 郑重_ 脾气_8. (2分) (2018湖里) 对匆匆一文中“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作者连用了两个比喻,说明过去的日子非常轻非常薄。B . 作者用了两个比喻,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的动感和美感。C . 句中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觉得时间像孩子一样不可捉摸。D . 日子逝去,如烟雾消散,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流逝悄无声息。9. (1分) 比一比,再组词。具_ 暮_ 捧_ 既_ 截_俱_ 慕_ 棒_ 即_ 载_10. (3分) 生命 生命选自_,作者_,本名_。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12分)11. (6分) 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蝙(bin bin)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b p)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b p) 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ru yu),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1) 给文中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我会写出近义词。 灵巧_ 敏锐_ 启示_(3) 照样子写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横七竖八:_(4)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试验 一_屋子 一_铃铛一_钟头 一_绳子 一_问题(5) 科学家做了次试验,目的是弄清楚_ 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_。12. (6分) (2019湄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民歌听过民歌。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放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翁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翁走在牛群的后面,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翁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翁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至今我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一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来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时间继续往后推移,我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 简单_(2) 作者写听民歌是按_顺序写的 (3) 文中写了作者四次听民歌的经历,请分别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4) 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那为什么“至今我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5) 第5自然段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请你想想看,有什么道理? (6) 你喜欢听的歌是什么?请描述一下你听歌的感受。 三、 习作表达 (共1题;共5分)13. (5分) 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请选择你亲身经历的风俗活动,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询问自己的长辈,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特点等,以“咱家乡的习俗”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